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呵呵!骂是轻的!作为皇帝,一国之君,赏罚对皇帝来说再正常不过。封建帝王对自己的长辈,杖责、问罪、诛杀都不违背伦理道德。

封建礼教“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是“天”,所有帝王的长辈都是“臣”,必须遵守“臣”道。哪怕你是皇帝的亲爹,倘若不是“太上皇”,在朝堂上也要匍匐在皇帝的脚下,恭恭敬敬地行“大礼”。如光绪皇帝的亲爹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宣统皇帝的亲爹摄政王、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闹着玩的。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引自《论语·颜渊》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作为康熙皇帝的老丈人佟国维,在皇帝面前算个啥?“臣”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尊严。老实说:骂你是轻的,大庭广众之下,打你几十大板似乎也是轻的!

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历史上的佟国维,与康熙皇帝的关系可谓是极为密切。

佟国维的亲姐姐,正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从这层关系上来说,佟国维就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而与此同时,佟国维的两个女儿也先后嫁给了康熙,即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所以佟国维还是不折不扣的康熙岳父。

然而,即便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并且身为康熙皇帝长辈的佟国维,也遭到过康熙的当众训斥与严厉责骂。

而造成这一“尴尬”场面的原因,便是佟国维在明知康熙想要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的情况下,还要极力扶保八阿哥胤禩,进而给康熙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与困扰,这也最终引发了康熙在非常愤怒的情况下,就此抛下了亲情,对其破口大骂,并使其从此彻底告别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台。

佟国维对于太子胤礽的厌恶,既是“于公”,也是“于私”。

佟国维极度反感和厌恶太子胤礽,可以说是朝堂上人尽皆知的事情,然而,这其中却不涉及任何的政治利益关系。

佟国维所在佟佳氏家族,本就是康熙皇帝的母家,这层关系是其他三大外戚家族,即索尼、索额图所在的赫舍里氏家族,明珠所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以及遏必隆所在的钮祜禄氏家族所不能比拟的。再加上佟国维的大哥、同时也是康熙皇帝亲大舅的佟国纲,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中壮烈殉国,家族地位进一步被拔高。与此同时,其家族后辈之中的鄂伦岱、法海、隆科多等人,也在均在朝中担任要职,可以说整个家族的在朝堂上的权势和地位是极为稳固的。

并且,佟国维嫁给康熙的两个女儿,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并没有诞育皇嗣,所以也不存在的与胤礽进行储君之位的竞争。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佟国维依然对于胤礽无比厌恶,其实是既有“于公”的原因,也有“于私”的原因。

先来说说佟国维的“于私”。

在此之前,佟国维也参加前文中说到的那场大清王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乌兰布通之战”,并且亲眼见证自己大哥佟国纲的殉国牺牲,他认为,正是因为索额图的知情不报与救援不力才导致了佟国纲的战死,以达到其“借刀杀人”、排除异己的目的,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佟国维对于索额图产生了极大的仇视。而索额图正是太子胤礽的叔姥爷,也是其背后最为重要的政治支持势力,因而佟国维也就此“恨屋及乌”,对于胤礽充满了敌视。

再来说说佟国维的“于公”。

这一时期太子胤礽的表现可谓是极度的糟糕,不仅生活奢靡、贪婪无度,甚至还公然向朝臣索贿,完全不像一个“国之储君”应有的样子。并且胤礽对于朝臣以及其他康熙皇子的态度也是极度蛮横和跋扈,就连佟国维也遭到过胤礽的数次直接顶撞,他的两位后妃女儿更是完全不被胤礽放在眼里。

由此可见,不管是出于对自己大哥佟国纲之死的耿耿于怀,还是对于大清王朝存续与发展的担忧,佟国维都不希望未来是由胤礽继承皇位。

而在佟国维心中,最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便是八阿哥胤禩,而这也是绝大多数朝臣共同的意见。

