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三国会被谁统一呢?
这是上天有眼,天赐良机。诸葛亮会对陈寿说:"既得其主,更得其时"。
首先,司马炎是官三代,最厉害的老爷司马懿在世时,也奈何不了诸葛亮,司马昭略逊于老父,对阵诸葛亮关门弟子姜维也占不了便宜,更不用说从小娇生惯养的司马炎了。
其次,钟会丶邓艾,都是半路成名,智不胜于周瑜,勇不过于夏侯渊,他们两人诸葛亮略施小计,就一个气死丶一个等死。
再次,钟会正面赢不了姜维,只要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吩咐姜维如此如此,钟会难免不被困死。诸葛亮心细如发,阴平关始终有人严防死守,邓艾想偷渡阴平关,结果会全部冻死在荒山野岭。
诸葛亮解决了钟会丶邓艾两路主力部队,率兵挺进中原。司马炎久疏战阵,诸葛兄弟又后院起火,曹魏一片混乱。
诸葛亮可以令姜维丶魏延丶夏侯霸丶关兴丶张苞五路人马合围,诸葛兄弟里应外合围堵司马炎。
这个时候,东吴诸葛兄弟又率军助阵。可怜司马炎,没有等到刘禅开城投诚,自己却无奈举着白旗降蜀汉。
诸葛亮平定北方,孙权老滑头再上书刘禅做皇上,刘禅派人迎孙太后和老娘舅,共商国是。封了孙权三公之位。
诸葛亮三兄弟,召开三国归于汉之大会。刘禅封一个北方大都督丶一个江东大都督,行使监军职责。
诸葛亮被封为大丞相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封新五虎上将,举竹大型阅兵式,庆贺匡扶汉室大一统。
如果“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三国会被谁统一呢?
谢谢邀请。三国应该被诸葛亮统一。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是智慧的化身,关键品德高尚,被誉为古今完人。
钟会是钟繇之子,军事、政治能力一般,伐蜀汉被姜唯阻挡在剑门关,几乎都撤军。
邓艾军事能力很强,但是政治能力一般,做事不周全,说话结巴,到哪里总是比比画画研究山川地理,曹魏能消灭蜀汉邓艾应该功劳最大。但是邓艾缺点很多,以至于他们父子被害。
司马炎公元265年代魏建晋,公元280年派六路大军灭东吴,统一全国。但是司马炎政治、军事能力一般,能够代魏灭东吴主要是依靠前辈奠定的基础,爷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窃取曹魏军政大权,父亲司马昭杀死曹魏皇帝曹髦;司马炎灭东吴后的庆功宴曾说灭吴是已故的羊祜功劳。羊祜在世时曾提出灭吴方案,推荐杜预等人。司马炎功劳有,但是缺点也很多,在位期间骄奢淫欲,铺张浪费,选错接班人,后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跟司马炎关系非常大。
综合来看,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诸葛亮会统一三国。
如果“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三国会被谁统一呢?
不言而喻,肯定是司马炎统一三国。
原因有三,第一点:司马炎继承司马家族四任三代领导人意愿,就是打造新的帝国之歌,是要结束乱世,重新塑造太平天国,从祖父司马懿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政权算起,到公元280年,统一全国灭掉东吴历时31年,其中最重要的是晋王司马炎公元265篡魏自立,和45年前,公元220魏王曹丕篡汉称帝,历史重演上演如出一辙,惊人相似,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换了人间……其中,还有一个令人发指细思极恐主义就是,司马昭暴毙当场,笑阿斗,乐不思蜀,手指司马炎,眼看酒中杯,一命呜呼了……你品,你细品!
