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95式突击步枪会被其他枪代替吗?

95步枪装备了许多年,虽然改进不断,但局限性也很大,留给未来的改造空间实在不多了,所以可以肯定95步枪会被其它枪械代替。

95最令人割舍不下的是在它身上架构出的中国“枪族化”概念,95式枪族采用5.8mm口径子弹,无托结构;整个枪族包括步枪、短突击步枪、班用机枪,大量零件可通用互换,极大的节省了后勤维护压力。

这种“枪族化”架构使得95式突击步枪很难被更换,它已经是一整套磨合完毕的体系。95式枪族能被推行下来都算是一项大成就,要推翻这一切另起炉灶很难,等于再进行一次枪族化换装。

“枪族化”概念虽然流行一时,但这些年已经有些不冷不热的状态,人人都明白这种做法很好,但人人都在执行枪族化上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枪族化”指标和“性能”指标很容易发生冲突,“不差钱”的国家完全无所谓轻武器上的这些零件互换能力及可维护性,穷国则挑都没得挑,谁便宜皮实火力猛就用谁的。

比如班用机枪,这种硬性卡标准搞出来的东西究竟好不好用心里都有数,大部分国家的“枪族化”最多做到突击步枪与短突击步枪/卡宾枪一层,很少进行包括弹药在内的轻机枪枪族化,连班排弹药都无法标准化,谈何“枪族”?

“枪族化”概念,成了一种看上去很美的企望,我们摸着石头勇猛的过河了一次,却发现河面还宽的很。

中国的95步枪属于枪族化比较深入的系列,但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为了枪族化概念,95系列付出了多大代价。我们走的正是“指标优先性能第二”的路线,为了强行枪族化,大量修改机件和设计,不顾客观实际,导致了枪族化虽然完成,但武器样样无法打磨成精品的境地。

而且95系列所谓的“枪族化”真正做到了哪一步?除了口径被卡死到轻机枪一层,然后都使用了无托结构的外形,再然后呢?能通用哪个零件?能互换哪个东西?

真正的“枪族化”概念是冷战时期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准备的,现代一个工业完备的大国对轻武器的要求是更强的耐受性和新枪下发率而不是互相拆了零件换来换去。

在笔者看来,这种“枪族化”应该缓行!

所以,未来解放军轻武器唯一的出路就是舍弃95整个枪族,完成彻底的大换装。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必须深刻的吸取95枪族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至少老老实实的为士兵打磨出一只性能优异的、符合当今发展潮流的武器。

对于未来更换95步枪我是持很乐观态度的,诚然95步枪走到今天不容易,单论突击步枪它的性能也并不落后,但整个枪族化的孱弱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拖累,再不更换95,我们的陆军又会陷入之前那种轻武器没法看的地步。相信装备部门早就对此有议案,近年看到了不少新型枪械方面的声音。

03步枪这类缓冲枪型算是有个先期的意思了,但地位确实不尴不尬。近年在一些展会上倒是出现了国产CS/LR18模块化型步枪的展品。

这些步枪在理念上非常先进,不过5.56X45的弹药肯定是外贸货无疑了。难说种花家的兔子们会不会拿哪国的军品市场做试验田,为最终实现国内枪族化大换装做准备。

其实国家在轻武器换装方面一直都很谨慎,实验性的武器出了不少,小规模装备的也挺多,但真正大规模换装的也只有那几个经典款,像当年81换95就闹了不少风波。95如果要被全面替换,仅靠CS/LR18这类目前的程度还很困难,仅有的模块化概念和中规中矩的外形还不足以令95走下高台。

但95的固有缺陷在时间的冲刷下会越来越明显,说实话现在95在人机功效、模块化、机械扩展方面已经跟不上趟了,所以95未来的换装也是刻不容缓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随着国内工业能力的崛起,轻武器的研发和改型技术也越来越进步。那么,只需要略微等待一个临界点的到来,国家强则万事强,有能力换了,怎么会换不了呢?中国人的武器,只会更强!

未来95式突击步枪会被其他枪代替吗?

如图,这种枪,大家是否似曾相识,又很陌生?

没有看清楚吗?没有再来,我们做个CG,就一目了然了。这是我国专门用来出口的一种枪。它在95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有了卡汀尼导轨,加挂战术器材不是梦,看来老95用来二十年,稍加改进,扩展功能也是蛮强的嘛,可以通用AR15的弹匣,也有了空枪挂机的功能。再有人们吐槽很长时间的膛线磨损过快的问题,西方枪支采用的办法,既然无法回避,就有软质金属来包裹弹头,以减小对膛线的磨损,还增加了子弹的动能,这支枪使用西方5.56毫米子弹,当然可保膛线无虞。致于左撇子能否使用,西方测评的结果,弹匣用得很顺,没有反映被打肿脸的印象,基线对老外也是刚刚的,只说了一点保险设置,有点小不适应。别的任话没讲,看来我们还是能设计出意见不大,争议不多的一款好步枪的。致于我军95式何时被新枪代替,现在似乎没有准确消息,不过从亮相不少新枪,也可看出,我们多有考虑。

