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字良将,那么吴国五大将怎么排呢?
在三国志中,对东吴的将领有个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把他们统称为江表之虎臣。
这些人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里面还少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太史慈,朱桓等将领。
这些人中,可以与张辽相提并论的是甘宁,和赵云相提并论的是周泰。剩下三个,火烧赤壁的周瑜应该占一个,火烧夷陵的陆逊应该也占一个,剩下的一个大家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倾向于吕蒙。
所以说,我选择的吴国的五大将是:周瑜、甘宁、陆逊、吕蒙、周泰。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字良将,那么吴国五大将怎么排呢?
谢友邀答。东吴猛将如云,人才济济!我简单列举5位大将。不包括大都督,或指挥的将帅。
第一名;太史慈。兵器:双铁戟。曾与孙策战几百合,胜负未分!孙策为招降他,费尽心思,孙策曾以立杆为誓,以众将说:太史慈正午必回!果不其然,他正午引兵而归,从此,成了孙策的猛将!
第二名:甘宁,曾射杀凌操、黄祖,一合斩马延、张凯,20合平败曹洪,不数合平乐进,射中乐进面门。尝5000精兵屯于渡口,唬得关羽10万精兵不敢攻之。曾诈降曹操,操信以为真!此人智勇双全,是少有的将才。
第三名:周泰,曾10合败曹仁,1合斩张南。尝于江面一跃而起于曹船,是轻功高手。最主要的是二次救孙权于乱军之中,第一次是只身后背挡敌,共受伤30余刀而不死!第二次是在乌需口,闯敌营五进五岀,救孙权、徐盛,他是东吴少有的悍将!
第四名:凌统,曾50个回合平张辽,数十合平乐进,曾连砍数百敌兵。
第五名:黄盖,是赤壁之中第一功臣,为诈降曹操,用苦肉计,受尽疼痛!人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智勇双全,老当益壮,可比肩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
此外,还有丁奉、韩当等诸多上将,东吴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自然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字良将,那么吴国五大将怎么排呢?
谢邀!
曹操有五子良将: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
刘备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这都是曹操,刘备两大集团中继位杰出的人才,那么孙权相对应的有什么人呢?
孙权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这都是三国之中,三大国家最为杰出的,被人合称的人才。
虽然孙权的四大都督可以说每一个都是能够安邦定国的人,全都是栋梁大才,整体素质上比之曹操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上将要远远超过。但是这四人更多的人偏向于谋士和军事,除了一个本就是将领出身的吕蒙,其他人在武力值上却要远远的逊色了,不同于曹操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战将、将领。所以将孙权的四大都督拿来和五子良将、五虎上将相比是不应该的,他们更应该同曹操的荀彧、郭嘉,刘备的诸葛亮、法正等谋臣相比。
那么是不是说孙权手下在武将上就没有可以和五子良将,五虎上将相比的人才了呢?这当是不是,东吴的武将虽然在整体水平上可能确实要比曹魏和西蜀差了一截,但也一直都是人才不断的,从孙坚时代的四大老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到后来的太史慈、甘宁、凌统等人,也一直都是层出不穷的。而要从东吴武将之中评选出个前五,个人认为是以下五人:太史慈,程普,甘宁,凌统,周泰。
先说明两点:第一,相关数据以演义为准,因为五虎上将等也是三国演义的说法,正史并无五虎上将的说法。第二,只论武力,不论其他。
当然,孙策和孙坚的实力应该是比这五人强的,一个是江东猛虎,一个是江东小霸王,甚至正史上连华雄都是被孙坚斩杀的,他们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是这两人是主公,集团老大级别的人物,肯定是不能和手底下的来论资排辈的。
有就是吕蒙,吕蒙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是后来当了大都督,也被列为了四大都督之一,再拿来拍东吴的武将前五也不大合适了。
一,太史慈
太史慈之勇猛,毋庸置疑,整个东吴能比他强的,大概只有主公孙策了,能和孙策大战一百多合整个东吴也就只有太史慈一人。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而在之后的战绩中,也有和曹魏五子良将张辽打了80合不分胜负的战绩,其实是太史慈占据了上风。因为当时是张辽要去斩杀孙权,太史慈还得分心保护自己的主公。并且太史慈和蜀国的老将黄忠有一样相同的神技——弓箭。
太史慈就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二,程普
程普是孙坚时代的四员老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之中武力最高的一位,其他的不说,只凭他能和太史慈30回合打平(其实应该不止,因为没打下去)就足以排的上名号,再加上他的辈分,在东吴武将前五一点问题没有。
三,甘宁
甘宁原是水贼出身,有锦帆贼的名号,在当时的长江一带极为有名,后投了荆州在黄祖的手下。
甘宁有多强?是百骑劫曹营,百人去百人回,这份悍勇在整个东吴除了太史慈曾经北海突围时可与之相比,其他人都无法做到。这一战绩也曾一雪孙权逍遥津之战差点被张辽活捉的耻辱,所以孙权对甘宁大为称赞“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矣!"
