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如果不算摩纳哥与列支敦士登这两个奇葩的小国,1995年日本的年人均GDP达到了4.34万美元的程度,仅次于卢森堡与瑞士,比当时的美国、德国等都要高。
当时整个亚洲人均GDP第二的是卖石油的阿联酋,也只有2.72万美元。
然而那个时候,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碎,如此惊人的人均GDP其实是日圆急速升值导致的结果而已,日本的财富并没有相应增加,反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
二战期间日本害人害己,把亚洲其他国家弄得满目疮痍的同时,其本土也千疮百孔,盟军的大规模轰炸等原因,使得战后的日本经济,几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但是后来因为东亚地区的风云变幻,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从打压变成了全力扶持。
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之下快速恢复,并且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很快就成为了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之一,日本很长时间之内,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那个时代的日本真可谓是富得流油,不管是美国还是同时期的其他西方国家,都无法与日本的经济生活水平相提并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著名的漫画《樱桃小丸子》描述的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日本,主人公樱桃子家里,的确是个穷人的设定,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日本的穷人。
然而樱桃子家还是吃得起牛肉,有汽车与相机,也有冰箱什么的,甚至樱桃子姐妹俩每个月都还有零花钱,这在同时期咱们国内,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就是这样的生活水平,放在那时候的日本,依旧属于是穷人。
如果与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相比的话,像是樱桃小丸子家或者是野比大雄,或者是蜡笔小新的家里都是比较富有的,但是在当时的日本,他们只能算是普通人或者是穷人。
面对日本如此的发展,美国自然是坐不住了,在美国等西方的主导之下,著名的广场协议正式签订,日元大幅升值,日本陷入了危机当中。
因为日元升值,日本商品的出口失去竞争力,而日本人的消费则陷入了迷幻当中。
那时候的日本人开始在全球买买买,尤其是日本本土的金融与房地产等虚拟经济,如同棉花糖一般膨胀起来,在短时间之内,日本人还是非常开心的。
然而短短几年之后日本经济开始全面崩盘,在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日本的经济已经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泥潭之中,从1991年开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止步不前。
九十年代的日本,虽然名义上以美元计算的人均GDP高居全球第三,但日本的消费品价格平均是美国的1.5倍以上,不管是住房还是其他方面,日本什么都非常规。
除此之外,日本普通人的收入锐减,大家纷纷开始提高储蓄,而过高的储蓄导致日本的消费无法维持,出口又失去了优势,日本经济进一步低迷,大家又不断提高储蓄率不肯消费。
这时候的日本,已经陷入经济陷阱无法抽身,而且日本当时的老龄化少子化也已步入高峰。
1995年的日本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明明没什么钱的人,大家却都以为你有钱,虽然表面看起来还挺风光,内里已经亏空透顶,日本经济的没落,也就是从那时候彻底开始的。
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日本在1995年的人均GDP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确实相当厉害。不仅如此,日本在当时全球经济实力对比排名中更加靠前,仅次于美国。
那么当时的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虽然看似表面风光,但是日本并不是想象中的好过,日本经济之所以看似如此景气,那是因为日元汇率一路走高的缘故。1995年春发生了神户大地震,由于日元汇率一路走高,日本国内市场并不是很景气,往海外发展的公司越来越多。因此生产总量虽然看似增加,可是日本国内失业情况并未改善。另外,生鲜食品等进口增加,虽然抑制了物价的增加,但是日本农民的收入减少。GDP号称“世界前位”的东亚国家日本,之后的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低迷。看日本的经济和状况,不能单单的从数据上来观察。
另一方面,当时的世界经济也不是想象中的好,尤其是美国赤字严重,虽然采取了赤字削减政策,但是并未取得很大的效果。德国当时正处在东西合并的余波之中,持续着低成长的步伐,这些国际环境对于日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995年日本业界情况如刚才所讲,1995年日本处在两个打击之下:日元一路走高和神户大地震,制造业企业大力的兴建海外工厂。1992年的时候日元汇率已经不低,但是并未对日本造成太大的问题。1995年8月,日本政府指示日本保险企业购买美国企业股票,德国也在其中出力,抑制了日元继续上升,但是这并非是解决日元升值的关键。当时值得日本高兴的是,美日之间的汽车协定终于达成了一致,对日本汽车的出口是十分乐观的。
(日本国内米的指标价格一路下降)
当时日本国内的商业和建筑行业要比制造业好一点,但是高级商品无人购买,收入减少却是事实。农业方面,生鲜食品的进口实现了自由化,但是造成了日本国内“价格冲击”,进口的农副产品比例大幅度增加。问题是日本大米,在昭和15年以前,日本并未管制“量”的问题,只是通过调整价格来实行管控。但是即便是进口国外最好的大米,按照当时日元的汇率也比国内的大米价格低很多。
(上图单位是:坪,日本的计算单位,1坪=3.3平米左右)
房地产方面,从三大都市圈来看,东京上升比例最低,名古屋最高。其实经济的增加,基础设施的开发伴随着房价的上升也是正常,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当时东京和大阪的房价却是高的有些离谱。按照现在的汇率来算,东京在1995年的房价在13万/㎡左右了。
