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珀尔塞福涅》?
珀尔塞福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是宙斯和农业女神得墨芯耳的女儿,后来被哈迪斯绑架到了冥界,成了冥后。
罗赛蒂是英国诗人、画家,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核心人物之一,罗赛蒂所描绘的珀尔塞福涅具有鲜明的特点,他画中的女子都有着颀长而圆润的脖颈,忧郁的眼神,浓密的秀发,他画的女性形象大多以妻子为模特,而画这幅珀尔塞福涅时,他妻子西达尔已经离开人世,这幅画的模特是珍妮•莫里斯夫人,这也是罗赛蒂倾慕的女子,是他最爱画的模特儿。
石榴在古希腊神话中象征着姻缘,罗赛蒂画中的珀尔塞福涅手拿着石榴,似乎在犹豫该不该吃下石榴籽,如果吃了石榴就是接受了这份姻缘,从此将沉沦于黑暗的王国,画面背景中是一束光亮,这是亲情和节制的象征,这对于珀尔塞福涅同样有着很大的诱惑。女神在光明和黑暗,亲情与爱情之间彷徨,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珀尔塞福涅》?
19世纪中叶,英国的艺术教育趋于一元,学院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画法为最高的艺术指导原则,除此之外,一切创新及观念皆被斥为不入流,为了抗议这种封闭的思想,一群年轻的画家创立了“拉斐尔前派”,罗塞蒂便是其中的代表画家之一,那么,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命运女神》?
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命运女神》19世纪初期,欧洲的绘画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画家们喜欢描绘故事中迷惑男人的命运女神。命运女神的共通点就是:她们具有魔力般致命的吸引力,使男人为了她们,能做出任何事情,其中,英国画家罗塞蒂笔下的油画作品《命运女神》极具代表性,
罗塞蒂的《命运女神》这幅画的模特儿是罗塞蒂的好友莫里斯的妻子珍·莫里斯,罗塞蒂为了她,甚至连朋友之情也不顾,把她当作自己的命运女神般狂恋着,罗塞蒂在这幅画中,以眼睛点出脸部神情、嘴唇表现感觉,更重视手的描绘,他认为女性的手极富表情,
罗塞蒂是“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此流派并非是复古地“回到昔日的艺术”,而是要“回到昔日的正直”,一种素朴、纯粹的绘画态度,回归拉斐尔以前认真观察、如实描摹自然的态度,并重视独自的构想,《命运女神》这幅画,或许在表达着艺术有时也会受到命运的戏弄吧!
罗塞蒂穷其一生,致力于描绘自己理想中的命运女神,他所挑选的模特儿拥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长长的黑发、忧郁让人心疼的眼神以及绝美的瓜子脸,罗塞蒂用完美的女人形象来讽刺学院派的“因循保守封闭”的艺术思想;当然了,罗塞蒂的“拉斐尔前派”也为欧洲大陆19世纪末的“新艺术”浪潮带来重大影响。
罗塞蒂作品《命运女神》
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珀尔塞福涅》?
罗塞蒂(1828年——1882年)是英国19世纪“拉斐尔前派”非常重要的代表画家,同时,他又是颇有成就的诗人,属于英国艺术史上全能型艺术家之一。
拉斐尔前派是以罗塞蒂为首的英国几个年轻画家,在19世纪中期发起的一场美术改革运动,这几名画家非常推崇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大师拉斐尔之前的艺术风格,对拉斐尔之后的艺术风格嗤之以鼻,因此,他们尊崇的艺术风格被称作“拉斐尔前派”。
《珀尔赛福涅》是罗塞蒂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74年,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
画面整体色调黯淡,只有上部有少许亮光,整个画面的设置颇具象征意味。
画中人物是一个名叫“珀尔赛福涅”的少女,她是农神之女,穿着象征忧郁的深蓝色长衫,她被冥王掳走后,强迫她做了妻子,她虽有不甘却无能为力,表面上只好顺从,内心却犹豫不决。
她手中拿着一颗红石榴,红石榴象征着这场不幸的婚姻,以及冥王的诱惑,如果她吃下这颗红石榴,则代表她彻底顺从了冥王的意志,陷入了诱惑的漩涡,从此与自己的幸福和亲情彻底断开关系。
