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办大额存款的人多起来了,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银行存款相关数据,第一季度个人住户存款上涨6.47万亿元,从这个数据我们也能直观的看出,疫情之下,个人存款确实在上涨。
银行里办理大额存款的人多了起来,其原因是什么?其一,确实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当今疫情持续在海外蔓延,各国股市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原本理财和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但是如今经济下行加之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很多人开始担心理财的安全性以及到期后能否如期兑现的问题,而存款至少受存款保险条例的约束,还是保本的。
其二,投资渠道变窄。当下实体经济遇到了很多困难,个人投资渠道变窄,很多人变的理性,持观望态度的居多,因此“投资款”回笼银行也就说的通了。
其三,股市和楼市两大市场不景气,这两大市场是“锁住”货币的两大主要市场,当下靠炒股和投资房产来盈利已经越来越困难,因此大量资金被抽离这两大市场,热钱降温、回归银行。
其四,疫情之后的“冷思考”。疫情之下,绝大多数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储蓄”的重要性,也慢慢懂得留存一部分“紧急备用金”的重要性,消费也变得越来越理性,更多的人已经开始了“攒钱”计划。
其五,未来降息、降准可能是常态。疫情下萎靡的经济需要靠央行降息、降准的金融手段去救市,现在去存款的目的就是提前锁住高收益率,未来不管是贷款利率还是存款利率都呈现下行趋势。
其六,就连最受老年人青睐的“国债”都延迟发行了。原计划3月、4月、5月发行的国债已经宣布推迟发行了,之前国债是老年人最青睐的投资理财方式,现在闲置的资金可比肩国债安全性的也就只剩下银行存款了。
结语:当下经济和资本市场持续震荡,现在越来越多的“资金”不是寻求一个市场“逐利”,而是更侧重于怎样在震荡的市场中保证“安全”,因此银行存款成为首选。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银行里办大额存款的人多起来了,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吗?
应该是逐渐的理财已经国家不托底了,这样理财风险就大了。
老百姓存点养老钱不容易,利息多少已经是次要的,千万别把本钱折进去
银行里办大额存款的人多起来了,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吗?
最近这段时间银行办理大额存单的人群确实多了起来,银行大额存单是指20万元以上的银行定期储蓄,但是它的利率要相对比于定期储蓄而言上浮比例更大一点。最近办理大额存单应该是与近期的银行国债延期发行有关,因为原本定于今年3月10日首批发行的银行储蓄是国债,因为疫情的原因,开始把凭证是延迟到了6月10号左右。
我们知道三年期的银行国债,它的年化利率基本上维持在4%左右,而同一时间周期内的银行大额存单它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也在这个区间范围内,并且一部分中小型银行或者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甚至高于4.18%。也就是说银行大额存单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它的收益率是高于国债的,那么在当前国债无法购买的同时购买三年期的银行大额存单也是非常不错的选项。
最后就是当前的银行大额存单它本身就是持续很长时间的一种传统理财方式,只不过很多人不喜欢他20万元的银行门槛限制,但是在2015年左右银行大额存单它的起步门槛甚至高达30万元。只是在后来进行一定的协商之后,下调到了20万元。
当前如果想要购买银行大额存单的话,可以去你们当地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或者民营银行咨询相关的信息,他们的利率浮动比例基本上会高达50%,甚至于浮动55%左右,这个利率对比于当前的国有银行而言,利率是非常高的。
银行里办大额存款的人多起来了,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吗?
最近这段时间确实银行里办理大额存单的人多起来了,不过并不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而是经济环境转变造成的综合结果。
目前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银行开始重新营业,最近这段日子里面存款的人会比之前多了很多,这个现象从宏观数据也可以表现出来,第一季平均每日银行新增868亿元,可见存款变成一种趋势。
这个主要是疫情带来的后果,疫情带给经济一定程度的冲击,让投资市场赚钱效应下跌,所以很多机构和投资者在市场里面都赚不到钱,他们就会把资金都转出,转入到银行里面,宁愿获得低收益率的利息,也不愿意把钱放在市场里面亏损。
同时疫情期间停工停产,企业收入减少,很多企业都需要资金流来维持正常运营,就会把其他投资的资金都回流到银行里面,确保有资金可以尝还债务或者发生工资和维持日常支出。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没有去投资和没有资金流负担,不过经历这次疫情,也会明白储蓄的重要性,除了囤一点日常用品之外,储蓄也是必须的,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倒闭,这个意味着部分人失业,或者收入减少,这时候储蓄的重要性就会体现出来。
因此,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不少人都会马上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加上政府为了加快经济恢复,采用降息的调控手段,未来一段日子里面存款利率会呈现下跌的趋势,现在购买大额存单这类存款产品是最好的时机,不然未来存款利率下跌。
银行里办大额存款的人多起来了,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吗?
您应该想说的是大额存单!
现在的大额存单确实比较火,尤其是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很多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起存点现在是20万,一般的年化利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
现在各家银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基本上能达到4%左右,相对于现在的基准利率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而且大额存单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强的,所以很多人开始选择大额存单。
很多人开始选择大额存单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现在的理财市场综合收益率在下降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的收益是有目共睹的,基本上处于下行趋势。
股市、基金市场上处于调整时期,大部分都是持币观望,很大一部分的人都选择比较保守的理财方式。
第二、理财的理念比较落后现在人们理财的观念就是要赚更多的钱。
其实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最基本的应该是保住本金。
人们对于财务打理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追求高收益,但是也要承担高风险,一个是追求安全,所以也就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不能够把钱放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收益,通过财务规划,拉低投资成本。
第三、理财渠道比较狭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里面的财富相对有所盈余,但是理财的渠道却没有更加完善。很多人在经历了一些起落之后,开始回归理性,保守的理财方式最起码是可以保证本金安全的。
第四、现金为王在前几年就人们就开始讲现金为王。
2018年的时候很多人说“2018年是近十年经济情况最差的一年,但是是未来十年经济最好的一年”。
在2018年之前,就有很多人讲,现金为王,要储备现金。尤其是在这场还在持续的疫情面前,那些手里面没有现金的人,到底过的怎么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现在的理财市场,不能说是回归传统理财方式,但是一定是回归理性的理财方式!
银行里办大额存款的人多起来了,是传统理财方式的回归吗?
谢谢邀请!现在银行里办大额存单的人多了。现在的理财二级风险巳经跟大额存款利率差不多了。而且存款50万内没有风险,存取自由,灵活方便。所以现在看来还是传统理财稳当,放心,收益也差不太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