1995年是日本人难以忘记的一年前文已经说了,从总量上来看,日本确实过得风生水起,可是看到日本国内以后我想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1月,日本发生了阪神大地震;
2月,日本判决了田中角荣前首相贿赂案成立;
3月,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
4月,日元创下了1947年外汇市场的最高值,1美元=79.75日元!(升值有时候并非是一件好事);
5月,在东京发生了小包炸弹袭击事件;
6月,日本全日空发生了劫机事件;
7月,发生了福岛恶魔杀人事件;
8月,的村山谈话算是一点惊喜,但是却发生了日本银行破产的事件,这是日本战后,第一家银行破产;
9月,欧姆真理教进行了律师灭门惨案;
10月,冲绳发生了少女暴行事件大抗议;
11月,新粮食法颁布,日本米可以自由流通,价格下跌;
12月,原子炉发生了泄露事故。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制造业“晚节末路”:真的只能沦为下游供应商?》
《在日本中国人的焦虑: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年年亏钱,索尼为何还要坚持做手机?背后是老谋深算》
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对于日本人来说,1995年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年,这是国家最辉煌的一年,也是日本走下坡路的开始。
国民生产总值达5.45万亿美元,日本人人都是大款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创造了一个小国崛起的奇迹。
到了1995年,日本国民总值达到5.45万亿美元,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一亿多,也就是说日本人均GDP达4.24万美元,仅次于卢森堡和瑞士,同年美国人均GDP不过是2.9万美元。
日元还在四月份创下了1947年外汇市场的最高值,1美元兑换79.75日元。1995年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至高点,是日本经济的巅峰期。
很多年老的日本人都无比怀念那段美好时期,那时日本人每天花钱如流水一般,情人节女儿节七夕节圣诞节等等,日本人找出多重理由来放纵自己购物。
夜晚的酒吧里挤满了醉熏熏的男男女女,给侍者的小费通常都是一沓一沓,甚至没有来得及拆银行封条的崭新日元。
本国消费远远满足不了日本人花钱的疯狂,日本人又开始出境购物,从名牌奢侈品到古董字画,从影视公司到摩天大楼,日本人全世界开始大肆扫货。
正常情况下做生意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买东西的人总是想尽量少花钱才是正理。然而有一次日本人看上美国一幢大楼,原本谈好的价格是4亿,临到签约时,日本人主动加到6.1亿,理由是老板想破世界纪录。
没办法,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繁荣背后,危机已然露出獠牙虽然此时的日本看上去如一轮骄阳,耀眼夺目,然而危机已然如乌云一般,随时准备着吞噬行动。日本经济从1995年起,逐渐走向了下坡路,原因有三:
一、经过二战,日本人着眼打造传统工业,对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缺乏兴趣。当日本人手里钱多的没处花时,大量快钱都流入到了房地产和股市上去。经济转型不成功让日本经济日益衰退,房地产泡沫又让很多日本人一夜之间负债累累。
二、看到日本强大,美国自然不能视之不理,所以美国针对日本展开了多次贸易战,甚至和一些国家签订协议让美元贬值,以增加本国商品出口,打击日本制造业。
日本一直受制于美国,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美国能扶持日本将经济搞上去,现在也同样有本事把日本拉下来,日本经济衰退也是多国联手操作的必然结果。
三、当时日本年轻人是享乐的一代,国家进步缺人才,人人都有工作有高薪,年轻人反而不愿意劳动和创新。生活如此的美好,及时挥霍青春才是王道。
没有钱好办,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都愿意抛出橄榄枝“帮”你,女孩子赚钱就更容易了,为了买名牌包包和高级化妆品,不道德交易成了公开的秘密赚钱途径。甚至有的家庭主妇当成兼职在做。至于结婚生子嘛,房价太贵,等等再说,这也为日本后来的衰退埋下了祸根。
天灾人祸,日本人在转折中求发展1995年对日本来说,也是不太平的一年,天灾人祸不断,让日本人随时都在提心吊胆。
一月份日本关西地区发生里氏7.3级的地震,六千多人在此次地震中丧命,三十万余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一千亿美元。
按儒家观点,天降灾难,为人君失德,日本二月份将前首相田中角荣定在耻辱柱上,理由是他在为国家购买飞机时接受巨额贿赂。事实上此案已经前后扯皮十九年,此时田中角荣已经于两年前离开人世。
相比地震带来的伤害,邪教带给日本人心灵的创伤更为恐怖,三月二十日,东京的地铁中奥姆真理教的成员释放大量液体沙林毒气,五千多名无辜路人中毒。
十一月,律师坂本堤被奥姆教灭门。此外东京小型爆炸案,福岛恶魔杀人案,都让日本人惶恐不安。很多人的财富都在缩水,失业也成了近在咫尺的事情。自杀从1995年起成了日本人逃避现实的最佳选择。
日本民众对美国的态度也逐渐改变,十月份,日本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就驻冲绳的美军强暴日本女子表示强烈不满,同年冲绳少女安室奈美惠以其自立自强的个人气质和出色的音乐风格成为日本女孩的偶像。
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日本人一下子认清了网络的方便快捷,逐渐干瘪的腰包也让日本网络产品和文化产品更为畅销,日本经济转型缓慢启动。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五分盛世五分衰,日本人似乎在一九九五年一下子从美梦中惊醒,开启了新的时代纪元。
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有句话说得好,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1995年的日本GDP总量达到53339亿美刀,人均更是达到了4.24万美元。要知道那是在1995年啊,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什么?