一方面,胤禩性格宽仁,待人和善,这一点与胤礽的飞扬跋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也使其赢得了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康熙皇子以及众多朝臣的拥护与支持。

另一方面,胤禩本人确实也是能力非常的出众,特别是在康熙几次外出期间,安排其留守京城处理相关政务,胤禩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就连日后坐上皇位的雍正对于胤禩的能力都给予过高度的认可:

“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

于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后,此时已经致仕的佟国维毅然选择为胤禩积极奔走,以谋求扶保其登上储君之位,然而,这却与康熙的想法是大相径庭。

极力扶保胤禩,让康熙对佟国维进行了当众训斥。

就在康熙“一废皇太子”之后,众位皇子表现出了对于皇位强烈的觊觎之心,这其中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表现的极为活跃,随即引发了康熙的巨大不满。而此时的康熙已然有了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的想法,除了要稳定政局,以避免朝局进一步恶化,更是因为他不想自己为了培养胤礽而付出的半生心血就此全部付诸东流。

为了让自己的“复立皇太子”更具有“合法性”与坚实的舆论基础,康熙准备专门召集一次御前会议,希望通过会议的形式,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而参加到此次会议,并且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朝臣是以下四位。

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努尔哈赤时期“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孙子,康熙朝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的儿子,他的两位姐姐先后嫁给了康熙,分别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以及十阿哥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内大臣鄂伦岱,佟国纲之子,佟国维的侄子,同时和康熙也是表兄弟的关系。

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明珠之子,生母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

户部尚书王鸿绪,进士出身,是当时汉族士大夫阶层和读书人的重要代表,在汉族官员之中有着比较高的威信。

实际上,在这份参会人员的名单里,有两个人是主动被康熙皇帝排除在外的,一位是“满洲首席大学士”马齐,他是非常坚定的胤禩支持者,而另一位便是佟国维。

尽管此时的佟国维已经致仕,但康熙依旧对他极度信任,此前在商讨一系列重大决议的时候,都会征求佟国维的意见。可偏偏这一次,康熙将其排除在参会人员名单之外,是因为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佟国维的心思和想法,生怕其会与自己公然“唱反调”,所以才不准佟国维参与其中。

然而,佟国维不仅丝毫不考虑康熙的感受,甚至还与马齐一起,私下照会阿灵阿、揆叙等人,相邀共同反对胤礽,扶保八阿哥胤禩。

尽管对佟国维的行为有着诸多不满,起初的时候,康熙还是对佟国维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解,希望佟国维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思,不要再在其中拱火添乱。

可佟国维不仅没有做任何的收敛,反而在言语和行动上更加的过激,甚至直接用“引罪请诛戮”的方式,威胁康熙皇帝收回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决定,而改立八阿哥胤禩。

终于,忍无可忍的康熙皇帝对于自己这位执迷不悟的舅舅兼岳父,也是彻底失去了耐心,随即在众人面前对其进行了极为严厉的训斥:

“朕特为安抚群臣,非欲有所诛戮。尔初陈奏,众方赞尔,谓如此方可谓国家大臣。今尔情状毕露,人将谓尔为何如人?朕断不加尔诛戮,尔其无惧,但不可卸责于朕。观尔言迷妄,其亦为人镇魇欤?”

直到这个时候,佟国维才发现康熙皇帝是真的对其动怒了,于是他也停止固执与坚持,只得默认眼前的结果。

在此之后,佟国维被罢职回家,康熙遇事也不再向其询问和征求意见,算是彻底退休,就此消失在了康熙朝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佟国维去世,康熙还是念在亲情以及其此前的功勋,给予了祭葬。

而那位与他共同暗中串联,相约扶保八阿哥胤禩的马齐,也在被康熙训斥一番后,被革去了其大学士的头衔和职务,他的两位弟弟马武和李荣保以及其他在朝的家族成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此后才慢慢恢复了其所有职务。

