李嘉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是什么原因呢?

“他来了,他说要帮助我们,他赚钱了,他走了,他带着大笔的钱走了”。这就是李嘉诚现在的真实写照。

李嘉诚是依靠香港起的家,但是最终是依靠中国大陆市场成为华人首富。没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需要,李嘉诚的工厂是不可能赚到巨额财富,没有他投资中国楼市,将香港的坑害无数人的卖楼花预售制度和公摊面积算入总建筑面积这两花招,引入中国,他是无法成为华人首富。但是为什么自2011年开始,他在楼市啊,还很旺盛时,加速退出中国。其实主要原因在于:

1.他的儿子实在不成器,无法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中,能像他这样长袖善舞,多面玲珑,寻取到市场重大空间,赚取利润。其实从他接班人就可以看出,当年香港政府批给他,数码港这块地方,本来期望着长江实业可以将此建设为香港的高科技中心,引领香港进行经济转型。但最后呢,李泽楷又缺乏魄力,不得引进高精尖人才,又缺乏能力,进行全球竞争。最后还是循规蹈矩把它变成了一个高端房产项目,目前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下滑,高科技产业能力不足是个重要原因。

2.既然儿子不成器,那李嘉诚就不敢想着拓展,只能想着守成。拥有公共事业,虽然看着利润低,但是长久稳定,是一个扎扎实实的现金流投资项目。针对没有能力的儿子,也可以将财富安稳的传承下去。李嘉诚快买下大不列颠帝国了!事实上,李嘉诚在英国拥有零售、港口、铁路、天然气、电气公司、水处理公司、电信公司等,他的投资触角几乎伸到英国每一个领域里。但是英国民众对李嘉诚的评价也很低,也很差。觉得他像一个贪婪的猎取者,像个西方世界的吸血者。

3.李嘉诚对于大陆的发展其实信心严重不足,他是靠吃改革开放的红利而发家致富,但是他没有伴随我国成长而持续投资的决心。在他心目中,“商人是没有国界的,商人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他趁着大陆市场好的时候,就开始陆续抛售。因为他在国内投资项目众多,如果集中出手,会引发一些不稳定。所以他用了五六年时间,逐步缓慢,掩人耳目的一步步全部清空了大陆项目。

4.李嘉诚抛售内地物业,其实还与他在内地和香港受到的越来越激烈的攻击有关。香港人民现在越来越看清楚,其实香港的四大家族是盘剥香港人民的害虫之一。大陆人民也看清楚了,其实李嘉诚就是想赚钱,没有任何家国情怀。其实李嘉诚也知道他做了哪些事情,他也无力反驳,所以采取了逃离。

其实不论他走还是留,他也就是中国发展中一个小小的角色而已。他是不是华人的骄傲,是我们赋予他的。在他内心中,他只认为自己是一个要赚钱的商人。

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李嘉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是什么原因呢?

李超人,确有异于常人之处。至少这种“不赚尽最后一个铜板”的商业思维,就让人很是佩服。当2014年前后,李超人大面积抛售香港和国内的物业,转投英国。有人毁之、有人骂之,但从纯商业角度来看,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个经典的商业案例!

李嘉诚曾说过一段话“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很多人将李嘉诚抛售国内物业,大举抄底欧洲,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有人撰写《不要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列举一大堆数据,公开指责李超人

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李嘉诚抛售的国内(含香港)物业,高达2700多亿人民币(折合约3000亿港元),而自2010年起,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先后在英国的投资总额就超过300亿英镑(约2500多亿人民币),已经掌控英国约1/4的电力、25%的天然气供应、60%的电信市场、近1/3的码头、7%的供水、超50万㎡的土地资源。从这方面来看,说李超人在“脱亚入欧”,很是贴切啊!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只是商业逐利的行为而已,不必过份解读

比如,以2016年抛售的上海陆家嘴世界汇广场套现230亿港元(约200亿人民币)来说。其实这块地,早在2004年,长实地产就拿下了项目开发权,但其后项目建设进程缓慢,直到2015年,世界汇广场依旧在建设当中。

抛开其他不说,就这10年中地价的升值,就足够李超人赚一大笔的。要知道2004年,拿地价格不过才1.2万元/㎡(楼面价),2016年200亿抛售。历经10年,一来一会能净赚100多亿,如果是你,是选择继续持有、还是出售变现呢!

总之,商人低价买、高价卖,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也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而李超人“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商人思维,在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抛售资产,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李嘉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是什么原因呢?

说白了李嘉诚就是那种最纯粹的商人,无国无家,只有利,从坚守商人的本分上来说,李嘉诚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

但从个人感情上来说,这种无国无家无父无母的缺乏感情式的作为,并不值得人们效仿提倡。

当代社会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对于有钱人,或多或少都会高看一眼,对于李嘉诚这样的首富式人物来说,自然都得多看好几眼。

但不得不说李嘉诚的作为并不值得提倡,一句话:资本无国界,但资本家有国家,终归你是个中国人,无论如何胳膊肘不好往外拐的那么明显。

李嘉诚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也许跟他嗅到了不友好的社会气息相关,那就是大家越来越看清他的本质,看透他的本性,只为逐利,不讲社会责任。

把商人本性赤裸裸的给大家表现了一遍,李嘉诚在资本操作上的狼性,自然不可能换来大家同情理解的目光,中国人将就投桃报李。

李嘉诚竭泽而渔式的逐利,甚至不惜加剧社会矛盾来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伤了很多人的心,也寒了很多人的心。

在李嘉诚来说,他往往利用自己的巨富身份做掩护,获得优惠的政策,拿到最便宜的地,盖房子了吗?

