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
首先我比较反对让学生抄作文选,背作文选里面的内容。这种八股式的教法,最初去的时候的确占有优势,但是到后期的时候直接就抹杀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为他的作文自然就只能中下水平。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里面的重要的一块内容,小学语文教学里面有两块内容是很重要的,一个是阅读,一个就是作文。一般作文跟阅读合起来占了70%左右,得作文者得天下也。
引导孩子写作文也成了家长关心话题和热议的话题。
一,应该有一定的词汇量,所以看书是很重要,一个从来不看书的孩子,作文肯定是不好的。可以是名家名作,也可以是一些小短文,唐诗,宋词小暖文等等。切记不能只背作文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学会记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一点非常重要。日记的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重点要是养成一个习惯,因为记久之后自然习惯了写作,慢慢的也会写的好一点。
三,一定要讲真话,说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因为现在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所以很多家长对此也抱有怀疑态度,包括一些老师也会抱着押题的心态去教育学生,这样很容易把学生的兴趣压没了,只要是真情实感,不管作文写得美不美都没关系。当然作文技巧很重要,但是作文技巧,个人建议应该一开始就教,让学生在原始写作状态持续时间越久,对它后续发展越有力。
四,可以借助现在的语音输入,有些孩子让他描述会,但是让他写不会。现在有语音输入工具,你可以让孩子先把他说的话录下来变成文字,然后再进行整理。从中进一步的对它进行修饰。体会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打通口头与书面之间的障碍。这个时候家长的辅导尤为重要。这是我孩子一年级时说的诗
当然,最最关键的就是孩子的兴趣,孩子如果没有兴趣的话,什么都白搭。可以怎么样维护孩子的兴趣,这是咱们引导孩子写作文的最核心的地方。
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问:如何教孩子写好作文?站在家长角度而言,教孩子写好作文,的确是一件头疼的难事,不仅仅是教的问题,还有家长自身的学识问题。
穆老师针对这一问题,给各位家长(应该小学家长居多)支招,家长们看了后,可以给你们的孩子分享。
🏮一、看图写话
〖1〗看图写话书写要求
〖2〗看图写话技巧
〖3〗看图写话流程图
〖4〗范文例举
🏮二、读后感
〖1〗读后感定义
〖2〗读后感标题种类
〖3〗写读后感前准备工作
〖4〗写读后感方法
〖5〗范文例举
🏮三、记叙文写作
〖1〗记叙文开头方法
〖2〗记叙文结尾方法
〖3〗学会细节描写
〖4〗景物描写
〖5〗记叙文结构
〖6〗人物描写
〖7〗有文采
〖8〗象征手法
〖9〗记叙文万能写作技巧分享
〖10〗其它
🏮四、指导孩子做好写作准备工作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做好读书札记
〖3〗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妈妈,我在自己的多年教学中一直在使用思维导图来改进学习方法,在指导女儿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也用过了多种图示,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回答:
首先我们对作文按照类型来分类
1.记叙文
记叙文的写作中,我用到流程图,来帮助女儿理清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
2.写人状物
低年级小学生作文中,写人写动物写景的命题作文很多,我会指导孩子画思维导图,从描写对象的多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比方上面这张照片,是女儿清明节时写的《山》这篇作文的思维导图,我引导女儿,从山的“颜色、形状、味道(空气)、水、温度(冷)、天”这个方面来描述。女儿的思维就一下子发散开来了。
3.写节日
小学生作文里经常让写传统节日,我仍然会引导女儿画思维导图,列文章的大纲。比方这篇描写中秋节的作文,思维导图中有中秋节的来历,食品,节日里的游玩,还有关于中秋节的经典诗词。
不同的作文,写起来有不同的“套路”,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写作文,高效,优质,小孩子喜欢,写作文,也由此而变成我和女儿间的亲子时光!
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
学会这五个妙招,作文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
孩子写作文,总也写不具体,甚至在考试时连要求的字数都写不够。孩子如果能掌握这五个妙招,作文想写多长就能写多长,想写多少字就能写多少字。
一、学会描写一些作家写小说,一写就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靠什么?主要靠的就是描写。
我读过几本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的小说,好多好多的文字,都是大段大段的语言描写。
最近我阅读莫言写的《红高粱家族》,发现莫言也主要是靠描写去表现生活的。我记得莫言在写奶奶去给抗日游击队员送饭,受伤时的心理活动,就写得特别具体:写奶奶想到自己的儿子、想到自己的情人余占鳌、想到自己的麻风病丈夫、想到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我特意数了一下,光这一段心理描写,就写了近300字。
运用描写方法,把事物写具体,这是作家们的一大妙招!
我们把作家们的写作的妙招,运用到作文写作中,还愁写不具体吗?
二、学会想象我们知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人,唐僧取经,是唐朝的事,中间隔了几百年。吴承恩不靠想象,能写出《西游记》吗?
