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国被清朝失掉百年后,为何琉球人还每年都举行大清册封?

琉球自古就是中国的藩国,但是,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现在它已经成为日本的冲绳县。不过,直到现在,我们在冲绳依然可以看到许多中华文明的遗存。在当地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对琉球的影响。这是琉球和中国多年的交流所造成的。

到如今,在琉球依然在流行着一直仪式,那就是清朝对琉球的册封仪式。这个仪式已经成为冲绳的一个群众性活动,被成为“首里城祭”。那么,为什么到了今天,清朝都已经灭亡多年了,琉球人民依然还在举行着这一古老的仪式呢?

一、对故有传统文化的依恋。

琉球在明朝时就已经成为了明朝的藩国。琉球向明朝称藩,明朝册封琉球的国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国小民稀,对明朝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威胁,所以明朝对之采取了扶植政策。在明朝的扶植下,琉球在文化、经济等方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在文化上,琉球以中华文化的学生自居,在各个方面都认真向中国学习。琉球人结合琉球本民族的特色,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但是,这一切随着日本的侵略而被打断了。琉球离日本很近,早就成为日本人眼中的肥肉。日本的萨摩藩在1609年侵入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在武力逼迫下,琉球被迫向萨摩藩称臣。但是,在此时,琉球依然向明朝恪守着藩国的身份,日本也默认了这一点。

到了清朝建立,琉球又继续向清朝称藩。清朝接受琉球的进贡,并册封琉球国王。在清朝强盛时期,加上日本闭关锁国,琉球和清朝、日本之间还算相安无事。

但是,到了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日本决定吞并琉球。日本首先宣传琉球是日本的藩臣,在法理上和清政府进行交涉。然后利用“牡丹社”事件,逼清朝表态。由于清政府软弱无能,最终向日本赔款议和,等于是变相的承认了日本对琉球的所有权。

最终,无依无靠的琉球被日本占领、吞并。日本在吞并琉球后,对琉球人民采取同化政策。日本是一个不承认少数民族的国家,在整个日本只有一个少数民族。对于琉球,日本从文化、思想等方面采取措施,抹灭琉球人的民族文化。

经过长期努力,日本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对马海战中,发现并立即报告日本政府的就是琉球的渔民。但是,在所谓的正统的日本人眼里,琉球人的地位还是很低的。

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冲绳战役中,琉球人被日本政府看成炮灰。除了征兵,组织民防队伍外,为了修筑工事,对琉球的文化古迹进行大肆破坏。在战争中,为了争夺生存的物资、空间,随意屠杀琉球人民。到战争结束,琉球人竟然死亡26万人之多,远远超过了日本军队的死亡人数。这一切,给琉球人深深的上了一课。

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琉球群岛被美军占领。这使得琉球的本地人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对自己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一定自由的思考。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感到了依恋。所以,重拾旧日的记忆,也就成为了琉球人民对自己文化依恋心绪的一种表达。

二、出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琉球自身的自然资源匮乏,但是,在历史上,琉球却有过辉煌的过去。在当时,琉球作为海运贸易的枢纽,曾经十分富裕繁华。

这一切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贸易造成的。在今天,随着中国日渐强大,中国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每年到日本旅游消费的中国人给日本带来了大批的财富。

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琉球当然不会落后。吸引中国人前往琉球旅游、投资,都可以带动琉球当地的经济发展。抓住中国人的心理,打好中国元素这张牌,也就成为琉球人的一种营销手段,其中的册封仪式也就应运而生。

通过册封仪式,可以拉近自己和中国的距离,通过历史的传承,加强双方的认同感。在当今中国日益强大的情况下,让中国人重温过去那段历史,更能激起中国人的自豪感。这样,也更能吸引中国人前来旅游投资,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

结语:

琉球人在清朝已经灭亡多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在每年进行着当年的清朝册封的仪式。这主要是有着二战后美军占领的原因,有美军在岛上的缘故,日本政府对当地的管控不是很强。

琉球进行这种仪式,一是寄托对祖先的哀思,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向往。同时,也有对自己文化的传承在里面。二是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打好中国元素这张牌,来拉近中国人的认同感,利用中国人的自豪感来吸引中国人前往旅游投资,拉动当地的经济。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琉球国被清朝失掉百年后,为何琉球人还每年都举行大清册封?