●95威力过小的问题,是存在的。如果比起美俄,M4威力当然赶不上AK74,95制止能力要算其中最差的,在维和行动中,使用普通弹,需要多次命中,才行。M4穿甲弹可以打到7.62毫米全威力穿甲弹的水准,然面对新型防弹衣就无济于事了,这是小口径步枪的固有弱势。95使用5.8毫米弹,使用重弹要好一点,但是,不能做到当年小口径流行时那样的设计目标,不能像56冲那样猛,准是做到了,没人怀疑。步枪未来的任务,还是要恢复7.62毫米口径的才好,精度高,威力也够,且有大量库存,这便是03式得以装备部队的原因呀。

●03式对比AK12,怎么样?都有两种口径,重量上我们3.5Kg,AK12为3.2。有人讲,AK12对比的普通AR,穿透能力不高,衰减较大,再有就是后座力,扫射起来要压枪才成,但论成熟性与实用,要强过03一点。03的问题吗,为降噪加装消声器以后,影响了精度,还导致了加挂枪榴弹和拼刺刀的繁琐生,甚至影响到携行不便。成本比95高,使用不便是大事,有人说,宁肯拿81,也不愿拿03。等等吧,03研制耗费7年心血,然装备数量不多,也是实事。由此可见,03精心处不少,如上下机匣结构就蛮爽的,要比AK12强,但并不是没有问题。那么未来好枪在哪里呢?

●未来好枪。是否如美OICW,还是中国05战略步枪呢?OICW悄然一分为二,造不下去,我们05也没大量装备,都是具有探讨实验性质的枪支。有意思的是,2018网曝208所新枪,要参加阅兵云云,看上去人机功效不错,扩展性很好啊,只是一样,能否上岗,一定会是经过了大量实验的。一支好枪恒久远,永流传,世上现在公认的还是两把,一把叫做AK,一把AR,造的数量多,改进型号数不清,要在两种枪都符合了当时需要,也适应了未来发展,一直改进到现在。而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虽不乏自己的好枪,但在通用步枪设计上,可以说还是没有找对路,因此只能名气一时,或符合自家使用。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步枪还需要走过很长的路才行。

未来95式突击步枪会被其他枪代替吗?

95式短突,全称“QBZ95”,源于拼音第一个字母“轻武器、步枪、自动”,口径5.8mm,无托自动步枪。1997年首次装备驻港部队。

中国从56式冲锋枪、81式自动步枪采用的都是7.62mm弹药,81式自动步枪在长期使用过程,存在以下缺点。

1、射击精度差。

2、忽视了枪械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采用少,被戏称为“81式AK47”。

3、缺少配置外部战术挂件,严重影响多用途。

4、采用7.62mm弹药,不符合枪械发展要求。

95式突击步枪的出现,正是迎合解决上述问题,特虽是进入了无托小口径时代。但是在装备20多年后,还是逐步发现以下问题。

1、采用无托设计,造成瞄准基线高,在战场上不利于战士隐蔽。同时射手还容易被子弹壳爆头,具体可以看图片脑补。

2、可靠性差,在泥沙等恶劣环境下可靠性不如老款81式。

3、无托设计留下的空间不足,造成外挂榴弹等装具时,影响使用。

4、无托设计布局紧凑,射击后,烟尘距射手眼睛太近,容易刺激眼球。

5、另一个人机功能方面的问题,很多战士不适应无托结构。塑料材质在长期使用后,容易磨白,影响美观。

虽然问题不少,但做为第二款我国自主研发的突击步枪,已在部队中大量装备,至少短期内不可能被取代。未来,我们科研人员还提供了几种选择,大家可以做个了解。

95-1式突击步枪,95式的改进版,改进人机功能,取消小握把,配发新式枪榴弹等,2010年投入现役。

03折叠式式突击步枪,性能出众,可以外挂各种战术挂件,外形紧凑美观。

CS/LR18突击步枪,应该是一款外贸产品,确实高大上。模块化设计,可以在北约5.56mm、中俄7.62mm不同口径中切换。

看看中国突击步枪祖孙三代同堂。

未来95式突击步枪会被其他枪代替吗?

