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西门庆连县太爷都收买了,为何却收买不了验尸官何九?

因为何九不是县太爷,他害怕武松。

古代的验尸官叫做“仵作”,在宋代“仵作”是一门祖传的职业。

由于古代人的思想较为封建,他们认为含冤而死的人会变成鬼。鬼会抱负仇家,或着向活人传达一些有助于破案的信息。所以仵作除了要精通一些基本的“验尸技能”,还要懂得一些通灵术。

职业的特殊性产生了一种另类的职业文化,敬畏鬼神的仵作们往往不敢轻易的颠倒黑白,违反祖宗传承下来的职业道德。

施耐庵先生了解仵作这门职业文化,所以他有意的将“武大郎一案”的转折点放在仵作何九身上。

何九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的仵作,他在县衙当差,与武松算是半个同僚。他深知武松是一个武艺高强、有仇必报的活阎王,又了解武松与武大郎之间可贵的兄弟之情。

现如今,武松在奉命外出期间,他的哥哥突然被人毒死了。等武松回来一定会闹个天翻地覆,倘若自己帮助西门庆作伪证,说武大郎是患病而死的。

一来有违人伦,更侮辱了自己这个职业,二来如果武松知晓,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可是西门庆这个地头蛇他又惹不起,何九一时之间没了主意。

好在何九的老婆是一个头脑聪明的女人,她出了一个好主意。她让何九把西门庆给的银子保存好,作为西门庆贿赂官差的证据。

此外,她又猜准了西门庆为了毁尸灭迹,会联合潘金莲把武大郎的尸体火化。

她嘱咐何九在武大郎火化的时候偷两根骨头出来。因为人被毒死之后,骨头是黑色的。有了这两根骨头就等于掌握了西门庆毒杀武大郎的证据。如果武松找何九发难,何九便把骨头交给武松,武松自然会除掉西门庆。 如果武松不想报仇,何九便偷偷的把骨头埋了,再用西门庆给的银子买点冥货,到武大郎墓前偷偷的赔礼谢罪。

何九听了老婆的话,老老实实将银子保存好,然后又偷了两根武大郎的骨头。

果不其然,发现武大郎被害的武松第一个找的人便是何九,而何九把那两根发黑的骨头和西门庆给的银子交给武松,将自己洗的干干净净。

不得不说,何九夫妇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们俩所表现出的精明却令人感到惊叹。

他知道武松不敢对县太爷怎么样,却敢对自己下手。这是西门庆无法收买何九的最根本原因,县太爷不怕武松,敢拿这个钱。但是他何九无权无势,更不是武松的对手,怎敢随便答应西门庆?钱虽然是个好东西,那也得有命花不是?

当然,从道德角度而言,何九是个好人,他没有见钱眼开,更有预感坏事作尽的西门庆必然会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在站在了武松这边。

最终,何九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更坚持了自己的良心。

《水浒传》中西门庆连县太爷都收买了,为何却收买不了验尸官何九?

何九算是水浒里的一个小人物了,不过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生存技巧,面对前有官府后有豪强左有好汉右有强盗的生存环境,何九能够保全自己性命,真的是拼尽了全身力气。至于说西门庆为还可以收买县太爷,而收买不了何九,主要原因还是县太爷不用怕武松,而何九可是很怕武松的。

何九是个仵作,这个活计并不好干,平时可能没啥事,一遇到事都是人命关天。因为他经手的案子都是有人命的,所以一旦牵扯人情那都是很大的人情。长时间的仵作工作,何九早已懂得该如何应对这种人情。

所以当武大郎死了,西门庆请吃喝并送银子的时候,何九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武大郎搬来不久,但在当地那可是个著名人士,不只是因为武大郎身材矮小拥有非同常人的外表,更因为他有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潘金莲,那金莲何九之前并没见过,但是也听说长得是风骚妩媚,十分动人,这样的人怎么就给武大郎当老婆了呢。后来武大郎更有名了,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个打虎英雄的弟弟武松,在县衙当了都头。要说这武大郎,真是让人奇了怪了啊,自己这么挫,娶个老婆千娇百媚,亲弟弟也是高大威猛,英雄盖世,这怎么看怎么不搭。

