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4冷车启动会“哒哒哒”响一两秒,从空挡进D档时,踩油门会猛地前进一下,是什么问题?

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我的车也是Rav4,题主所说的情况我也遇到了,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吧。

首先启动瞬间的响声我觉得应该是正时链条的响声,特别是长时间停放后比较明显,换机油后更是突出,声音特别大。首保时我也听到了,当时询问维修人员,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说是机油放空了,噪音是润滑油泵的声音,后来我觉得更像是正时链条拍打涨紧器发出的声音。

上图就是一个链条涨紧器的示意图,黄色的是链条导板,涨紧器在后面推着导板使链条压紧,这样不会跳齿,因为发动机工作时转速是不确定的,转速波动时链条会有抖动,因此单独使用弹簧来顶的话力量是固定的,不能很好束缚链条,所以发动机都使用弹簧配合油压驱动,车长时间停放后润滑油回流,涨紧器内没有油压,所以启动瞬间链条稍微松,拍打导板会发出异响。

至于题主所说的挂D挡踩油门会突然前进应该是偶发性的吧,题主可以试一下,挂D挡后立刻松刹车,基本上这时候都会出现,特别是你急于起步时最容易出现,反而你挂上D挡后慢悠悠松刹车时并不容易出现。

我也遇到过几次,我猜测应该是变速箱和发动机共同造成的。因为从空挡切入D挡时变速箱档位突然结合,瞬间动力较大会有突兀感,所以很多车都有挂挡退点火正时降低扭矩的设定,当变速箱控制系统接收到你挂D挡的请求时会先向发动机发送一个降低扭矩的请求,告诉发动机:我要换挡了,别那么用力,然后发动机推迟点火,混合气点燃更晚,输出扭矩减少,这时候变速箱控制系统就快速挂1挡,全程柔和不突兀,挂好挡以后变速箱告诉发动机:OK,挂挡完毕,继续正常工作吧,然后发动机恢复正常点火提前角,输出扭矩恢复正常。

题主所说的情况应该就是挂完挡后刹车松太快,结果正赶上发动机恢复点火提前角增扭,所以瞬间扭矩很大就会有往前窜的感觉。可以试着挂完挡稍等一秒,让发动机完成增扭的过程,这样变动系统的应力均衡了,起步就变得柔和且有力。

RAV4冷车启动会“哒哒哒”响一两秒,从空挡进D档时,踩油门会猛地前进一下,是什么问题?

发动机冷车启动时,有些发动机会发出卡拉拉的声音,很多人认为是发动机有故障,实际上这种声音不是故障!是很多发动机固有的!这就是发动机液压挺柱缺乏压力导致气门异响。

什么是液压挺柱: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的开闭会产生一定的撞击,有撞击就会有噪声,有些发动机就会采用液压挺柱,自动调节气门间隙,以降低这种噪音,而这个自动调节是通过液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机油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调节。

发动机长时间熄火以后,发动机上半部分的机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到油底壳,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压力下降,在发动机启动瞬间,机油泵压力不够,液压挺柱由于没有油压,起不到自动调节的作用,气门间隙增大,就会产生瞬间的哒哒哒的声音,一般情况下,这种声音会随着发动机机油压力的建立重新实现自动调节,哒哒哒的声音会逐渐消失。如果这个声音长时间不消失,那么就说明这个挺柱的柱塞有磨损,此时就需要检查更换。

RAV4冷车挂D档稍微给油就串车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日系车的风格,不仅仅是RAV4,绝大部分的日系车都是这个调教方式,主要是低速减速比设计比较大,发动机、变速箱匹配向中低速优化,导致低速油门特别敏感。如果加入92号汽油这种情况会降低或减弱。属于正常现象。

RAV4冷车启动会“哒哒哒”响一两秒,从空挡进D档时,踩油门会猛地前进一下,是什么问题?

这么牛逼,没有改装就有这么强的推背感

RAV4冷车启动会“哒哒哒”响一两秒,从空挡进D档时,踩油门会猛地前进一下,是什么问题?

丰田系列自动挡汽车,基本上都是存在这个现象,与变速箱设计有关

RAV4冷车启动会“哒哒哒”响一两秒,从空挡进D档时,踩油门会猛地前进一下,是什么问题?

启动时哒哒哒是启动机的工作声音,正常一下就打着车了,建议检查下油电

RAV4冷车启动会“哒哒哒”响一两秒,从空挡进D档时,踩油门会猛地前进一下,是什么问题?

在冷启动时发动机都会有短暂的哒哒哒的声音,根据使用的机油粘度不同,一般在5-10秒左右,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出现哒哒哒异响的原因主要是发动机在长时间停放以后,机油会回流到油底壳中,当再次启动发动机的时候,机油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到达发动机各个位置。
而发动机气门都是有液压顶杆自动调整间隙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动机气门在运转过程中出现哒哒哒的声音。冷启动时机油不能马上到达气门顶杆的位置,这时凸轮轴和气门之间就会出现间隙,所以会有哒哒哒的声音,当机油达到顶杆的位置以后,顶杆有了机油压力声音就会消失了,这是正常现象。而丰田自动变速箱车型在起步时确实动力输出不太线性,会有向前窜的情况,感觉动力好像很猛,但真想加速了又会感到后续乏力,搞了半天就是起步那一下比较唬人,后面就没劲了,这也是正常情况,就是厂家设计调教的原因,不是有故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