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湉与生父变成君臣之礼,奕譞上朝要跪拜亲生儿子吗? ?

载湉过继给咸丰,登基成为光绪皇帝。

自然需要行礼。记得《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片段,元妃省亲的时候,贾府上下包括元春的祖母也需要给身为皇妃的元春行大礼。这就是所谓的“先君臣,后父子”。再举个例子,古代妾室所生的孩子只能认正室为母——古代奉行宗法依附血缘,却又优先于血缘。

咸丰帝奕詝只有同治帝载淳一个儿子,同治帝无后而终,咸丰帝也一并绝嗣。载湉奉旨入嗣继承皇统,成为皇帝,而从宗法之上醇亲王奕譞也不再是他的父亲,而是臣子。载湉的父亲是咸丰帝,奉慈安、慈禧为母后。

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小宗入继大宗的案例。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汉成帝驾崩绝嗣,选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入嗣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汉哀帝。北宋宋仁宗赵祯绝嗣,过继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为储,改名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刘欣与赵宗实入嗣以后,继嗣继统,刘欣以成帝为父,赵宗实以仁宗为父,与生身父母之间的宗法关系断绝。无论朝堂还是私底下,其生父生母都需要行臣子命妇之礼。

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之争”又是个例外。明武宗断嗣让兴献王世子朱厚熜入嗣,后来的嘉靖帝朱厚熜仍旧尊奉了自己的父母。朱厚熜是明武宗的堂弟,两人是兄终弟及,让朱厚熜继承帝位的是明武宗,总不可能让朱厚熜做明武宗的儿子。所以世宗朱厚熜认为自己是“继统不继嗣”,自己的父母不能变。

当时朱厚熜的父亲已死,然而其母兴献王妃蒋氏入宫,仍旧是按皇太后之礼。其与朱厚熜之间仍旧尊皇家母子之礼,而非君臣之礼。

光绪帝的情况,与明世宗不同却又有所相同。慈禧太后选定载湉后,谕旨是让载湉入咸丰帝之嗣,日后主祀咸丰帝奕詝的宗庙,将来光绪帝子嗣再过继同治帝。从宗法角度来说,载湉就成为了咸丰帝的儿子,不再是醇亲王的子嗣。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遵行君臣之礼而不是父子之礼。

更何况,载湉养育在慈禧太后身边,慈禧太后又怎么会容忍醇亲王仪仗皇帝生父的身份呢?当年明世宗追封生父为“本生皇考兴献穆皇帝”,而奕譞身后只能被封“本生皇考醇贤亲王”。“本生皇考”也就是割裂宗法上的父子关系,如此一来,载湉就不再是醇亲王之子,而是醇亲王之君上。

载湉与生父变成君臣之礼,奕譞上朝要跪拜亲生儿子吗? ?

当然要跪拜了,因为自载湉进宫那一刻起,他与奕譞就已经不再是父子关系,而是君臣关系,君臣之礼,臣下当然要跪。不过有的时候,一些有特殊功勋的臣下是可以不跪的,这要看皇帝的恩裳。

1874年,同治帝因病驾崩,膝下无子,按道理应该是从同治帝的晚辈当中选择一个溥字辈的人来继承皇位,但是慈禧太后师心自用,强制选择了自己的侄儿载湉继承皇位,行兄终弟及之礼,承继咸丰帝之后。朝臣曾经有过很大争议,但是摄于慈禧太后的淫威,并不敢直接冲撞慈禧太后,而是以主张为同治帝立嗣的方式来进行抗议,其中御史吴可渎甚至以尸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光绪成为皇帝后,慈禧太后依然是太后,醇亲王奕譞因而更加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在1884年的甲申易枢当中,奕譞得到重用,掌总理衙门。

历史总是会极其相似,1908年,载沣成为摄政王,其子溥仪成为新皇帝,载沣同样要给年仅3岁的溥仪下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