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得渴还用喝水吗?
水对于人体有着重要意义,每个细胞代谢活动都需要水参与,人的体内有70%都是水,每天应该摄入1500~2000ml水,就是我们常说的八杯水。
但并不是在口渴的情况下才喝水,如果已经口渴,证明细胞已经开始缺水影响了它的正常工作,大脑才发出了信号,而细胞是一直都需要水分供给的。
正确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喝一点水,充分补充水分。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久坐不起,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增加肥胖风险,而且还会经常遗忘补充水分的问题。每隔一两个小时最好喝一次水,大概100~200ml即可,不用喝太多。如果久不喝水,一次性喝过多也不好,这样可能对肾造成负担。
少喝多次的做法不仅可以保证血液流通,减少血液粘稠度,而且也可以给细胞提供充足水分补充。例如早上起床喝一杯水是很好的做法,一晚上身体没有补充水分,血液粘稠度高,喝一杯水可以减少血液粘稠度,让人更精神。
另外,喝水最好选择淡茶、白水、柠檬汁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最好不要喝甜饮,甜饮中糖分普遍过量,多喝可能诱发各种生活慢性疾病。
不觉得渴还用喝水吗?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算适量?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于康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因而人们一直认为,每天需要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但这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获得,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内含有很多水分,应该一并算进去。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摄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们每天只要再喝1500毫升水,也就足够了。总原则是:一天不能少于500毫升,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痛风、肾结石患者等需要多补充水分的人,应遵照医生的建议。 6:30经过一夜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 8:30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给自己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 11:00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段时间后,再给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12:50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 15:00喝一杯健康矿泉水提神醒脑。 17:30下班离开办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 22:00睡前1至半小时再喝上一杯水,不过别一口气喝太多,以免晚上上洗手间影响睡眠质量。 喝水掌握五大原则 那么,应该喝什么样的水呢?曾有人提出“养生一日三杯水”的观点,即清晨一杯蜂蜜水,午休以后喝杯淡茶水,睡前喝杯白开水。对此,于康副主任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对于老年人和经常便秘的人来说,清晨空腹饮一杯蜂蜜水,能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午休后如果还觉得困,喝一杯淡茶水能提神、醒脑;睡前喝少量白开水,则可以补充睡眠中因出汗而丧失的水分。 最后,洪昭光教授表示,中国人喝水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因此还应掌握五大原则:一口气喝完一杯水。指一口气将一整杯水(约200至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随便喝两口,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使用。喝好水。尽量避免常饮蒸馏水,其水性太酸,容易伤害身体,对肾脏较弱的人士尤为不利,不妨选择优质的矿泉水。饮暖水。冰水对胃脏功能不利,喝暖开水则有助于身体吸收。空腹喝水。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能放能收。上班一族常常会因怕上洗手间而放弃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