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
寻找观音菩萨
陈达须,这些日子每天晚上都一直重复做着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一座海上仙山,云雾缭绕,翠竹葱茏。在仙岛东南侧的海岸边,有一个神奇的岩洞,放着五彩的光芒,并且有天籁一般的海潮音(佛菩萨的一种声音)从洞中飘逸而出,像是在呢喃念佛念经。随即观音大士徐徐现身,为他摸顶、说法……
陈达须是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武夷山镇一个乡绅,因为家庭世代信奉佛教,所有他从小就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
他一连七个晚上做这个相同的梦,并且这个梦活灵活现,这让他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于是,陈达须开始寻找,打听海上仙岛所在的地方。然而,他问遍了所有多闻博学之士,还曾经向往来客商询问打听,始终一无所获。这让他很着急。
有一天他诵经完毕,又被心中的疑惑所缠绕,于是来到户外崇阳溪畔漫步,忽见从崇安通向南平的官道上走来一个深目高鼻、赤须遒然、年过花甲的梵僧。
陈达须学佛多年,看他赤着双足、偏袒右肩的装束,就知道他是来自于天竺的僧人。
佛陀故乡的梵僧,不远万里到这里游方,必定有大因缘!陈达须灵机一动,上前合十致礼,问道:“大师何往?”
梵僧说自己从浙东来,要沿这条古老的驿道经梅州到广州,从那里搭乘海船返回故乡南天竺去。
陈达须问他:“天竺是佛陀的故乡、佛法的诞生地,您为何舍近求远,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大唐呢?”
梵僧说道:“自从三百六十年前,菩提达摩将大乘禅法带到中国,佛法的真谛、佛祖的血脉就都在大唐了。尤其是二百年前,禅宗六祖慧能开创顿悟成佛的法门之后,佛教的法统就完全中国化了。因此,我在三十多年前来到中土求法。而今年事以高,落叶归根,我要回故土圆寂了。”
陈达须十分好奇地问道:“大师在大唐游历了三十多个春秋,有什么奇遇吗?”
梵僧笑道:“奇遇多多,从何说起?”
于是陈达须将自己梦中的海上仙岛描述一番。梵僧听后,大吃一惊,追问道:“你怎么知道那个地方?”
陈达须说自己梦到的。梵僧连连惊叹说:“中华何幸!中华何幸!连观世音菩萨也把道场示现在中土了!”
陈达须赶紧追问他那个海上仙岛在哪里,梵僧颇为神秘地说:“真是菩萨显灵,让你问到了我。除我之外,世界上绝对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观世音菩萨的这个道场在哪里。你梦见的那个仙岛,就是浙东梅岑岛(今普陀山)。”
陈达须颇感疑惑,又说道:“据《华严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你们南天竺海边的普陀洛迦山,如何搬到了我们中土?”
梵僧说:“居士,你太执著了!你要知道,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随缘度化,无刹不现身。哪里有虔诚的信仰,哪里有慈悲精神,哪里就是观世音道场。清净为心皆普陀,慈悲济世即观音。”
陈达须还是不解:“你一个外国梵僧,如何知道梅岑岛?如何知道观音菩萨在那里化现?”
梵僧回忆说:“三十多年前,那还是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年),我乘船到了广州。那时候,我们天竺僧人都知道佛经中提到的五台山清凉世界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我从广州继续坐船北上,前往五台山朝拜文殊。
谁知到了浙东舟山群岛,船被风浪所困,搁浅在梅岑岛海岸。我上岸之后,发现这里虽然荒无人烟,但风景与故乡的普陀山极其相似,俨然一个清净的琉璃世界。我穿过一片紫竹林,来到了你梦中出现的那个潮音洞。”
“哇,真的有那个岩洞啊!”陈达须不由得十分惊讶。
梵僧点点头,说:“不但有潮音洞,而且观音菩萨还在那里现了身。”
梵僧伸出双手。陈达须惊奇地发现梵僧的十个手指都少了一节!
