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会致癌?还能好好地喝奶吗?

为什么有人说牛奶致癌、牛奶中钙的吸收率不高、羊奶、骆驼奶的营养价值更高?而且亚洲人真的就是天生喝牛奶拉肚子吗?

牛奶致癌是个谣言,其理由是:一是牛奶中含有的IGF-1致癌;二是其中的酪蛋白致癌。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同时称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易致癌,牛奶中的蛋白质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概率。在2010年,这个报道在网上流传,之后又被更多人添油加料地说可以致癌。

IGF-1与癌症只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也并没有直的临床研究以证明IGF-1是致癌的直接原因,而且牛奶在经过加热、消化、吸收后,其中的IGF-1在人体内已没有生物活性了。

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分泌和释放入血,继而运输到全身,在人体每个器官中几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在体内,IGF-1主要发挥类胰岛素的调控血糖的作用以及促进机体骨骼的发育,并没有研究表明有任何副作用,所以,其实牛奶中的IGF-1对人不构成健康隐患。

另外,奶牛只有在生下小牛后才会分泌乳汁,这像自然的生理状况是无法依靠激素赖促进完成的。同时,养殖场一般会在奶牛哺乳期的合适时间为它人工授精,受孕的奶牛会再次生下小牛,开始新一轮产奶。所以牛奶中或者母牛中添加激素是不成立的理论。农场给母牛添加的并不是生长激素,只是一种促进奶牛交配产子的性激素,并不会对产奶和奶牛本身的品质产生任何影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