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后为什么有出息?
不老实与有出息,这两个词不能混在一起,这样会引发一种假象,那就是不老实的人长大后容易有出息,这是一种比较错误的导向。
曹操真的小时不老实?曹操小时候不是不老实,而是嫌弃自己的出身。东汉末年是最讲究出身的,曹操的爷爷是一个宦官,宦官是被名士不耻的。他父亲是一个太尉,花钱买的,所以同样无法洗白其爷爷是宦官的历史。
《三国志武帝本纪》记载曹操是曹参之后,我们都知道曹操肯定与曹参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要硬攀上曹参?抬高自己的身价。
为什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同样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
曹操是一个胸有大志之人,但是的确以他这样的出身,在我们看来是高高在上的,但在名士眼中曹操什么也不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将军征召司马懿,司马懿不出山。后来曹丞相下了死命令才出山。
一个有大志之人却被人轻视这是怎么样的痛苦?
曹参努力想洗白自己,包括他在任洛阳北部尉时就向宦官一系下手,后来跟随何进一起诛杀宦官,再后来逼许子将给自己点评。
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自己变成天下名士。
曹操小时的顽皮是否真的这样呢?
事实上当时不止曹操,袁绍也是如此,刘备靠别人资助才有机会上学,也是喜欢美衣服,这些不是曹操小时候的表现,而是当时就是一种风气。《曹瞒传》是吴人写的,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黑曹操的书。
所以曹操小时候的不老实一方面是自己心中苦恼,自暴自弃,还有一方面就是当时的风气就是如此。当然还加上别人组织的黑材料,这样构成了曹操小时不老实的形象。
小时表现并不能决定长大出息长大之后能不能有出息,那不是自己说了算,曹操自己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将军,结果却成了魏国的奠基人。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是说这个人有才华就可以了,有才华被埋没的人很多,比如李白文武双全,但就是得不到重用,因为时机不对。
诸葛亮才华横溢,但就是统一不了全国,时机也。
能力是先天条件,时机才是最关键的。
什么是时机?
时机就是包括整个社会的气运,个人的气运,还有一切不知名的因素。
如果东汉没有暴发黄巾之乱,没有出现董卓进京,没有出现天下大乱,那曹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吗?
曹操或许就真的只能当一将军,刘备或许就老老实实做着自己的地方官,孙权或许就是孙将军家的富二代,打打老虎之类的。
所谓的出息与小时候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相关,小时候的表现只是时机中的一个小小的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人生是充满变数的,杨广,帝辛何等才华,最终却亡国,孔融小时多么机警,最终却带来家族灭族之祸。同样小时聪明能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所以小时候聪明或者笨并不能决定你未来的人生选择。人生一定是变的,只有变的人生才是人生。
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后为什么有出息?
曹操虽然小时候跳皮,其父曹嵩乃东汉末年在朝中做官,曹操本人聪明,一览三国志,曹操比别人想得多,计比其他出的妙,我认为凡是什么书,无有敢比曹操也。
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后为什么有出息?
小时候的曹操不是调皮,而是非常调皮,他敢当着新郎的面把新娘偷走,小小年纪就敢如此,这是何等的不老实!后来他一犯错,别人就告他父亲,免不了一顿毒打,虽说有所收敛,但是盖不住他的天性,后来他再犯错,别人告他父亲,等他父亲敢去的时候,现场早已收拾的干干净净,他父亲找不到他犯错的蛛丝马迹,所以以后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曹操的聪明可见一斑。
不可否认,曹操小时候调皮,长大了也十分有出息。在民间也很盛行一个说法: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了有出息。那些小时候老实、听话的孩子,长大了往往真的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至少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相比,往往会逊色很多而默默无闻。但是曹操后来能够成为一代枭雄,跟这些没有关系,因为有很多从小调皮的孩子长大后也是一事无成,有很多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了也很有作为。比如我们中国女英雄刘胡兰小时候就是乖巧的女孩子,当紧要关头表现的英雄气概,勇敢精神及胆略是多少男人都为之敬佩的。
虽说曹操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当今社会,我们还是需要好好学习基础知识,好好提升自我,毕竟曹操只有一个,敢打敢拼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如今小时候不听话的孩子往往都是早早辍学,甚至犯错被抓,后悔一生。
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后为什么有出息?
我是历史上育儿故事,现回答你的问题,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了为什么有出息?
一、曹操小时候为什么不老实?
