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关羽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会比五虎上将更高吗?
滚滚长江英雄泪,历历三国大将坛。 长刀蛇矛折黄沙,王冠龙袍亦枉然! 玄德五虎定蜀都,孟德雄才魏称国, 云长单刀驰千里,张辽双戟战合肥。 一壶烈酒洗青史,几段琴声话闲谈, 云长若为孟德用,魏旗亦能震古今?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火纷飞。 乱世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群雄;刘备挥兴汉大旗,手握神兵;孙权坐江东万顷,睥睨山河! 赤壁之战孙刘联手抗曹,曹操大败退之于黄河以北,刘备西进四川,孙权制霸江浙,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 有言道;"王之山河,将之沙场。" 三分天下,不仅仅是雄主之间的博弈,也是猛将们的生杀场
典韦双戟护主血战宛城,张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赵云六进曹军救阿斗,甘宁百人灭曹威!猛将之间没有仇恨,只有忠诚,猛将之间没有血泪,只有傲骨!
三国之中,虽猛将如云,但后人称武圣者,唯有关羽关云长, 一柄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杀的敌军闻风丧胆,一生忠义无双为蜀国立下武术战功。 谈起关羽,便不得不提到他的头号粉丝曹操, 曹操喜欢人才,但对于关羽....喜欢则变成了“爱”。
曹操爱关羽的武艺;温酒斩华雄初露锋芒,斩颜良诛文丑一战成神。 曹操爱关羽的忠义;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一心只惦记义兄刘备。 关羽暂住曹营时,曹操以仁义待之,希望关羽能为自己效力,可忠义无双的二爷怎会因此动心?
于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曹操的关羽情怀也必将持续至永恒。 虽然历史已成定局,但我们不妨意淫一番,假使关羽加入曹操账下,三国的局势会发生改变吗? 在某种角度看来,曹操得到关羽可谓是如虎添翼,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笔者认为,假若将关羽强行加入“官渡之战”后,曹军的重要战役中,我们会发现关羽并不会改变“三分天下”的局势,但是在赤壁之战过后,关羽却可助曹操称霸天下。 请听我慢慢分析; 首先关羽加入曹营之后所面临的第一大战役便是赤壁之战。
曹操手下并不缺人才,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武有许褚、张辽、夏侯惇,谋有荀攸、程昱、张允。 另外,曹军兵力达数十万,本该以摧枯拉朽之力消灭孙刘联军的曹操,却因诸多战略性失误而导致兵败赤壁。
曹操先是中了“影帝”黄盖与“导演”周瑜联手奉上的“苦肉计”,后又轻信了卧底在曹营的庞统“战船连纵”的建议,才导致最后火烧连船赤壁之战大败而归的局面,而身为武将的关羽并不能在赤壁之战中帮助曹操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三分天下的局势,并没有因关羽加入曹营而改变,但赤壁之战后,关羽在曹军起到的作用将会无限放大。赤壁战败后,曹操剑指关中地区,而关中地区由马超镇守,马超勇武过人,赤壁之战伤了元气的曹操不敢轻举妄动,之后耗了一年的时间才将马超击败。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有关羽在曹操麾下,夏侯渊与许褚从旁辅助,相信潼关战役会很快结束,而曹操会更快的加速对汉中的战略推进。 最后是关键的“汉中之战”,拿下潼关的曹操将脚步踏进了刘备的地盘“巴蜀”。
紧接着,曹刘大军在汉中短兵相接,曹军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后,曹操将粮草囤积北山,黄忠虽然想断其粮草,但却中了曹操的埋伏,赵云遂率领一队轻骑搭救黄忠,可此时曹操手下竟无人能与赵云一战,致使赵云反击成功,曹军落荒而逃大败汉中。
如果关羽当时能拦住赵云的反击,其余曹营将领配合关羽杀死赵云,汉中之战将会被扭转,若曹操拿下至关重要的汉中,刘备的实力则会被很大程度上的削弱,从而被曹操所灭。
当然,这只是笔者所做出的猜想,关羽的武艺与谋略会在赤壁之战后,对曹操产生很大的帮助, 但是一切都只是猜想,忠义无双的关二爷不会背叛桃源结义的兄弟,而猜疑心极重的曹操也不会彻底的相信关羽。 刘备举国之力为兄弟报仇这件事儿怎么看都是义气。
历史不会被改变,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刻在了时间的螺旋之上,作为看客的我们,只能将情怀意淫在幻想中,总之,世事多变,却又世事不变…
假如关羽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会比五虎上将更高吗?
有没有想过:关羽为何降曹?
关羽一生忠勇,随刘备南征北战,与刘备情同兄弟、卧则同床、誓共生死,为何一次战争失败就降曹了?
