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的包衣和辛者库有什么区别?

就像酒店领班与普通服务员,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清朝的“包衣”指的是世代奴仆,清朝入关前,将大量的战俘等编入八旗,他们并没有人身自由,而且世世代代都是奴仆,除非主人特许否则不能够脱离。

看过清宫剧也知道,清朝以自称“奴才”为荣,满清包衣虽然作为奴仆,但是却也能够拥有自己的官阶、府邸、奴仆与财产,“奴仆”的身份只是相对于他们的主人而言。同时作为包衣,他们也不必服兵役、徭役等等。

包衣也是旗人的一种,他们虽然是“奴仆”,但服侍的只有皇帝与皇族成员,并不是所有旗人都能够拥有包衣奴才的。内务府上三旗,即正白旗、正黄旗与镶黄旗的包衣完全属于皇帝,只服侍紫禁城。而下五旗包衣所服侍的,就是亲王到辅国将军等高等皇族。

《甄嬛传》中的夏冬春被视作家世不低,其出身“包衣佐领”家庭,也就是说夏冬春家就是个高级奴才头子出身的小姐。清朝包衣的出身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包衣还有一种就是“辛者库人”,其实身份待遇上并没有太多区别,不过辛者库人从前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被认为低人一等。其实包衣与辛者库的区别,打个比方就像酒店领班与普通服务员的区别。

清朝康熙帝的良妃卫氏,出身辛者库;而雍正帝胤禛的生母德妃乌雅氏,还有嘉庆帝颙琰的生母令皇贵妃魏佳氏,都是内务府包衣宫女出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