梵僧不等陈达须发问,主动说道:“当时我看到这个梅岑岛与南天竺南海普陀的观音道场颇为相像,为了救助我们一船人摆脱绝境,我就在潮音洞前燃十指供奉观音菩萨。于是,观音大士现身说法,并授予我一枚七色宝石。”
说着,梵僧拿出一枚宝气四射、光彩灿烂、晶莹剔透的宝石来。
听了梵僧的故事,又亲眼看到了七彩宝石,联想到自己那奇妙的梦境,陈达须无比兴奋。他心里明白,这是观音菩萨对自己的昭示——到浙东海上那座小岛朝拜,一定能看到观音菩萨现身,亲眼目睹观音大士真容。
于是,他辞别老娘,匆匆踏上了朝圣的征程。
观音菩萨最亲密的人原来是……陈达须离开家乡,沿路北上,走了几天水路又累又乏。这天来到了浙江之畔的溪口小镇,他如释重负,刚刚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忽然听到有人高喊:“陈达须!”
陈达须应声回望,他惊奇地看到一个身被布袋的大肚子和尚在向他招手,他疑惑地问道:“师父,你是喊我吗?”
“这条路上行走的人,只有你叫陈达须,我当然是喊你啦!”
“可是,”陈达须一头雾水,“这位师父,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你如何认识我?”
布袋和尚嘻嘻笑道:“相逢何必曾相识。”
“不曾相识,你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布袋和尚高深莫测地说道:“我不但知道你的名字,我还知道你来自岭中武夷。”
陈达须更加奇怪了。然而,让他奇怪的还在后面。
“我不但知道你来自哪里,还知道你将去向何方!”
陈达须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个胖和尚能猜到他的去处,因为他此行的目的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连他最亲的老娘都不知道,这个和尚如何得知。
他看着这个大肚子和尚,说道:“师父,你如果能说对我的去向,我陈达须算是真服你了。今后,你让我干什么,我都答应。”
布袋和尚成心逗他,说:“我若是要你的脑壳呢?”
陈达须认为他绝对猜不出自己要去的地方,所以异常坚决地说:“那我也给你砍下来!”
“哈哈!我要你脑壳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钵盂盛饭!”随即,布袋和尚严肃下来,一本正经地说,“你此行的目的,是浙东海中的梅岑岛!”
“天哪!”陈达须惊诧至极,他瞪大了眼睛,说:“你、你……难道是神仙?”
“你看呢?”
陈达须看着眼前这个神奇的大肚子和尚,犹如做梦一般。他又问道:“师父,您上下如何称呼?”
布袋和尚将肩上挑着的布袋给他看。陈达须“哦”了一声,说:“你法号是布袋。”
布袋和尚笑道:
布袋本是我物,人却称我布袋。
不知布袋是我,还是我是布袋。
陈达须才不管你布袋不布袋,他关心的是那座神奇的小岛--观音菩萨显灵的地方。
他急切地问道:“布袋大师,您既然无所不知,可晓得那梅岑岛是不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观音菩萨是不是经常在那里现身说法?”
布袋和尚点点头说:“再等二十几年之后,我坐化那一年,将又有一个外国僧人(日本僧人慧锷)在梅岑岛上经历那个天竺梵僧一样的奇遇。从那个时候起,梅岑岛改名普陀山,也就正式成了人们公认的观音菩萨道场。”
这个大肚子布袋和尚不但对以前的事了如指掌,还能知道未来的事情!陈达不禁对他敬佩的五体投地,于是恭敬地说道:“大师,你说说看,我这次到浙东朝圣,能见到观音菩萨现身吗?”
布袋和尚居然说道:“我就是观音菩萨派来迎接你的!”
陈达须心中惊呼一声,难怪他无所不知,原来是观音菩萨派来的使者啊!
布袋和尚继续说道:“观音让我来半路上等你,就是想问问你,你真的想见活菩萨吗?”
“当然,我不远千里要去浙东海上仙岛朝圣,就是想拜见菩萨的真身啊!”
布袋和尚说:“那样就好,观音菩萨怕你跋涉千里,鞍马劳顿,就先行去了你的家里。”
“什么?观音菩萨到了我的家里?这可是真的?”陈达须有些难以置信。
布袋和尚十分严肃地说:“当然是真的。你回家吧,赶快回去!回到家里,就能见到活观音了。”
陈达须作为居士,知道出家人严守戒律,不打诳语,所以他对布袋和尚的话深信不疑。何况布袋和尚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神异,也让他不得不信。
临行前,他又问道:“布袋大师,观音菩萨千变万化,有三十二应身,弟子很难识别。到我家的那位观音是什么模样呢?”