扶保八阿哥胤禩,却丝毫没有影响佟国维的死后殊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去世,雍正登上皇位后,除了对于那些参与“九子夺嫡”的政敌兄弟们展开了残酷的打压和报复外,也随即开始对当年支持过八阿哥胤禩等人的朝臣展开了疯狂的清算。

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阿灵阿与揆叙。尽管这二人早已离世,雍正还是将二人的墓碑分别改为了“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以及“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以示羞辱。

尽管在此之前,佟国维也曾极力支持八阿哥胤禩,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可在雍正登基之后,反而对其进行了丰厚的封赏,除了赠太傅衔,以及上谥号“端纯”外,雍正还亲笔手书“仁孝勤恪”榜,命人表于佟国维的墓道之上,以示褒奖。

雍正之所以用如此对待佟国维,并不是他对于佟国维多么的“感念”,而是因为佟国维的儿女们与雍正的关系太过于密切了。

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在生下雍正的时候级别非常之低,因而不能由她自己抚养,所以雍正是被康熙安排给佟国维的女儿、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的。而佟佳氏皇后对于雍正的照顾是无微不至、视如己出,使得雍正日后不断感慨“生恩不及养恩大”。

佟国维的另一位女儿,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也曾在雍正之子乾隆被康熙带进宫后,对其进行了抚养和照顾,对于此雍正和此后的乾隆也都非常感恩,并给予了极高规格的封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佟国维之子隆科多了。

康熙皇帝去世后,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随即关闭九门,并在京城实施戒严,最终确保了雍正得以顺利登基,堪称雍正能够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雍正更是在公开场合直接称隆科多为“舅舅隆科多”,足可见雍正对其的仰仗与器重。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佟国维有过支持八阿哥胤禩的“黑历史”,也没有遭到雍正的报复,反而给予了足够的礼遇,甚至在隆科多被雍正拿下议罪、圈禁至死后,其地位也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

而反观佟国维的大哥佟国纲就没有他这么“幸运”了。

佟国纲之子鄂伦岱,在“九子夺嫡”期间就始终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而到了雍正登基之后,鄂伦岱虽然得到了雍正的“谅解”,并被委以了重任,然而其却时常给雍正难堪,不仅常年与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保持了密切联系,共同抵制雍正,甚至还公然在乾清门便溺,以发泄自己对于雍正的不满。

最终鄂伦岱被雍正发配到盛京,后又将其处死,同时,雍正也对于他的父亲佟国纲也加以批判:

“尔以肺腑之亲,心膂之寄,乃义存奋激,甘蹈艰危。人尽如斯,寇奚足殄?惟忠生勇,尔实兼之!”

由此可见,佟国维与佟国纲这对兄弟之所以在身后的殊荣上有着如此明显的差别,那便是因为佟国维的儿女们绝对是“实力护爹”,而他的大哥佟国纲的一众儿女,只能算作是“实力坑爹”了。

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回答:文/日尧居

康熙皇帝与佟国维的关系在康熙朝那是人尽皆知,前朝顺治皇帝的孝康章皇后就是佟国维的姐姐,所以康熙帝还要称呼佟国维一声舅舅。

如今的康熙帝孝懿仁皇后又是佟国维的亲闺女,所以,佟国维是康熙帝名正言顺的岳父,按照当今的习惯,康熙帝应该称呼佟国维一声爹才对,否则佟国维这“佟半朝”的名声不是白给的。

康熙皇帝私下请佟国维吃饭

一,康熙帝与岳父佟国维的交易:

在热河避暑山庄,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以后,康熙皇帝就放出话来,这次一定要公举新太子,那么康熙帝的这句话是心里话吗?通过实际考察,这不是出自于康熙帝内心的考虑。

都知道皇帝是天下之主,这天下又是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天下,谁来做皇位继承人,作为聪明睿智的康熙皇帝,还用其他人来代他决定吗?何况这是康熙帝家中的私事。

那么康熙皇帝放出这样的话来,究竟是何用意?

