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什么?

比如: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人生经历再多,也不过是如流水逝,一切顺其自然吧。

你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什么?

令我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才子皇帝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之所以喜欢这句词,不仅仅是因为词主通过该句写出了遭俘后在深秋下的清幽、凄婉、孤独心情和悲怆,最主要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深沉优美的意境意象更加引发了我对李煜是否真正发自内心有悲怆产生了怀疑。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也称南唐李后主,生于江苏南京(古称金陵),是南唐的最后一位国君。他在宋太祖消灭南汉后将南唐改称为“江南国主”,后来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曾被授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和违命侯,死后被赠太师并追封为吴王。李煜虽然称不上是有作为的皇帝,但他的词却在中国文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乃至被后世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爱好大自然,常常寄情山水。他原本就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只是命运将他推上了帝位。简单帝座过程:李煜父亲为帝时,本打算把宝座交给弟弟。但李煜的哥哥雄心勃勃,趁叔叔还未称帝就将其杀害,为自己打算。可不料三月左右,自己也命归西天。李煜自然而然被推上帝位。但他的治国之才远逊于他的词画。他一生词文佳作不少,可惜被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他的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被俘称帝前,内容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一部分是被俘后,内容主要反映被囚后的凄凉、孤独、悲哀,以及对之前宫廷生活的无限回恋。他的词作中最著名的有三首。这三首无论是从韵律的绝美、意境的深远,还是心情的跌宕、词意的境界,都可以说达到了词界高峰。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这三首作品:

一、浪淘沙·窗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这首浪淘沙是他被俘入囚后的作品。李煜是敞开心扉,敢于尽情发挥自己情怀的现实大胆主义词人。很少有被俘后敢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王者,像越王勾践只能在夫差的地盘上偷偷卧薪尝胆,孙膑在庞涓面前只能装疯扮傻,刘邦在鸿门宴上也只是借如厕借口悄悄溜开,当然实事证明这是他们的智慧。但李煜敢。“罗衾不耐五更寒”尽情写出他的内心孤独与寒苦。“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大胆写出了他对为帝时的留恋。这与刘禅的“乐不思蜀”在是否惧怕回答对故国留恋问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上人间”直接道出他被俘前后的截然不同的生活。李煜不在意宋朝庭对他的想法,他乐于把自己的所有思想通过淋漓尽致的词表达出来。他的魂在词上而不在帝座上,他为词而献身。这段词可以说是字句玑珠,一针见血。

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单就字面,首先展示出来的是一幅深秋夜月涵虚中的清凉、静寂、优美、深邃画面。无言并非真无言,只是词者的境界无人事与之可言而已。梧桐的高大,如勾的夜月,西楼的幽独,更加衬托出清秋之下作者的孤寂和失国怆痛,这使得他的词得了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如此深邃、优美、至上意境的词,使人难以相信他真的内心寂寞孤独,真的被囚后痛苦难耐。反倒觉得他更加的洒脱奔放,他已经把自己完全置身于词作的至高境界内,完完全全在为词作而生死。

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一生中最后一首恋国词,也是他的绝命词。李煜是为词而不是为帝位而生死的词人。“小楼昨夜又东风”大胆的留恋引起了宋朝廷对他的极大关注和恐慌,“只是朱颜改”更加加深了当朝对他的忌讳。于是悲剧终于发生了,当朝者最终赐了他毒药。“虞美人”可以说是他的词达到颠峰之际,也是他葬送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千古词帝”的绝命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李煜的词在中国文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词具有其他词人不具备的几个特点:第一:大胆性。李煜敢于大胆抒发情怀,一改历史上不少词人惯用的曲折隐藏写作手法。周济曾评价他的词是“如生马驹,不受控捉”,王国维以“血书者”来说明李煜的作品发自内心的真实。第二:概括性。李煜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他的词能够通过具体的意境、形象,表现出人生中特别如愁与恨的感受和体验,从而能引起更多同情形人的共鸣。第三:艺术性。李煜的词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人、景、情,可感可触,对一些抽象而难于捕捉的思绪情怀,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语言自然、精炼、明净,在古典诗词中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有诗为证:

南唐君主有大才,王座生平作赋台。

千古词帝古今问,几人可媲李煜怀?

你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什么?

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让人痛到心碎!

柳永一曲《雨霖铃》,如长歌当哭,如荡气悲歌,把离愁别恨,撕裂给自己看,或他人看,让人痛到心碎。

柳永是崇安人,即今天福建武夷山市,原名柳三变,后改名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官宦世家出身,父亲柳宜曾仕南唐,官至监察御史,降宋后任过县令,官至工部侍郎。

柳永的生活时期大致是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柳永读书破万卷,满腹学问,还填得一手好词。尽管如此,但他科场不顺,游走于烟花柳巷,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的作品,比皇帝的谕旨还传播得快,寻常巷陌,市井人家,都喜欢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关于他的《雨霖铃》,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邢州(今河北邢台市)开元寺法明和尚,平生有三好:好酒好赌好柳词。人家请他斋醮,一律拒绝,召饮,则欣然而往。一饮辄醉,醉了就唱柳词,如此十数年,附近小朋友都叫他“疯和尚”。一天,他忽然对寺内众僧说:“我明日当圆寂,你等不必送行。”众僧以为笑谈。

谁知,第二天早起,法明便沐浴更衣,安然就坐,对众僧说:“我去了,当留一曲。”众僧惊愕,只听得法明唱道:“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唱完,溘然而逝。法明和尚最后所唱,便是套用柳永的《雨霖铃》。

可以说,柳永骨子里是平民诗人,里巷词家,而且是词章冠天下里巷词家!

你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什么?

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中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你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什么?

