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羽,谁还可以守荆州?为什么?
荆州地区作为实现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刘备集团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荆州是刘备集团向中原发展的跳板,失去了荆州,刘备集团只能成为一个四川境内的割据政权,没有问鼎中原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荆州的重要性,刘备派遣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头号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关羽的忠诚度以及军事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如果非要换一个人,那么也只有张飞,有这个威望,坐在这个位置上。
作为荆州派遣军的司令,远离刘备的核心统治区成都。作为一块飞地的最高指挥官,对于刘备的忠诚度重要性远在其军事能力之上。和关羽一样,张飞是最早追随刘备的将领,一直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他的忠诚度,比起关羽来说也不遑多让。
刘备对于张飞也是非常信任的,根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和关羽,张飞入则同寝,这种革命友谊,是其他后来者所不具备的。所以张飞完全可以替代关羽作为荆州军团的司令。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人选呢?
比如说赵云。赵云追随刘备集团也算挺久的了,刘备一直让赵云护卫自己的安全,应该说刘备对他也是比较信任的,但是赵云始终没有进入刘备集团的核心圈,始终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外围的人员。
虽然从后面的事情来看,赵云极为忠诚,而且头脑相当清楚,为人处事讲究智谋,相对来说比较圆滑。有赵云在荆州地区进行镇守,他很有可能一方面保持和孙权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不断地对曹操控制的襄阳地区,进行骚扰,蚕食。
应该这么说,赵云镇守荆州,他的上限不如关羽,通过水淹七军,能够使得曹操不得不考虑放弃大片土地。但是赵云的下限,远比关羽高,因为他和孙权的关系保持的不错,不会出现白衣渡江偷袭荆州的事件。
应该说是个很好的人选,可是由于他的地位问题,他没有这个资格,这个资历,去荆州进行防守。
刘备手中,另外两大王牌,一个是黄忠,一个是魏延。这两个人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投靠刘备的时间太短,刘备绝不可能把辛辛苦苦,打来的荆州交给这两个并不熟悉的人。
同样,诸葛亮也是这个情况,诸葛亮也是在荆州刚刚投奔刘备的,刘备虽然很器重他,但是还没有达到极度信任的程度,更何况诸葛亮的哥哥还在东吴地区当着高官呢,所以诸葛亮也不具备镇守荆州的条件。
综上所述,要想取代关羽唯有张飞,其他几个人选,或是因为尚未取得刘备的完全信任,或是属于非核心人员,都不具备这个资格。
除了关羽,谁还可以守荆州?为什么?
能守荆州的,除了关二爷,诸葛亮、李严、魏延等都可以守得住,但最合适的人选,非常山赵云赵子龙莫属。
豹眼认为,赵子龙甚至比关羽更合适。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第一,责任感。
长坂坡一战,就足以表现了赵云的责任感。张飞守下邳,不仅把下邳搞丢了,还把刘备的老婆孩子一起整丢了。不管张飞本事有多大,但责任感的确不行。
而赵云就不同,长坂坡之战,是遭遇战,能够自己脱身就不错了。刘备、诸葛亮、张飞等人都是这么做的。不管史实赵云杀了个几进几出,但他能够返回敌阵,把甘夫人和阿斗找到、护卫回来,这就是超强的责任感。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什么困难,都能够清楚自己的职责,不惜生命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一点,在刘备集团内,没人能与子龙相提并论。
第二,政治立场。
赵云是坚定的铲除汉贼、匡扶汉室的卫道者。襄樊之战后,刘备意欲伐吴,赵云力谏,他认为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虽然曹操已死,但其子曹丕继位,应该继续讨伐曹丕。只要灭了曹丕,孙权自然会臣服。
从赵云这一立场来看,如果让他守荆州,绝不会与曹操妥协,但一定会坚持孙刘联盟,处理好与孙吴的关系。同时,因为他的责任感,也不会过于同孙权妥协,会坚持斗争。
第三,能力不差。
从武功值、谋略、胆识、勇猛等各方面来看,赵云作为武将是很全面的,特别是赵云善于后发制人,作为守将,更为可贵。关羽、张飞都有三板斧的嫌疑,打不赢会跑路。但赵云一定会死战到底,除非城破人亡,否则绝不会退缩。
汉中之战中的汉水之战,赵云表现神勇,“一身是胆也”,但在策略上犯了盲目冒进的错误。如果是在荆州,有刘备、诸葛亮的嘱托,赵云恐怕不会有冒进的问题存在,因为责任不同,更需要谨慎。
第四,处事低调。
与关、张相比,由于赵云跟随刘备较晚,在刘备集团不像其二人那样骄狂自大,更能与其他守将如糜芳、士仁等处理好关系,更能协调一致,共同抗敌。
更为重要的是,赵云不会一意孤行,违背刘备的意志,擅自发动襄樊之战。
如果荆州能再坚持一二年,给汉中之战后的刘备以休养、调整的时间,那么在战略上,刘备就有很大的主动性。
第五,卓越的理政能力。
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不仅在军事上要有突出的能力,在行政上也必须具备杰出的管理能力。
刘备得到荆州南四郡,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兼任桂阳太守。
刘备平定益州后,赵云力谏刘备不要将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而应该将其归还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以取得益州百姓的民心。
这不仅是赵云高尚的品德,更是突出的政治智慧。
因此,如果赵云守荆州,不仅荆州固若金汤,而且行政、经济也会发展的很好。百姓具有归属感,就会同心协力,来维护荆州的稳固。
同时,赵云替换关羽守荆州,关羽、张飞等人就可以在汉中方向给曹魏更大的压力,有关羽、张飞在,对马超自然形成一种制约,刘备可以更大的发挥马超在西凉的作用。如此一来,刘备不仅在西凉地带发展的更好,也可以更大的牵制曹魏的兵力,荆州就会更加相对的安全。
可惜的是,刘备没有重用赵云,也反映出刘备用人的局限性,这也许是刘备集团不能走得更远的原因吧。
除了关羽,谁还可以守荆州?为什么?