布袋和尚说:“你回去以后,见到反披衣裳、左右颠倒踢踏着鞋的人,就是活观音。”
陈达须既兴奋又有些疑惑:我陈某何德何能,作过什么功德,竟然感召观音菩萨到自己家中?他急匆匆告别布袋和尚,转过头来,沿着来时的路,日夜兼程,向家奔去……
他赶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时分。他急着见到活观音,就将院门拍得山响,叫喊道:“娘,快开门!”
在家牵挂着儿子的母亲,一直难以入眠,听到儿子的声音,急忙披上衣服趿拉着鞋往外跑给儿子开门。
陈达须进得家来急忙寻找活观音,可是始终没找到,这才回过头来问母亲,他见母亲反披着衣服,倒趿拉着鞋,陈达须豁然醒悟,明白了布袋和尚所说的活观音就是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甘愿为儿女吃尽千辛万苦的母亲!
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化身千百亿,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世间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儿女的成长,倾注着母亲全部的爱。几乎所有的母亲,都甘愿为自己的孩子奉献一切,甚至生命。所以,母亲就是佛菩萨大慈大悲的化身之一,是我们每个人的活观音呀!
看懂了这个故事,就知道谁是观世音菩萨最亲密的人了!
你知道答案了吗?
谁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
观音总是笑眯眯的,她为啥笑呢?如果你往她附近或者对面看,一定有尊菩萨故作镇定,他叫韦陀,在民间传说中,他与观音是名义上的夫妻,够不够亲密?
说起来,这件事都是吕洞宾惹的祸。
一、
赶赴王母寿宴的日子快到了,吕洞宾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牡丹,仗剑渡江,将心在嘉陵江里洗了又洗,总算恢复了冷静。
嘉陵江江面辽阔,水势湍急,暗流丛生,常有渡船倾翻,不少人为此丧命,吕洞宾看到这儿,不禁皱了皱眉头。
一个人在江边也正皱着眉头在那儿比比划划,神情一会儿惊喜,一会儿懊恼,这不由得引起了吕洞宾的注意,于是变身一老头凑到那人身边,那人观江水,吕洞宾看那人,各得其趣。
“你干嘛呢?”吕洞宾看了半天没看出个名堂来,不禁好奇问道。
突然听到身边有人说话,那人吓了一跳,脚下一滑,差点滑下河堤,幸好被吕洞宾拉住了,这么一拉,吕洞宾发现这人还真不简单,原是天庭仙童转世。
“老人家您走路不带声音的?吓死人了!”
吕洞宾连声道歉,倒把这年轻人搞得不好意思了,红了整张脸,那颜色就像锅里的大龙虾,也像白牡丹脸上的胭脂,这让吕洞宾的心又开始惆怅了。
在吕洞宾的追问下,这人说自己叫韦陀,跟着一个姓鲁的木匠学艺,看到很多人在嘉陵江遇难,就打算修座大桥,贯穿南北,人们就不用在恶劣天气下为了赶路搭船冒险了。
吕洞宾觉得韦陀挺实诚的,也有善心,倒是一块修炼的好料,打算帮他一把,引入仙途。
“那你在这比比划划地干什么?”