四,凌统
凌统虽然年纪相比其他几人太过年轻,但是实力却也是毋庸置疑。
凌统一人曾经单挑过曹魏两员五子良将:战张辽50合略处下风,战乐进50合略占上风,可见他的武力值和曹魏的五子良将相比是不差的(张辽应该是五子良将中武力值最高的一位),虽然比起太史慈战张辽的80回合略占上风差了不少,但是在东吴也是出类拔萃的了。
并且在逍遥津之战时凌统异常悍勇,如果不是他和300死士拼死殿后死战,孙权很有可能真被张辽活捉了。
五,周泰
周泰也是三国二十四名将榜中,除了孙策太史慈和甘宁,唯一上榜的人了,所以东吴前五的武将,必有他一位。
关于周泰的战绩。他作为孙权的贴身保镖,一次在宣城,一次在儒须坞,两次都是从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救出孙权,身上受伤无数,伤痕累累,武力相当强悍。
总结:其实东吴的武将比之魏国和蜀国,在质量上确实是差了不少,虽然是数量众多,但是杰出的还真是没几个。其实除了太史慈和甘宁,如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董袭、陈武、凌统、潘璋、丁奉等人,武力值相差其实并不大。之所以个人认为程普、凌统和周泰三人更甚一点,主要还是他们的相关战绩确实比其他人好很多。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字良将,那么吴国五大将怎么排呢?
也都是后世评价出来的,东吴也是良将如云啊,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甘宁,太史慈,徐盛,凌统,蒋钦,陈武,董袭,丁奉,潘璋,朱桓,周瑜也是行伍出生啊。这些都是名震一方的武将,哪止十二虎臣啊。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字良将,那么吴国五大将怎么排呢?
三国时期魏国有五子良将,蜀国有五虎上将,东吴有十二虎臣,他们是,程普,韩当,黄盖,凌统,陈武,徐盛,潘章,董袭,蒋莰,丁奉,甘宁,周泰。他们都是东吴的武将。
熟读三国的都知道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字良将,那么吴国五大将怎么排呢?
三国时期,名将荟萃,各显神通,无论是强大的魏国,还是弱小的蜀汉,又或者是不大不小的东吴,其实都有自己所属的名将,比如魏国有于禁、张辽、乐进、张郃、徐晃等五子良将,蜀汉有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那么东吴有什么能与魏蜀两国相抗衡呢?
准确来说,东吴有三大虎将和十二虎臣,三大虎将分别是:孙策、太史慈、马忠,十二虎臣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论武力的话,五虎上将属于超一流猛将,在三国演义中属于第一序列;五子良将属于一流武将,在三国演义中属于第二序列;东吴三大虎将属于一流猛将,在三国演义与五子良将处于同一水平,而东吴十二虎臣有六人属于一流猛将,属于第二序列,另有六人属于二流猛将,属于第三序列。
五虎上将
一、三大虎将
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打遍江东无敌手,一般的武将在孙策眼中就像小孩子似的,比如孙策三个回合生擒于糜,之后把于糜挟在身下,活活就挟死了,还有樊能,被孙策一声大喝给吼死了,孙策这个河东狮子吼不亚于张飞的喝断当阳桥啊。
想想看,两个成年武将,一个被孙策吼死,一个被孙策挟死,这不跟大小打小孩子似的吗?可见孙策武力一流,而太史慈能与孙策打成平手,说明两人的武力相当,甚至是非常相近的,所以孙策与太史慈其实并列为江东第一猛将。
孙权大战太史慈