第二点:钟会和邓艾,更不用提,就连司马昭都玩不过的人,智慧和能力远远低于司马昭,更何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司马炎,两人也只是武将技能培训机构,文臣谋略军师智囊小学班,初中不毕业,糊弄昏迷麻痹自己还可以,在诸葛亮面前简直小儿科,不值一提。
接下来,就是司马炎和诸葛亮,我们的炎哥人狠话不多,为了统一天下大业作出决定,那可是晴天霹雳,惊天地 ,泣鬼神,至亲亦可杀!你品,你细品……就这一点,就让我们亮亮心生畏惧之心,只是感觉后背一阵清凉,不由的感叹自己为什么,心太软!心太软,总是什么问题都是一个人扛……因为月亮代表我的心,你真我更真!
第三,家族基因,家族信仰,家族传统。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一家三代,为了天下,所有人都可以杀,所有事情都可以忍,实在忍不住了就要爆发……什么知遇之恩?什么帝王托孤?什么君臣之义?什么家国情怀?生命诚可贵,活着才重要。若为帝王故,统统皆可抛!
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三代一家人,为了三顾茅庐?为了白帝城托孤?为了刘备君主,士为知己者——死?为了蜀汉北伐中原,恢复汉室?人的一辈子,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回首过去前尘往事,不是虚度光阴而悔恨,不因庸碌无为而难受,而是迎着太阳生长,逆光飞翔!
如果“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三国会被谁统一呢?
为啥把这四位列在一起?有可比性么?你是把他们放在哪个时期?是讨伐董卓群雄并起的时代还是三国已经成型的时代?首先按野心来排,司马炎>钟会>邓艾>诸葛亮,按照统军谋略能力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按照军事奇袭冒险能力邓艾>诸葛亮>钟会>司马炎,按照政治权术司马炎>钟会>诸葛亮>邓艾。司马炎权术继承于其爷爷和父亲司马昭,所以后世有人怀疑司马昭是他毒死的,但是司马炎在军事上的成就几乎没有,诸葛亮在蜀对魏的各场军事战争上几乎都是以弱对强(指的是兵力,将领和国力等方面),邓艾偷渡阴平(虽然诸葛亮早预判到了但是被刘禅撤了),说明诸葛亮比邓艾更胜一筹,我预判了你的预判,邓艾用兵尚奇,诸葛亮也用奇但是和钟会一样喜用正(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袭长安,钟会也没有采纳邓艾阴平奇袭成都),根据钟会在平定淮南和夺取汉中的军事谋略上的手段,钟会军事谋略还是比邓艾高明的,他也看出阴平的凶险却没想到刘禅撤了三千守军让邓艾押对宝赌赢了。如果这四人作为一方势力争夺天下,也需要看其所处的地盘和兵力,钟会和司马炎是士族,一个颍川一个汝南,诸葛亮是破落士族并无强大的家族势力,邓艾是寒门耕牛娃,南阳诸葛,新野邓艾,许昌钟会,汝南司马炎,南阳是盛产铁矿的武器中心出武关可谋关中,新野可窥襄阳荆州(江陵),许昌可谋陈留濮阳北夺邺,汝南可夺徐州淮南江东,如果他们起兵不立即开战而是四向发展,钟会可夺豫州河北变成袁绍曹操,诸葛亮夺长安汉中为秦地,司马炎东取淮南江东谋吴国之地,邓艾得楚地谋巴蜀,天下可四分,谁得天下还难说,不过按起兵地和群众基础还是诸葛亮和钟会的胜算大一些,巴蜀楚和扬越吴交始终比起关中或者河北还是战力弱,北军人高大兵马足战力更胜一筹。南征胜率远高于北伐(中国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所以四分夺天下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
如果“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三国会被谁统一呢?
不考虑基础国力的假设都是耍流氓。
如果“诸葛亮、钟会、邓艾、司马炎”同世,三国会被谁统一呢?
如果这四个人同世,也有相同的兵力,那么统一天下的可能是诸葛亮。
司马炎没打过仗。论政治和军事能力,他显然不如其祖司马懿和和其父司马昭。司马懿和司马昭的能力实践证明不及诸葛亮。
钟会和邓艾,同诸葛亮的学生姜维旗鼓相当,也大概率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所以,我选诸葛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