此时,她把红石榴举在胸前,吃还是不吃,她拿不定主意。她身后的亮光象征着光明、幸福和亲情的召唤,同时对她也有很大的诱惑。她挣扎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幅画的主题就是,在外界的诱惑之下,意志薄弱的人容易越陷越深,当他陷入诱惑,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有那些心存信念,懂得节制的人,才有可能依靠顽强的意志力,慢慢走出诱惑的泥潭,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
面对诱惑挣扎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成长和升华的过程。
罗塞蒂之所以画这幅画,跟本时期英国的艺术氛围有很大关系。
此时期的英国艺术圈,陷入了一种怪圈,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为首的学院派画家,对维多利亚时代那种甜俗、僵化、空虚、程式化的艺术风格爱不释手,对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流派却视而不见,导致英国艺术一直止步不前,远远落后周边国家。
因为这类作品有人买单,画出来不愁销售,对画家是极大诱惑,画家们为了讨好上层的趣味,为了多卖些钱,始终不愿放弃这种画风。
同时期的法国、西班牙、德国,已经开创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等多种流派,艺术氛围热火朝天,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而英国艺术家仍然在走老路。这让罗塞蒂非常不满,所以,他就画了这幅画,旨在讽刺英国艺术圈的顽固不冥和陈陈相因的艺术风气,期望英国的艺术家能主动肩负起推动艺术向前发展的使命。
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珀尔塞福涅》?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罗塞蒂,是西方美术史,拉斐尔前派油画流派的创始人,拉斐尔前派的核心画家。
拉斐尔前派油画流派,是西方美术史上,19世纪诞生于英国的一个油画流派。
如果说,文艺复兴油画流派的创作,其文化根基是古希腊宗教神话故事。
19世纪诞生于法国的浪漫主义油画流派,创作的文化根基是取材于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从但丁,莎士比亚,拜伦的文学作品中创作灵感。
而拉斐尔前派的画家们,创作同样取材于圣经故事,文学著作,表达一种淳朴,怀旧,象征唯美的绘画格调,反对工业化资本主义机器的生产和繁华的生活危机,提倡回到拉斐尔之前,中世纪传统的画风,乔托纯朴,清新的绘画风格。
拉斐尔画家,多喜爱文学,喜欢用画笔表达文学故事,戏剧。
画家罗塞蒂也是如此,罗塞蒂从小深受家族浓厚的文学氛围的熏陶,所以罗塞蒂的绘画作品,都以感伤的神话和文学作品为灵感创作。
罗塞蒂的代表作《帕尔塞弗涅》,又名《命运女神》,同样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但是,罗塞蒂是以妻子为模特,塑造了希腊神话中的冥后,帕尔塞弗涅的形象
罗塞蒂,由于深受文学的熏陶,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画面的诗意,浪漫,幻想的氛围,罗塞蒂是一位幻想画家,但是是以写实手法,表现象征,诗意,幻想的艺术氛围。
如《帕尔塞弗涅》中的冥后帕尔塞弗涅,被冥王劫去地府,正犹豫吃石榴,但是沉重的代价是永远不能返回人间。
画中帕尔塞弗涅手中的石榴,象征姻缘,身后的光明象征外界亲情对她的诱惑,仿佛是女郎在黑暗和光明挣扎的矛盾,这幅画具备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又富有浪漫的诗意和幻想。
从罗塞蒂的绘画作品,无论是 《帕尔塞弗涅》,还是
《白日梦》,还是《美丽的贝娅特丽丝》,《所爱的》,不难发现,罗塞蒂画笔下的女人形象,无论是妻子西达尔,还是莫里斯小姐,都在罗塞蒂的画笔下,塑造成脖颈修长性感,性感丰满的红唇娇艳欲滴,眼神充满幻想,迷惘,伤感,迷离的神情的女性形象。
罗塞蒂画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了画家模式化的艺术形象,成为了画家容易识别的独特,原创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中国美术史上,许多画家都是全才画家,集诗,书,画一体的全才画家。
那么罗塞蒂也是一位西方美术史上上的全才画家,诗画精通的全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画家,他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妻子炽热的情愫。
回答完毕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珀尔塞福涅》?
