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二十年”?对此你怎么评价?

1985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五个国家签订的“广场协议”。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的二十年,英法德却没事儿?

可能大家不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有多猛?

众所周知,咱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连美国港口的吊机也是中国的商标。然而这些日本在数十年前就做到过,而且更厉害。

那个时候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其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的资本全球性的扩展,疯狂收购海外资产。美国的帝国大厦被日本人买了,哥伦比亚电影是日本人的,洛杉矶一半的房地产也是日本人的,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日本的gdp一度接近美国的七成,俨然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但是,美国是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的,其根源便在“广场协议”!

先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什么是广场协议:

从1980年开始,美国国内出现了贸易和政府赤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决定通过提高基准利率的方式,之后虽然大量资本流入美国境内,美元也开始升值。

但是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出口的竞争力,使得贸易赤字更加恶化,无奈之下,美国政府只好让美元贬值,并联合德国和日本等五个国家在纽约的一个名叫广场饭店的地方签订一起影响外汇市场的协议来帮助美元实现贬值。

而这对于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这次会议之后,日本等各国开始行动在市场上大量卖出美元,美元贬值的目的达到了,但日元也升值了,日本出口产品收到阻碍,为此,日本国内实施宽松的政策来刺激出口,即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之后国内大量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和房市,最终形成了经济泡沫,并在1990年代破裂。日本陷入经济危机,一蹶不振近20年,

这就是所谓的“失去二十年”!

当然,当年和美国签协议的还有德国、法国、英国,为什么唯独日本这么惨?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的经济繁荣实际是建立在美国的市场基础上,对于美国依赖性很强。特别是日本的经济结构是出口型经济,而且大部分市场也是在美国,美元贬值所导致的日元升值,势必会影响日本的出口业。

同时日元的疯狂升值使得日本人“一夜暴富”,紧接而来的便是疯狂消费,到处“买买买”,日本的股价、房价飙升。而这些其实都是“泡沫”,当泡沫破裂之后,那么便是金融危机了。

那么日本为什么冒着失去20年的风险也要签订广场协议,难道是日本没有料到广场协议产生的后果?

其中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点,日本是被迫的,二战后日本失败投降,之后美国就派兵进驻日本,也是在进驻的这段时间,日本知道两者之间的差距,所以不敢贸然不从,从经济方面来说,如果当时日本不签订这个协议,事后美国也会想尽方法让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点,日本没有在日元升值之后做出相应的调控措施,而是更加的放松,这是一种膨胀,当时的日本已经疯狂了。

总之,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主要是帮助美国经济转好之后,自身经济衰退的二十年,主要是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的,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告诉我们强者才具有话语权。

同时这也是对于咱们的警告,引以为鉴!

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二十年”?对此你怎么评价?

.简单作答,敬请指教。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明治维新运动。竭尽全力向欧美学习,开展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也由此在上世纪30年代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侵略过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和缅甸等10多个国家。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对抗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积极拉拢日本,政治经济上给予大力扶持,致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一派欣欣向荣,大有赶超美国之势。这时的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于是把枪口指向了日本,经过多轮谈判,美国与日本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随即美元贬值日元飚升。表面上看日元升值是好事,但实际上大大削弱了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日本经济停滞20年。这就是日本失去20年的来由。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中美贸易与日美贸易存在相似之处。美国又想用当年对付日本的老办法来对付中国,中国有了前车之见,肯定不吃那一套。现在特朗普急了,暗的不行就明来,公然发动贸易大战,对中国输美产品强征高额关税。但有稳定良性结构的中国经济,不是谁想击垮就能击跨的。我们一定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坚决进行反制,决不能让美国佬的阴谋和阳谋得逞。

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二十年”?对此你怎么评价?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是日本大藏省主动“挑破”的。日本人今天不为买房发愁都应该感谢日本大藏省主动“挑破”泡沫,让日本经济“失去了20年”。

首先来说,日本上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这20年经济腾飞过程中也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其中就有日本大藏省一直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

尤其是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为了应付美国“日本国内内需不振”的指责,1987年追加了6兆日元(6万亿日元)的财政预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结果6万亿日元的基础建设资金几乎都流入了日本房地产市场,当时日本房地产有多火爆?今天世界级半导体巨头京瓷都想把研发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市场太赚钱了。

巅峰时期大家都知道,东京的地皮纸面价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我找了一些日本泡沫经济时的新闻报道来看,有一则报道说即使是东大毕业生,不背四五十年的房贷也在东京买不起“一户建”。