关羽无疑是英雄,但关羽也是人,普通人有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死离别,关羽也有,所以关羽看到美女会动心,提前要求曹操赏赐;所以关羽会打败仗,投降曹操。
兵无常势,将无常胜。在那个年代,打了败仗不丢人,投降也不丢人,曹操手下除了曹氏、夏侯氏宗亲,哪个不是降将呢?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李典、庞德……还有很多很多降将。
任何将领的地位都是靠自身的能力去争取的,能取得多大的地位要看你有多大的战功。
关羽被称为万人敌,是同时代的郭嘉、程昱、周瑜等人说的,想必没有人会怀疑,投靠曹操只有几个月,就在白马之战于万军之中取敌军主将颜良的首级,这在整个三国中,至乃整个冷兵器时代,都是极为罕见的,说关羽是三国第一猛将绝对不为过。
一个将领要取得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的知人善用,而曹操又是一个用人高手,想必关羽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在打天下的过程,绝对不要怀疑曹丞相的智商,不要把功高盖主、用人疑人盖到曹丞相头上,这不存在。
英雄要有用武之地,刘备的庙太小,甚至很多时侯没有庙,让关羽空负一身本领,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曹操可以给关羽更大的空间,更大的发展机遇,更多的机会,以关羽忠心跟随曹操,待曹操称王时,必以关羽为大将军。
别不服气,关羽的战功绝不仅仅只是杀了个颜良,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但不等于没有,延津之战,文丑死于乱军,可能有关羽的功劳,因为关羽当时在曹军中。南郡之战,关羽绝北道,挡住曹仁南下的援军,一将战曹仁、徐晃、乐进、满宠、文聘、李通,而且之后李通还死了。
至于襄樊之战,就更是清楚了,围襄阳、淹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虽然失败,却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原因,盟友偷袭。
如果反过来,关羽帮曹操征战,想必就不是威震华夏这么简单了,而是名满天下、功勋卓越!
假如关羽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会比五虎上将更高吗?
这个假设有点意思。曹操对关羽爱才的故事,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是有记载的。例如在《三国志》中,陈寿写当关羽离开曹操,投奔刘备之时,有人去劝曹操去追杀关羽,曹操回答:“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地位然而大家也都知道,关羽归刘备后,本身就是刘备的心腹大将,曹魏阵营的人(刘晔)都说刘备和关羽的关系“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刘备入益州时,就让关羽坐镇荆州,全权负责军政事务。
——这就是刘备对关羽的信任体现。这一点,关羽在曹操处是得不到的。
曹操麾下战功卓著的“五子良将”均为外姓,他们在曹操活着的时候,都没有获得过都督地方的权力,所以答案很简单:关羽如果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顶多也是止步“五子”,什么坐镇地方的事,想都不要想。
曹操活着的时候,都是让曹仁、夏侯渊这些嫡系将领坐镇地方。
军衔至于军衔,关羽在刘备当上汉中王后,封了前将军,假节钺。笔者在这里解释一下,在汉代,“前、后、左、右”这四个将军名号才是有地位的,往上就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四个将军名号就不用想了),再往下就是杂号将军了。
再看五子中,曹操当上魏王后:
乐进和张辽以逍遥津一战,分别封到了右将军和征东将军。
于禁在樊城之战之前做到了左将军,假节钺。
张郃和徐晃在曹操在世时都是杂号将军,曹丕继位后才当上左、右将军。
很明显,乐进、于禁靠着早年追随曹操的功绩累积,才做到了左、右将军。而关羽归附曹操时,是不如这两位“前辈”的,从追随曹操的时间来看:
乐进、于禁>徐晃>张辽>关羽>张郃。
从军功上看,关羽虽然有白马之战斩颜良的战绩,张辽也有白狼山之战斩蹋顿,逍遥津追击孙权的战绩啊,张郃这么厉害,也止步征东,明显曹操还是按“从龙资历”来排将军座次的。
可想而知,关羽的资历也不足够支持他比肩乐进、于禁,当上“前后左右”这个级别的将军。
结论依旧如此:关羽在曹操阵营中绝对得不到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
假如关羽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会比五虎上将更高吗?
