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油能够降甘油三酯吗?

鱼油中的主要成分是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DHA和EPA两种,都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对于大脑和视力的发育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成长中的婴幼儿在添加辅食的时候,需要补充一定量的EPA和DHA,有研究证实,EPA和DHA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的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幼儿和中老年人就一定需要补充鱼油,获取EPA和DHA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饮食补充,富含EPA和DHA的食物主要包括沙丁鱼、金枪鱼、紫菜、海带、裙带菜、蛋黄等。

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与分泌,同时还可促进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解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的结合,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此外,EPA和DHA还具有非调血脂作用,如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的可塑性、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等,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猝死、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鱼油一直是全球热销的保健品,有“液体黄金”的美誉,广告宣传具有调节血脂、降血压、提高免疫力、保护视力、抗衰老、减肥、抗癌、消炎止痛等功效,到底是广告做得好,还是鱼油真有那么多功效呢?其实保健品鱼油中并非含有100%的EPA和DHA,在制作过程中,EPA和DHA会损失大半,一般在保健品中有效的EPA和DHA含量只有30%-40%,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鱼油的主要成分为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高浓度(85%以上)的EPA和DHA确实具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并可预防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降低死亡率和猝死风险,但是保健品鱼油中EPA和DHA的含量过低,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不明确。

吃鱼油能够降甘油三酯吗?

鱼油能够降轻度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国内临床上应用的鱼油制剂有多烯康、脉络康。

鱼油的降脂机制

鱼油主要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和DHA在人体内均可以抑制脂肪酸合成系列酶,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EPA和DHA主要存在于鲑鱼等寒带深海鱼类体内,在其他鱼类体内含量较低,也无法在人体内合成。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大多数人每周至少吃两次鱼,尤其是含有ω-3脂肪酸的鱼类。研究表明,鱼油除了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外,还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的中风次数、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积聚、稍微降低血压。

除了降脂作用外,鱼油还在以下方面有帮助:抑郁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婴幼儿眼脑发育、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其他脑部疾病。目前专家正在研究鱼油是否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预防由癌症药物引起的体重减轻、减少结肠癌细胞生长、降低心脏和肾脏移植患者的排斥率。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鱼油是否可以帮助缓解干眼症、青光眼和老年性黄斑变性,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失明。

以下这些人服用鱼油要注意:
  • 肝病患者:肝病患者服用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服用鱼油之前要咨询医生,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

  • 高血压患者:鱼油虽然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应该咨询医生,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使血压太低而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

  • 对海鲜过敏的人:如果你对海鲜或者鱼过敏,服用鱼油补充剂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的现象。

  •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高剂量的鱼油可能降低免疫反应。

鱼油不能代替降脂药物

鱼油虽然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但其作用是有限的,不能等同于药物。鱼油同其他保健品一样,只对人体起某些保健作用。并且,市面上的鱼油产品质量层次不齐,有的甚至氧化。被氧化的鱼油进入人体易导致过多自由基产生,而自由基是机体衰老和诸多疾病之源。

鱼油的副作用

大多数人服用鱼油都是安全的。服用鱼油剂量过高,会导致血液不易凝结,增加出血的风险。

常见的副作用为鱼腥味所致的恶心,一般难以坚持长期服用,服药后2%~3%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少数病例出现转氨酶或肌酸激酶轻度升高,罕有引起肌病的报道。

鱼油的选购常识
  1. 看包装:看包装的标识是否清楚,进口产品是不是原装进口。

  2. 生产日期:鱼油易氧化,好的鱼油是放在不透明包装瓶内保存的。

  3. 看色泽:较好的鱼油呈淡黄色,色泽清纯、明亮。

  4. 看胶囊:鱼油胶囊颗粒均匀,无杂质,添加维生素E的鱼油效果更好。

  5. 看含量:一般天然鱼油产品,每1000mg含DHA120mg,EPA180mg。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整理,了解更多权威、有趣的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记得点个“赞”再走!(* ̄︶ ̄)

吃鱼油能够降甘油三酯吗?