“一唯公议是从”

只有傻子才相信康熙皇帝这样的鬼话,可偏偏就有人挤破脑袋去争这个位置,这就是康熙皇帝预料到的事情,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康熙帝如何应对?

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仔细来分析这其中的奥妙就不难看出这是康熙皇帝的一招绝妙的布局,那就是要清除长期窥探地位的几位皇子阿哥,瓦解“九子夺嫡”的局面。

所以康熙皇帝从热河满心气愤的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私下请自己的老丈人,号称为“佟半朝”的佟国维来一次政治交易。

孝懿仁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也是雍正帝的养母

佟国维到来以后康熙帝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们今天只叙亲戚之谊”

康熙帝的开场白简单易懂,那就是今天二人聊的都是私房话和家里话。所以这谈话内容外人无法获取,但可以肯定的是,康熙帝与佟国维的政治交易已经开始了。

康熙帝与佟国维这场政治交易的内容,在后来的剧情中,我们发现了这其中的端倪,那就是在佟国维退休前狠狠的给八阿哥胤祀烧了一把火,然后再让自己的侄子隆科多举报自己而成功上位。

因为在那场康熙皇帝宴请佟国维的时候已经取得了康熙皇帝的承诺,康熙皇帝是这样说的:

“那就让隆科多出来当差吧,让他出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

这就是康熙皇帝和佟国维交易的重点,剩下来的就是如何演戏来保证完成康熙皇帝的计划。

隆科多离不开佟国维的举荐

二,能言善辩的康熙皇帝:

儒家之道讲究的是“三纲五常,”除此之外还有“天地君亲师,”所以这位康熙皇帝的“以仁孝治天下”的理论是无法束缚这位皇帝的,因为还有后面的“天地君亲师”为他找到他骂自己老丈人的理由。

对于公开举荐新太子的人选,虽然这是康熙皇帝设计的一场闹剧,但是康熙帝自然有他的目的,那就是他不允许他不中意的人来竞争这个皇位继承人的位置。

康熙皇帝早已经发现了八阿哥胤祀的摇摇欲试的态度,并且他已经付褚于行动,康熙皇帝更不想给他内定的皇位继承人留下任何障碍,所以他要像朱元璋一样,为未来的继承人清理门户。

康熙帝问:什么是无耻小人?这是问给谁听的?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皇帝还是比较喜欢他的这位八阿哥胤祀的皇子的,只是八阿哥胤祀除了出身卑微以外,就是他那八贤王的称号。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对八阿哥胤祀的结党营私特别反感,重要的是每天带着一副假面具,假装善人来博取大家的好感。

康熙帝在临终时是这样说的:

“八阿哥胤祀处处学朕,又处处学不像”

种种迹象表明,在康熙皇帝的眼里,对于皇位继承人,八阿哥胤祀根本就不是最佳人选,可是八阿哥胤祀的势力已经触犯了康熙皇帝的底线,所以康熙帝要借助佟国维的威望再给八阿哥胤祀烧一把火,然后再把它彻底扑灭,康熙帝要彻底摧毁八爷党。

佟国维在为八阿哥胤祀抗争时,康熙帝豪横的说:大胆!

三,道德伦理是约束百姓的,无法约束皇帝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三钢,紧接着还有“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除此之外还有“人伦”的约束,这里面其中就有:父子有情,长幼有序,如果按此推理,康熙帝已经违背了伦理道德,岂不是与康熙帝的“以仁孝治天下”相悖吗?

所以“天地君亲师”就是康熙皇帝骂他老丈人佟国维的依据和支柱。

如果按照普通老百姓的解释,这句话简单易懂,天老大,地老二,君者,皇帝也,理所当然就是老三了!