《珀尔赛福涅》是一场正义与黑暗的较量,是超我与本我的斗争,甚至在隐喻的层面上是两种艺术道路的分歧。
《珀尔赛福涅》作品赏析罗塞蒂是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英国画家兼诗人,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的重要代表。
画面:黑色的背景代表着冥界的世界,珀尔赛福涅身着蓝色的长衫,手中拿着一枝石榴,正在凝神暇想,思念地面上阳光明媚的生活。
意义:石榴子象征着姻缘的不断,而这姻缘又是以沉沦于黑暗王国为代价的;
女郎在光明与黑暗,欲望与贞洁、感性与理性之间犹疑,她左手拿着石榴紧靠胸前,而那只从黑暗中伸出的右手几乎与人体失去平衡,仿佛是来自地狱的邪恶之手,它紧扣住左手,欲将之拉向死亡的深渊。
古希腊神话中的《霸道总裁小娇妻》珀尔赛福涅是宙斯和谷物女神得墨忒耳的女儿。
不过她的母亲看不惯奥林匹斯众神那放纵不羁的风流作派,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受到骚扰,便把她藏在人间的一个山洞中。
但很快冥王哈迪斯注意到了这个娴静少女,获得宙斯允许后便对她展开浪漫又恐怖的“劫持”。
有天大地上突然开出了香气馥郁的水仙花,吸引了珀尔赛福涅伸手去摘,当她的手碰到花朵的时候,大地裂开一条缝隙,驾着黑色幽灵马车的哈迪斯把她抱上马车,带去冥府强娶为妻。
从明媚的人间来到阴暗的冥府,这位少女哭泣不止。进入冥府之后的珀尔赛福涅由一个明媚的春天少女变成一个铁石心肠的女王。
她的母亲谷物女神得墨忒耳悲痛万分,到处寻找自己的女儿,以致田地荒芜,谷物不收,人类陷入饥馑之中。宙斯只得出面裁判,令冥王哈得斯准许珀尔赛福涅每年的春天回到母亲身边居住。
青春女神与死亡女神的双重形象珀尔赛福涅的形象是分成两部分的:
大地上的珀尔赛福涅是穿着轻快的长袍,抱着麦穗或者谷穗,微笑着的少女,是生命力和天真的活力的象征;
- 而在阴间的珀尔赛福涅则是端庄,冷酷,不近人情的,就连希腊神话里的英雄奥德修斯也不敢直呼其名。因而她也被视为死亡女神,代表了阴暗,衰退的生命力。
▲《沉思》 罗塞蒂
▲《菲娅美达的幻象》 罗塞蒂
▲《牧场聚会》 罗塞蒂
最后忍不住悄悄八卦一句,冥王头上的绿帽子也是戴得透透的(˘•ω•˘)~
如何评价19世纪英国画家罗塞蒂的油画作品《珀尔塞福涅》?
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巅峰时期,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此长时期的和平,繁荣得以更加细化英国的理性发展,并巩固了大英帝国的国家自信。
在维多利亚时代,文艺运动流派纷呈出多样化,它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英国画家罗塞蒂就是在这个文化环境里,出现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大师,他所追寻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的艺术足迹,于1848年成立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希望将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只创作严肃的绘画题材,也包括利用宗教和浪漫的神话故事。
狄更斯有句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任何时候都有绯闻和八卦。在维多利亚的和平时代,世风日下,社会道德败坏,在文化艺术圈里就有这样的事件不断地被报道出来。画家与模特之间陷入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英国画家亨特就创作过这样的主题《良知的发现》,该画描绘了一位女学生正坐在音乐教师的怀里,唱着歌,歌词唤醒了这位少女的内心良知,她感到有一种强烈的自责……
画家罗赛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画家,在他夫人去世后,他的作品更有着一种忧郁和悲伤的色彩。
当然画家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要做到清心寡欲、超然洒脱很难。那些隐秘的心思、压抑的欲望,多少都会渗透进到画家的作品之中。
画家罗塞蒂为什么在创作冥后珀尔塞福涅的形象时,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处理这样的主题,没有选择最戏剧性的少女被劫持的那一幕。
这个手握石榴的冥后究竟在为自己登顶冥后宝座而得意地微笑,还是在为自己一时的软弱而懊恼愤懑呢?只有罗赛蒂自己知道这其中内涵。
当作者把冥后的模特简·伯登与画家罗塞蒂那段令当代人都有些"毁三观”的爱情纠葛在一起考量的时候,再看那个手握石榴的神秘形象,人们也许会看出更多的内涵了。这幅充满象征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以罗赛蒂特有的艺术样式而载入英国的绘画史之列,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猜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