至于西门庆呢,是当地卖药材的一个大老财,平日里就爱勾搭妇女。何九作为一名仵作,对药材也是颇多了解,跟西门庆也打过几次交道。这西门庆一般只对漂亮妇人和达官贵人感兴趣,对自己是爱答不理。现在一下子转了性,对自己又请吃又给钱,再一联想西门庆的为人,武大郎的死,何九很快就有了怀疑,但是西门庆给钱,何九不敢不拿。等到他到了武大郎家验尸,看到了潘金莲模样,心中惊叹传言不虚,这潘金莲果然风骚入骨,武大郎凭啥可以娶她为妻呢,再一看武大郎也确实是被毒死的,联想一下西门庆之前作为,很明显,潘金莲西门庆勾搭一块了,武大郎是被西门庆潘金莲害了,西门庆是要堵住自己的嘴呢。

自己拿了西门庆银子,如果武大郎只身一人倒也罢了,死就死了,自己睁眼闭眼无所谓,但是武大郎的弟弟武松那可是厉害人物,一旦武松回来闹将起来,势必找上自己,到时候那该如何是好。何九一时想不出头绪,只能装作中了恶,倒地晕倒,暂时蒙混过去。回家以后跟媳妇一商量,没想到他媳妇反应更快,让他到时候拿两块武大郎尸骨做证据,而且那银子也不能动,将来武松真问起来也好有说辞证据。后来武松真的找了上来,直接亮出刀子让何九讲出当日武大郎尸体情况,何九一看哎呀武都头这是准备要玩命了啊,吓得他赶紧把钱和发黑的尸骨找来,又把西门庆如何交代的告诉了武松。值得玩味的是,武松问奸夫是谁的时候,何九这个老狐狸居然假装不知道,让武松去问郓哥,可以说,直到这个关头,他也不敢完全得罪西门庆,因为他也不敢保证武松就一定斗得过西门庆。何九的精明细致,可见一斑。当时武松已经找上门了,刀子摆在桌面上,更何况早前何九跟老婆已经商量好了该怎么办,所以很快就招了。

而县太爷呢,平日里高高在上,早就跟西门庆勾搭一起了,这次西门庆给了不少好处,自然睁眼闭眼了。武松前来给哥哥申冤,他非但置之不理,还把他说了一顿。这就看出何九跟县太爷的不同了。首先县太爷跟西门庆关系很好,从那里不知道拿了几千几万的银子,县太爷需要西门庆这样的人。然后县太爷是武松顶头上司,他不但不怕武松,还敢训斥武松。而何九呢,平日里跟西门庆没什么交情,这次是迫于西门庆权势才暂且收了银子的。对于打虎英雄武松,何九是打心眼里畏惧,自然要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了。武松看到县太爷指望不了了,就决定自己报仇,这时候的武松十分理智,只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就直接自首去了,连这次案件最大的推手王婆都放过了,只是拉她去见官。

看到何九,不禁想到后来押送武松的两个公差。武松路过施恩管地后,醉打蒋门神,遭遇蒋门神一伙人陷害报复,吩咐两个押送他的官差路上结果了武松。这时候施恩来送武松,还拿出银子给官差,希望俩人路上善待武松。结果呢,这俩官差就没有何九精明,觉得武松已经是个死人,施恩来这套没用,不但不收钱,还对他俩恶语相向。正常来说,官差对这样的好处费是求之不得,怎么这俩人如此反常呢。这立马引起了武松的警觉,一路上小心提防,在飞云浦还没等官差发难,武松就率先杀了俩人。如果两官差有何九的精明,拿了施恩钱财,一路上假装好声好气,这样就不会引发武松警觉,到时候再下毒毒翻武松,杀武松就易如反掌了,也不会被武松反杀。

何九这样的人物,显然是成不了好汉的,但却是水浒里面十分鲜活真实的人物情况。如果说何九刚直不阿,在发现武大郎中毒而死时直接揭发出来,那估计很可能被西门庆害死。如果何九一味黑心,彻底被西门庆收买,坚决不对武松说出事实,那武松通过别的途径调查清楚以后,说不定也会杀了何九,就算不杀他,也会跟对待王婆一样把他送进大牢。不过,何九坚决不说的可能性很小,别说他本来就打算告诉武松实情,就算一开始想隐瞒,普通人面对武松那样的大杀神在跟前,也会吓得不由自主的说出实情,这恐怕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而何九的厉害之处,就是拿住了证明武大郎中毒的尸骨,提前做好了准备。

有时候想一下,如果自己是何九,还真不见得可以做到跟他一样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呢。

《水浒传》中西门庆连县太爷都收买了,为何却收买不了验尸官何九?