如果关羽跟了曹操,他在曹军中的地位肯定达不到五虎上将的高度。
关羽在刘备军中的地位是这样的:前将军、襄阳太守、假节钺、董督荆州事。简单来说关羽就是刘备军中军阶最高的武将(刘备当时是汉中王,前将军是他能任命的最高武官),并全权负责荆州地区的军政事务(董督荆州事),有擅自出兵的权力(假节钺),关羽的权力地位和异姓诸侯王差不多。
关羽在刘备军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高,一是因为他的资历老,刘备起兵的时候,关羽就跟着他。二是因为他的能力强,史书称关羽有“万人敌”。三是因为他的爵位高,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和刘备在称汉中王之前的爵位(宜城亭侯)是一样的。四是因为他和刘备的关系好,“先主与二人(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那曹操这边有和关羽同等地位的将领么?答案是没有。曹操最信任的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兄弟,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诸夏侯曹”: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真、曹休等人。
因为他们和曹操有亲缘关系,所以曹操才放心把兵权交给这些人。而其他外姓人或者降将则受到他们的节制。但曹操在世时,在东、中、西三条防线上,没有任何人的权力地位能像关羽那样。
东线,主要是防备孙权。夏侯惇在216年总督二十六军(于禁只是总督七军)并节制曹仁、张辽等将驻屯居巢,防卫孙权。219年受封为前将军,督各路军马返回寿春。
中线,主要是应对荆州。曹仁在219年不过是征南将军,驻军襄樊。
西线,主要是应对关中军阀和后来的刘备。夏侯渊在212年以行护军将军的职位,都督朱灵、路招等人驻防长安,总摄关中地区。215年,曹操任命夏侯渊都督张郃、徐晃平定巴郡,后驻军汉中。
虽然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是三条防线的最高军事统帅,但只有夏侯惇的官职和关羽相当,不过他没有假节钺,也没有全权负责东线的职权,他的权力地位和关羽相比就差远了。诸夏侯曹尚且如此,其他外姓将领和降将就不提了。
如果关羽跟着曹操,他也只是个降将罢了,即便能力再强,还必须受到诸夏侯曹的节制,其上限无非就是张辽的高度,和留在刘备那里差远了。
假如关羽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会比五虎上将更高吗?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这个地位绝对会更高。接下来我的观点都是以《三国演义》为基础述说。
关羽这个忠义的化身,要想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去改投曹操,这也是不可能的。那要使假设成立,就只有在白马之战后,关羽斩了颜良后,袁绍为泄愤将刘备杀了,这就会使关羽一心投曹,那我们以此为基础,来推导一下接下去的剧情,大家也就看看就行了,不必较真。
刘备被袁绍杀后,关羽真正的投靠曹操,来为刘备报仇。那么接下去曹操针对河北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就一定都有关羽的身影,奇袭乌巢,远征乌桓,关羽都必定参与。以曹操的胸襟再加上对关羽的喜爱,曹操肯定不会对关羽有任何猜忌。
夺下河北后,接下来就是南下,除非遇到张飞,关羽会念旧,其他人应该是不会手下留情的,而张飞在刘备死后,我认为也不会去投靠别人了。在我看来,袁绍军团完全灭亡后,关羽应该会对曹操及其感激,不仅仅帮他报了大哥的仇,还对他有着知遇之恩。所以我认为曹操南下关羽一定会跟随。有人也许会说,关羽对汉室很忠诚,像之前许田围猎都想出去杀曹操。但我认为关羽对汉室绝对不会比对他大哥更忠诚,主要刘备之前标榜的就是汉室宗亲,中兴大汉,所以关羽才会愿意出头。要知道关羽是什么身份,黄巾前还只是一个通缉犯,一个这样身份的人还会对汉室有期待?
南下后,夺取荆州不费吹灰之力,主要就是打东吴,不过就算赤壁之战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曹操在逃窜的时候不会那么落魄。之后就是打西凉,以关羽的性格,知道马超那么嚣张,必定会与他进行单挑,也许裸衣斗马超的就不是许褚了,当然关羽也不可能会裸衣。那之后打汉中,又要和马超庞德交次手,但不可能阻挡的了曹操夺取川蜀之地的步伐。
大家也许会说,关羽最大的毛病——傲慢,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毛病在曹操军中是不会出现问题的。首先,曹操从黄巾开始,就是亲自率兵打仗的,军队最终的决策都是在曹操的手中,不会因为关羽个人问题导致全军覆没;此外,曹操自己都有这毛病,他肯定是可以约束关羽的。
也许你们还会说,曹操喜爱关羽,会放他出去镇守一方,这样就会出错了。其实,看曹操对各个军事区域的总司令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曹操最相信的还是曹氏或者夏侯氏,镇守一方的外姓将领,我印象中主要就张辽和臧霸。所以我认为关羽是不会被外放的。
接下去必定又要征讨东吴,在曹操军中,水战最有天赋的那就只能是关羽了,所以荆州方向的进攻主攻肯定是关羽的,合肥方向的主攻肯定是张辽,我认为曹操一定是跟随关羽方向上的,以曹操不服输的性格,他一定会想找回场子,赢下赤壁之战 。所以根据曹操军团的实力,只要稳扎稳打,孙权必败。然后诸侯就全没了,最后就是魏朝取代汉朝,凭借关羽南征北战的功劳,在五子良将之上是有的,能不能超两夏侯和曹仁就不好说了。
我写的这些大家就看看过就行了。
假如关羽跟了曹操,以后的地位会比五虎上将更高吗?
三国演义中不说了吗,关羽性不忍下,但是傲上,听到有人夸马超,不甘心就要和他千里比武,甚至看到黄忠和他一起排了五虎将,骂他是老卒,起初拒不接受五虎将的封号。如果真到曹操这边做了降将,只怕不光会被人看不起,这样的性格还会不停得罪人,怕下场都不太好…反观曹操这边虽然唯才是举,但是后来的降将如张辽在逍遥津之战前指挥不动李典,庞德挂帅前后面一堆元老谗言,跟关羽比武差点斩杀关羽情况下因于禁妒忌被招回最后被老油条活活坑死;贾诩号称三国最有智慧的人,做了曹操降将,虽受曹操器重但是处处小心翼翼,知道不结交权贵,子女都嫁娶平民,深居简出,低调处世才得善终。所以关羽要做降将的,日子真的没那么好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