那年咱们GDP总量仅为6775亿美元,仅从总量来看,当时的日本是中国的7.5倍,至于人均,咱们不足人家的60分之一。
即使是和当时的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比较,超过5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其7成以上,而人均更是美国的1.6倍 。
比他搞得卢森堡和瑞士,那都是小得不能再小得小国,没有总量可言。
如果仅从数据来看,可以说那个时代的日本已经走到了世界经济的最前端。
那个时候的日本,近乎疯狂!
这一切都得益于1985年的“广场协定”所带来的日元升值,日本人士越来越有钱,他们疯狂的消费。
众所周知,货币升值带来的一个比较直接的“好处”,就是你财富增加了。
在协议签订后的1987年底,日元兑美元升值接近100%,同样的面值的日元,就可以兑换两倍的美元,就意味着以前一美元的东西,现在对于你来说,你只需要0.5美元就可以买了。
所以当时的日本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疯狂扫货,尤其是美国,不是贵的他还不要。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美国疯狂的收购资产,洛杉矶的高级住宅区,有一半是日本人、诸如洛克菲勒、哥伦比亚影业这些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大企业,都被日本的企业给大面积收购。
甚至于有人惊呼:“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41个县”。
当时的日本人疯狂到什么程度,据说当年日本有家公司买美国一栋大楼,双方以4亿美元的价格达成了一致。但就在要签合同的时候,日本人却变卦了,他们主动将价格涨到了6.1亿美元。
原因是因为当时世界上单座大楼成交价的吉尼斯记录是6个亿,他们老板想要破掉这个记录。
估计当时的美国人只有一个想法:土豪的世界我们无法体会。
日本人真正做到了人傻钱多。
但疯狂的背后乃是悲剧的开始,日本是个出口型经济为主的国家,本来就是一座建在沙滩上大楼,根基不稳。面对货币升值对于出口产业的打击,那就是非常危险。结果日本非但没有因此把重心放在实业上,严加管控市场,控制银行的信贷业务,以抵御货币升值带来的冲击。
反而是疯狂的放贷,刺激消费,疯狂购买的背后,乃是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不断产生。虚高的汇率,使得出口企业完全扛不住。而大量进口产品的涌入,对于国内市场也是庞大的冲击,从工人到农民,收入持续走低。
事实上,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就已经扛不住了,泡沫破碎,房地产、股市的不断贬值,日本开始崩了。
1995年算是建立在日元升值基础上的最后回光返照,光鲜数据的背后、其实是大量的企业破产、员工的失业,日本经济已经停滞、甚至于倒退。
当然,这还不算完。
1995年,日本还发生了神户大地震这样的天灾,真的是好的坏的凑到了一起。
所以当时的日本,仅仅只是外表光鲜而已,实则挺惨的。
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1995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巅峰,当年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达到了5.45万亿美元,占当时全球的比重接近18%,而当时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GDP只有7.66万亿美元,日本GDP相当于美国的71%,这是日本首次占美国GDP达到70%以上,也是唯一的一次。而当年中国的GDP只有7345亿美元,日本GDP是我国的7.4倍。在人均GDP上,日本当时就达到了4.35万美元,比其现在的人均GDP还要高,至于在当时是否是全球第三,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当时它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7倍左右,确实恐怖。
当时的日本人确实非常有钱,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就开启全球买买买模式。日本对美国的企业资产大量收购;洛杉矶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就连代表着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也属于日本……日本似乎要把整个美国买下,“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41个县”。
但是我们也知道,九十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此后其经济出现了持续的低迷,有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二十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8年日本GDP将再次突破5万亿美元,达到5.07万亿美元左右,现在的日本,其人均GDP也很高,接近4万美元,不过其人均GDP排名已经跌出全球前二十。
其实1995年日本GDP那么高,也得益于日元的升值。自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以来,日元就开始大幅升值,刚好在1995年升值到最高点。1985年的时候,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约为260:1,到了1995年已经升值到79.75:1,升值幅度程度2倍。虽然在当时日元大幅升值推高了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但日元大幅升值也被认为日本九十年代之后经济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5年,日本人均GDP全球第三,那是个怎样的时代?
汇率从360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995年的80日元兑1美元!吓人不?4.5倍!大家自己去加减乘除!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日本GDP才4.8万亿美元,远远低于95年的6万亿美元!人均也还在不断下降!
这就是典型的注水猪肉,23年了,水都还没有挤出一半!
不过这是美国有意为之,到今天为止,日本都还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不错。其实就是个汇率问题!
这跟1944年,轰炸珍珠港如出一辙,自以为是,结果早在别人的手掌中!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