当亲情与江山社稷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旨意,这是天理人情所在。所以当佟国维以老丈人的身份与康熙帝狡辩的时候,康熙这位所谓的姑爷就会以君王的身份出现,何况前面还有“君为臣纲”的伦理。

这虽然是康熙皇帝导演的一场闹剧,可是达到了康熙皇帝想要的预期效果。看官不妨仔细分析一下是否这个道理?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希望网友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共同交流。接受文明网络喷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佟国维是康熙的舅舅兼岳父,这关系叫亲上加亲。所以如果放在民间来讲,佟国维既是舅爷爷,又是老丈杆子,那地位简直高得不能在高。在农村,康熙办酒席,坐席的必须是佟国维。只要佟国维不高兴,可以掀掉饭桌,拂袖而去,康熙还得登门谢罪。

但是古人讲“天地君亲师”,所以天大地大,佟国维和康熙之间,最大的关系,还论不到舅爷爷和老丈杆子这种亲属长辈关系,而是君臣主仆的关系。

君为臣纲,康熙年纪再小,他是天子;佟国维辈分再大,他是臣子。所以国家法度,谈不到娘亲舅大。

所以纵观佟国维的一生,康熙其实对他真的非常不错,可谓礼遇有加。作为位极人臣的“佟半朝”,他的结局好于康熙时期的任何一个权臣。即便佟国维退休了,康熙还是经常请他到宫里一起赏花,用御膳的。这个待遇,在康熙朝佟国维是独一份。

即便佟国维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错误”站队,公开表达对胤禩的支持。这种涉及皇储废立的事情,并且是亲自参与的。看看索额图和明珠的下场,你就知道康熙对于佟国维可谓网开了好几面了。

但话说回来,佟国维的待遇实际上除了整个佟佳氏家族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付出外,佟国维本人替康熙也背过无数次锅。

最典型的是康熙第一次亲征准噶尔的时候大败而归,佟国维背锅连降四级留任。换个耿直点的人,一定会说:“关我屁事,我哥佟国纲为了救你,命都丢了,你亲征指挥失误,怪我咯。”

和《雍正王朝》剧情相似的地方,正史中康熙的确因为佟国维支持胤禩而责骂了佟国维,但是打是亲骂是爱。

正史中的佟国维,显然比剧中的更胆小,被骂之后不敢说,不敢动,在家当起了缩头乌龟,未敢再置一词。

不过康熙骂了佟国维,实际上也是变相的爱护。要不然怎么办?砍头吗?还是饿死在牢里?想让康熙背不仁不义的骂名吗?骂一顿能解决问题,这叫代价最小化。

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佟国维的嫡女佟佳氏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他的庶女是康熙皇帝的悫恵皇贵妃,因此佟国维是双保险的国丈,还有,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又是佟国维的亲姐姐,因此,佟国维也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姐姐和女儿都是大清的皇后,佟国维作为皇亲国戚,其身份地位可想而知,这要是在民间,舅舅的话如同圣旨,外甥绝对要服从,丝毫不敢怠慢。

可是,在帝王之家,舅舅的话就不那么好使了,娘舅再大那也是臣,见到皇帝外甥那也是要下跪的,在皇帝面前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如果胆敢放肆,搞得不好同样是要掉脑袋的。

康熙对于他这个既是舅舅又是岳父的佟国维也没有什么好感,脾气上来了就控制不住自己,还曾当众对他破口大骂,让其他群臣大开眼界,哭笑不得。

这件事与康熙的废太子胤礽有关,胤礽是康熙最宠爱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出生几个月就被册封为太子,也是清朝唯一的太子,储位时间较长,也因此犯了不少的过错,把康熙气的不要不要的,实在是忍无可忍,就草率的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过后不久,康熙冷静了下来,就有点后悔,再加上其他几个儿子为皇位争的不可开交,康熙就想复立胤礽为太子,可胤礽是自己废的,现在又想复立,作为皇帝金口玉言,那岂不是出尔反尔,太不严肃了。

于是康熙把这个包袱丢给群臣,让他们举荐新太子人选,其实是想让大家再重新举荐胤礽,哪怕只有一个人推举胤礽,康熙就可以借坡下驴,顺势复立胤礽为太子,同时也可以摸清楚到底有多少党派。