1990年,日本最高财政机构大藏省(目前分拆为财务省与金融厅)对金融机构下达了限制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过度融资的行政指导。

大藏省主要出台了两招:

第一,金融机构对于房地产融资的增长率不得超过其总融资的增长率,即总量规制;

第二,金融机构须报告其对于房地产、建筑、非银行金融这三种行业的融资情况,即三业种规制。

大家可能不太能理解这两招对日本房地产市场杀伤力有多大,举一个例子,类似于今天突然发布两项政策:

1、 即日起对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民众,征收市场价100%的房产税,并且第二套房20年内不允许交易,不允许抵押;

2、 按照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1:2的比例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房,月收入1万人民币以下者均可以申请,保证100%申请成功。

其结果就是日本经济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而且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不良债权高达200兆日元(200万亿日元),日本一直到2001年才消化掉这么多不良债权。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泡沫经济虽然破灭,但是日本的就业情况、人均收入都没有明显的下降(有下降,但是没有断崖式下降),而且到了1995年就业和人均收入就进入上升曲线了。

同样,使得大批日本企业把战略方向从房地产市场调整回自己的本业,比如现在世界半导体巨头京瓷,在上世纪90年代加大了对技术的投入,使得目前京瓷在半导体领域某些细分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王者,华为、小米手机都有京瓷的零件。

日本的房价也长期在低位徘徊,我说过N多次,再说一次,我的朋友2010年在东京山手线巢鸭站(类似北京地铁十号线牡丹园站,地理位置;)附近买了一套大概20世纪90年代的50平米公寓,总费用为1500万日元。他的这套房子距离地铁站,走路10分钟。

而2019年,我曾经在他的鼓动下差一点就在东京买房,当时和他房子类似的小面积公寓1800—2000万日元。(约等于100—120万人民币)

2019年北京牡丹园地铁站步行20分钟以内的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单价也在8万人民币/平。

今天日本人生活压力比中国人小那么多,我觉得最主要原因就是1990年日本大藏省主动“挑破”日本房地产泡沫。真的,在日本,只要在东京有一份正式工作,工作三年内攒够首付是非常容易的。

顺便说一句,日本首付最低可以零首付的,而且房贷利率是在1%以下的。

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二十年”?对此你怎么评价?

1985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的“广场协议”,该协议的核心就是日元对美元升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升值约一倍,对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英国英镑都出现大幅升值。对日本来说这是个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是日本经济和国运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在西方国家中,其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并且日本的高科技产业、汽车和电子等也发展迅速,整个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茅,傲视群雄,这些使得部分日本人陷入“日本可以说不”的美好愿景之中。

1985年的广场协议,影响深远,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打击日本的外向型出口经济

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有限,其经济主要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利用全球化的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而日元的大幅升值,导致日本产品变的昂贵,进口有利而出口受累,这直接打击了日本的出口型经济这一国家根本。

2 日元长时间快速度升值,导致热钱不断流入,经济投机普遍

日元的长期升值预期,导致国际热钱流入日本,这些热钱进入日本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导致这些领域出现巨大泡沫。高房地产价格,又导致国内民众的消费意愿下降,普通年轻人大多数无力支付高昂的住房价格,社会生育率降低,早早进入老龄社会。

此外,日本国内经济过热,为了回收过多的流动性,给经济降温,央行不得不加息,而加息,又会导致日元升值,热钱流入,同时又打击股票和债券市场以及日本出口型经济,成为了恶性循环,而经济则是根本,这个经济危机迟早会爆发。

3 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和国民到国外并购和消费变得有利可图

日元的升值,导致购买力增强,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到国外并购和消费变得有利可图,企业并购成本也变得相对低廉,到国外就是“买买买”。这些势必会导致国内的消费减少,国际进口贸易增多,这会打击国内经济。

4 国际对冲基金等趁机做空日本市场

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大鳄,看准了日本经济的软肋,同时在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做空日本,由于杠杆交易和羊群效应的存在,做空力量放大许多倍,并且非常迅速。在1990年日本的泡沫经济达到顶点,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崩溃非常迅速,日本经济从此许多年一蹶不振。

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国之所以安然无恙,是因为与日本有很大不同:

首先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国家货币虽然也对美元贬值,但是这些国家注重实体经济,不搞房地产等领域投机。尤其德国,注重高端制造和科技,反对投机,其房地产市场基本没有投机。

其次这些国家在经济领域对美国的威胁没有日本大。

最后这些国家央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出现明显失误。日本的日元升值,速度太快,时间太长,导致热钱长期大量流入,鼓励经济投机,并且刺破房地产泡沫速度太快,导致经济巨幅震荡,这些都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央行有一定责任。

总之,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始于广场协议的,日本为我国和世界提供了一个经典的经济研究案例。

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二十年”?对此你怎么评价?