任何武器最终都会被新型武器替代。

首先,95式突击步枪并没有差到不堪一用,这款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研制的突击步枪。主设计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口径5.8mm,为无托式结构,稳定性好;精确度高,枪身较短,平衡性优良,携带方便使其可全天候作战,5.8毫米弹药可在100米内击穿8毫米钢板并仍带微弱杀伤力,杀伤力大。

95的缺点,主要是因受研制时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扩展功能方式采取的是最简单的连接座式,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形成模块式功能,难以满足部队对功能多样的需求。95式自动步枪没有空仓挂机,这也是该枪饱受争议的焦点之一。通常而言,空仓挂机起到两个主要作用,一是提醒士兵枪弹已经打完,二是便于快速装弹。从实战的角度看,无论是自动步枪还是半自动步枪,空仓挂机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最终装备部队的95式自动步枪确实没有空仓挂机,其中的很多决定因素值得深思。

客观评价,新式的95式突击步枪列装部队后,新观念并未与时俱进,部队仍然采用过时错误的训练作法,射击训练时在95式的枪管悬挂砖头等重物,增强士兵持枪的臂力与稳定性,95式突击步枪虽然设计有小握把,与扳机护圈合二为一,但是这种与握把距离过近的设计没有真正考虑人体工程学,反而延续以往中国士兵手握弹匣的持枪习惯,造成使用者各自发挥创意采用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扳机护圈底部作为支撑。

简易夜瞄装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钷147通过填涂方式装配,使用中存在亮度不足和容易脱落问题,全天候作战能力有待提高。光学瞄具瞄准不便是部队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安装光学瞄准镜后瞄准基线太高,无法舒适贴腮瞄准。

5.8mm普通弹采用的双基扁球药燃烧不完全,在发射2,000发弹(后,通常都会出现气体调节器和活塞取出困难的问题,而且射弹多后,还会出现导气孔由于火药残渣堆积变小的问题。塑料件容易磨白,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问题。要满足低温-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纤维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问题主要是塑料强度不足,这个矛盾比较难解决,塑料件磨白后影响了95式枪族的美观。

95式枪族 进行分解结合时,有时会出现散件丢失和零件倒装、错装问题,这种情况给武器正常使用带来不便。上述问题有许多均是在部队试用初期提出的,95式枪族一直在改进,有部分问题可能已经得到解决。从已经公开的图片分析,至少是经过了3个阶段。这3个阶段的区别特征可从拉机柄的形状和上护木的散热孔数量识别出来。无论如何这款枪已经使中国的步枪向前跨跃了一大步,争议虽多,但已是从八十多个方案中出的最佳方案了,这款枪将来仍会有改进空间。

更多交流,欢迎关注《军情直播间》头条号,每日更新!

同时也欢迎您收看 深圳卫视 每周二晚9:25播出 的《军情直播间》

欢迎您在评论里发表您的观点!

未来95式突击步枪会被其他枪代替吗?

这是迟早的事儿,就像人早晚会死一样...

时间节点的话未知,主要看作战需求。按照现在各个军种都争相哭穷的尿性,国防经费只会优先给海军下饺子,给空军造飞机,导弹部队的优先级都比轻兵器要高得多。

去年不是放出2019年国庆会有新的制式步枪亮相么

而且从这张图看,应该是有托步枪

不过估摸着95还是没那么快撤装,即便19年新枪亮相,但从95现在的效用来看,只要解决了子弹的毛病,还是不错的。除掉弹的问题,95现在最大的毛病在拓展性上,那个和韦佛式差不多的燕尾槽真的不算是个多好的导轨,容易松。

而且当年设计的时候也没考虑到枪镜一体的必要性,到现在为止很多当兵回来的人都没见过几次白光瞄准镜。但如果不考虑镜的话...95再撑个十来年都没问题。

再根据这几年珠海航展的CS/LR17枪族来看,新步枪可能是类似无托、导轨+MLok+模块化的设计。多钟口径之间的选择估摸着让这枪既可以自用,也方便外贸。但具体国庆时候能看到啥咱们拭目以待。

未来95式突击步枪会被其他枪代替吗?

95式步枪当然会被替换,而且离换装95式步枪的时间已经不远了。95式步枪虽然不是一支差劲的步枪,但怎么说也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设计了,在1995年它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与美俄的步枪扳扳手腕。

95-1式步枪

但正所谓沧海桑田,二十多年时间过去了,随着世界上其他国家不断推出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概念的步枪,95式步枪已经称不上世界领先水平了。比如95式步枪的附件拓展能力就比较弱,美俄等大国纷纷投入了皮卡汀尼导轨,甚至M-Lok等连接接口的怀抱,95式步枪却只有一条燕尾槽导轨,尽管有人多人推出了导轨改件,但是实际使用量少之又少。所以95式步枪想安装前握把,激光指示器,瞄准镜等附件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我觉得这是我国的新步枪很重要的一个改进方向。

网上曝光的神秘步枪

再说95式步枪的无托结构,无托结构并不算是95式步枪的缺点,但却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点,无托结构究竟是好是坏,是优是劣一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现在世界上却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淘汰了无托步枪,比如法国用HK416F替换了FAMAS,新西兰用LMT MARS-L替换了F88系列步枪。据说我国的下一代步枪,也会抛弃无托结构,这也是一个改进方向。

所以替换95式的新步枪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据说新步枪的研制已经接近尾声了,可以拭目以待。

03式步枪不足以替换95式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