事实上,在西门庆看来,他认为自己已经摆平了何九叔。他请何九叔吃了饭,喝了酒,末了还给了他十两银子。何九叔自始至终态度谦恭,没有拒绝。在紫竹街家看到武大郎的尸体时,也没有胡言乱语,虽然突然中恶没有亲自验尸下结语,但从他前前后后的表现来看,一切都符合被收买的特征。

西门庆这么精明的人,却被何九叔装疯卖傻掩饰过去,后来还反水,有三点原因。

一是他现在混得春风得意,心里有点儿飘。

二是有县太爷给他托底,认为谅他一个小小的仵作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三是他没能体会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复杂心理。

那么,何九叔就是一个油盐不进,两袖清风,正义感爆棚的人吗?

也不是。

何九叔是个仵作,工作职能类似于现在的法医。但在当时社会,这种职业是受歧视的,三代以内都不能参加科举,所以,大多数仵作是家族传承的职业。

他们属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任何时候,社会底层人的生活都很艰辛,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步履维艰。时时刻刻需要察言观色,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个方面的人,会砸了自己的饭碗,甚至把命丢了。

武大郎死后,西门庆突然找自己喝酒,又塞银子,他心里就明白了个八九不离十。可是,他又不敢不吃不喝,不收钱,西门庆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他得罪不起,只好先应承下来。

可是,他也知道,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武松这位爷能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现在还是县衙里的都头,回来后岂能善罢甘休,也是自己惹不起的主。他要想平安,得想个稳妥的办法。

下面是他从武大郎家里回来对老婆说的话:

到那里揭起千秋幡看时,见武大面皮紫黑,七窍内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齿痕,定是中毒身死。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蜂剔蝎?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了,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冈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斩眼的男子,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必然要发。”

这番言语充分反应了他此时此刻的矛盾心理。

所以接下来,他偷偷取了武大郎的骨殖,并和西门庆送他的十两银子放在一起藏了起来,做为物证。

如果武松回来要搞事情,他就拿出这些东西,武松也挑不出理来。

如果武松也稀里糊涂过去,他也不会主动交给武松,这些东西就会一直这么藏下去。

果不出他所料,武松哪会吃这哑巴亏啊,回来后就风风火火的找上门来,然后顺藤摸瓜,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而何九叔因为早有盘算,平安的度过了这一劫。

《水浒传》中西门庆连县太爷都收买了,为何却收买不了验尸官何九?

人性无非两种:一种是贪。心生贪欲,见钱眼开。收人钱财,替人办事。 帮势不帮理。第二种是惧。为人良善,却性格懦弱。畏惧权势,明哲保身。何九叔属于第二种。

何九叔是个精细人,是从王婆的口中说出的。诸位一定好奇,九叔到底如何精细?可否说来听听。西门庆找到何九叔,先请他喝酒吃饭。常理讲,一个颇有权势的人,请一个下人吃饭。做下人的,承蒙看得起,往往受宠若惊。

九叔却心如电转,想到平时少有往来,突然好生礼待,喝酒吃肉,套套近乎,必定有事相求。

果不其然,西门庆掏出了十两银子拿给何九叔。先宴请,后送银子。所谓无功不受禄,何九叔更是疑窦大起。

西门庆再三让九叔收下,何九叔只是推脱,未说明来意,何敢轻易应允受赏。西门庆说明来情,硬把银子塞到何九叔手中。九叔已明状况,这十两银子,西门来打点,武大之死,与其有莫大关联。见到潘金莲神态,勘验武大尸体,更知武大是西潘等人下毒陷害。

何九叔左右为难,西门庆在当地颇有权势,上至官府,下至豪绅,彼此都有护围照应。若不照章办事,只怕得罪于他,日后难以生计。

但武松是武大兄弟,此人神勇无匹,性格刚烈。若是被武松知情来龙去脉,查勘起来,自己私下受贿,反成了西门一伙。惹怒了武松,项上人头难保。

何九叔既然精细,自有其精细的手段。偷偷暗藏一手,滴水不漏,以策万全。

这一手,两边不得罪,查问起来,都能推诿于人。哪一手,我且说给诸位听。何九叔迫于形势,收了西门庆十两银子,先藏着。我自当按章办事。殓身火葬,停丧出殡,也不多话。武松看不出蹊跷,这件事就算过了,天下太平。