历史上琉球曾经是大清的附属国,后来被日本划进版图,但是一直到现在,每年琉球人还会举行大清的册封仪式,传闻是因为日本人对冲绳人认同感太低,相比之下他们更怀念作为大清附属国的那段历史,怀念琉球国内政独立的那段时间。

虽说每年举行的册封仪式只是一种文化活动,但也能深刻反映出琉球人渴望自治的内心世界,也让后来的后辈能够记住琉球国的历史。 日本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但琉球人的生活并不好,他们在日本被称为二等公民长期受到日本本土人的歧视。

因为经济落后,居民贫困并且长期受到一等公民的歧视。琉球群岛甚至被日本人称为“落后、危险”的地方,这让冲绳人也反过来排斥日本文化。

在政治方面,日本政府完全没有考虑冲绳居民的利益。日本允许美军在冲绳设立的军事基地足足占据了冲绳陆地面积的1/5,驻军行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美军在琉球群岛对于这些本土的二等公民也没有任何尊重,经常会发生一些争端,而对于这些争端的处理,日本政府一直采取妥协政策,冲绳人的合法权益在美军面前得不到任何保障。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琉球群岛原本就是被日本武力收服的领土,对于冲绳地区日本一直采用的殖民式的管理,没有谁愿意一直被压迫,所以冲绳人和日本政府渐渐疏远也就是必然。从琉球群岛被划为冲绳县,当地也曾爆发过多次反抗日本政府的活动。

历史上的琉球国从明朝朱元璋时期就是我国的附属国了,虽然是附属国,但是我国并不干涉琉球国的内政,反而还会在一些政策上予以扶持。在清朝的时候,国子监中就单独设有琉球人的教学官员,为他们培养人才,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琉球国。 但是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从“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上直接摔了下来,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没有能力再保护作为附属国的琉球国。

而当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不满足于困于一个小小岛屿的日本开始了对外扩张的计划,当然离日本最近的琉球群岛就成了日本的猎物。当时的琉球国也曾向大清请求保护,但是当时的大清就是一块人人都觊觎的肥肉,自身都一堆的麻烦,实在无力帮助琉球国,这就导致了,最终琉球灭国,日本强行收复琉球,划为冲绳县。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冲绳人并不愿意服从日本的通知,其中也有不少独立的声音,但是,作为一个战略位置重要而且又地域狭小的琉球群岛来说,独立之路何其漫长,所以现在琉球人仍然举行大清的册封仪式,是对历史的怀念也是对独立政权的渴望。

琉球国被清朝失掉百年后,为何琉球人还每年都举行大清册封?

很多自媒体都不负责任地意淫,说什么琉球现在举行册封仪式是对中国的怀念。既然是自媒体,说话就要稍微靠点谱,不能全凭主观想象。

真实的情况是所谓的琉球王国,在1879年被日本吞并,至今仍在日本的统治之下,改名为冲绳县,已有140年。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派员出使琉球,将朱元璋夺取中原建立明政府的消息告知琉球王,从此,正式确立了宗藩关系。随后的几百年里,历代琉球王上台后,都会主动上表向中国政府报告,请求中国的册封。

但是,这样的关系随着琉球王国的灭亡而终止。

在琉球灭国的140年里,琉球经历了日本严酷的同化政策,琉球人的认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历史上,琉球与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但是在今天,大家必须承认的是,琉球人在情感上更倾向于日本。对于今天的中国,许多琉球人并不具有好感。

2005年,中国媒体曾发表过讨论琉球地位的文章。随后,琉球地方政府就此事做了一项民调,结果对中国反感率高达89%。

琉球大学教授林泉忠长期进行琉球人关于自身认同的研究。根据他的调查,琉球人长期以来在“冲绳人”和“日本人”之间的认同徘徊,大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是“冲绳人”,25%认为自己是“日本人”,30%多认为自己既是“冲绳人也是日本人”。