日本不是失去了二十年,而是自战败后,没有了军事和政治上的顾虑和牵绊,在美国的庇护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发展经济,才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熬人的经济成果,可是做为美国棋局上的一颗棋子,随时要面对丢卒保车的结局,说到底,自始自终日本人的命运,一直掌握在别人的手上,何谈得到与失去!

人们对日本所谓失去的二十年,其实是对1985年9月22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逼迫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打压和减缓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直到今天日本经济的低迷,很多人都认为和那一纸协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80年代美国因为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一直忙于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疏于治理自身国内的问题,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再加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美国财政赤字急剧增加,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美国决定以美元货币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

日本成为战败后,一心埋头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工业底子不错,再加上美苏在亚洲利益争夺的空档中,捞取了大量的好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到了1985年,日本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产品遍布全球,美国人惊呼,日本人这是要以经济占领美国的节奏啊!

以利益当先的美国政客,在媒体的推动下,把对自身经济处置不利的无能,甩锅于日本的商品出口,挤压了美国的贸易空间,换而言之,就是变相的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也是给自己一个收拾日本的借口。

对于美国的口头警告和暗示,日本方面当然了然于心,政客们还以为日本比其他国家更有种优越感,在争吵声中表达对美国的施压的不满。

但做为日本主管经济的大臣,却对美国提出的要求,表示赞同和支持,在他们看来,美元的贬值和日元的升值,对日本的出口业更为有利,最终日本面对欧美的联合施压,考虑到自身的处境,以及怀着那么点侥幸心理,同意了美国所提出的全部要求,也就是签订和落实了广场协议。

美国用自已的美元霸权,以及对日本全方的控制,挽救了自己的经济,而日本却因为日元的升值,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再加上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创造力不足,曾经幻想的经济泡沫开始破灭。

到了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也开始以发展经济为主,在亚洲中国因为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周边地区“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崛起,逐渐取代和减弱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势头,欧美国家趁机也打开和入驻了亚洲新兴国家的市场,无疑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日本经济因为“广场协议”而停滞了二十年,其实何止二十年,时至今日,日本经济还未从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在那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不进则退,没有人会停下脚步等你,而且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虽然身为亚洲人,但骨子里偏执又保守封闭,自以为高人一等,无形之中被那些他看不起的人所取代,甚至超越。

说实话,就算当年一飞冲天的日本经济,甚至达到美国总体量的72%,但无自主权和缺少资源的先天缺陷,也让日本没有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叫板的资本,妥协是必然的选择。

至于日本经济直到今天还处于低迷的状态,是因为日本深绑于美国战车的结果,长期制订的经济政策,常常因为美国和他国的冲突,心甘情愿的牵扯进来,而蒙受巨大的损失,也是日本咎由自取,所应付的代价。

时至今日,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家独大,动辄以军事和美元霸权,发动对他国的攻击,但毕竟时代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对手不同了,美国自己也有所不同了,此消彼长,世道变了,旭日在东方已经冉冉升起!

为什么偏偏日本有“失去二十年”?对此你怎么评价?

这是一个很滑稽的论调,怎么给人家日本定调“失去的二十年”?根据是什么!就是因为日本二十年没有中国发展的快吗?就是因为中国赶上了日本吗?还是因为日本真的没有发展?

请问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失去了什么?

1。日本的GDP仍然世界第二,只是被中国超越成为了第三,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超越日本。西方七国集团世界上最发达的七个国家除了美国一直老大以外,日本老二,没有一个超过日本。

2,日本的科学技术仍然世界领先,有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3,日本国内物价二十年几乎没有上涨。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而不是下降。

4,日本人的人均寿命仍然世界领先。

5,日本仍处于七国集团中社会治安最好、社会最为稳定的国家之首。

6,日本的大学教育仍然是吸引各国留学生前去留学的首选地之一,亚洲学生更是趋之若鹜。

7,日本作为西方七国集团中唯一一个亚洲成员对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发言权。

综上所述:不黑不吹,实事求是,请问那些经济砖家“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到底失去了什么?

日本的高速增长期已过,进入了低速增长期,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对(除非日本成为移民国家,保持人口正增长)

最后请问:日本自己都没有定调失去的十年,是谁给人家定调失去的十年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