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吃萝卜夏吃姜,这种说法有问题吗?

感谢邀请。

没什么问题,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流传久远,而其中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字面上来看其实就是冬天吃点萝卜夏天吃点姜的话是有养身效果的,对人体有益,但很多人可能认为奇怪,夏天燥热为何还要吃姜这种温性又容易烦热的食物,而冬天明明应该进补和保暖,为何要吃萝卜这种散气凉悠的食物呢,其实这是久远的中医理论。

并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散热多,整体趋势是一种向外散发的状态,因此,体内更多的阳气会散失而得不到聚集,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种阴盛阳衰的潜在状态;加上夏天大家由于炎热喜欢吹风扇、开空调,体表更容易附着寒气,而夏天多感冒的原因也正是由于散发过度而寒气趁虚而入的缘故,姜温润能收敛,因此,如果适当吃一些姜的话能够温热身体增加阳气,而姜涩有收敛效果,也能聚集部分阳气不散失,体内阳气较多而风邪难入,更不容易生病。夏吃姜其实也只是一个小例,更多的是大家要注意由于夏天排汗多,散热多,其实要注意“多保暖”,日常吃一些温润的食物其实是有利的,而那些整个夏天爱吹空调的人由于体表寒气过重,体内阳气散失,而秋天更容易秋燥咳嗽,气温变化而感冒。

冬吃萝卜正好相反,冬天寒冷,大家都喜欢保暖,在室内活动,这时候阳气大多聚集在体内,身体会是一种收敛的状态,体内又会趋向一种“阳气过多”的现象,因此很多人在冬天容易干咳,如果吃一些润泽和清凉、抒发、排气的食物,身体会舒服很多。冬天风大寒冷,大家都爱紧闭门窗,暖气和热空调也会让屋内空气水分大幅减少,不爱运动不爱出汗,因此身体很需要散发阳气而“滋阴”,萝卜是一种良性、主抒发、通气的食物,因此能够帮助身体保持阴阳平衡;冬天大家都爱吃油腻、热量高的食物保存能量,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也能化解油腻,减少热量摄入。

东吃萝卜夏吃姜,这种说法有问题吗?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那么具体道理你知道吗?

金兰中医学社

2018-10-27优质原创作者

关注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现在人们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负担都在加重,同时大家都开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因此日常养生也随之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或许大家早就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那么萝卜夏天就不能吃了吗?冬天吃姜就会对身体有害吗?要想明白这些,就需要了解这句话背后的道理。

追根溯源,其实这句话所包含的原理来源于中医的一个养生理论,即《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这个理论的得出又是和我们身体阴阳之气升发潜藏的规律密切相关。

我们都知道,春夏之季万物复苏,花草树木从发芽到蓬勃生长,气温从回升变暖到炎热,都是一片阳气生发旺盛的表现。而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会随着自然规律变化而变化。此时人体内阳气也随之升发往外,温煦振奋人体,因此自然的春夏季节人会更有精神,更喜爱室外活动。此时阴气便潜藏在身体内部,保护滋润着身体,确保不被过于炎热的外来之气所伤害。

反之,秋冬之季,气温慢慢开始下降直到冬天的严寒,花草树木也调叶或凋落,自然界中阴冷之气便开始升腾,人体内阴气也随之往外主宰人体,因此我们也变得更爱早睡,减少户外活动。而此时阳气就随之潜藏到内部温煦我们的身体,防止阴冷之气太过身体受到伤害。

那么春夏之季阳气充盛在外,自然身体内的阳气就会比较虚弱。但万物都要平衡,阴阳也是。如果此时体内阴气过盛,或由于春夏贪冷吃太多冷饮助长阴气,不仅不能保护身体,反而会因为身体内没有阳气与之抗衡,会导致身体内出现一系列的不适,比如拉肚子等。反过来,秋冬阴气外长,身体内的阴气就会比较虚弱,此时因为怕冷而保暖过度,助长了体内的阳气,又可能会出现身体干燥、小便大便干、干咳等症状。因此,前人便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养生原则。

我们再具体到生姜和萝卜这两味药。生姜,性温味辛,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生姜性温,又可以温中,夏天阳气外越而身体内阳气较虚时正好可以起到温补以助阳气的作用。而萝卜味甘性寒,可下气,消食,利尿,润肺祛痰,解毒生津。因为其性寒的特点,所以在冬天阴气在外而体内阴气虚阳气实的情况下,食用适量萝卜也可以助长体内阴气对抗阳气。因此,“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话便是《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一个典型体现。

那么夏天还可以吃萝卜吗,以及冬天还可以吃姜吗?答案是肯定的。萝卜和姜现在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它们也都有药食两用的特点。且这两种食材都不是大热或大寒之品,只要是适量食用,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的。而生姜还有良好的解表散寒的功效,冬天若是因为淋雨或其他原因感受了寒邪,煲一碗生姜汤散表邪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对于“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老话,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它。我们不能因为老祖宗这一句话,就夏天不吃萝卜,夏天不吃姜,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这句话背后的道理。具体原理明白了我们才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用合适的养生方法。

东吃萝卜夏吃姜,这种说法有问题吗?

萝卜俗称“小人参”,功效是补气清血。冬季是藏精补气的好时机,此时节制房事可防衰老。俗话说“姜是老的辣”,姜是主去湿寒,功效是健脾除阴湿的。可防痹症、湿疹等皮肤病变。

东吃萝卜夏吃姜,这种说法有问题吗?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心旺而肾衰。中医五行学说中,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人体五脏为心,因夏季旺火,所以说“心旺”,火气旺了水就会被蒸发,而“肾”属水。心火旺而肾水衰时,若受寒邪侵袭,轻则恶寒头痛,腰酸腹泻,关节酸痛,重则诱发中风偏瘫等严重病症。

中医讲夏季“阳气外发,伏阴在内”。阳气具发于表,内脏反而是寒凉的,因此要食用有温中功效的食物,姜便是温中、健暖脾胃的代表,而且通过在夏季食用温热外散内寒,对冬季发病的慢性病亦有疗效,此即为中医“冬病夏治”的方式之一。因此,夏季食用姜,是有好处的。

同理,冬季主收藏,热气积聚于体内,外寒而内热,再加上冬季多摄入高热量食品,剩余能量堆积,最终也容易致病。适当食用寒凉,有清除内热、避免上火的功效。萝卜还有理气功效,不仅可以消散内热,还能下气宽中,消积导滞,萝卜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蛋白质、钾等矿物质,具有健脾、防治痰多、口干舌渴等功效,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对维护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也是冬季适合的食物。

东吃萝卜夏吃姜,这种说法有问题吗?

没啥道理都是日常生活食物,别听养生砖家洗脑“冬吃罗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葯方”,有那么好事也麻烦罗卜,姜价格肯定比黄金贵,医院要关时医生要卖罗卜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