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道士皇帝朱厚熜,如何牢牢掌控国家大权的?
明世宗朱厚熜,通过“大礼议”之争大规模清除朝廷中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势力,逐步掌控了政权,少年天子将皇权牢牢的抓在了手中。
朱厚熜生于湖广布政司的安陆州,本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武宗朱厚照死后绝嗣,经过朝廷商议决定迎奉朱厚熜为帝。
即位不久后,嘉靖帝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
最终嘉靖帝以“大礼议”为机肃清反对他的大臣,掌控了政权。嘉靖帝效仿太祖与成祖,大规模进行改革,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与封建地主贵族,诛杀奸佞,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治理水灾,并且整顿军队与边防。
嘉靖帝在位时期,虽然崇尚道教,但中央集权更加集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