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关的“小红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在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南京大部分的地方还是比较熟悉的,原来的下关发电厂那里有一栋民国风格的小楼,一般本地人都将其称作是小红楼。

这栋小红楼是南京鼓楼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不过对于这栋小红楼的身世比较怪。

有人说这里是当年津浦铁路的南京车站,有人说这里是电厂的办公室,还有人说这里是当年奉安大典的临时建设指挥部所在地。

最出名的说法就是,这里是汪精卫的办公别墅,因此也被称作“汪伪特工部76号”,不过小红楼到底以前是用来做什么的,其实相关记载介绍上还是比较清楚的。

现在的小红楼所在地,是南京江边路跟中山北路的交汇之处东北角落,这里的西边就是中山码头,而中山码头以前是津浦铁路的首都码头。

整座小红楼都是红砖外墙,高度大概有十二米的样子,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目前的小红楼,几乎就跟旁边的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融合在了一起,而在一楼入口的地方有一块标牌,上面写的是“原首都电厂办公楼”。

对于小红楼的介绍,说的是下关电厂原名首都电厂,在1937年的时候落成并且发电,而这座办公楼是在1946年建设成功的。

如果按照现在小红楼标牌上的说法,那一切都没什么问题,可关键在于小红楼的具体建造时间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

介绍上说这座小红楼是在1946年建成的,但是在1935年的《申报》当中,有一张《南京下关新建成津浦铁路首都车站落成》的照片,上面的建筑就是小红楼。

根据《路政》等资料记载来看,1929年的时候建成了中山大道,之后为了方便交通,就在当地建设了津浦铁路首都码头,而这座码头在1936年改名为津浦铁路中山码头。

为了方便乘客购票与乘车,同时建设了一座首都车站,而这座车站建筑,其实就是现在的小红楼,这才算是小红楼真正比较靠谱的出身由来。

至于小红楼其他的身世传说,比方说为奉安大典建设的临时指挥部,还有传得最是玄之又玄的汪伪办公室,其实都没有明确的原始资料出处,完全是坊间传说。

大致上来说,小红楼本来就是津浦铁路的办公楼,一楼售票,二楼是候车室与候船室,但是尚未来得及使用,就被侵华日军所占据。

在抗战胜利以后,小红楼被划给了当时的首都电厂作为办公地点。

作为辅证,在1935年第十五期《方舟》上,有一张《津浦铁路新建首都车站》的照片,而这上面就是小红楼,并且明确写的是“津浦铁路首都车站”。

中山大道建成了以后,人们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城,那时候为了方便,就另外建设了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为防止混淆,在1936年改名“中山码头”与“首都车站”。

车站跟码头前后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直到1935年才基本落成。

那时候人们在小红楼可以在中山码头买票北上,也可以在这里购买渡轮船票之类,甚至也有行礼物品的托运服务,小红楼当时就是个交通枢纽。

小红楼营业没多久,抗战爆发南京陷落,小红楼落入日寇手中,抗战之后小红楼被交给了首都电厂使用,之后就是南京下关电厂的办公楼,直到2009年电厂搬迁,小红楼封闭。

南京下关的“小红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小红楼”位于南京中山北路576号,江边路与中山北路交叉口的东北角,是一座红砖外墙、中西合璧样式的民国建筑,以西南至东北方法向为轴线对称。西南面迎街一楼有门厅,门厅顶部为二楼阳台,两边是二层的辅楼,楼顶有平台。中间主楼局部三层,楼顶迎街一面是四角亭。

目前这幢建筑在“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内,标志牌上的文字记载介绍是:“原首都电厂办公楼。下关电厂原名首都电厂,于1937年竣工发电,此处办公楼建于194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四月。”

但其实这座楼房应为1935年竣工,次年开始作为“首都车站”使用,与“中山码头”均归津浦铁路管理局管辖。后来‘首都车站’名称取消,在车站原址设立了‘中山码头营业所’,实际功能与“首都车站”一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京不久便沦陷,该建筑便归日伪当局管辖。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幢建筑又归民国首都电厂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该楼又成了南京下关电厂的办公场所。2009年下关电厂异地搬迁扩建,“小红楼”由鼓楼区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不对外开放,现在已被列为第五批“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南京市鼓楼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下关的“小红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这座小红楼是在1946年建成的,但是在1935年的《申报》当中,有一张《南京下关新建成津浦铁路首都车站落成》的照片,上面的建筑就是小红楼。

根据《路政》等资料记载来看,1929年的时候建成了中山大道,之后为了方便交通,就在当地建设了津浦铁路首都码头,而这座码头在1936年改名为津浦铁路中山码头。

为了方便乘客购票与乘车,同时建设了一座首都车站,而这座车站建筑,其实就是现在的小红楼,这才算是小红楼真正比较靠谱的出身由来。

至于小红楼其他的身世传说,比方说为奉安大典建设的临时指挥部,还有传得最是玄之又玄的汪伪办公室,其实都没有明确的原始资料出处,完全是坊间传说。

大致上来说,小红楼本来就是津浦铁路的办公楼,一楼售票,二楼是候车室与候船室,但是尚未来得及使用,就被侵华日军所占据。

在抗战胜利以后,小红楼被划给了当时的首都电厂作为办公地点。

作为辅证,在1935年第十五期《方舟》上,有一张《津浦铁路新建首都车站》的照片,而这上面就是小红楼,并且明确写的是“津浦铁路首都车站”。

中山大道建成了以后,人们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城,那时候为了方便,就另外建设了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为防止混淆,在1936年改名“中山码头”与“首都车站”。

车站跟码头前后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直到1935年才基本落成。

那时候人们在小红楼可以在中山码头买票北上,也可以在这里购买渡轮船票之类,甚至也有行礼物品的托运服务,小红楼当时就是个交通枢纽。

南京下关的“小红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我在抖音(陈老头侃南京)中曾专门介绍过此“小红楼”。无需网络复制大块头文字,多了你也不会看,“干货”就这几点:

一是民国时的“首都车站”;

二是民国时的“首都电厂”办公楼;

三是目前为南京区级文保单位,暂不对外开放;

四是传说中的汪精卫的办公楼(首都电厂博物馆中介绍的)。

其他文章介绍的八卦内容,可用八个字来形容:“故弄玄虚”、“骗取流量”。

南京下关的“小红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我以前是做工地的现在我们龙岩市永定区土楼群古竹乡村爱情故事告诉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加油!

南京下关的“小红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这红楼旁边还有个差不多同时期的建筑,现在是个酒店,建筑的设计跟美龄宫差不多,民国风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