据此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是“日本人”的超过了半数。余下约四成虽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但却欣然接受了日本人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冲绳人”的称呼。

所以,以目前的琉球社会态势,举行所谓的册封仪式绝不是对中国的怀念。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无非是个“钱”字。

中国人讲感情,觉得琉球可怜,人家早就跟着自己混,结果大哥没有把小弟照顾好,国家都没。重要的是,琉球一直用写汉字、穿汉服,中国人对此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近年来,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加,离中国很近又有历史渊源的琉球当然成为热门之地。

琉球人为了赚中国人的钱,所以才搞出册封仪式这么一出,跟什么情感、情怀丝毫扯不上边。

我是鄣南煮史,欢迎关注。

琉球国被清朝失掉百年后,为何琉球人还每年都举行大清册封?

现在琉球人(冲绳人)每年还举行大清册封仪式,主要是冲绳人对日本的认同感太低,而怀念与大清政府藩属关系下的琉球国,内政独立自由的那段黄金时期。虽说是一种仪式,但也反映出琉球人谋求高度自治甚至复国的想法,提醒每位琉球人谨记曾经的琉球国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说日本是发达国家,但琉球人(冲绳人)生活相对贫穷并且受长期歧视,是日本的二等公民,被丑化成落后危险的地方,致使琉球民众产生自卑的心态。

在冲绳驻军问题上,日本政府出卖冲绳民众的利益。让美军在冲绳设置军事基地,占据冲绳陆地面积的20%,基地夜间的噪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甚至发生美军奸杀当地少女的惨案,并且他们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政府的重视,美军基地撤出遥遥无期。日本政府对美军的纵容,使得冲绳民众对日本心灰意冷。

(红色的是冲绳的美军基地)

况且,历史上的琉球国是被日本用武力强占改称冲绳县而亡国的,当时日本政府禁止琉球国接受大清册封,最后的琉球国王尚泰被流放东京。在二战冲绳岛战役中,盟军与日本军发生激烈的战争,有不计其数的冲绳民众无辜死亡。并且战事快结束的时候,日本军队见大势已去,便残忍屠杀或强迫自杀了冲绳很多民众,以绝后患。

日本政府对冲绳地区殖民式的管理,使得冲绳人与日本政府渐行渐远也是必然的了。当地已经爆发过好几十次针对政府的抗议活动,其中不乏谋求独立的声音。

而反观明清与琉球国长达500余年的藩属关系,琉球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并且明清推行的是以德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干预琉球的内政。

中国与琉球国建立的藩属关系始于明太祖朱元璋,而到清康熙时期,清琉封贡关系得到稳定的发展。大清对琉球国给与了更多的优惠措施,比如给与琉球派遣接贡船、贸易免税、在国子监内专门设立琉球人官学,指定专门教师对琉球官生进行培养,建立清琉海难救助制度等等。在乾隆五十四年,因与俄罗斯发生贸易冲突,清朝禁止大黄出口,但鉴于琉球国的实际需要,允许其每次购买500斤。嘉庆时期也很重视清琉关系,在惩治琉球贡船行为、处置贡船遭风情况都有特别的优待。琉球国受惠多多,这也是琉球国的黄金时期。

十九世纪后,西方势力在东南亚扩张,琉球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与西方国家签订了贸易通商条约,逐步进入西方条约体系,清琉传统的封贡关系开始松动。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琉球国首当其冲。日本向琉球宣布:禁止琉球国接受大清册封,今后琉球与大清的关系,概由日本外务省处理等。琉球上下一致反对断绝同大清的封贡关系。当时国王尚泰认为,断绝与大清的贡封关系,“必然弃绝父子之道,忘却中国累世之厚恩,失却信义,实乃心痛”。面对国家生死存亡时刻,琉球除秘密联系大清外,还向西方各国控诉日本的逼迫行为,以期各国给日本施加压力。

(琉球国图)