可最终结果让康熙大跌眼镜,差点没背过气去,群臣几乎一边倒的举荐八皇子胤禩,上书房的三个老臣中马齐和佟国维都支持胤禩,只有张廷玉及老四和老十三支持胤礽,康熙对张廷玉的做法很是满意,在朝会上大加赞赏,一点也不吝啬褒奖的美词。

这让以推荐八阿哥为太子的大臣们心中很是不爽,作为上书房大臣的佟国维立即开始反驳,他甚至说张廷玉是奸臣,康熙听了非常的不快,反问道“张廷玉怎么就成奸臣了?”

佟国维也管不了那么多,立即说道“当初废太子的时候,他张廷玉为什么不阻止皇上呢?如今却上奏推荐废太子,就是阳奉阴违”。

佟国维也是够狠的,打丫鬟潲小姐,名义上是指责张廷玉,实际是将矛头对准了康熙皇帝,他这样说就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康熙的身上,而自己却落得个与人为善的美名,其用心可谓是险恶至极。

其实这话骂的也很有技巧,仔细一听,说的都非常在理,然而佟国维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废黜太子是康熙皇帝的决定,而今复立太子也是皇上的决定,骂张廷玉阳奉阴违难道不是在骂皇上吗?

康熙皇帝是多么的老练,他早就听出来佟国维在指桑骂槐,康熙回复道:“你们都看到了,听到了,张廷玉为佟国维说好话,佟国维却这样对待张廷玉,什么是以德报怨,什么是无耻小人,佟国维就是现存的例子!”

康熙皇帝当场辱骂既是自己岳父,又是自己舅舅,还是上书房老臣的佟国维,确实让在场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佟国维也是错估了形势,以为人多就能赢,他私底下联络百官,共同举荐八阿哥,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招来康熙皇帝的一顿臭骂,并非康熙不讲伦理道德,而是佟国维错误的揣摩圣意,自作自受罢了。

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刚刚拿到了皇位,当晚,十七阿哥顶着风雪,连夜前来求见,雍正念及兄弟之情,刚想出去接见,却被邬思道拦了下来。还让人回话给十七阿哥:“如有公事则自去找张廷玉和十三爷,如有私事便请回吧,天子没有私事。”

“天子没有私事”,啥意思呢?往大了说,就是人、一旦当上了皇帝,就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他的举止言行也就都应该从国家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因为,也就没有个人的私事了。往小了说呢?皇帝就是奉天承运的天子,是老天安排的人主,他怎么能够和常人之间有私事呢!宣统登基时不过三岁,他的爸爸不是一样要跪在这个“穿开裆裤”的孩子面前吗!当然,在《雍正王朝》中,此话还应该有再一个意思,就是提醒一下那个十七阿哥:四哥如今是皇帝啦,以后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啦!日后要懂得点儿规矩了!

这,也就是说,皇帝代表的是国家。而在国家面前,任何人都要先国后家。所以,在皇帝面前,只有君和臣民。连亲爹都没有了,(除非他爹也是皇帝)也就更没有什么老丈人了。

至于说什么伦理道德,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最讲的,但那是讲给别人的,他自己吗,是绝不受此约束的。否则,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杨广的弑父杀兄、霸嫂欺母,李世民杀兄逼父以及赵光义的烛光斧影等等情况出现了!

看到这您或许会问了:“诶?他们做这些事儿的时候可还都不是皇帝呢吧?”是,还没当皇帝时就这个样子,当了皇帝岂不要再加上个“更”字?!

甭说是皇帝,就是皇帝睡过的女人也得与众不同呀!《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时,见到了贾政后是元妃跪她爹呢还是她爹跪元妃?

所以,皇帝骂他老丈人时,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的,而下面跪着挨骂的,只有他的臣子,哪里来的什么老丈人?哪里还谈什么伦理道德?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都不择手段的争抢着这个皇帝的位子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