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权为啥要把荆州借与刘备?

我是历史笑春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一步远见卓识的好棋,这步棋使得刘备、孙权都得到了好处。但是,这步棋不是孙权看出来的,是鲁肃的功劳。孙权根本没有看透借荆州的意义,他借荆州给刘备的不乐意的,勉强的。这才有了后面的一连串的纠纷。

在赤壁之战后,为了达到全据长江的目的,周瑜率领军队,直取江陵。在和曹仁在江陵血战一年后,周瑜终于占领了江陵,达到了全取长江的目的。

而刘备则趁虚南下,占领了荆州的江南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样,刘备集团总算有了一块落脚之地,慢慢发展自己是实力。

随着刘备集团的实力慢慢强大,刘备准备实施他和诸葛亮早就商量好的《隆中对》策略。但是,这时的关键之地南郡则在孙权的手中。南郡,西阻江口,北拒襄樊,是实施《隆中对》的必需之地。于是,便有了刘备借荆州的举措。

所谓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是借南郡。建安十五年,刘备亲自到京口见孙权,要求都督全部荆州,并把南郡借给他。孙权手下的周瑜、吕范反对借荆州,并且要求把刘备扣留起来。《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

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而鲁肃则是反对扣留刘备,并且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最后,孙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周瑜的建议)。”没有扣押刘备。

等到周瑜死后,鲁肃接替了他的职位。在鲁肃的坚持下,孙权把南郡借给了刘备。但是,孙权借南郡给刘备是很勉强的,因为他的全据长江策略必须要有南郡这一部分。缺少南郡使得他寝食难安。

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借荆州给刘备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步。当时,刘备的江南四郡躲在孙权的后方,而孙权则承担着全部的长江防线,顶着曹操的全部压力,在战略上是吃亏的。长此以往,孙权和曹操互相消耗,刘备则在后方休养生息,发展实力,坐收渔利,对孙权也是不利的。

而把南郡借给刘备,则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这样,孙权把西半部的防线交给刘备,自己可以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在淮南发动攻势,解决东部的战略态势。而刘备也可以实施他的《隆中对》计划,西取西川,北伐襄樊。这样,双方都可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因此,《三国志鲁肃传》里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可见此举对曹操的打击之大。

但是,孙权的眼光并没有鲁肃的长远。他借南郡给刘备,一是鲁肃的坚持,另一个目的是想挤走刘备,得到整个荆州。于是当刘备刚一夺取益州,孙权就急不可耐的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可荆州是刘备北伐的根据地,为了实施《隆中对》,刘备绝对是不会放弃的。于是,刘备推托说取得凉州后再还。孙权于是出兵湘水,双方兵戎相见。后来在曹操进兵汉中的压力下,刘备与孙权达成协议,以湘水为界,平分江南荆州部分。算是暂时达成了妥协。

但是,南郡一日不在孙权的手中,孙权的全据长江的心愿就无法达成。在鲁肃去世后,接任的吕蒙力主夺回荆州,于是君主一拍即合。于是,孙权结好曹操,以图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就在这个时候,东吴利用荆州空虚的机会,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走投无路,走保麦城,被东吴擒杀。至此,荆州完全落入孙权之手。孙权终于达成了他全据长江的心愿。可孙刘联盟随之破坏,接下来夷陵之战两败俱伤,蜀汉和东吴统一天下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能够和大家共享历史的乐趣。欢迎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

三国孙权为啥要把荆州借与刘备?

刘备借荆州这事,还是很有意思的,值得仔细品味一下。

一个问题是借而不是占,还不还另说;二是孙权清楚有借无还,为啥还借给他,这是当时情势的必然结果。

01

刘备借荆州。

既然是借,就说明这个地方更应该是孙权的。

不管演义如何描述赤壁之战,但真实的历史是,刘备、诸葛亮就是打酱油的,在这次战役中,主角还是孙权、周瑜。刘备集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效果并不大。

这场战役,既不需要诸葛亮去借东风,也不需要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就靠周瑜等率领三万吴军就打败了曹操。