家庭教育影响曹操在公元155年出生于东汉末年谯县一个士大夫家庭,其父曹嵩在中央朝庭当官。曹父本不姓曹,因认了大太监曹腾为爹,所以改为曹姓,那个时代的人非常重视祭祖,但是由于曹父改姓,每次祭祖,袓宗牌位抖动不止。
奇怪的是曹操出生时,其父祭祖,祖先牌位反而不抖。所以曹父认为曹操以后必定大有作为,于是在知识传授方面加大培养,但在性格方面却又放任自流。导致他在性格上不遵循礼法、喜观飞禽走兽,围猎比武,轻狂自大但又鬼精灵并攻于心计。
例如,曹操小时候与袁绍常在一起玩耍,有一次两人跑到一大户人家偷东西,结果被发现了,两人于是拼命跑,恰巧袁绍掉进了一个大坑中,怎么也爬不出来,急得脸红耳赤,眼看快被人追上了,曹操伸手拉他,却怎么也拉不动,于是急中生智,大喊“小偷在这里”,喊完赶紧跑,袁绍气得七窍生烟,用尽全力一跃,跳出坑拼命去追曹操,终于两人脱了险。袁绍于是骂曹操不应该这样做,曹操却说只有这样才能救袁绍。此事让袁绍觉得曹操是个又智慧又危险人物。
社会风气影响曹操生逢乱世,社会礼乐崩坏,朝庭腐败,民不聊生,处于乱世中的曹操必须学会生存之道,亦正亦邪方能自保,加之缺乏家庭管教,势必放荡不羁。
二、曹操为什么长大了有出息?
曹操学习认真,内在修为较好。曹操表面放荡不羁,但是在无人处却刻苦学习,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偷偷摸摸地学习百家思想,并且能够批判学习。同时又钻研孙子兵法。研究兵书,在研读过程中能够做好备注。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胆大心细,关心时政曹操不单单是玩,他对外面世界还是很关心的。当时皇帝政权非常依赖太监,一切事情都与“十常侍”商量,特别是太监首领张让,借助皇权把朝庭搞得乌烟瘴气,大臣敢怒不敢言。曹操对父亲说“难道没有人敢治这阉人吗?”被曹父批评。于是曹搡暗暗地观察张府的地形,找好退路,自己一人深夜刺杀张让,可惜没有成功。
但是,让他认识到一个事实,要解决张让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从本质上解决东汉根源问题才能成功,从此他立志进入官场。想通过当官改变当时局势,后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促使他走上一条所谓的正道。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后为什么有出息?
老实即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在和平年代需要更多的是坦诚直爽,这样过的简单,也容易获得信任感。但是如果在乱世,更多的需要谋略,或者说是尔虞我诈。试问刘备借荆州就真的诚实守信地还了吗?
曹操小时候不老实,长大后为什么有出息?
老实不老实,和有没有出息是两码事,只是后人将这两者强行加到一块,给人营造的假象而已。
如果真的是小时候不老实就有出息,那么那些监狱里的少年犯,还用得着劳动改造吗?国家舍得枪毙吗?
你要知道,当年曹操不仅仅是不老实,还是个不良少年,且是个惯犯。他具备着一切官二代具备的不良习惯。比如,把和袁绍鬼混在一起,抢别人家的新娘。这要是让人报警捉住,指不定要判刑几年呢。
但是曹操也不会被判刑,因为他祖上有人,他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很有名望,只是太监这个身份常常被士人看不起。他之所以调皮,是想让人害怕他,这是他的自尊心作祟而已。当然,后来他看开了,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了。
曹操小时候喜欢习武,曾偷偷潜入张让家里,被发现后又跳出去跑了。他喜欢读兵法韬略,这为他后来打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操的不老实只是表象,他的骨子里是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他表面不喜欢读书,但是背后里却是刻苦用功,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学婊”。
曹操文治武功,都是上乘,时至今日也有这大批粉丝。他的手下文臣多,武将更多,一生历经多次生死之战,终于平定了北方,给了百姓一定的安稳生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乱世的颠沛流离。
相信如今每个村子都有老实孩子和不老实的孩子,有些孩子好好学习,考上了博士后,在某个单位任职,有些孩子大学毕业,生活的也颠沛流离。有些孩子早早退学出去打工,每个月领着几千块钱工资,有的孩子脑袋活泛,会自主创业,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这些不都是人生吗?有出息和没出息,原本也没有那么绝对。就算你腰缠万贯,若生活过的不幸福,妻离子散,每天被上司痛骂,幸福指数也没那么高。就算你一个月几千块钱,若是子孝妻贤,一家和睦,也不失为一种人生。就算你做着小生意,一个月忙忙碌碌下来,只要生活有奔头,也是件好事。
不要被表象迷失双眼,你活不成曹操的样子,但可以学习他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如此就够了。
欢迎朋友们关注@新语说古今
看更多精彩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