日本又借助琉球难民被台湾土著杀害事件,举起“保民义举”的旗帜,加速吞并琉球国。在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政府用武力强迫琉球交出有关土地、人民的一切文书,宣布“废藩置县”,琉球国改称冲绳县,琉球至此亡国。日本吞并琉球后,清政府还继续跟日本交涉,力图恢复琉球国的独立地位,但由于国内外局势交困的原因,未能成功,清琉封贡关系也就此彻底结束。

(10月31日 琉球王宫首里城火灾)

现在的冲绳,经济上高度依赖日本本岛,要想真正独立成一个主权国家或高度自治,路漫漫兮修远兮。冲绳人通过各种抗议的社会运动,以期引起日本政府的更多关切,解决切实问题,可能是更多冲绳人的想法吧。

如果您也喜欢历史,喜欢听博物馆文物背后的有趣故事,请关注“凉拌古今”。

琉球国被清朝失掉百年后,为何琉球人还每年都举行大清册封?

琉球是被日本强行吞并的,举行大清册封,是琉球人的历史情感诉求。

琉球在古代是中国的附属国之一,尤其明清两代交流更加频繁,不管是明朝还是后来的清朝,琉球国一直坚定的以中国为宗主国,琉球国王登基要接受大清的册封。

但是,近代以来,随着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离日本最近、相对弱小的琉球国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首要对象。

日本趁着大清衰弱,国门洞开、内外交困、自顾不暇,不断加大对琉球的干涉,琉球国曾向大清请求援助,但是此时的大清已经无力保护琉球,日本最终彻底吞并琉球国,改名冲绳。

二战结束后,琉球曾经迎来独立的机会,但是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尤其是蒋介石败逃台湾后,日本成为美国反攻的第一线,以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为第一岛链,围困新中国。美国为了让日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大力扶持日本,并逐渐把琉球的管理权渐渐移交给日本,以增强日本实力。

琉球失去独立机会,是美国为了自身利益牺牲琉球人的结果。但是,还有不少琉球人有独立意愿,举行的大清册封就是琉球人对历史情节的纪念和独立诉求。日本为了永远拥有琉球,想方设法同化琉球人,不断向琉球移民,在教育上也不断淡化琉球观念。

31日凌晨,日本冲绳观光名胜首里城突发大火,正殿、北殿和南殿被全部烧毁。首里城是古代琉球国王居城,是冲绳乃至日本的珍宝,每天到访的观光客络绎不绝。作为冲绳的代表性存在,当地居民对首里城遭遇火灾深表痛心。一名46岁的女性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称,“首里城是重要的宝物,非常痛心”。得知发生火灾后,很多当地居民立刻赶往现场附近关注最新进展。

冲绳大火,烧掉的不只是琉球人的历史痕迹,更是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但愿首里城能够尽快复建,琉球人曾经的历史,不被世人所忘记,琉球人的心里诉求也有表达之处。

篇篇原创,给你独特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琉球国被清朝失掉百年后,为何琉球人还每年都举行大清册封?

昔日的琉球国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它位于中国台湾和日本之间,那里除了风景优美,还融合了东南亚、中国、日本的各种文化和习俗等,有“日本夏威夷”的美称。因此每年到那里旅游的人特别多,简直可以说就是旅游景点的网红打卡地。

不过,虽然被日本管理了一百多年,但到了每年9月,当地的琉球人,依然会举行盛大而隆重的“大清册封”庆典和中秋宴等活动。

(一年一度的“大清册封”)

别说早就亡国多年的琉球国了,清朝也都已经成了过去式。那么为何今日的琉球人,还对“大清册封”这件事念念不忘呢?

