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黄发碧眼,是混血儿吗?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孙权不是黄发碧眼,而是碧眼紫髯。那么孙权是不是混血儿?
我们可以看一下孙权的母亲和父亲是谁就可以知道了。
孙权的父亲是孙坚,孙坚是孙武的后代,是吴郡富春人。吴郡是原会稽郡以西部分,大概在昆山富阳一带。江浙一带的人自然都是黄种人。
孙权的母亲是吴氏,吴氏也是江浙一带的人,这样看来两个江浙之人怎么可能有一个混血的孩子呢?
既然孙权不是混血,为什么又会出现“碧眼紫髯”这一种说法呢?
大概有这么两种情况:
一、明清小说作者的惯用手法碧眼紫髯这样长相的人在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并非孙权一个孤例。
《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中的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的皇甫端的长相就是“碧眼紫髯”。《水浒传》是这样描述的:
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同样是罗贯中写的《隋唐两朝志传》中的窦建德的形象也是这个样子。
为头闪出一英雄,身长七尺,碧眼紫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乃夏主窦建德也。那么这种造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清朝金松岑、曾朴创作的长篇谴责小说《孽海花》就有提到这种造型。
许多碧眼紫髯的伟男、蜷发蜂腰的仕女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出现类似记载
一日,有伟丈夫碧眼虬髯,磞门求见。显然不是贬义,相反还有褒义的成份在,人们对这种长相持接受而且觉得是好事。
但是小说这样编造自然有渊源,所以就存在第二种可能性。
二、人为编造在古代很多人会将一些特别的长相作为当作成为帝王的资本,这些被称为异相。比如刘备长七尺五寸,目顾见耳,臂垂过膝,碧眼孙权幼时眼碧色等等,这些在古代都视为好的相貌。
实际上关于孙权的异相不止这些,在《搜神记》中就曾出现这样的记载。
孙坚夫人吴氏,孕而梦月入怀。已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怀。为什么有这么多编造呢?
刘备称皇帝是因为姓刘,刘氏王天下,曹丕称帝的理由是汉献帝将天下让给了曹氏。孙权称皇帝的理由有没有呢?
没有。孙权称皇帝是被后世史书承认的,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割据小地方称帝,但那个不被史学家和后世承认。
这样看来,孙权开创了一个先例,那就是无凭无据也可以称皇帝,虽然他的吴王是曹魏赐名的。
无凭无据怎么说服老百姓?自然只能编造很多神奇的事情,这样让老百姓觉得他不是普通人,怪不得能当皇帝。
结语:孙权的真实长相如何,《三国志》没有记载,但是他哥哥的长相是有记载的。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只说到他哥哥孙策是一个帅哥,眼睛和胡子是没有说明的。
刘备的大耳长手臂是有记载的,如果孙权真的异相,陈寿在记的时候肯定会记载上的。综合分析孙权之所以碧眼紫髯,不是他长的这样,而是野史或者后人编撰形成的,这个始作庸者很有可能就是罗贯中。
孙权黄发碧眼,是混血儿吗?
据说是其父们孙坚与西凉(今甘肃北部)女人所生。马超他们也是一样,当时有异族(可能是白种人)在西凉。所以,孙权还真是混血儿。这正是: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滚滚流。〇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一一【南宋】辛疾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樓有懷》
孙权黄发碧眼,是混血儿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很多次提到孙权这位大佬的外貌长相,非常之奇特,用现在话说孙权长得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碧眼就是泛绿色的眼睛,紫色的胡子,嘴巴很大,他爹孙坚是孙武的后人,江浙一代人,自然是黄种人,孙权和孙策的生母是同一个人,是吴夫人,吴夫人是个中原人,所以这个确实匪夷所思,严重让他老爹孙坚怀疑周围的一切!是不是有隔壁老王。但这毕竟是小说,是1000多年后的明朝罗贯中写的,可以确定罗贯中是也没见过孙权的,但是有一个人比较靠谱,他就是三国时期的陈寿,陈寿和他老爹陈式都在蜀汉当过官,况且孙权死的时候陈寿已经是20岁的大小伙子了!陈寿的《三国志》比《三国演义》靠谱的多。但是拿出来一比较,还确实《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记载孙权的长相是相同的,这次罗贯中没昧着良心说话,只不过《三国志》加了一句“长上短下”,就是说孙权上半身比腿还长!《献帝春秋》里记载了孙权的相貌:紫髯将军,长上短下。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孙权有一个紫胡子,是个将军,上身长,下身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小短腿。这两处史书记载也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也是可信的。“孙权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演义和史书是一样的,不然关羽也不会屡次三番的骂孙权是“碧眼小儿,紫髯鼠辈!”明明是黄种人,孙权却长着绿色眼睛,紫色胡子,他和孙策是同样的父母,难道是基因突变?如果放在现代只能做亲子鉴定了!