魏延。
蜀汉除了关羽之外,其实很缺乏这种统兵型的将领,也就是所谓的帅才。张飞、黄忠属于先锋型将军,可为大将,但不适合为帅;赵云有勇有谋但是缺乏战略大局观;马超镇守西凉的价值要远远大于荆州,刘备不会让他离开的。数来数去唯一可以的就是魏延了。当然,关羽守荆州的时候,魏延的资质阅历还不够,但是他的能力是有的,就看刘备能不能用,敢不敢用了。
其实,刘备对魏延的能力是很认可的,魏延可以说是刘备的嫡系人马了。
但是一直不被诸葛亮看重,以至于一直被打压着,直到刘备取了汉中,要任命汉中太守时,魏延才真正有了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当时,任命谁为汉中太守,几乎所有人都认定非张飞莫属,不仅仅是因为他与刘备的关系,更是因为蜀汉在明面上没有能够和张飞相提并论的将军了。但是刘备到底是君主,有识人之能,力排众议,任命魏延镇守汉中,可以说此时魏延的实际军权已经仅次于关羽了。而且刘备与魏延的一番对话,很出名:刘备问: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九郎一直认为,这句话并不是魏延的夸大,在这个时期,曹魏集团能够和魏延抗衡的人其实并不多。张辽徐晃可以,但是大都镇守一方不会再随军出征了,让魏延守汉中,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
魏延有勇,有谋,而且有政治野心,但是他又对刘备极为忠心,这样的人可堪大用。而且他没有关羽那股傲气,至少不会和东吴进行决裂,至于两面受敌的境地。
而且,他跟关羽不同的是,关羽成名已久,作战特点已经被研究透了,魏吴很容易根据这样的特点来对付关羽。但是魏延不一样,魏延镇守一方可以说是初出茅庐,谁都对他不了解,出奇制胜,也许魏延的效果会比关羽更好。
除了关羽,谁还可以守荆州?为什么?
蜀汉之大,竟无一人可守荆州,是人才的凋零匮乏还是守荆州本身的责任重大呢?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带着军师庞统入川,不料后来与刘璋决裂,庞统中流箭身亡。无奈之下,刘备只有叫上本来与关羽一同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支援,荆州就只留下关羽一人驻守。
关羽镇守荆州五年以后,被东吴吕蒙的水军偷袭,正在樊城与曹军作战的关羽,仓皇回撤,士卒溃散,败走麦城,在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被东吴的潘璋所擒并杀害。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那么,除了关羽之外,刘备集团还有谁有能力驻守荆州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得分析镇守荆州的人选,应当具备哪些必需的条件。
要有足够的忠诚刘备夺取川蜀之后,在四川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荆州远离蜀汉的政治权力中心。再加上当时交通落后,陆地山路险峻崎岖,路途遥远;水路水急滩险,枯水期和汛期通行困难,对于蜀汉政权来说,荆州是孤悬国门之外的领地。远在成都的蜀汉,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一时都很难辐射到远在几千里之外的荆州。
所以,荆州的守将,第一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忠诚,同时要取得刘备的绝对信任。否则,拥有重兵的守将,向北可以投靠曹操,向东可以投降东吴,拥兵自立也会是很好的选择,一旦发生如此的事件,相距千山万水,而又交通不便的蜀汉,只能是干瞪眼。
要有足够的才能荆州孤悬在外,远在成都的刘备,无论是军队还是粮草的支援,都可望而不可及。荆州的驻军,只能是靠自力更生。同时,三国时的荆州,包括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实际上是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刘备的蜀汉控制荆州,向北可以威胁襄樊的曹操,让曹操的湖北、河南时时处于战争前线,从而有效牵制曹魏在汉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向东可以震慑东吴,顺长江而下,可以直达东吴的都城建业(今南京),是悬挂在东吴头顶的一把利剑。所以,北方的曹魏和东吴的孙权,时时都在觊觎荆州。同时,荆州的地理形势,又决定了其易攻难守的特征,两面受敌,军事形势非常复杂危险。
