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也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可影响患儿听力。它们各自的症状不一。今天曾医生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是儿童常见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会有一些患儿家属说,自家小孩看电视要开很大声,平时叫也不应,好像耳朵聋了一样。有上述这种情况,如果小孩一个星期前曾感冒过,考虑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性大。如果能再做个耳内镜就一目了然了。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亦可有头颈部肿瘤放疗后而产生,小孩最常见的原因为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堵塞。其主要症状为: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而就医。
2、耳痛:急性者有隐隐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等。
4、耳闷:患耳周围皮肤可有阻塞感、闷胀感,反复按压耳屏后可缓解。
以上是曾医生为你们介绍的小孩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希望能有帮助。如发现自己的小孩有类似症状,建议带小孩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做耳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小儿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耳科赵医生头条问答2017-05-04)
中耳炎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所有在中耳出现炎症反应的疾病都归在中耳炎的范围。其中有化脓性的,还有非化脓性的。中耳炎的症状和分类有关,不同类型中耳炎症状不同。在化脓性的中耳炎才会出现明显耳痛,而非化脓性中耳炎并没有耳痛症状。不管哪种类型的中耳炎,听力下降是必然出现的症状,只是在儿童常常无法准确表达听力下降,需要通过仪器来检测。在孩子,耳痛还有可能是外耳道的炎症,并不一定都是中耳炎,这点家长是无法判断的,只有通过医生的耳镜检测、声导抗测试,甚至是中耳CT检查才能明确是否有中耳炎的情况。
中耳炎的诱发因素也有很多,经过咽鼓管(鼻咽部和中耳相通的管道)感染;咽鼓管开口阻塞后导致中耳积液(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最为常见,半数以上孩子都会出现,多数可自愈,少数严重者需要手术);菌血症时波及到中耳等等。只要孩子的鼓膜是完整的,不管从外耳道进的是水还是奶都不会引起中耳炎。只有孩子的鼓膜是穿孔的,才会出现从外耳道流入液体导致中耳炎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在治疗中耳炎的方案中,鼓膜完整性与否也决定是否使用滴耳剂。鼓膜完整的情况下,使用滴耳剂如同隔靴搔痒,并无多大意义。只有在鼓膜穿孔的情况,使用抗生素类滴耳剂才会起到作用。在鼓膜完整的中耳炎,治疗主要围绕鼻腔、鼻窦、咽鼓管方面来进行,会使用到鼻喷剂,鼻腔清洗和粘液促排剂。
孩子长期的中耳积液多和腺样体肥大有关,如果药物治疗三个月以上不缓解,要考虑腺样体切除和鼓膜穿刺或置管清理积液。
小儿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简单来说,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儿童中耳炎分类法众多,其中一类将其分为五类: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非渗出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胆脂瘤。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多发于儿童。2012年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将中耳炎分为四类,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和特殊类型中耳炎。化脓性又分为急性化脓性和慢性化脓性;特殊类型又分为结核性中耳炎、AIDS中耳炎、梅毒性中耳炎、真菌性中耳炎、坏死性中耳炎、放射性中耳炎和气压性中耳炎。
儿童中耳炎在小儿耳鼻咽喉科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需要抗生素治疗。1岁以前有50%的婴儿罹患中耳炎,3岁以前罹患中耳炎则高达80%。儿童中耳炎分类法众多,其中一类将其分为五类: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非渗出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胆脂瘤。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作为中耳炎的一个后遗症看待。
急性中耳炎多发生于出生6个月~3岁,且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和早春频发。儿童患中耳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家族史、颞骨骨缝发育不良等;居住于拥挤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使用安抚奶嘴、俯卧睡姿、没有母乳喂养等。且儿童急性中耳炎多由3种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所致,分别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症,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亚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中耳炎病史,常出现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导致,慢性患者一般没有耳痛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慢性炎症同时伴有耳漏及鼓膜穿孔。特点是中耳腔积脓,原发型为病原体感染,继发型则是鼓膜置管术后感染,5岁前儿童最易发病。最常见的微生物感染同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为传导性听力损失。
正常情况下中耳腔表面覆盖的黏膜是没有鳞状上皮的,而中耳胆脂瘤则是中耳及乳突内鳞状上皮异常积聚,进入中耳间隙并逐渐包绕和破坏组织。根据病因不同,可将中耳胆脂瘤分为两类:先天性胆脂瘤和获得性胆脂瘤。先天性胆脂瘤可以发生在颞骨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颞骨岩部,显微镜或耳镜下可表现为鼓膜内侧出现微白色样团块状物;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通常较隐匿,首次诊断症状是听力下降。
儿童中耳炎预防和治疗一样重要。让孩子不要吸入二手烟: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孩子够大的时候应该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用瓶子喂奶时要小心: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病原体创造舒适的场所。让孩子远离病源: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将有助于减少他耳朵感染的危险。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杨颖 审核:吴一波小儿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你好,我是儿科医生雪松,小孩子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呢?很多时候孩子还说不清楚,需要特别注意化脓性中耳炎的不典型表现。
先来看看2个病例。一个10个的宝宝,反复高烧5天,门诊输液3天体温仍然不降,炎症反应仍然很高,因此进一步住院治疗,住院的当天晚上右侧耳朵就发现有液体流出来,确诊为化脓性中耳炎,输液加局部处理后好转。
另一个2岁的孩子不发烧,就是觉得右侧脸部痛,不舒服,总是用手去按压自己的面部,家长以为是压痛,就没有在意,过了2天孩子晚上烦躁,不知道哪里痛,睡不着觉,结果第二天早上就发现右耳朵流脓了。化脓性中耳炎。
所以儿童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出现发烧,疼痛,耳朵有液体流出来等等表现,家长再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小儿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预防宝宝中耳炎,妈妈需注意以下2点:
1、不要给宝宝掏耳朵。原因见今天的文章。
2、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因为躺着喂奶,奶水很容易逆流到中耳,引发中耳炎!
如果已经确定,或者有些症状,不太确定,及时咨询医生,而不是网络找答案。
小儿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主要表现是:耳痛,耳鸣,听力下降,鼓膜穿孔,流脓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是细菌经咽鼓管途径急性感染。由于细菌感染,中耳腔内可能出现大量脓液,压力大时会出现鼓膜穿孔、外耳道内流脓,可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等,需要立即门诊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还有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晃头部可听见水声。
中耳炎还是要到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指导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