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造假的水平到底如何?
早年张大千学画是从临摹开始的,曾经用大量时间临摹古代名家画作,从明清到宋元,甚至隋唐,主要临摹过八大山人、石涛、徐渭、陈老莲等前辈的作品,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历经3年去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要说张大千模仿古画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毫不夸张的说,可以以假乱真,就算是专业的鉴赏家也很难分辨。
张大千临摹的古画除了他自己,别人很难鉴别,为了证明那些画是出自他的笔下,他在那些仿品上都留下了标记。
曾经黄宾虹得到一幅石涛的画,邀请张大千去欣赏,张大千打开一看,原来是自己画的仿品。
欧美的各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的古画,上世界60年代,美国的密西根大学举办石涛画展,主办方邀请当时正旅居美国的张大千去看画展,张大千看了第一幅就对旁边的人说“这幅是我画的”,一会又指着另一幅“这也是我画的”,主办方目瞪口呆。
张大千造假的水平到底如何?
这个问题真的挺有趣的,我来答答。古往今来,造假的人多多少少,但能造假造到顶级水平却不多,这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更是需要对作画者,材质,历史背景等有深刻的了解。
曾听过一期节目,就讲张大千和Wolfgang Beltracchi的造假,如果造假也有大师,那他们绝对都是奇人。他们的画挂在博物馆里,至今很多还没有被辨认出来。
画家叶浅予说:“张大千是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从他身上拔一根毫毛,要变石涛就是石涛,要变八大就是八大,要变唐伯虎就是唐伯虎。
在鉴定界,张大千的仿作也一直是让人很头疼的问题。张大千仿作宋人的《睡猿图》还曾被鉴定大师吴湖帆收藏。在海外不少博物馆中,也收藏有不少张大千的仿作。围绕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溪岸图》是否为张大千伪作,就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国际性辩论。
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等,曾骗过众多法眼,被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伦敦大英博物馆。
他也是个有趣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会在国外四处巡游,他常指出博物馆墙上,或者名人展览中的一幅画,告诉别人这是自己画的,但别人都不信。
被他骗过的人实在太多了。在诸多模仿对象里,他最得意的是模仿石涛的。
石涛原作▲
张大千仿作品▲
石涛原作▲
张大千仿作品▲
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以专收石涛作品称雄收藏界。一次古董商送来一幅石涛画作,索价万元,程霖生拿不定主意,请张大千鉴定。张大千说这是自己的伪作,劝他不要买,程霖生便把画退回。
没几天,古董商又到程府,说张大千看过此画后,愿出一万两千元购买。程霖生顿时觉得张大千是为了将这幅画据为己有,才骗他这是假画,于是马上高价收购。
其实这幅画确实是张大千伪作,他和画商合伙使计骗了程霖生。程霖生死后,张大千曾私下对好友说:“程霖生收藏的一百幅石涛画,七八都是我画的。”
张大千仿石涛《山窗研读图》
他并不掩饰自己造假。他甚至还骗倒了少帅张学良。当时权倾东北、威震华北的年轻少帅张学良,耗费巨资,从各处搜罗到不少的石涛作品,当然在这些收藏品中,也有不少是张大千的仿作。不过,少帅倒也没有生气,反倒和张大千成了朋友。
关于他造假的趣事还有很多,但最后我想说的是他真的是一个很刻苦的人。张大千自己也曾讲过:“我张大千不是天才,也不信天才,这支笔下,有我几十年的功夫,我不是生来就会画画的,七分人事三分天,绝非乱说……很少有人肯像我这样下功夫就是了。”
张大千临敦煌壁画
3月21日,近现代大画家张大千手书的21张精美菜单在纽约佳士得拍卖,最终以每张均价34.6万元拍出。这些菜单是1977年至1979年张大千居台湾时的私人厨师徐敏琦的珍藏品。
连食单也不马虎,他是真的对绘画这件事爱到骨子里。1983年,张大千在绘制巨幅作品《庐山图》时,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溘然长逝,享年85岁。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张大千造假的水平到底如何?
临摹是学画必须走的过程,画的越像,越有天赋,如果说你临摹临的不像,说明悟性差。据说张大千临摹石涛的山水画,刻了石涛的章,拿给朋友们看,说自己收藏了石涛的一副作品,黄宾虹竟没可出来,以为是石涛的作品,这件事情,说明张大千的绘画水平到了一定高度。
张大千造假的水平到底如何?
已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
张大千造假的水平到底如何?
