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味精是氨基酸,有人却说其有毒有害还致癌?
感谢邀请。
味精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谷氨酸钠,所以的确能够提供一种人体的必需氨基酸谷氨酸;但味精并不是有毒和致癌的物质,有关吃味精会中毒、变笨、致癌等说法早就已经被辟谣,味精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味精中大概有60%是谷氨酸钠,这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受到“鲜味”的物质,首次是有日本科学家发现。另外有大约40%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盐,并无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目前谷氨酸钠已经被美国食药监局FDA明确证明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至于味精有毒有害的谣言不攻自破。味精中由于有较高食盐含量,所以不宜过量加入,否则可能由于钠离子摄入过量导致其他问题,如诱发高血压。
也有少量文献证明谷氨酸钠有刺激神经兴奋作用,如果长久大量摄入谷氨酸钠可能会略微对神经造成一些影响。一部分人认为味精长期加热会生成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有毒,不过后来的研究却证明了焦谷氨酸钠并无危害,甚至还能够对脑部发育有正面影响。总之,烹饪调味时并非要拒绝味精的使用,味精产生的鲜美味道能提高我们的食欲,让饭菜更鲜美,是正面影响,不过适当加入味精是由于其中食盐含量较高,不宜过多摄入。鸡精也同理,鸡精和味精的成分大同小异,只是其中多了一些鸡骨粉,还有一些其他调味香精等成分。
为什么味精是氨基酸,有人却说其有毒有害还致癌?
味精,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调味品,但是,有人却说有毒有害还致癌,这其实毫无科学依据。那么,味精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咱们就谈谈。
味精究竟是什么?
通俗的讲,味精就是用小麦(玉米等粮食)淀粉经过微生物发酵,然后经过一系列提取过程,最终产生的一种氨基酸,叫谷氨酸,并与钠结合形成谷氨酸钠。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谷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食盐用水冲淡400倍,已感觉不出咸味,普通蔗糖用水冲淡200倍,也感觉不出甜味了,但谷氨酸钠盐,用水稀释30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因而得名“味精”。
鲜味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主要来自食物中的氨基酸、有机酸、谷氨酸等元素。尤其蛋白质多的食物中含量更多,如鱼汤、海鲜。而味精的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跟食物中的谷氨酸一样。
目前谷氨酸钠已经被美国食药监局FDA明确证明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因此,味精有毒有害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至于味精会致癌,同样不可信。
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加热到120℃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这也就是传说中味精致癌的“罪魁祸首”。但是,研究证明了焦谷氨酸钠并无危害,与癌症没有关系,焦谷氨酸钠只是没有了鲜味。这也是建议出锅前再放味精的原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人,建议还是少吃味精。
1、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
2、孕妇、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为什么味精是氨基酸,有人却说其有毒有害还致癌?
因为中国只有4%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口,而这4%里面学化学、生物、医药的不到15%。这个数据应该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吧——专业人群太少,大部分专业人士又懒得回复这种在他们看来完全是背离常识的谣言,所以谣言满天飞。而没有化学与医学常识的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98%以上,一个学金融的本科生,也不一定知道味精是什么,怎样生产的,所以,他们只能听信他们看到的谣言。连本科生都这样了,更别说其他学历的群众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