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仁义还是真善良,为何溥仪在清朝灭亡后依然活得潇洒快活?

潇洒快活?我不知道一个前半生为“监牢”所困的傀儡有潇洒可言!

亡国之君的命运总是比较悲哀的,汉献帝当了一辈子的傀儡,没有自由。而刘禅的乐不思蜀也不过是屋檐之下的违心之言。因为他如果不那样说,可能连命都没了。南唐后主李煜不就是这样的被杀的吗?

至于末代皇帝溥仪,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溥仪的一生用两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可怜与幸运。

跟一般的亡国君主不一样,此人在位之时并没有做什么昏君的行为,在三岁时就离开王府进入宫中称帝,面对着一帮各怀心思的大臣,小小的溥仪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力量。

一个小孩子离开家人,想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因为身份特殊,这个幼小的孩子始终不能见到家人。

如果能当一个真正的皇帝,那这些付出也都是值得的,不过还没等到他真正掌权,民国革命就已经把清朝送入了坟墓,而溥仪被限定在紫禁城内,只可以在城内做自己的“假皇帝”。

不过因为年龄还小,这时候的溥仪还是很享受宫中的生活的。他的手下虽然还养着数千人的太监宫女,不过这些人都已经开始为自己打算,宫里的宝物多数失踪,溥仪到了青年以后就把这些人全部“开除”了出去。

如果这个时期,你要说他快活,那还说得过去。毕竟衣食无忧,每年有着政府400万银元的资助,完全可以过得很土豪。

溥仪也以为自己只会在宫中了却一生,无奈最终还是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此时的他,再也没什么特权。甚至于不得不干一些倒卖祖宗家财的败家子勾当维持生计。

当然,他算是得到了自由,你可以说他“潇洒”!

但溥仪并不这样认为,离开紫禁城仍然让他觉得人生开始了漂浮,他不满足这样的生活。

随后的溥仪找到了新的靠山,也就是后来侵华的日本人,溥仪心中不可能不明白日本人是为了利用他的身份,不过年轻的君主有了复国的志向,他也想利用日本人重新拿回自己的权利。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伪满洲国正式成立了,溥仪登基称帝,而日本人则在这片土地上正当的进行军事部署。可惜溥仪完全失算,自己的权利被日本架空,他也彻彻底底的沦为了一个傀儡。一切都得任凭日本人的摆布。

满洲亡了以后,溥仪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苏联红军俘虏,从此开起了他的监狱生涯!

后来溥仪经转运回到中国,这时的溥仪已经能平稳接受现实了。他以为回国以后自己一定没有好下场,不过新政府并没有为难她,只对他进行了一些思想教育,还下达了特赦令,没几年就从监狱里出来了,溥仪也因此可以在新时代做一个“普通身份”的人。

此时地溥仪才算是过上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尽管溥仪一再有着复国的志向,奈何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弱,只能被时代猛烈的波涛卷来卷去,所以他的一生是可怜的。

不过对比以前的亡国之君,此人的下场又是最好的,三岁继位,无意识状态下的孩童自然不需要负担清王朝遗留的历史责任,不过伪满洲国的建立他却是脱不了干系。

好在在新时代下,他最终得以成为一个普通的人,过着正常人的安稳生活,如此说来,这对于经历半生被支配命运的溥仪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吧!

假仁义还是真善良,为何溥仪在清朝灭亡后依然活得潇洒快活?

我很怀疑溥仪是刘禅转世的。嗯,一定是的。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亡国后还能善终的2位帝王,这两位帝王身上的确很独到的地方。

1.这两货的在位时间还都很长,龟派神功出神入化。

刘禅,公元223年继位,公元263年投降,当了40年皇帝。

溥仪,公元1908年继位,公元1950年解送回国,差不多了也是将近40年皇帝(这期间有被废的经历)。

2.这两货都诠释了什么叫傀儡皇帝。一切都是浮云,唯有帝王位才是正经

这两货当皇帝的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刘禅执政的前期有诸葛亮这个强臣在身边,前11年的皇帝生涯就是傀儡。

溥仪执政的前中后期,隆裕皇太后,袁世凯,孙中山,这些强人一个个跟走马灯一样,后来当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更是小日本的傀儡了。他将傀儡进行到底了。

3.这俩货都获得了敌人的尊重。

刘禅真正算得上是大智若愚。魏国大军临近成都,举国上下一片抵抗之声,我禅很淡定的说投降。投降后竟能够在司马昭这种枭雄人物面前还大大方方的活了几十年。落得了一个老实中肯的形象。

溥仪从小登基,其母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外有孙中山这样的强大势力,内有袁世凯这样的强大臣子。他不断活下来了,他的人格魅力还感动了张勋,让他复辟。子曰真特么人才。不当皇帝了,每年国家还出400万两白银养着他。

4.按现在观点来说:溥仪最大的污点是投降了日本人。

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溥仪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确实不应该,因为他投降了日本人。

但如果我们将心比心的来说,国家名字叫满洲国(伪)。溥仪是满族人,谁知道他是不是准备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来恢复满清的统治呢?他自己估计当时也没啥心理负担,毕竟一切以复国为要。

在这里少校说一个小故事:1946年8月16日,溥仪参加国际审判法庭。在会议上他否认了自己有过建立伪满洲政权的想法,都是被小日本子逼迫的。而且他说了一句话,把日本人气死了,把中国人逗乐了:“我从来没有强迫日本人将我的祖宗当成自己的祖宗”

从这里看,溥仪还是有点中国人的骨头的。

5.溥仪能够善终,要感谢新中国。

在1950年溥仪被遣送回国之前,他已经在苏联的劳改营呆了5年,回国后又被劳动改造了10年。1959年12月4日,新中国对溥仪进行特赦。后来溥仪还担任过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以及第4届全国委员会政协委员。1967年病逝。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评价溥仪的一生吧:木偶奇遇记!