吃高纯度的鱼油能降甘油三酯。根据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2017》,高浓度鱼油制剂(DHA+EPA,2~4 克/天)单用或与贝特类或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30%~40%。不过市面上鱼油制剂纯度参差不齐,想买一款高纯度的鱼油药品十分困难,并且价格不菲。

与其依靠不好买价位又高的鱼油降血脂,不如从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入手,这也是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基础:

(1)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的者体重降低5%~10%,甘油三酯可降低20%左右。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体质指数(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应力争达到BMI正常化,或1年内使体重降低至少10%以上。【BMI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把自己的身高、体重代入到公式里即可计算出您的体质指数】(2)合理饮食: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尤其精米白面、糖及甜饮料等)与脂肪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优质蛋白(鱼禽肉蛋奶豆制品)摄入,可使甘油三酯降低20%~50%。

(3)限制饮酒:酗酒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常见原因,对于甘油三酯重度升高者应立即戒酒。如果您本来就没有饮酒习惯不建议您饮酒,如果有饮酒习惯,应将每日酒精摄入量控制在25g(男性)与15g(女性)以下。【酒精摄入量(g)=饮酒量(ml)×酒精度数(%)×0.8】

(4)适量运动:规律性的体力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还可直接降低甘油三酯。建议每日进行至少3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包括快走、骑车、登楼梯等运动方式。超重/肥胖者应增加运动量至60-90分钟。

(5)戒烟:虽然吸烟对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整体风险性,因此应积极鼓励并督导患者戒烟。

作者:秦玉静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讲师

吃鱼油能够降甘油三酯吗?

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部分。

血脂家族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家族有包括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今天我们就一起说说甘油三酯。

有人说吃鱼油。 呵呵!

其实一般甘油三酯升高什么都不要吃,控制饮食,锻炼身体即可恢复正常。

不要再吃什么油什么油。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甘油三酯保持着动态平衡。

血浆中的甘油三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①外源性:由食物中摄取的脂肪于肠道内,在胆汁酸、脂酶的作用下被肠黏膜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合成甘油三酯。

②内源性:体内自身合成的甘油三酯主要在肝脏,其次为脂肪组织。 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固定和保护内脏。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是血脂分析的常规项目。 血清甘油三酯的正常参考值:0.45~1.69mmol/L。

甘油三酯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所以必须有效控制。

临床上绝大部分甘油三酯升高都是因为饮食油腻及过量导致。

只有控制油腻食品的摄入以及主食的总量,甘油三酯一般都会降至正常,而根本不需要药物控制。

为什么不吃油腻的,怎么连主食也要限制。 因为主食可以转化为甘油三酯。

所以控制甘油三酯的升高,不但控制油腻,而且要控制主食的摄入。

当然,如果甘油三酯高出四五倍,甚至更多倍,那就需要吃一些药物来控制,因为甘油三酯特别高,不但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更有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所以甘油三酯特别高,一定要吃xx贝特,以尽快降低,同时禁止喝酒,禁止油腻食品,以免胰腺炎。

所以说一般的甘油三酯升高,不需要吃什么东西。

而是需要不要油腻,动物内脏,并且控制主食,加强锻炼,即可恢复正常。不用吃鱼油。

如果高出四五倍甚至更多,那就要服用xx贝特药物,并且禁酒,以防急性胰腺炎。吃鱼油没有用。

吃鱼油能够降甘油三酯吗?

谢邀;鱼油,由鱼体提取出来的油,也管泛指鱼类和海兽的体油、肝油、内脏油等。一般用压榨、萃取、熬煮法提取。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腥气重、碘值高。具医学研究表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肝内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且与胆固醇结合成酯而向自管外转移,又可形成磷脂而稳定脂蛋白分子,防止胆固醇及其酯化物沉。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平时宜多吃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中所含的鱼肝油等物质,能降胆固醇。带鱼鳞油更是降胆固醇的理想食物。同时还能降甘油三酯的作用。

吃鱼油能够降甘油三酯吗?

近几年,深海鱼油产品卖得很火。商家宣称深海鱼油能滋润和软化血管,抗血栓,降压降血脂,疏通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深海鱼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确实比淡水鱼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也确实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它不能直接作用于血管,来软化血管,更不能替代药品来降低血脂。

我们买到的鱼油产品,属于保健食品,很难起到保健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而且市面上鱼油质量参差不齐,不建议大家随意购买食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