若是武松粗中有细,看出名堂。可把十两银子和武大的两块骨头,当做佐证呈给武松。武松是个明理人,知他只是替人做事,迫于无奈。冤有头债有主,武松自会找西门庆报仇,与他无关。

若是武松对他将信将疑,他就带武松找了个人证,郓哥。这个小哥有见过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奸情,郓哥备细说明,武松自会清楚始末。有人替他说开,他也从这趟浑水中,脱身而出。

何九叔一介草民,为人良善,形禁势格之下,迫于权威,也会妥协。知县可以收买,因为官权相护,贪图钱财,为人办事,替人消灾。出了事,武松也拿知县没法子。何九叔是夹层缝里生存的人,无权无势,遇到事情,只能明哲保身,这本身低层阶级的写照。

权势当道,良民难当。何九叔,他只做了他该做的事。说到善恶,没所谓泾渭分明。为人不求富贵,但求无过罢了。

《水浒传》中西门庆连县太爷都收买了,为何却收买不了验尸官何九?

何九虽胆小怕事,却正直无私,疾恶如仇,又惧武松威风。所以西门收买不了眼界宽广的何九叔。

《水浒传》中西门庆连县太爷都收买了,为何却收买不了验尸官何九?

何九叔是个人精,轻而易举的看穿了西门大官人和潘金莲的不正常关系,看出了武大郎死亡的蹊跷。

他这人有点良心,但只是一个小人物,无权无势,当面罗对面鼓的仗义执言,伸张正义他不敢,可做黑心事他又不愿意,夹在西门庆和武松之间只好选一个折衷的方法,来个两不得罪。

何九叔从种种迹象里看出武大的郎事情有异样,人命关天,他不敢大意

某天何九叔去给武大郎验尸,碰到了西门庆。

何九叔社会地位低下,而西门庆平日里和县太爷都有往来,何九自认高攀不上,西门庆也从来不正眼瞧他。

可这天西门庆一反常态,对何九叔态度殷勤,不仅邀请他去酒馆喝酒,还送上十两银子。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即便是一般人也能看出西门庆的反常,何况何九叔那么精明的人,他不敢收西门大官人的银子。

西门庆表示你不收这钱,就是跟我过不去,何九叔哪里敢拂逆西门庆的意思,只好收了银子。

待到了武大郎家,见到潘金莲是个美貌少妇,何九叔心里的疑忌更重了,他知道西门庆是个浮浪子弟,专爱撩拨有些姿色的女人,他断定这里面的事情肯定不简单。

还真让何九叔猜对了,武大郎的尸体发黑,一看就是中毒身亡。

巧妙脱身,何九叔和同样是人精的老婆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

何九叔看出武大郎是被毒死的,他当时就想告诉大家真相,可是西门庆有钱有势,他开罪不起,可糊里糊涂地过去了,将来武松怪罪起来,他也担待不起。

毕竟武松是个不要命的人物,他虽然没见过武松出手,但是武松打虎的威名已经传遍了整个阳谷县,那老虎连专业猎户都咬死了七八个,武松能单枪匹马干掉它,可见有多厉害。

一个缓兵之计迅速在他脑中成形,他假装害了疾病昏了过去,王婆便让人把他送回了家。

等到人都走光了,何九叔卸下伪装,和老婆说了西门庆和武大郎的事。

他老婆就告诉他先服从西门庆,但是要留个心眼,先向郓哥打听一下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然后留块武大郎的骨头作证据。

武松如果来问便把骨头给武松,他不来的话这事稀里糊涂过去就好了。

何九叔听罢大喜,凡事都按老婆说的来办。

武松精明强干,发现了事情的蹊跷,逼问出了真相

武松的头脑一点不比何九差,哥哥身体健康,怎么可能说死就死。

他压根不信潘金莲的话,在潘金莲出打听出验尸人之后,他直接找了何九叔,武松把刀子一亮,两眼一瞪,何九叔便怂了,他当即拿出武大郎的骨头,还说出自己的推断。

有了人证物证,武松气势汹汹的去了县衙,哪知道县令收了好处,只是推搪。

武松见正常途径走不通,这才懂了亲自报仇的念头。

事实证明何九叔担心的很对,即便他昧着良心说武大郎正常死亡,武松还是能在郓哥那儿知道真相,到时候他免不了被武松捅几百个透明窟窿。

其实我们不必苛责何九叔,说他没正义感,如果验尸的时候他就说说出真相,恐怕他就是另一个武大郎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