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在高考的时候会比平时分数高吗?
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高考能够超长发挥的学生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高考能够稳定发挥就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平常620分左右的成绩,高考可能也是这么多,甚至比这个会少一些,所以我们一定要放平心态。
高考是全国统一进行的一次大考,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它在每年六月的6号7号8号三天进行,对于高考由于国家和每个家庭的重视,这三天可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大事,为什么说高考能够超长发挥的学生很少呢?
第一:紧张的考试氛围。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高考考场上每个人都在紧张的参加着考试,有些人也许目标过高,有些人也许家长的期待过大,总之很多外在的因素会给所有的考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很难发挥出超常的水平。
第二:神秘的考试环境。对于绝大部门的考生来说,也许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高考考场上警车警戒,救护车待命,信号屏蔽车紧张的工作者,监考老师各种探测设备。社会上各种爱心组织帮助考生,各种社会组织为考生保驾护航,在无形中为考生造成了巨大的紧张氛围。
第三:陌生的试卷,神秘的题型。高考题型是我国的绝密,没有人能够知道每年的高考会出什么样的题型,即使你平常成绩再好,如果恰巧高考的题型都是你陌生的,那么你的成绩很有可能不理想。
一般情况下,高三下学期会进行三次大型的模拟考试,很多的调查走访发现,高考成绩和考生最后三次模拟考试的平均分是比较接近的。现在教育制度的改革,都是高考分数出来后才进行志愿的填报,所以预测考生的高考分数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我儿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在高考的时候会比平时分数高吗?
现今,家长越来越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高考会不比平时高呢?这个分数有多大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呢? 正常分析,每次考试都在620分左右,说明孩子成绩很稳定。这是一个好现象,至于高考能考多少分,会不会比平时成绩好,这要看孩子的抗压能力。若正常情况下,应该说你儿子的高考成绩会比平时成绩的分数要高。 孩子平时成绩在620分左右,高考的时候一般会稳定在620-630多分左右,也有可能发挥超常,比平时分数多30-40分,考到660分左右。
总分750分,考620分,相当于成功了百分之八十,而就算是天才也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所以说百分之八十的概率是非常多的。达到总分的百分之八十,就是说,各科成绩要达到超过各科总分百分之八十。主三科就必须要高于至少340分,平均三科要考115分以上,而文综或者理综就要达到至少160分,每科就是80分以上。这样一说,我们就能了解到600分着实不易。 你的孩子考试成绩在620分,不管是在哪个省份,这个成绩都是重点本科,甚至在某些省份能够考入985。所以你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已经属于中上等,只要在考试中正常发挥,都可以走一个不错的学校。现在距离高考还有时间,所以想要在高考中再提高成绩完全有可能。与平时考试的试题比较,高考试题综合性强且侧重知识的实际作用,试题考查知识面较广,试题难度较大。所以,平时考试能考620分,高考的分数大概率会低一些,至于低多少不排除有比平时高的,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异。平时模拟考总分620以上。一般来说,模拟考620分,高考是百分之八十可以考到更高分数的。但是也要看高考当天的发挥以及当年的题型。
高考成绩的优劣,还会受到考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特别是会受到心理情绪和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在高考中,也时常遇到一些临场发挥失常的考生,为何会发挥失常呢?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心理情绪不稳定,比如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恐惧、担忧等,诸多不良情绪中任何一种都会导致考生临场发挥出现失常现象。成绩这个东西,我的观点就是一定不能放弃和放任,一定要让孩子坚定信念,不能松懈和放弃,保持一直紧张,旺盛的学习状态,并坚持到最后,那么成绩应该可以保持甚至进步。
还有一个影响成绩起伏的就是心态,考试就是对心态最好磨练。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孩子,都会碰到意外,但遇到意外,谁能够笑到最后呢?谁的心态好谁就能笑到最后。心态放好就能超常发挥,考个620分都有可能,有很多高三学生越到最后越紧张,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复习不好,总是患得患失,考试一出来,考得好还好,去考得差就觉得这没复习到,那也没复习好,紧张得不行,其实完全没必要把模拟考试当回事,考得好要总结方法,考得差正好把自己弱势暴露出来,好加以复习,所以心态要放平稳。晚上一定要休息好,精力充沛才能更好的复习,学习好坏不在于时间的多少,而在于效率的高低,忌讳打疲劳战。