您觉得怎么样?

假仁义还是真善良,为何溥仪在清朝灭亡后依然活得潇洒快活?

溥仪能得以善终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他顺应潮流,被袁世凯胁迫退位以后,也没有逆潮流而动,没有结下太多仇恨,所以失去权利以后也并没有人要加害他

第二,因为能力不济,没有太多主见,被日本人胁迫扶持成立满洲国,后来日本战败又出来指控日本人的侵略罪行,主观上没有犯太大的错误,所以也没有被政治清算

第三,由于共产党解放中国以后,推行宽容政策,不但没有清算他,由于当时中国有知识有文化人员的缺乏,最后还给他安排文史管理工作,负责编写清宫历史资料,还撰写了回忆录《我的前半生》

以上几种原因,所以溥仪才能怡然自得的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假仁义还是真善良,为何溥仪在清朝灭亡后依然活得潇洒快活?

说溥仪自共和以后潇洒快活,让人发笑不解。溥仪一生几乎没有什么潇洒快乐过,除了幼时继位,童年的恶作剧,他有过快活吗?幼年开始,就变成了提线木偶,失去独立自然的本性,甚至内心的自由都被控制,不让想这,不让做那,国事失败,婚姻凋零,无子嗣后人,如果不是共产党的挽救,他可能连晚年最后的一点潇洒快活都没有了,可以讲,在世界各国帝王没落阶段而失败的,溥仪是幸运的人。就连溥仪亲手撰写《我的前半生》,自己也是承认这一点的。

溥仪三岁时,慈禧为了持续把握权力,没有把皇位传给正值二十五岁的载沣,光绪驾崩后,慈禧选择了载沣三岁的儿子溥仪,继承大统,孩子吗!好控制。就这样,年幼的溥仪稀里糊涂滴当了皇帝,啥感觉?

可别以为酸爽酷毙,而是开启了溥仪苦逼人生的序幕。人之初,性本善,做了皇上的溥仪,哪里顾得上这些,从此便失去了一个孩子应有的天真和自由,谈得上什么潇洒快活。

大清灭亡后,一直到后来去东北做满洲傀儡皇帝,溥仪又被日本操纵,光复后,直接被苏联俘虏,押回苏联,后转交中国,作为战犯,接受人民改造。毛主席亲笔特赦,成为了一名新中国公民,这才开启了新的人生。

溥仪是末代皇帝,几乎一生被人控制,没什么潇洒快活的事,稀里糊涂的做了皇帝,又稀里糊涂身不由己的做了战犯,接受改造,当了公民,然后去研究历史,研究他自己的历史,这一辈子活得很是悲剧。其实,共产党人是给他自由的,也想着他,鼓励他潇洒快活,毛主席和周总理经常邀请他参加一些活动,也非常关心他的生活,但溥仪一直是非常谨慎谦恭的,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态度,与他前半生的悲催历程有关。

有的时候,人的一生,命运并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天命,也有人为。

假仁义还是真善良,为何溥仪在清朝灭亡后依然活得潇洒快活?

溥仪之所以能活的潇洒,与我们文明的变革是分不开的。

清朝于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由隆裕太后发布的退位诏书,那时候溥仪才5岁,还没有拟定诏书的能力。我们来看看清帝退位后革命党的作为。

革命党领导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时,对袁世凯承诺,如若袁世凯能让清帝退位,则将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让于袁世凯。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后,第二天孙中山北上交接大总统职务。而对于废帝溥仪的处理方式,革命党的文明程度也是令世界侧目的,当时革命党通过了《清室优待条件》,大概内容是,退位后尊号不废,共和国待君主之礼相待,每个月给清室拨款400万元,迁居于故宫之外新建场所,原照顾皇族人员照常备用但不再新招等。从清帝和平退位,到大总统位置和平交接再到对于废帝的后续处理,都是和平进行的,这在世界政权变革革命史上闻所未闻。

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一家被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俄国二月与十月革命,沙皇一家全家被杀。美国独立战争,举全国之力,流血无数。楚汉战争秦王子婴被项羽腰斩,唐朝哀帝李柷被后梁朱温用弓勒死,南唐后主李煜被赵匡胤赐毒酒而死,宋朝赵昺于崖山跳海殉国,明思宗崇祯,煤山自缢而死。

所以溥仪能活下来,是我们文明的变革的结果,能活下来都已是奇迹,也是我们真仁义与真善良的结果。

假仁义还是真善良,为何溥仪在清朝灭亡后依然活得潇洒快活?

作为末代皇帝,经历那么多人生起起落落,该放下的也放下了,何必执着过去呢!正如古话所说,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