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除开宗教信仰的旅者,全国其他地方的自然风景真的就比川藏线差么?精品路线的建设政府可以主导些什么

谢谢邀请。

说到“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这事,咱们不妨先看一下中国的地理。

上面是川藏线示意图。

2条线,一条317国道,一条318 国道,都从四川往西藏走,故名:“川藏线”。

中国地势分三级,西部高东部低,是这样如下情况:

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它有如一个三级阶梯。简图如下 :

按一般说法,阶梯是这样划分的:

1,第一级阶梯,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地带。界线区分: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海拔则要低一些,一般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地理上把这一块分为高原、盆地地带,即有高原,但以盆地为主。地势,从祖国北方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祖国偏西南方的雪峰山。这是第二级阶梯。

3,第三级阶梯也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但,在祖国的东面,这些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此时,我们回过头来,谈川藏线的优势,情况便比较明了。优势主要就一个字:高。

这个高,是世界性的。就是说,我们的地球,人类的世界,这里最高。

朋友问到“全国其他地方的自然风景真的就比川藏线差么”?

这么说吧,我们举个例子,来对比一下,就用湖泊吧:

杭州西湖,是人们喜欢的美丽湖泊。春来,桃花红,杨柳绿,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是年轻人恋爱,百姓休闲的好地方。

西藏大湖钠木措,则大不相同了。海拔高达4700多米,实际上,它高高悬在第二、第三阶梯人们的头上。气候高寒,空气稀薄,下雪不分季节。那年,我们自驾,7月份到达钠木措湖,即遇到下雪。钠木措湖面每年 一月结冰,冰封期长达5个月。它好像没有气候宜人的时候。

如此看来,钠木措湖相比西湖,就自然风景而言,是不是要“差”呢?

不是的。去过西藏的人们不会觉得,钠木措湖比西湖差,可能相反,心里还会将钠木措湖排在西湖前面。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湖无疑美丽。但,西湖位置第三级台阶的平原、丘陵地区。我们知道,各地有众多湖泊,比如武汉的东湖,合肥的巢湖,昆明的滇池等等。它们都有美丽的共性,甚至可以说都差不多,青山碧水,风景秀丽。

西藏的大湖却是独特的。你甚至不能想象,在某个时间,比如夏天,比如秋天,西藏的某个地方,它是什么样子。西藏之美,真正够得上,风云变幻、 变幻莫测。它按照自己性子来,不会如人们相像是某个样子。它的不同,甚至是时时不同。西藏风景令人追捧不已,许多人一而再进藏,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它的美,在高冷。

我们不能说,西湖和钠木措湖,黄山和喜玛拉雅山,相比之下谁差。但,可以说,喜玛拉雅山在人们心中,是崇敬的。其它地区,则是喜欢,比如西湖、比如黄山。

西藏高,世界最高。它是高冷的、人们仰视的、独特的,其境界是不可超越的。

这点,也是318国道相比各地景观路,画廊路,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在人们的仰视之中,在你的心里,它不可替代。

谢你好问。

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川藏线在国内的旅游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许多旅游爱好者将它作为人生当中必须去的地方之一,为之倾倒、为之动容、魂牵梦萦。

为何川藏线有如此大的魅力?旅游资源的优势在哪里?作为走过川藏线的人,红裙有几点看法和感受,去过了才知道它的美让人难以抗拒。

1、川藏线317国道、318国道

作为连接四川、西藏之间的两条国道,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宽阔的黑色柏油马路、白色的引导线在广袤的大地上无限伸展,有时剑气如虹,有时蜿蜒盘旋。沿途的自然风光让人目不暇接,高山草甸从眼前掠过,江河峡谷相伴相随,巍峨的雪山在远方时隐时现,撩动着每个人的目光。每次走在这些路上,我都会生出许多豪气,感叹中国道路建设的辉煌以及大自然的广袤与磅礴。

2、气候条件

青藏高原的气候让人难以琢磨,一天四季在川藏线上是很普通的存在,正是有了这样特殊的环境,才有了许多不同的风光与景观。

当你上午身在林芝时,艳阳高照,桃花朵朵开,下午经过米拉山囗时却大雪纷飞,天地白皑皑一片。

3、自然风光与人文文化

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旖旎,在与它的多样性。

比如稻城亚丁,在同一个景点这里有草原、雪山、河流、海子、森林,湛蓝的天空和它们错落有致地互相交融。鲜花与雪山交相辉映,草原与蓝天天地相接,分不清绿与蓝哪个更远哪个更辽阔。

藏传fuo教是川藏线上不可分割的人文文化景观,寺庙、藏房以其独特的富丽堂皇建筑成为景观中的一大亮点,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产生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圣殿布达拉宫,文成公主的大昭寺是旅游者心之所向的地方。

沿途的五彩经幡是川藏线上又一种独特的标志,它不只是藏民祈福的工具,更是传递信仰的使者,也是旅行中打卡最多的地方。

由此可以看出,具备这些条件的非川藏线莫属,其他的地区受条件的限制很难有这样的旅行文化。谢谢支持!