【文藏来答】那可是相当的高了,具体有多高,小编带你来看看~
搜购散佚文物一事,在历史上一直为有识之士所在意,但具体到何时正式启动,从何处启动,以何类文物为主等等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计划。
抗战胜利后郑振铎(右四)与徐森玉(左四)等在南京的合影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文物收购,是从著名的「二希」回购开始的(「二希」指原藏清内府三希堂的传为东晋王献之所作《中秋帖》和王珣所作《伯远帖》两种名迹。此二帖在清末流出宫外,为觯斋主人郭葆昌所藏,后传其子郭昭俊。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郭昭俊将其售出)。「二希」的顺利回购,极大地鼓舞了国内对于流失文物回收的信心。自此,香港文物回购行动等于是正式启动了。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卷(局部) 纸本墨笔 纵二七厘米 横一一·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卷(局部) 纸本墨笔 纵二七厘米 横一一·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卷(局部) 纸本墨笔 纵二七厘米 横一一·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因「二希」的成功回购,坚定了大家继续进行此项工作的决心。但接下来到底如何操作,从何入手,当时可能还没有一个通盘的计划。正在此时,传来了张大千打算出售自己收藏的消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收购张大千所藏的董源《潇湘图》及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也是个偶然事件。因为张大千需款而出售藏品,并非政府事先规划所及。且张大千所藏这两幅旧迹,其实本意是要出售至北美,只是因为美方不予善价,又有友人代为说项,这才转售的。但正是由此开始,香港文物回购走上了常规化。
东晋 王珣 伯远帖卷(局部) 纸本墨笔 纵二五·一厘米 横一七·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 王珣 伯远帖卷(局部) 纸本墨笔 纵二五·一厘米 横一七·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 王珣 伯远帖卷(局部) 纸本墨笔 纵二五·一厘米 横一七·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张大千曾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霖灿誉为「十项全能」的大师,而收藏就是「十项」之一。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在董、顾两幅画之后,大陆又陆续从张大千处收购了一些他的其他珍藏。这次回购之初,张大千是个关键人物。
五代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二八·七厘米 横三三五·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二八·七厘米 横三三五·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众所周知,张大千不仅画艺高超,其作伪水平更是出类拔萃,在其售予大陆的藏品中,也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因此,西谛在给伯郊函中也曾反复提醒、强调要小心谨慎,西谛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实在是因为事出有因。
五代南唐 董源 潇湘图卷(题跋) 绢本设色 纵五〇厘米 横一四一·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 董源 潇湘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五〇厘米 横一四一·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 董源 潇湘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五〇厘米 横一四一·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如一九五三年四月二日西谛在给徐森老的信中提到:「朱光说,伯郊兄携归的画:一、顾闳中是真的;二、董源《潇湘图》,跋真而画假;三、王蒙(《太乙观泉图》轴)是张大千画的;四、赵子昂(《秋江钓艇》轴)画,他未提意见;五、周(赵)雍的马(《沙苑牧马图》),完全假的。
五代南唐 董源 潇湘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五〇厘米 横一四一·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 董源 潇湘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纵五〇厘米 横一四一·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几幅画,想伯郊必已请先生鉴定过,究竟实际情形如何,盼能即行示知为荷。」因此,西谛才会请求徐森老帮助把关。
原文作者:柳向春(作者系: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年11月刊《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辛劳与功绩:郑振铎与香港文物收购》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紫禁城》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张大千造假的水平到底如何?
有一次,国画大师黄宾虹去曾农髯家做客,看到了一幅石涛真迹,爱不释手,决定花重金买下,曾农髯却让他和张大千谈价格,张大千没有向黄宾虹提钱的事,但他跟黄宾虹提了一个条件,黄宾虹却很痛快地答应了。
张大千先生临摹造假的水平非常高,甚至连陈半丁、王雪涛、陈师曾、徐悲鸿和黄宾虹这些大家都被他骗过,想想张大千临摹造假的水平得有多高。
这是张大千的仿画
有一次,黄宾虹去曾农髯家做客,看到一幅石涛的真迹,爱不释手,他决定花重金买下。曾农髯却让他找张大千谈价格,张大千没有向黄宾虹要钱,因为这幅画是他临摹的一幅石涛手卷,放在自己的老师曾农髯那里,正好被黄宾虹看到,曾农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让他找张大千谈。张大千曾经看上黄宾虹手里的一张石涛的真迹,正好送上门的机会,就说想用这幅画跟黄宾虹交换,黄宾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就这样,张大千用自己仿的一张石涛手卷换来了一张黄宾虹收藏的真石涛。
民国廿年,徐悲鸿从琉璃厂老板那儿花了300大洋,买了一幅石涛的山水画。张大千来看望他的时候,徐悲鸿从室内把掏到的宝贝拿出来,让张大千帮忙鉴定一下。张大千看了以后,对徐悲鸿说这样的画他也能画,说着他把画的一角挑开,里面露出“大风堂制”,后来,张大千把300大洋还给了徐悲鸿。
齐白石特别看不上张大千,就是因为张大千经常仿他的画,并且仿制的水平非常高,价格却是齐白石本人标价的一半甚至更低,齐白石说这不仅毁他的名誉,更重要的是影响他的生意,耽误他赚钱。据说,当时齐白石在市面上70%以上的作品都是张大千临摹的。
仿石涛山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