所以,荆州守将,仅仅是拥有高超武力的万人敌,还远远不合格,必须是懂军事、懂政治、懂经济、懂外交的全面性人才。只有这样的全面人才,才能应对荆州复杂危险的局面,才能扎下根,才能确保荆州的长期安全。
要有足够的资历作为长期驻守在外地的将领,资历足够老非常重要。不但要资历足够老,还要品德高尚,有人格魅力和长者之风,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有凝聚力,才能搞好内部团结。如果是资历不足或者人品有瑕疵的将领统兵,很容易发生手下将领相互不服气,甚至内讧的事件来。
这也是关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东吴吕蒙偷袭荆州时,驻守在荆州重镇江陵的守将麋芳、公安守将傅士仁,都因与关羽有嫌隙,不战而降。
要有足够的服从力坚决听从指挥与足够忠诚不一样,即使绝对的忠诚,也有可能自以为是,不绝对服从大本营的战略方针和外交政策,或者阳奉阴违,贯彻执行变调走样。这也是关羽失败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
荆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的守将只能坚定执行“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这也是刘备和诸葛亮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正确外交方略,驻守荆州的将领,必须绝对地坚守这一既定外交战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离开荆州入川时,就问关羽,如果曹军来攻,将军当如何应对?关羽回答领兵力拒。诸葛亮又问,如果此时东吴也来攻,又当如何应对,关羽回答分兵拒之。诸葛亮深感大事不妙,反复交待关羽,要坚决执行“联吴拒曹”的外交策略。可惜自负的关羽不听,才有了后来的败走麦城。
历数刘备集团的军事将领,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人员,还真没有。关羽,能力全面出众,但为人孤傲,人格有缺陷,同时恃才傲物,不能坚决执行既定的外交政策,导致最终的失败。张飞,万人敌,武力强悍,但性格暴躁,不懂外交和经济。马超倒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人才,足可当此重任,只可惜是个外来户,刘备对其始终心怀戒备,绝不可能将荆州交给他。赵云,武力出众,但没有独挡一面的经历和能力,一直是刘备卫士的角色,像曹操的许诸一样。黄忠是个全面的人才,只可惜年事已高,不适合常年驻守。魏延也是个全才,能力足可守荆州,只是在当时资格尚浅,难以服众,而且诸葛亮对其始终不信任。
我@晨风晓月趣历史,期待与您的交流!
除了关羽,谁还可以守荆州?为什么?
刘备进川不利,庞统在雒城中流箭身亡,使刘备进退两难了,进雒城兵败,实力不够。退实在是不甘心,好不容易进到川地,退回去就难进来了。
于是,刘备派人回荆州要诸葛亮支援。当然,没有小说里说的派关平回去,诸葛亮安排让关羽镇守荆州,说是看到了刘备的意思。事实上关羽镇守荆州是刘备命令的,那里有诸葛亮的事。
荆州是刘备挖到的第一桶金,而且成了本金。刘备此时最信任的当然是跟随他多年的关羽。
除了关羽,只有张飞来镇守。张飞尽管没有关羽能独当一面,但是作为刘备早期的追随者,刘备还是信任他的。
其他人,一是能力问题。其次主要是信任度还不行。刘备颠沛流离半辈了,好不容有了荆州,他当然懂得它的重要性。这就好比一个人好不容易有了钱,他的钱需要一个最信任的人保管一样。
比如赵云,尽管跟随刘备也很久,却始终不是刘备集团核心成员。并且一直护卫在刘备旁边。
魏延与黄忠是刚投靠刘备的武将,大任不可能轮到他们身上。
事实上,关羽在刘备起兵开始,有很多都是为刘备独挡一面的,所以关羽是镇守荆州的唯一选择。要是非要如果换人,那只有张飞了。
除了关羽,谁还可以守荆州?为什么?
其时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是五虎上将常山赵子龙,他一身是胆足智多谋武艺高强久复盛名,是忠肝义胆大气磅礴的贤臣良将,若在佩上一名付将就锦上添花了,似黄忠为另一个选向,关羽心高气傲傲视群雄不懂战略合作,维背了南合孙权北拒曹操的大计,实乃孔明之失刘备眼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