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早餐不宜喝粥,为什么?粗粮粥可以吗?
感谢邀请。
不只是早餐不宜喝粥,糖友三餐最好就不要选择粥作为主食的形式。为什么?因为喝粥后餐后血糖上升的程度较大, 对血糖不利,长期下去很可能就影响血糖平稳。
粥其实就是米饭长时间熬煮的形式,现在我们吃的米饭本来大部分就是属于精白米饭,在工厂经过高度加工之后,损失了较高的麦麸成分,膳食纤维损失严重,还会流失部分矿物质和维生素成分,而缺乏膳食纤维,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就会大大增加,现在米饭经过熬煮更加软烂,其淀粉的糊化程度也答复增加,如此一来淀粉更容易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将会更大。举个例子,特别是夏天在喝粥后我们就会觉得大汗淋漓,即使粥不是很烫,但我们也会觉得身体热得很;冬天喝了粥,身体瞬间就暖和了,这些都是因为喝粥后大量葡萄糖分解进入血液供能,所以我们的身体充满了能量。
而糖友为了让血糖更平稳地上升,应该选择更利于控糖的食物或烹饪方式,例如主食选择粗粮、杂粮饭,如果一定想喝粥的话最好也是粗粮粥,杂粮粥,还应该多配合肉菜一同食用,避免淀粉过快分解。主食多以干饭为主。另外可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薯类食物、淀粉类蔬菜或坚果代替,比如板栗、山药、土豆、红薯、玉米等等都是可以的。一餐主食最好不超过150~200g。过量的主食也容易造成淀粉摄入过量,而影响血糖。
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早餐不宜喝粥,为什么?粗粮粥可以吗?
感谢小助手邀请。
糖尿病患者早餐的确不宜喝粥,粥一般是指谷物类食物经过长时间加热而熬煮成的,其中的淀粉因为长时间加热“糊化程度”上升,糊化程度的提高代表着淀粉的分解和消化速度会大幅上升,和普通的谷物类相比,更容易让餐后血糖飙升,所以糖友的主食尽量以干饭为主,类似米糊、半流质类的食物消化速度都会较快,可能都会对血糖有所影响。不过如果是改善后的粗粮粥相对白粥来说当然是更好的选择,总之,糖友如果一定想要喝粥的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添加粗粮、杂豆、坚果等混合
在粥中加入粗粮、杂豆、坚果等膳食纤维丰富、质粗的食物混合,可延缓食物的消化速度,有助弥补谷物类糊化程度升高后葡萄糖更容易转化而吸收的问题。不过还是那个建议,能不吃粥的话尽量不吃,吃干饭是更好的选择。
②煮粥的时候时间不要太长
煮粥时间不应太长,蒸煮时间越长,谷物类食物呈现出的情况越黏稠的话,其淀粉的糊化程度越高,则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越快。我们最好选择看起来米粒和汤水比较分明的清汤寡水类型的粥,避免那种看起来黏稠,米粒形状已经分不清,快要成米糊的粥,很多煲粥是如此,它们淀粉糊化程度较高,餐后的升糖速度较快,外出就餐最好注意控量。
③先吃菜,然后搭配肉菜一同食用
想要进一步平稳餐后血糖,我们可以吃饭的时候先吃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低脂低热,升糖速度十分缓慢,先铺着垫底可以让我们的血糖上升速度得到缓解;在喝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口菜一口粥,一口肉,一口粥,不要一个劲儿盯着粥喝,那样的话血糖上升速度肯定是哗啦啦的。
④细嚼慢咽
虽然粥汤汤水水的,囫囵吞枣的就一饮而尽了,但糖友千万不要这样做,即便是喝粥也应当细嚼慢咽,不要一饮而尽,这样不仅会让餐后血糖飙升,还可能会加重胃肠消化负担。
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早餐不宜喝粥,为什么?粗粮粥可以吗?