我们再看看那些人物吧!大家喜欢的孙悟空,就是想象出来的一个人物,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猪八戒也一样是吴承恩想象出来的人物。
再看看那些故事情节,大多也是想象出来的!火焰山、女儿国、流沙河等内容,我想八成也是想象出来的。
《三国演义》虽然人物都是真名实姓,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很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听说“空城计”就是罗贯中想象出来的,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
我说这些是想告诉一些学生们:想象,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一个妙招。
三、学会抓细节学会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去进行描述,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妙招之一。
《两根灯芯》,这个写细节的老故事,我们就不去讲它了,讲一个我的学生写的一个生活细节。
这名学生三年级,写了一篇《我是妈妈的小助手》的作文,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我帮妈妈摘菠菜。我先把菠菜从塑料袋里拿出来 ,把捆着的绳子解开,然后一棵一棵的摘。我把烂叶子、黄叶子都掰去,再把菠菜根掐掉。
可是,我遇到一棵大菠菜,它的根好粗呀!比我的手指头还粗。我用手指掐了一下,没有掐掉。我又掐,手指甲打了个弯,还是没掐掉。于是,我问妈妈:“这个菠菜根太粗了,我掐不掉,怎么办?”妈妈只说了一句:“自己想想办法。”我想:我用菜刀给它切掉吧。我便去拿菜刀,可是菜刀挂在墙上,我够不到,还需要搬个凳子去拿,这样太麻烦,我还是找把剪子吧!于是我拿来一把剪子,“咔嚓”一下,就把这个大菠菜根给解决了。
这名同学光写“掐菜根”这个细节,就写了近200字。可见,抓细节多么重要吧!
四、学会用修辞运用修辞方法,会让你把作文写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
比如你写:“妈妈对我的爱很深。”这样写很干巴,不生动、不具体。
你如果这样写:“妈妈的爱就像轻柔的微风,吹拂着我的心田;妈妈的爱犹如绵绵春雨,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妈妈的爱就好似闪耀的星星,照耀着我的成长之路。”
后者运用了比喻加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母爱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而前者写得就太直白,显得毫无文采!
这说明,运用修辞手法,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妙招之一。
五、学会论证初、高中的学生要写议论文了,还要学会论证。不会论证,是写不好议论文的。只有论证充分了,议论文才能写具体,才能写够字数。
首先要会举例子。举例子,是写议论文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举例子,可以举古代的,也可以举现代的;可以举中国的,也可以举外国的;可以举文学的,也可以举历史的……
要会分析问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分析问题的性质,要分析产生的危害等。
要学会对比。可以横比,也可以纵比;可以正比,也可以反比。要通过对比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还要学会引证。引名言名句、引权威人士的话、引一切可以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这些论证方法,都可以帮助你把作文写具体。
怎样把作文写具体,就向同学们介绍这五招,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闫老师简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曾经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与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
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
引导孩子写好作文,家长和老师应该做到
(1)培养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从小就应该引导孩子认真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小猫、小狗、花草虫鱼,看状态、看变化;春天寻找最先长出来的小草幼芽,冬天看下雪,观察雪花飘落的样子⋯⋯。不会写,先说,先画,非人非马都可以,画好了,照着说画;稍为大一点了,可以写观察日记。总而言之,从幼儿时期就要不断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逐步形成观察习惯。这对尔后写好作文至关重要。
(2)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看不懂文字,先读图画,三五本不行,必须长期积累、沉淀,才能厚积薄发。
(3)不动笔墨不看书,要养成摘录经典名句、名段的习惯。记下来,经常看一看,最好能背得滚瓜烂熟。是孩子一辈子受用终身的财富。对于与自己感情产生共鸣的文章,要作好批注,及时把灵感记录下来。
(4)练笔,从日记开始,先仿写,后修改,再创作。勤能补拙,持之以恒,必有好处。
(5)"文章得失不由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坚定信念,勤奋好学,功夫一定不负苦心人。不能靠命运,也不能全靠天资。
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
引导孩子写作文,还得靠家长!
作为一名对习作指导十分感兴趣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告诉大家,由于时间所限,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各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只能是泛泛而谈,给学生搭个大框架,很难做到个别指导。
作为家长,首先要和孩子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日记是不能看的,因为要尊重隐私,但作文是可以的。作文与日记不同的是,作文可以虚构,可以嫁接,可以创造。作文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就是与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捂着、藏着,生怕别人看了去,每当这时,我都会严肃地批评:“假如你的作文是别人不能看的,那你写它干什么?”我班学生写好的作文,我都要求他们互相传阅并且互相批改,孩子们都能很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习作"被拿出来议论。
写好作文,一要有素材可写;二要语言新颖。至于技法、思想高度,小学生大可忽略。
素材从观察中得来。家长要始终把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放在心上,抓住日常生活的一切新鲜事物,让孩子学会观察,长此以往,这就是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千万不可临时抱佛脚,让写花就去观察花,让写云就去观察云,这样的观察时间太短,不容易有体会。
我上师范时,教《心理学》的女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有一天她骑着自行车带着她的小儿子去郊外踏青,一路上母子二人不断地交流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片断直接影响了我和我家卓宝的生活方式。自从卓宝会说话开始,我就经常有意识地引导他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是简单地看,还要发挥联想。比如,天上出现了一弯月牙,我就问他月牙像什么?月亮姐姐会说些什么?这样的对话进行了几年,现在我和卓宝经常能对着一个事物编成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作文有内容可写了,平铺直叙的也没人爱看,关键要语言新颖有趣。我班有个女生,作文特别有灵气,同样的题材,哪怕是同学们都写滥的东西,在她笔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下面欣赏一篇她的习作:
要想写出别具一格的语言,关键还是要多看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文的作者就是个小书虫。我在亲子阅读这块也坚持得不错,每月至少花200元给儿子买经典绘本,每天坚持睡前亲子共读。儿子刚满4岁,看过的书超过了一千(册、套),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但是读过的书中大部分能“看图讲话”,他词汇量特别丰富,对语言十分敏感,听到一个新鲜词能马上记下来并且运用好。有时候,他自己编故事,我帮他录下来,别说,写下来也是一篇好文章呢!
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家长自己对作文也有畏难情绪,不敢教,怕教。其实,作文就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孩子轻装上阵,多写多改,作文水平自然提高得快,最怕的就是每次都是马虎了事的,这就不会有进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