基因突变是一方面,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孙权他妈吴夫人是中原人,西汉以后,丝绸之路开通,由西域来中原的西域人也就多了起来,西域与中原的民族融合通婚变得常见起来,孙权他妈吴夫人可能就是中原与西域通婚的混血后裔,所以出现隔代遗传也就不足为怪了。
孙权黄发碧眼,是混血儿吗?
孙权的胡须据说是紫色的。并不真实
有记载说,魏将张辽向投降的吴兵打听,说:“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刚才的那个紫胡子将军,身长腿短,骑马善射的是谁?)吴的兵士回答说:“是孙会稽(孙权)。”
记住是《演义》里称孙权“紫髯碧眼”,不仅胡须是紫色的,连眼睛也是绿的。不过这“碧眼”只不过是一种添枝加叶的说法,并非事实。
《三国志》并没有提到孙权是黄发碧眼
孙权黄发碧眼,是混血儿吗?
大家好,铁疙瘩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吴大帝孙权外貌的描述在《三国志》中有这么几段。
1、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汉廷使者刘琬去册封孙策,然后跟人品评孙家兄弟,这个刘琬对命理相术有些研究,觉得孙权相貌不凡有大富大贵之相,并且高寿。
2、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
江表传记载孙权方脸颊,一张大口,并且眼中有精光(从命理学来说这是长寿之相,所以刘琬才会说孙权长寿)。
3、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逍遥津之战后张辽问俘虏:“有位紫髯将军上身长,下身短,骑射功夫不错,这人是你们吴军哪位将军?”俘虏回答:“这就是孙权。”张辽知道后大恨,原来孙权自己亲自断后,早知道就要直取孙权争一争这泼天大功呀。
正史中从来没说孙权是绿色眼珠,而紫髯很可能是通“髭髯”,因为古代紫色象征尊贵,故而写作“紫髯”。以此来说明孙权有胡人血统这个靠不住,因为即使胡人中也没什么紫色胡须这种体征,最多就是红色胡须,而红色胡须这种体征汉人中也比较常见。
综上所述孙权就是一个相貌不凡,上身长,下身短,方脸大口,目有精光,胡须浓密威严的人。
而网上所传孙权“碧眼紫髯”多是由《三国演义》中的孙权描述而来,其中有一回目就是“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而且如果孙权有胡人血统并且相貌也类似胡人,那么曹魏却从来没有在这一点上做文章,这也从侧面表面孙权的体貌特质并没有很突出的胡人体貌。所以孙权是吴国太与孙坚所生这一点没有问题。
志林曰: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
孙权黄发碧眼,是混血儿吗?
关于孙权“碧眼儿”的说法在史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只有小说《三国演义》里有对孙权“碧眼紫髯”的描述。
虽然史书没有说孙权是“碧眼”,但是“紫髯”确实有所载的,《献帝春秋》中的记载说孙权“紫髯将军,长上短下”。
“紫髯”,其实是对孙权“帝王相”的一种描述,我们都知道,一般描写帝王长相的时候,史家都比较夸张的描写他们的局部特征,比如刘邦的“隆准”,杨坚的“龙颔”等等,古代的紫色是尊贵颜色,所以对于孙权紫髯的描写,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
再说说“长上短下”,就是上半身长,下半身短,从这里看,古代的审美还真跟现在的1.8米大长腿不一样,究其原因,其实是这样的:
古代的贵族多是坐着等人伺候的,所以如果上半身长的话坐着就会比较高,孙权的上长短下显然是非常明显的,连“双手过膝”的大耳贼刘备见到孙权时都表示:“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根据以上描述,“紫髯”和“碧眼”都可以判定为夸张或者细说的成分。
为了进一步排除了孙权是中西混血儿的可能,咱们再看看他的父族和母族。
孙权一家先祖是孙武,孙武是哪里人呢?山东人,山东位于我国最东部沿海,所以很少与西域人交往;而孙权的母亲吴夫人,是吴郡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地区。显然父母两家都是典型的汉地家族。
所以说,孙权基本上不会是混血儿,而他“碧眼紫髯”的相貌,很可能是出于我国史家喜欢对帝王外貌特征进行夸大描写所导致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