营养师小糖来回答这个问题,糖尿病人不宜喝粥是正确的,尤其是血糖波动大、控制差的糖友,主食尽量以杂粮饭为主。为什么呢?因为粥类在熬煮过程中,糊化程度变高了,更易被消化吸收,转化为血糖。所以糖友吃粥的升糖速度更快,尤其是白粥,喝白粥如喝糖水,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糖友们在血糖控制较好时,空腹血糖在7以内,餐后血糖至少应控制在10以内,才是能适量喝点粥的。喝粥的时候还有些小技巧,有助于减缓粥的升糖速度。
1.喝杂粮粥,如小米粥、燕麦粥、红豆粥,或者多种谷物搭配煮的粥,混合食材有助于降低GI值。粥不要煮得太糊烂,米粒熟了就可以吃。
2.吃冷一点的粥,吃粥不要太烫,放凉一点再吃。粥放凉之后,淀粉结构会发生变化,吸收速度变慢,升糖速度也会相应的变慢一些。
3.吃粥的时候搭配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如青菜、豆腐、鸡蛋、瘦肉等,有助于降低升糖速度并提升粥的饱腹感。
这里需要提醒糖友们的是,一定不要吃白粥配咸菜、白粥配馒头、馍馍、油条等,这些搭配都是高碳水低营养搭配,会快速升高血糖,也不抗饿,吃了没一会儿又想吃。
更多关于糖尿病饮食的问题,大家可以发送关键字【血糖】至糖人健康网,获取食物升糖指数大全、糖友控糖食谱、专家讲并发症视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给粉丝的免费资源,希望能够帮大家渡过控糖难关!还请大家点个赞哦!
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早餐不宜喝粥,为什么?粗粮粥可以吗?
糖尿病患者早餐不宜喝粥的说法原因在于:粥生糖指数高,对血糖波动影响比较大,喝粥需慎重。
粥属于高生糖指数食物,一般消化吸收速度很快,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就比较快,血糖升高就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如果过高的胰岛素分泌导致后续的血糖下降也快,那么血糖的的波动就像过山车一样,快速升高,又快速下降。导致的后果就是,早餐后高血糖,饿得快,午餐前可能就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的波动大对血管的损伤就更大。所以,喝粥时需注意。
1.血糖波动大,血糖控制不佳时
血糖波动大或者控制不佳的时候,如果坚持喝粥,可能会增加血糖的波动。最好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喝粥更好。
2.早餐后血糖难控制者
由于早上生糖激素分泌高峰,不少糖友早餐后血糖特别难控制,而早餐后血糖控制不好会影响后续一整天的血糖控制。所以,早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最好不要早餐喝粥。
3.喝粥不宜喝白粥
白粥主要含有淀粉,膳食纤维含量少,蛋白质含量少,白粥熬煮糊化之后吸收快。
如果喝粥,做到以下几点,可以使血糖更平稳加杂粮和杂豆也可以喝杂粮粥,杂粮粥膳食纤维含量高,可以缓解血糖升高的速度喝幅度,但是杂粮熬的太烂,太黏稠,糊化程度高,对血糖的影响也比较大。
加杂豆,单纯的杂粮粥,淀粉含量比较高,如果加入蛋白质更高的豆类,可以进一步降低粥的生糖指数,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更小。
粥放凉了再喝虽然同是一碗粥,但是放凉之后对血糖影响更小。
干稀搭配喝一小碗粥,配上干的馒头、包子、薯类等,可以减少血糖升高的速度。
加点蔬菜喝粥时配上蔬菜(非淀粉类),蔬菜膳食纤维含量高,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加点蛋白质蛋白质消化比较慢,粥加个鸡蛋或者牛奶,豆浆,一方面可以减少血糖的波动,并且不容易饿,午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低。血糖整体波动就比较稳定,不至于血糖在早餐后一下子升至山顶(全天最高血糖),而后又突然掉到山底(出现低血糖)。
有人说糖尿病患者早餐不宜喝粥,为什么?粗粮粥可以吗?
吃麦片怕不怕,煮到粥一样,加奶粉十面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