曹操败退后,刘备占据荆州南四郡,也没有那么复杂。周瑜借助刘备集团的力量才勉强击败了曹仁驻守南郡的势力,把曹仁赶走。如果曹仁粮草有保障,恐怕还能坚守一段时间。

孙刘联盟真正的合作,还是在击败曹仁的战役中。在战胜曹仁的过程中,培育了情感,在争夺南四郡的时候,也就没有很大的冲突。联盟处在蜜月期,还没有计较荆州到底应该归谁。

周瑜占据南郡后,曹操的势力撤退到了北方,此时,孙刘才考虑荆州到底该由谁来接管。

刘备势力较弱,在赤壁之战中毕竟出力不大,还不能与孙权翻脸。于是,刘备保持了低调,提出是借荆州,而不是说理直气壮地就该占据荆州。

不管荆州原来是谁的,是汉家的还是刘表的,既然孙权击败了曹操,没让曹操拿走,就该是孙权的。刘备也认这个账,没有说谁占据就算谁的。毕竟孙权主动要求与刘备联盟,否则,刘备可能就去交州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就提出借荆州暂住一下,而没有直接说这是我应该分得的红利。

还不还是以后的事,但刘备的确是借的,也就是名义或口头上还是承认荆州应该归属孙权。

02

既然刘备提出是借,不借不就行了吗?为何孙权还是同意借给刘备呢?

看一下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具体情况吧。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周瑜占据南郡之后,孙权拜其为南郡太守,屯聚江陵(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所在公安。

比较有意思的是,没有人举荐,朝廷也不可能主动任命刘备为荆州牧,刘备自己就做了荆州牧,开始走马上任了。荆州牧也算是一方诸侯,没地方办公也不是个事。于是,刘备去京口拜见孙权,就想租借个地方办一下公。

周瑜就上疏孙权,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认为刘备野心不小,非池中之物,又有关羽、张飞辅佐,恐怕不甘心居人之下。如果任其发展,将来恐怕是个麻烦。应该限制刘备的行动,不能让其得势。

但是,一直主张并促成孙刘联盟的鲁肃却有不同的意见。

据《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刘备去拜见孙权的时候,就提出了都督荆州一事,也就是想管理荆州。

如果刘备想强取荆州,就没必要去跟孙权沟通。去与孙权协商,就有借取的意思。周瑜是坚决反对的,但鲁肃却建议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联合刘备共同抗拒曹操。

当时的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应当广揽天下英雄成就霸业。又恐怕难以控制刘备,用软禁的办法,不一定能够起到作用,就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而是听从了鲁肃的建言,把荆州的部分地区借给了刘备,也就是容许刘备在占据的地方发展势力。

孙权借荆州,完全是出于时势的需要,想依赖刘备的势力对抗曹操,而不是多么仗义才把荆州借给刘备。

因此,在豹眼看来,刘备借荆州并不是无理的要求。既然是借,就有借与不借的问题。孙权愿意把荆州借给刘备,就不存在刘备是无理要求一说。

就是正常、合理的要求,孙权完全可以不借,主动权在孙权。不管刘备的要求是否合理,孙权愿意借给刘备,就不能说刘备是无理要求。

至于以后刘备还与不还,那是以后的事,这与借没有关系。

关键一点,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不是因为刘备借荆州的理由是否合适,而是符合孙权的政治需要。如果不符合孙权的政治利益,不管刘备提出多么合理的理由,恐怕孙权都不会借给他。

既然你孙权是出于政治利益才把荆州借给刘备,那么刘备完全可以根据政治需要,不把荆州还给孙权。你盯着我的鸡,岂不许我瞅着你的蛋吗?

因而,刘备借荆州不是无理要求,不还荆州也没有过错。诸侯争霸,谁抢到就是谁的,凭实力说话,不服就来战。

三国孙权为啥要把荆州借与刘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485条回答。

刘备其实并没有借荆州,接到的仅仅是南郡一角。

赤壁之战前,荆州情况是这样,三家都有地盘。

荆州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

因为荆州继任者刘琮投降,曹操得到南阳郡全部(早在干掉张绣时就夺取了),南郡和江夏郡一部分。

而孙权控制了江夏郡一部分,是当年击败黄祖以后夺取的。

而刘备依靠在江夏郡驻扎的刘琦,也控制了这里一部分。

而当时南四郡比较垃圾,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都是自治。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归属的部分南郡交给了刘备,曹军只是盘踞襄阳。