不能说完全没改,但又有多少是捂着不动,等到资本升职,直接出售。

对于李嘉诚抛售物业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可气可恼,甚至有人以骇人听闻的标题提到“抓住李嘉诚,别让他跑了”!

如果他真的要走,谁能留得住,资本的自由流通是当今市场最基本的准则,李嘉诚走了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多少人唱衰中国的未来和经济,李嘉诚出走恰给他们提供了佐证最好例证,可以说李嘉诚抛售物业抛的有点火上浇油,不合时宜。

但不得不说中国、中国的经济从来不系于一个、两个李嘉诚手中,斯人已去,自有彼来,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看似李嘉诚抛售物业一顿眼花缭乱的操作,说白了就是将资本撤出中国,影响不能说没有,大海里的一尾涟漪,又有多少人感觉的出来呢?

没有谁离不开谁的说法,李嘉诚走了,他失去的将是最有活力的市场以及他最看重的发展前景,既然要走,只对你说一句:好走不送!

李嘉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是什么原因呢?

李嘉诚撤出内地的争议是从2014年开始,但是早在2014年之前,李嘉诚就已经开始抛售内地的物业,对李嘉诚抛售内地的物业,2015年,由新华社旗下的撩望智库,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指责李嘉诚大量抛售内地物业,据不安全统计,李嘉诚抛售的内地物业,总额达到3000多亿,李嘉诚为什么抛售内地物业,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李嘉诚自己最清楚,但是我们能够从李嘉诚的资金的运用情况来作出判断,从2010开始,李嘉诚花费资近千亿美元在英国买买买,号称已经掌控英国60%的通讯、30%的电网、28%的客运铁路、25%的天然气、7%的供水,这么庞大的资金从何而来,不用明说,大家应该清楚了,李嘉诚能够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在英国购买这么多资产,资金来源必然是抛售内地物业获得的资金。

李嘉诚在英国买了那些资产?
  • 2000年,出资36亿英镑为英国Three电信商购买电信运营牌照
  • 2010年,以90.3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
  • 2011年,以38.7亿美元收购英国水务业务。 2011年,以24亿英镑买下Northumbrian自来水公司,这是英国主要的供应水和污水处理公司。
  • 2012年7月,以30.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业务。 2012年7月31日,和记黄埔收购英国曼彻斯特机场集团。
  • 2014年4月,投资15.12亿美元在伦敦商业区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重建Convoys Wharf,开展商住项目。
  • 2015年1月,出资102.5亿英镑收购西班牙电信(Telefónica)旗下英国移动运营商O2,此举将令和记黄埔旗下的英国移动电话运营商Three Group与O2合并,创造英国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集团。 2015年1月,以10.27亿英镑收购英国Eversholt铁路集团。
李嘉诚抛售那些物业?
  • 2008年以44.4亿元卖出和黄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世纪商贸广场。
  • 2013年:以26亿元卖出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以90亿港元东方汇经中心OFC出售给交通银行,以30亿元售出的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 2014年以14.4亿元转手的上海盛邦国际大厦,以57.5亿元出售北京三里屯的地标建筑盈科中心,2014年出售已持股多年的的长园集团股权。
  • 2015年以5.2亿元人民币出售位于香港新界的商业地产物业盈晖荟;以售价61.4亿人民币的价格,向卡塔尔投资局旗下全资子公司出售港灯16.53%的股。
  • 2016年:以200亿元卖掉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以358亿出售香港中环中心

李嘉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是什么原因呢?

说李嘉诚不爱国,我肯定不赞成。但是爱国跟爱国家爱政党又是两码事,大范围投资英国,短期看,有转移资产嫌疑。但是长远看,问题不是很大。资产依然在李家,只要国家好,钱财还是会回来的。不可否认对精英人士来说,国外依然是人间乐土,国内跟国情,政治有关。很多人恨李嘉诚只不过是自己不是他,有钱的钱又出不去,自己享受不完。又不舍得捐赠,既然国家有不好的就要努力去修补他,而不是打碎再建。乱七八糟权当扯淡

李嘉诚选择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抛售国内的物业,是什么原因呢?

李嘉诚从他自己的行为来看,他完全将自己定位为商人,唯利是图,有利可图就干无利可图就跑,说实话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仅仅是一个家族企业,他应该有社会责任和义务,否则这么大的企业如何承载?我个人认为李嘉诚房地产领域完全撤离中国市场,将企业的主战场放到英国,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英国目前正在脱欧,无论结果如何,英国都会有一段时间混乱期,而且紧接着会出现爱尔兰从英国闹分裂的问题,英国会出现很长时间的动荡,多长时间不好预料。而且如果真出现爱尔兰脱英,那么英国会处于动荡之中,那么英国的商业环境就不会太好,市场甚至会大大恶化。反观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速度绝对总量依然是世界首位,关键是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和市场。所以个人认为,李超人完全放弃中国房地产市场,并非明智,如果怕亏损,可以卖掉大部分,保留一小部分,但中国其它市场李超人依然大有可为啊!如果那样就不会导致国人对李超人家族企业的反感,那么他其它的商业机会也不会受影响,甚至还可以与国家、央企合作,干更大的事业?你认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