在智力水平正常的前提下,考生必须有一份行之有效的学习规划,并且能够坚定不移的执行好。实际上,普通学生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就看谁的学习更有计划性、有条不紊,因而考生能否有一份行之有效的学习规划,就显得特别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学习状况的过程,并且将之条理化和规范化,尤其重要的是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位;例如充分解决好学习、锻炼、娱乐、生活等之间的关系,其他都是为了学习做好铺垫,从而让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和效果,甚至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
不能太过逼迫自己,也许这句话你会觉得和前文有所矛盾,但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每天绷紧神经的人必定是神经病。你的计划里,应当包括适度的调整,休息的内容。你需要远离的是那些玩物丧志的东西,比如小说,手机,闲聊,游戏乃至无意义的发呆。记住脑力工作者的最好的休息方式是短时间但是比较剧烈的运动,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可以是一场篮球,一次长跑什么的。还是那句话,忘记分数,不要给自己压力,因为有压力也是奢侈的行为。你的时间不够你来感受压力的。
要考上985、211 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基本都要在600分以上,所以600分更像是一道分水岭,不少的考生也都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那么如何才能在高考中考到600分以上的成绩呢?其实也是有方法的。想要高考成绩达到600分以上,复习重要的。2021年的高考,也面临着新的高考制度,但是语数外依然是屹立不倒的3大学科,所以这3科出现偏科情况,无疑会给你的高考成绩拉后腿。当然成绩的提升是和自己平时的努力分不开的,既然你肯吃苦,那么就努力好好学就行了,相信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认为你的所谓目标的确对你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可能这些压力并不能有什么很好的作用,相反,会阻碍你的学习效率;其实,针对高考成绩,不需想那么多,只要自己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可以接受的;最后,希望你在高考前摆脱自己的包袱,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觉得这样你的成绩会在不经意间就会有很大提高。愿你在今年考出好成绩。
我儿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在高考的时候会比平时分数高吗?
平时考试和高考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为心理不一样,情绪不一样,场景不一样,期望不一样,最终导致结果不一样。
另外,高三的学生能否坚持到最后一刻,保持到最后一刻,其结果也会不一样,有的会发生“天壤之别”的情况。
我带过一个复读班,理科,班上有两个男生,平时考试可以说都是出类拔萃的,一个610分左右,另一个600分左右,在班上历来一二名,那个时候,华中科技大学录取线大约590分左右。
4月最后一次全市调考,前者615分,后者607分。当时的情况,这两个学生考985应该不会有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4月调考以后,两个学生似乎都有“稳操胜券”的心态,双双产生了明显的懈怠,听课不经意,作业马马虎虎,精神萎靡不振。
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实在忍不住,就找他们俩谈话,我说,“你们两个有相同的心态,好像已经卖好了甲等电影票,就等电影按时开映。但我告诉你们,现在离高考仅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懈怠了,再醒悟过来,去发奋,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人的心理情绪的调整,不是电灯开关,一开灯就亮,一关灯就灭,它是需要时间的,弄得不好,一年的辛苦努力就泡汤了。”
两个人不以为然地笑着,看着我。我说,“我是在警示你们,你们别不信,这真不是危言耸听!”
两个人胸有成竹的样子,继续不以为然。最终的高考结果,前者505分,后者508分,分别降低了100分左右,简直是骇人听闻!
就是这最后一个月的懈怠,真正的“功亏一篑”!
这两个例子或许很极端,但它却足以警示高三学子:高三的学习状态,必须坚持到考完所有学科以后,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抖擞精神,“战斗到底”!
孩子高三每次考试都在620左右,旗开得胜,但目前来看,只能说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开端,是个“好苗头”。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行百里者,走到九十而止步不前者,何止一半!
在这里,笔者没有丝毫对孩子贬损的意思,只是希望孩子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属于本该自己的胜利!
我儿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在高考的时候会比平时分数高吗?