这就要从琉球国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了。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对外进行了“怀柔远人”的政策,一度派使者出访周边的国家。

当时,琉球国还是山南、中山和山北三国鼎立的局面。由于明朝强大,琉球三国都派出使者随明朝使者进京朝拜。而明朝也对琉球三国行使颁诏册封的权力,自此琉球与明朝形成了宗藩关系。

1416年,中山国的国王尚巴志统一了琉球三国,他继续向明朝朝拜纳贡。而明朝为使其合法化,也派出官员前往琉球,为尚巴志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大典。

此后,琉球国每一任国王都需要得到明朝的认可,并颁布册封诏书,才能成为合法的国王。

在整个明朝时期,琉球国不论是从经济、文化还是制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帮助,甚至就连版图也得到了扩张。因此,琉球国和明朝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但是王朝更迭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到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后,清军不久便入了关,随后替代了延续了近300年的明王朝。

(琉球国王画像)

1646年,随着满清政权逐渐稳固,琉球国由于国力衰弱,又常受日本骚扰,于是主动向清王朝投诚。

琉球国的识时务,赢得了清王朝当权者的称赞,因此对其格外优恤。

到康熙年间,琉球国正式启用清朝年号,并隔年纳贡。同时每有新王继位,都照例向清王朝遣使请封。

清王朝在收到琉球国的请封奏表后,则会派遣使臣携带诏书、敕书和赏赐的财物等,到琉球国举行册封大典。

清王朝作为上邦大国,对琉球国一向慷慨大方。同时还放开和琉球国的海上贸易,琉球国的经济因此得到了空前繁荣。

不光如此,许多福建人也渡海迁徙到琉球国经商、教书等,这不光促进了琉球国人口的提升,同时琉球国在文化和体制上,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不过,随着清王朝的没落,早就觊觎琉球国的日本人开始蠢蠢欲动。他们不断在琉球国制造摩擦,并武力迫使琉球国向日本称臣纳贡。

1871年,琉球国的66名岛民在出海捕鱼时遇到大风,船只被刮到台湾附近,结果遭到台湾原著民捕杀,仅有12人因躲藏起来得以保全。

事情发生后,清政府并未引起重视,只是把12名岛民送回琉球。甚至有大臣闲聊时,还称“杀人者不过是些化外之民”云云。

日本人探得事情经过和清王朝态度后,认为有机可图。于是打着“对日本属民胡乱杀害”的名头,向台湾不宣而战。

(日台战争)

对于日本的进攻,台湾原住民迎头痛击。日本眼看无法攻下台湾,害怕战争日久,会得不偿失,于是他们又转而寻求外交途径与清王朝协商。

当时,昏庸的清王朝正处于内外忧患之际,正是心惊胆战之时。虽说日本只是个弹丸小国,然而他们也不愿再生枝节。于是不仅不承认琉球国是中国的藩属国,还另外赔银50万两结束战事。

自此,在日本的强制干预下,琉球国只能向日本称臣纳贡,而禁止再与清王朝往来,更不能接受清王朝册封。

随着日本军队越来越多地驻扎在琉球国,日本很快就夺取了琉球国的司法权。同时,为了控制琉球国暗中和中国互通消息,还规定琉球人如要前往中国,需要先到日本政府申请护照。

1879年,日本政府加紧对琉球国的吞并。他们对琉球国废国改县,将其改为“冲绳县”,成为隶属日本政府下面的一个行政区域。

在琉球国灭亡后,很多琉球人流亡到中国,并多次向清王朝联名请愿,希望清王朝能帮助他们复国。

后来,李鸿章拜托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斡旋此事,在格兰特与日本天皇的交涉后,日本由于国力不够强大,曾提出与清王朝对琉球“分岛而治”,并释放琉球国王尚泰的方案。但清王朝却一口回绝了。

甲午战败后,清王朝更加没有能力解决琉球国复国的问题,只能装哑作聋。于是,琉球国复国也就再也没有希望了。

日本战败后,担心琉球人会联合中国人清算他们犯下的罪恶,日本天皇曾下达“玉碎”计划。命令在琉球岛上的驻军,对琉球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屠杀中惨死的多达26万多人,几乎把琉球人屠杀殆尽。

由于日本人给琉球人带来了无尽的仇恨和屈辱,让琉球人始终不愿忘记这段历史。为了让一代又一代琉球人铭记历史,“大清册封”的庆典,便一直得到了完好的保留和重视。

(参考史料:《琉球独立斗争中的流血事件》《明史》《清史稿》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