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川藏线的优势在于高原变化多端的地貌,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年比一年更好走的路况,成熟的沿途旅游设施,让更多的人走川藏线去实现西藏梦。

其它地区也有很多漂亮的自然风景,独特的民族风情,至于为什么没有形成川藏线的旅游文化,我想应该于当地交通,宣传,旅游基础设施等因素有关吧。

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第一个问题,川藏旅游资源的优势在哪?

一是内地与边疆的互动,二是发达地区与处女地的联系,三是毗邻优势,四是政策衔接,五是历史与实现的长期互动:互联、互信、互融互通、互助、互补。

第二个问题,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旅游的定义:一是有通的条件。其他其他地区不具备。二是看的兴趣。其他地区不了解。

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川藏线其实也没有资源优势,相片上绝好的景色都是偶遇,须天时地利人到点,其它时间景色平平,天气有三个月左右是恶劣的,但当地生活的人们却是温暖的,十亿低海拔人群去高原行走,绝大多数肯定不适应,旅游规模也无从谈起,散客才是主流,所以须因地制宜,不要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而影响当地人的生计

川藏线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哪?其他地区为何没有形成一样的旅游文化?

川藏线被称作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从成都至拉萨段2200公里,分为川藏南线和川藏线,是中国目前最长的一条国道。在这条线上旅游,不仅可以品尝诱人的美食,还将邂逅草原、湖泊、雪山、冰川、寺庙等秀丽风景,是所有旅行者最初的梦想,也是终极的梦想。

疫情爆发的前几年,川藏线每天有3000多辆自驾的游客,按每辆车坐3到4个人计算,自驾的游客每天要达到6000到8000人,再加上骑行和徒步的,每天踏入川藏线的游客大概有上万人。

川藏线每个季节的风景有着不同的味道,3-4月沿途的桃花和梨花竞相开放,这里是花的海洋,4月底的然乌湖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5、6月是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争奇斗艳,同时也是一年中路况相对比较好的季节;7、8月是川藏线的雨季,由于雨水充沛,沿途野花遍地,绿草如茵,满眼绿色;9、10月是游客最多的季节,同时费用也最高,到处红叶似火。

主要景点:(川藏线进青藏线出)              

  川藏线:二郎山.海螺沟. 摄影天堂新都桥.泸定桥.贡嘎雪山.长青春科尔寺.仙乃日.央迈勇.珍珠海.牛奶海.珍珠海、梅里雪山、金沙江.澜沧江.东达山.邦达草原.九十九道湾.怒 江大峡谷.然乌湖.米堆冰川.古乡.排龙天险.南迦巴瓦峰.鲁朗林海.林芝.尼洋河风光.圣地拉萨。   

  青藏线:羊八井、当雄草原、念青唐古拉山、天湖纳木错、安多草原、藏北羌塘草原、唐古拉山口、沱沱河桥、可可西里、昆仑山口、柴达木盆 地、戈壁、茶卡盐湖、青海湖、金银滩草原、东关清真大寺、甘南草原、郎木寺、若尔盖、川主寺、松洲古城、汶川、映秀(5.12大地震遗址。

  川藏南线:沿途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拉山、海子山、脚巴山、东达山、业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等10多座雪山, 穿越众多的草原、峡谷,观人间之奇景,览川藏之精华。最好的温泉(海螺沟温泉)、最美的山(亚丁神山、贡嘎山、南迦巴佤峰)、最苍茫的草原(毛垭大草原、 邦达草原)、最雄壮的男子汉(康巴汉子)、最美的冰川(海螺沟冰川、米堆冰川)、最美的高原湖(然乌湖、姐妹海、珍珠海)、最美的原始森林(古乡)、最美 的小镇(鲁朗)唐蕃古道(墨竹工卡),沿途经过青衣江、大渡河、雅垄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垄藏布江、尼洋河,游览中国的景观大道,体验藏区高原风 土人情。

川藏线沿途的风景区众多、景色多样化,而且川藏线上的海拔较高,很多路段的海拔4000米以上,既可欣赏高原风景,又可挑战自我极限,这应是大多数人喜欢川藏线旅游的主要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