你儿子应该是属于尖子生了,我是一名多年带尖子班的老师,我来说说我原来教过几个尖子生的最后的高考成绩吧。
第一个学生,2010级的一个男生,高三大考成绩一直在670分左右,语文每次考试都能在120分以上。当时他通过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北大给他的优惠政策是降低30分录取。按照他平时的成绩,北大基本上是探囊取物。可是最后一个月的语文课,他认为他的语文成绩已经没有提升空间,一上语文课就看作文素材或者其他杂志。
第二个学生是2013级的一个女生,性格开朗,朗读水平很高,学习非常勤奋。在高三的时候,她勤奋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上课闲扯或者板书的时候,她会快速地背诵一下刚才的知识点。上早读的时候,她几乎是全班嗓门最大的人。
中考她就是全县前10名的学生,如此好的基础再加上这样勤奋的态度,她的成绩自然不在话下,她是考的全级第一次数最多的一个学生,其中有几次大考甚至超过了700分。学校一直把她视为冲击清北的种子选手,但是她高考成绩却让人大跌眼镜,只考了620来分,最后只好上了山东大学。
回顾这个学生的三年表现,她唯一让我不满意的一次就是我安排她的一项任务。
当时为了提升全班成绩,我安排班里的几个尖子生利用最后一节自习课给全班同学每天讲解一道数理化的题目。另外几个尖子生都欣然接受,但是她明确拒绝了我。她说每次讲题她都要准备很多时间,这会影响她自己的学习。强扭的瓜不甜,我也不敢勉强她,只好安排了另外几个尖子生。
最后高考,另外几个尖子生的成绩都远远高于她,最高分680多分,最低分650多分。高考完之后的同学聚会,全班只有她没有参加。
第三个学生,2016级的一个男生,最好成绩能到达全市前三十名,分数为680分左右。这个学生比较个性,每次大考完都表示自己考得很辛苦,需要在家休息一天。我当时考虑他的成绩比较优秀,当时他也是学校推荐到北大参加专项招生考试的唯一一个学生,便多次答应了他的请求。高三最后两个月,他感觉老师的讲课内容已经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就自己在家里或者自习室里刷题,他认为这样学习效率更高。2019年高考,他的高考成绩是620多分,可以说是惨败。
以上我说的是尖子生高考失利的例子,但是大部分尖子生在高考中都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发挥。
从以上几个失败的例子可以推知高考要想正常发挥,孩子必须具备一下特点:
第一,心态平和,不把考第一或者自己很难达到的目标视为唯一。
第二,乐于助人,平时与同学相处融洽。
第三,学习绝不另起炉灶,能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
我儿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在高考的时候会比平时分数高吗?
这个真不一定,说个列子。我有一个同学,高三月考的时候,总分一般550-580之间,然后在我们那,理科这个分数是过了一本线的。她也不贪心,目标就是省内的普通重点大学。
高考成绩出来后,她一查610分,比平时多了好几十分。那年武汉大学在我们那录取线601分,所以最后去了武大。
平时成绩和高考成绩有一定关系。但是考试这东西,自己实力重要,运气也重要。比如数学,物理,语文的作文,出的题你刚好最拿手,那么你当次考试总分自己要高个几十分。我那个同学,就是化学出了一个大题,刚刚好是她会的,而化学又是她的弱项。
还有些学生,平时成绩挺好,一到大考就糟糕。这主要是太紧张了。情绪一紧张,英语听力就糟糕,语文作文也不能写的流畅。所以考试一定不能紧张,临场发挥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平时多努力,考时放平心,不到最后别放弃!
最后祝所有学子,学登高搂,金榜题名!
我儿子高三每次考试在620分左右,在高考的时候会比平时分数高吗?
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说已经成功了!我自己的例子!九十年代初的时候,那时候的初中是上中专,只有学习不怎么好的才上高中!我们那时候在中考前四月份的时候要预选,三四个班只有一个班的人可以参加中考!最终能考上的人只有十几个!平时我在学校里基本都是前几名。预选考试也不例外!预选后上课也不专心听讲了,作业也马马虎虎了,三年初中没怎么玩的我开始放纵自己,结果最后中考的时候,我是以全校达线分数上的中专,平时不怎么样的同学都考的比我好!
所以拿我自己为例子,不到最后时刻希望你的孩子不能松懈,按理来说你家孩子现在的成绩到高考的时候600肯定没问题,只要努力,650也不是没可能!但前提是不能松懈!不知道我的讲解对你有没有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