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可以很明确的说是不可能的。

每人发1万元的消费券会引起强烈的通胀,甚至是类似于“货币超发”: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根据去年我国GDP的增速和贡献率来看,2019年我国GDP增速6.1%,其中消费的贡献率占到57%,也就是说消费贡献增速3.5%。由此可见拉动消费确实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靠财政补贴消费者就可以拉动消费,通过“发钱”来促进消费轻则导致通胀,重则将承受“货币超发”带来的严重后果。

第一:首先,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万亿,按照14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消费额为2.8万元。

假设每人发放1万元的消费券,那么2020年消费总额将同比2019年上涨35%。我们设想一下,社会资产在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多出来1/3的消费会引发什么后果?显然平均到每个商品的价格就提高了,本来10块钱一个苹果,现在就要卖13了,这就是通货膨胀。通胀发生意味着“钱不值钱”了,购买力下降了,所以通过“发钱”消费有点得不偿失了。

第二:澳门每年每个人都“发钱”,为什么就没引起通胀呢?大陆难道不可以效仿吗?事实确实如此,从2008年澳门连续12年向市民派发“年终红包”,今年向常住居民派发10000澳元,非常住居民发放6000澳元。

但是以2018年为例,澳门GDP总额545亿美元,人均GDP8.26万美元,而我国大陆人均GDP不足1万美元,澳门在人均GDP上是大陆的9倍。

也就是说,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额高,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低,所以效仿澳门“发钱”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人均发1万这么大的数额是不可能的。

结语

我国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国各地确实也相继出台了消费券,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疫情之后的消费,拉动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比如南京在疫情之后就向市民发放了涵盖餐饮、旅游、体育等7个领域的总额超过3亿元的消费券。但是我们认为消费券拉动经济的作用有限,消费券更偏重于旅游、体育这种“非基础性消费”,而偏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券却寥寥无几。疫情期间,每个人的收入都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所以疫情后大家更关心如何节省“基础消费”的开支。

另外无论是“发钱”还是发放消费券,对于经济的拉动和消费的提振都是暂时的,只有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收入才能真正的拉动经济和消费。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如果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如果国家给每一个老百姓发一万元的消费券,我认为是保障供给,对紧缺物品消费的一种形式,对于民用生活合理分配供应,稳定物价市场的一项举措,防止一些人盲目抢购存货,达到社会局面平稳,人民生活安定的良好情形。

如果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有那么一年,我们密山市农田丰收价格也好。年前密山市,大街商场购物消费人流湧动非常多。这就说明农民要是富起来,市场消费,搞活经济带动了社会经济体制。

如果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估计有关部门想过全民发消费券,但肯定没有想过发这么大的数额,不过,个人认为真这么发其实也可以,只要设计好相关条件就可以。

1、中国有14亿人,一人发一万元消费券,就是14万亿,而2019年社会零售消费总额是多少呢?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数字,大概40万亿多些。也就是说,这些消费券的总额占去年社会消费总额的35%!2019年我国GDP总量是99.09万亿,14万亿差不多占到14%了。所以,这个消费券的量实在是有点儿大。

2、实践证明,发钱是刺激居民消费好办法,直接、高效!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用国这一招,比如我国澳门地区几乎年年都发钱,当然他们那是社会福利好,不只是为了刺激消费。这次,美国为了缓解疫情、刺激经济,帮助美国人渡过难关,也是计划每个成年人发放1000美元,儿童发放500美元现金。

3、国内有城市已经发了消费券,但是人均很少,比如南京只发了3.18亿元,而且还是摇号的,很多人几轮都没有抽中,效果似乎不太明显。但是浙江杭州截至4月6日16:00,电子消费券1兑付政府补贴1.45亿元,带动杭州消费18.05亿元;电子消费券2兑付政府补贴5736万元,带动杭州消费4.21亿元,差不多发挥了10倍的杠杆效应,杭州的这个消费券作用很明显啊。

4、如果每人发一万消费券,建议作一些简单的限制,比如不能转让给他人使用,同类型的券,限定个人使用次数。这样的话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投机行为,个人用不了的大不了作废就是。

5、如果14万亿的的消费券,假设能有5万亿能被用掉,然后能够按照1:3左右的杠杆,就可以撬动15万亿的消费额度,这对于国内的经济来说算是起到大作用了,国内经济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和稳就业、稳增长的平衡阶段,在疫情蔓延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对稳住今年的经济基本面非常重要。如果消费券的投放+基建投资配合好,双管齐下,那么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阴霾是完全有可能的。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如果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

如果给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什么情形?

我将这个问题再完善一点吧,就是该消费券必须用来购买东西,且可以购买任何商品,所有商品保持原价,不可直接兑换现金。

如果该券可以直接购买任意商品,无需按折扣补交现金,这就相当于国家给每个人发了一万块钱。这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高兴之余,这样做对国家,对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我觉得以下几点是需要考虑的。

  • 我国总人口按16亿计算,每人一万,就是16万亿,2018年的中国GDP总量是90万亿,好家伙,这相当于我国GDP总值的17%。

16万亿的消费券,会立刻形成我国16万亿的消费经济。

这当然是好事,人人都能买平常很想买但又舍不得的东西了。

既然是政府发的消费券,那商家在接受这一万元的消费券后,当然是要找政府兑换等值的货币。

我们老百姓用券的当然很高兴,卖家也自然很开心,最难受的估计就是国家了。

为什么国家会难受?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流通中现金(M0)供应量为7.3万亿元,16万亿是流通现金的2倍还多。因此国家根本无力同时给付如此多的现金。

  • 为了不造成集中兑付,国家会采取的措施,肯定是延期兑付。

如果国家无法及时兑付,商家不能立刻拿到钱,那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就会遭殃了,因为16万亿的消费券放进市场里,就像是多印发了16万亿钞票。

通货膨胀是跑不掉了,16万亿会对社会造成何种冲击,形成何种程度的通货膨胀?肉怎么着也得200元一斤吧?出门买件衣服,至少都得5000起步吧?还只能是短袖。

  • 那发消费券的政府又有什么影响呢?信用崩塌是肯定的了,国际债务肯定会找上门来,进出口贸易只怕不停都得停了,因为没有人敢和这样的政府做生意。
  • 抱歉,原本是好事的,被我这一说,变成悲剧了,扫您兴了……还请见谅……

如果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的消费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政府给每个老百姓发一万元的消费券,当然是好事啦,相当于给每人发了一万块钱。会激发强大的国内需求。因为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内需、出口、投资建设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出口受到国外疫情爆发的

影响出口额严重下滑,投资建设又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造成铺张浪费,大规模的铺开,不太现实,对提升国内消费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有延后效应。要缓冲国内经济的严重滑坡,只能靠迅速大规模的提升内需,发放消费券是一种可行的好方法。现在餐饮,酒店,休闲娱乐等第三服务行业营业额断崖式衰落,急需解困支持,发放定向消费券,可解燃眉之急。国内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占50%多,就业人口3.6亿左右,这个产业如果能企稳回升,就能形成消费的良性循环,失业率低、收入持平或提高,消费信心增加、再消费提升。经济恢复到疫前水平,指日可待。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见解,喜欢我的观点,请给予点赞,并关注“任我行理财”分享更多投资理财心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