太史慈曾经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打成平手,也说明了两人武力相当,而张辽属于五子良将,所以五子良将与江东三虎将属于同一序列,虽然太史慈在三国演义中死于张辽之手,但因为是被箭射死的,不能以武力高低来评论,所以太史慈与张辽武力相近,而孙策同样如此。
马忠似乎看起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但是蜀汉五虎上将有两人死在了马忠手上,一个是关羽,另一个就是黄忠,关羽在败走麦城后,被马忠俘虏,黄忠在夷陵之战中了东吴的计谋被伏击,被马忠一箭射中,不久伤重而死,虽然不能完全以武力来说明马忠厉害,但从结果看,一个能俘虏关羽,斩杀黄忠的人,绝对算得上一流武将,所以马忠与孙策、太史慈合称为江东三大虎将。
东吴十二虎臣
二、东吴十二虎臣
东吴十二虎臣根据武力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序列,第二序列是:甘宁、周泰、程普、黄盖、韩当、凌统六人,属于一流武将,第三序列是陈武、徐盛、潘璋、丁奉、蒋钦、董袭六人,属于二流武将。
东吴十二虎臣中武力最高的是甘宁,甘宁也是东吴单挑最多,战绩最好的武将,甘宁曾经射杀了凌操、黄祖与蔡曛,一个回合先后杀死了马延与张凯两将,20回合战平了曹洪,一个回合打倒了朱光,数个回合击败了乐进并且一箭射中了乐进门面。
来看看甘宁的战绩,曹洪可是能与马超大战四五十回合才因为力气不佳而被击败的武将,甘宁能与曹洪战平,至少战力达到或接近曹洪的水平,另从甘宁与乐进的单挑来看,甘宁占尽了上风,说起来乐进不是甘宁的对手,乐进身为五子良将之一,因此甘宁的武力与五子良将接近。
孙坚、太史慈、甘宁
周泰在东吴政权可是一员不怕死的将领,为了保护孙权,周泰被山贼连刺12枪,仍然不惧,最后还是被妙手回春的华佗所救,周泰在赤壁之战中一个回合斩杀了曹将张南,合肥之战时,周泰表现英勇,为了救援被围困的孙权,周泰拼死抵抗,身上中了几十枪,仍然屹立不倒,这种精神让孙权都大为感动,周泰仿佛一只杀不死的九命怪猫。
周泰还在夷陵之战中20回合斩杀了蛮王沙摩轲,周泰的武艺仅次于甘宁。
程普最早是江东猛虎孙坚手下的四大将之一,在虎牢关之战斩杀了华雄的副将胡轸,数个回合击败了蔡瑁,程普还曾经与黄盖、韩当一起与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文丑对峙,虽然最终没能打起来,但这份勇气可嘉。
黄盖
黄盖主要是在赤壁之战出尽了风头,包括诈降计和火攻计都是黄盖提出,周瑜采纳的,韩当武力与黄盖差不多,曾经三十回合斩杀刘表大将张虎,数个回合斩杀焦触,韩当最牛的一战刘濡须口之战,当时韩当与周泰两人联手,三十回合战平了许褚,虽然是二打一,可是以许褚超一流武将的水平,韩当和周泰本来就低了许褚一个水平,二打一不丢人,就像三英战吕布不丢人一样。凌统的战绩是与张辽和乐进都是五十回合战平,因此凌统的武力与张辽、乐进是差不多的。
而江东十二虎臣另外的六人陈武、徐盛、潘璋、丁奉、蒋钦、董袭都没啥特别的战绩,虽然也算虎臣,其实与其他六人有点点差距,比如陈武作为孙权的近卫将军,被庞德所杀,潘璋曾经生擒苏飞,暗中埋伏俘虏了关羽和关平,但潘璋最终被关羽儿子关兴所杀,丁奉虽然用箭射中了张辽,导致张辽不治而死,但与武力无关。
凌统
东吴虽然有三大虎将和十二虎臣,虽然人多势众,但是从武力上讲的话,三大虎将不是五虎上将的对手,因为五虎上将中的任意三人就能击败并斩杀东吴三大虎将,同样的道理,十二虎臣同样也不是五虎上将的对手,五虎上将中的任意一个人至少能对付十二虎臣的中的2~3人,因为武力差距实在太大。
即使是曹营的五子良将,其武力水平和东吴三大虎将相当,同时也与十二虎臣中武力较强的六人相当,但是曹营并不只有五子良将,至少曹操手下还有八虎骑呢,五子良将加上八虎骑肯定能打败东吴三大虎将和十二虎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