对于这有两种说法,

第一是孙权主动将南郡交给刘备,因为刘备要远征四川,必须先从江夏郡进入西部的南郡,然而进攻。

南郡扼守江夏西部的长江,当年大部队去四川必须坐船,没有南郡刘备就不能进攻。

孙权把刘备当做盟友,自己肯定是无力占领四川的,让刘备去占领可以一同对抗曹操。

不过,对于政治家来说‘老婆可以借,领土不能借’,孙权没那么傻,这种说法恐怕不可靠。

第二刘备趁着赤壁之战曹操和孙权火拼的时候,乘虚出兵占领南郡(一说周瑜已经占领南郡收复江陵)。

但根据刘备和孙权协议,南郡应该归属孙权,所以刘备承认是借的。

这种还是比较靠谱的说法。

以上这些没问题,关键是刘备占领了四川以后耍流氓,拒绝将南郡归还孙权。

同时,根据两方之前协议,孙权还应该得到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个郡。

双方由此剑拔弩张。

结果,曹操大军进攻汉中,孙权也趁机虚张声势,要派兵攻打刘备。

刘备无奈,只能让关羽去谈判,最终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

这种划分,孙权也谈不上占了多少便宜,主要是长沙、桂阳比较偏僻,意义不大。

真正比较好的是得到江夏的刘备地盘,但由此失掉重要的南郡地盘,一进一退而已。

但是,孙权肯定是不满意的。

因为孙权的江东部队在平原的战斗力有限,已经难以向北击败曹操扩展领土。

相反荆州水网纵横,背靠长江,是最适合江东部队发挥威力的地方。

所以,孙权一直希望独霸荆州,最终趁虚而入干掉了关羽。

这其实只是刘备和孙权的政治博弈而已,完全是赤裸裸的利益争夺,谈不上借不借的,也没有所谓正义一方。

三国孙权为啥要把荆州借与刘备?

首先更正题主问题里一个错误,孙权借给刘备的仅仅是南郡一部,不是荆州。而孙权之所以同意把南郡借给刘备,主要还是因为自身压力太大所致,而且刘备还可能做出了其他方面的让步。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军趁势反击,在经过一系列激战以后,夺取了包括江陵在内的南郡大部分地区,曹军退守襄樊。此后刘备挥师南下,夺取了荆南四郡。至此,荆州被曹刘孙三家瓜分:曹操占据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江夏郡一部和襄阳、樊城,孙权控制了荆州中部的南郡大部分,刘备则抢占了荆南四郡和江夏郡的夏口周围地区。

此时孙权所控制的荆州实际上夹在了曹操和刘备之间,需要直面曹操的军事威胁,而刘备则要轻松的多。而且在南郡和江东之间还夹着刘备控制的夏口,此时对于孙权来说态势其实很不利。

早期孙权抓住江陵不放,是因为江陵是入川的必经之路。周瑜一直有意夺取益州,以增强自身实力。不过随着周瑜因病去世,孙权失去一大臂助,自保都觉得压力太大,不可能再分心去取益州。

而另一方面刘备在夺取荆南四郡以后原来荆州很多士族都纷纷前来投奔,实力大张。孙权都有几分忌惮,此时将南郡让给来借地的刘备,一来可以巩固双方联盟,二来可以让刘备分担曹操带来的军事压力,也算是一举两得。另外从程普此后被任命为江夏太守看,刘备很可能把夏口等地移交给了孙权,作为取得南郡的交换,因此这也不是孙权单方面的让步。

所以把南郡借给刘备,对孙权来说也是有利的,并不能认为刘备的要求无理,否则孙权也不会答应。

三国孙权为啥要把荆州借与刘备?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将曹操打败,曹操退回北方,派了曹仁,徐晃,乐进分别留守江陵和襄阳。此时,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南方四郡,和江夏一部,南郡一部。刘备就提出用江夏一部换南郡一部!这就是所谓的借荆州。南郡是战略要地,按说孙权周瑜是不能答应的。但是当时,东吴势小,刚与刘备合作打败了曹操。鲁肃极力成全,要保住孙刘联合的成果,更主要的是,南郡的对面就是曹操的势力范围襄阳,孙权答应将南郡给刘备,是为了让刘备时刻为自己看住曹操!这就是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基本形成的过程。孙权把荆州一部让给刘备,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有句话叫做,老不看三国,三国演义里面,充满了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互相利用,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三国孙权为啥要把荆州借与刘备?

孙刘联盟,是为了对付共同敌人。天下未定,何以家为?借荆州事小,抗曹操事大。

当年,孙坚得了传国玉玺,为了借兵开拓东吴,不得已上交袁术,换取东吴半璧江山。

历史上,为了防止骚扰和掠夺,大汉采取"和

亲政策“,求得边关安宁。等到汉武帝拳头硬了

才宣布:向匈奴开战!

赤壁战后,孙权几番要求收回荆州,刘备几度搪塞。待到刘备全力攻益州、入蜀地,只留下关羽一人,竟大意失荆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