我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难忘倒不是因为喜欢,实在是因为常常使用。

上一次提到它,就在前几天。

窗里窗外

我爸爸在医院做病情康复,有一天忽然望着窗外诺诺地咕哝道:“我生的时代也挺好,什么都不缺。老了老了,妻贤女孝,怎么就让我得了病了连累你们呢?”他憔悴而失落的模样像根针扎在我的心上,我强压悲伤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随口说:“人生长恨水长东嘛!绝大多数人都免不了的……”

我是襟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李后主《相见欢》中的这句“人生长恨水长东”

说“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一句宋词,本身就够悲哀了。

即便南唐不灭国,李煜的大多数词作也得算作宋词。从961年李煜即位以来,一直尊宋纳贡。10年以后“唐”号也去除了,改称“江南国主”。975年,“江南国主”也“主”不下去了,李煜亡了国。又过了三年,差两天才满41周岁的李后主抑郁而终……

李后主像

“恨”在古代是“遗憾”、“怅恨”的意思,亡国之君的遗憾,普通人还真不怎么容易感触。我们只好想当然的认为,那该是遗憾的最高级吧?

从电影《阮玲玉》的主题曲《葬心》关注到李后主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至今,我也没有看过这部29年前的电影。

十几年前在闺蜜家里初次听到黄莺莺超水平演绎的《葬心》,瞬间被打动。如果当年我有今天的阅历,一定会哭。

其中的一句歌词是“林花儿谢了, 连心也埋”让我想起“林花谢了春红”的词句,顺着这根藤通过互联网才摸到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这个瓜。我至今还记得查到后,我们俩儿眼冒绿光、叽里呱啦、鸡飞狗跳的兴奋场面!

不得不说,年轻可真好(又是一恨,“人生长恨水长东”在年华逝去中又可用上一回),面对如此哀伤的词句还能如此无畏无惧的欢欣起来。

1991年关锦鹏导演、张曼玉主演的电影《阮玲玉》

闺蜜去冲了杯咖啡,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这首小词背了下来,分分钟得意地炫耀起来。

谁知,从此以后竟然会常常用起,用起时心头又总是缠绕着黄莺莺《葬心》中那种如泣如诉与生活无奈厮磨的莫可名状的悲伤!(允悲)

李后主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比起李后主的另一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来,“林花谢了春红”可能没那么如雷贯耳。但是,这首小词借春残花落的自然现象,抒发了作者亡国失意的无限怅恨。无论结构、布局还是遣词、造句都无比精妙,充分体现了李后主词作的深厚功力。而末尾一句“人生长恨水长东”看似朴实无华,却又一言道出千古人生一个颠扑不破的大无奈!

春残花落,心有戚戚

生活中的那些“人生长恨水长东”。

我自认不是个悲观者,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苏东坡,最喜欢的宋词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然而因为常用而终致最难忘一句宋词竟然是这句“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何尝又不是一个遗憾呢?

在岁月里沉浮的越久,你就越会觉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精准得恰中生活中许多情境的要害,那个时刻你只要抛出它就能有“一言以蔽之”的神奇功效。

遗憾归遗憾,却不要失落在遗憾里

比如:给我修牙的牙医,好容易考上了编制却体检不合格不予录用;我爸爸精心侍弄他的荷花,却在开花前就住进了医院;你呕心沥血写就一篇头条问答,却没有几个人认真阅读……

其实,“人生长恨水长东”是我想忘而难忘的一句宋词。真心希望你有一句难忘而不想忘记的!

谢谢你的耐心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

你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什么?

宋词始于南朝梁代,盛行于宋代。《全宋词》共收录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按照词的内容与写作风格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岳飞等;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李之义,柳永,欧阳修等。

这些宋词大家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永流传的词作。有许多词句已经演化成人们的寻常用语,成语或典故,在交流中使用。

1,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

5,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苏轼

还可以再例举出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喜爱的宋词和词句。我最难忘的一句宋词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苏轼。

为什么喜爱苏轼这首词作,和这句词呢?因为,这首词是苏轼的人生轨迹的概括,是他豁达大度,随遇而安的处世之道总结,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人生处世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寓意十分明确,大自然四季轮回,天气阴晴不定,有春风习习,阳光和煦,也有风骤雨狂。人生也是如此,命运多舛,仕途坎坷,风云多变,阴晴不定。我们的态度是什么?应该是:莫听穿林打雨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把人生的逆境,坦途乃至政治风云看做如同自然现象,能够坦然面对。

苏轼自从进入仕途后就一直遵循这一处世之道。他这首词就是被贬谪儋州(海南)写的。那时的海南可是蛮荒之地。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颓唐哀愁。而是豁达的,乐观的面对。与好友出游,研究美食,把谪贬外放当做了旅游,把美食研究作为了爱好。

乌台诗案出狱后,苏东坡人生的贬谪黄州。他的人生就和谪贬,外放结缘。他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成为了旅游美食家。在黄州他制作出深受欢迎的《东坡肉》,并写了首《猪肉颂》将烹制工艺告诉百姓。“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焰烟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轼到了惠州,已沦落到了:“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的境地。既便如此,他乐观的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苏东坡始终怀着乐观洒脱之心,再难的日子也能苦中作乐。

在贬谪海南期间,他研究出烤食生蚝,还专门写了首《食蚝》,说:"不要让朝廷其他大臣知道了生蚝的美味,不然他们会来和我抢的。”

正是这种乐观洒脱的处世之道,和人生哲学,使他能够在充满险恶的仕途斗争中,人生坎坷中坦然面对。从而潇洒的,安然善终的度过了一生,留下了不休的诗词,和东坡美食。因此,我最难忘的一句宋词就是:充满人生哲理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