“我在架构这桥呀,估算材料,看看怎么才能做到最省。”
吕洞宾没打算自己出资,善心配善行,才可以积累功德,这属于韦陀的机缘,还得靠韦陀去完成,如果途中如逢危难自己出手也就就行了。两人交谈甚欢,在韦陀的邀请下,两人回到了韦陀的居处。
进院门的时候,暗香漫天,一树昙花就此绽开,等到韦陀的步子过去,那花便黯淡了,吕洞宾掐指一算,不禁叹了一口气,这又是个痴情女子。
昙花原是天上最美的花神,四季常青,永不凋零,在韦陀常年如一日的细心照顾下动情,从而爱上了韦陀,两人因此触犯了天规,玉帝发现后将两人贬下了凡间,韦陀转世为人失了记忆,昙花受一现的惩罚,开花便是结束,几时绝情几时返回天庭。
昙花一直守着韦陀,哪怕只为韦陀一刻绽放,也无怨无悔,即使韦陀忘了过去,她也愿意就这么陪着,过去的的岁月,积聚的是深情。
二、
吕洞宾拉着韦陀上街,准备去喝两杯,韦陀红着脸不肯去,吕洞宾不禁乐了,知道韦陀在为建桥的费用发愁,也不勉强,一个人随地乱溜达。
走到街边,发现墙上贴了张告示,大意是在三月十三,有个美丽的少女将在嘉陵江畔的船上招亲,凡是能以银子碰到她的身子的人,就可以娶她过门,船上的银子将作为嫁妆一起送到男方。
还能有这种噱头?吕洞宾有些好笑,凡人总有几个有眼力和劲头的人,不知道会便宜了谁?
日子过得平淡。
吕洞宾跟着韦陀四处查看江水,寻找合适架桥的地方,晚间就会拉着韦陀在昙花树下小酌几杯,就着花香下酒。只是经费没有着落,韦陀的眉头皱着有些紧,昙花的香味儿就有了些暗淡的忧郁。
三月十三,吕洞宾拉着韦陀去看热闹,这是那个自称美丽少女招亲的日子。
韦陀不想去,吕洞宾就说男儿当婚,再说了,万一真砸到了少女,那建桥的费用不就有了吗?
等走到江边,吕洞宾乐了,太开心了。
少女果然美丽,脸如满月,柳眉轻扫,不羞已红了娇颜,一袭青衣在江风中起舞,犹若仙子。
众人大为惊叹,纷纷丢出银子,甚至连老翁都有些心动,为儿孙找个如此美丽的媳妇也是件好事儿,也加入了扔银子的行列。银子在少女身前三寸落下,惹得更多的人不服气,纷纷加大了力度投过去,但就是无法突破三寸,船仓里很快垒起了一层白花花的银锭。
吕洞宾发现少女头上罩着佛光,用慧眼一看,原来是南海观世音,心里一琢磨,估计观音也是为建桥在筹善款,于是突生捉弄之心。
观音曾经多次在太上老君面前说自己太沉迷女色,失了修仙之人的身份,要是给观音配个丈夫,这乐子就大了!吕洞宾想想就乐!
吕洞宾本就是性情中人,一直挺同情昙花仙子,于是打算借这个机会解开她的心结,了结了这段与韦陀的沉重之爱,不过,若要观音失了面子,哪怕是出自好心,自己肯定要吃苦头。
寻思了一会儿,说干就干,吕洞宾悄悄把一锭银子施了法力,交给了韦陀。
韦陀看众人都没法扔中,自己肯定也不行,打算看看热闹也就行了,不想吕洞宾还真递过来了银子。
“我不行……”
“男人不能说不行!多大个事儿?扔银子而已,万一运气好,不就多了个媳妇吗?你看船上拿银子,架桥够了不?”
韦陀一看,还真好多银子,值得一拼,于是将银子高举过肩,用力对着观音投了过去。
银子刷的一声破了观音设置的屏障,一下子落在了身上,观音愣了,韦陀愣了,众人都愣了,唯独吕洞宾偷偷跑了,不过被观音看到了本相,气得骂了声:活该被狗咬!
三、
观音被银子击中,很多人对韦陀又是嫉妒又是羡慕,吵吵闹闹中很快人都散了。
观音头大了,菩萨不能失信于人,守诺更是件荒唐的事,一下子也为难在当场。
韦陀在一旁也有点扭扭捏捏,他压根儿没想到真的会击中观音,其实他更感兴趣的是那一堆银子,观音看到此景反而松了一口气,双方简单交谈后,得知韦陀是为了架桥的费用才来凑热闹的,心里不禁又骂吕洞宾多事。
观音筹钱也是为了修桥,只是这该如何收场?
观音开慧眼,发现韦陀也不是凡人,原本就是仙童转世,于是做了个决定,点化韦陀成仙,成为自己名义上的丈夫,可以相隔,也可以相对,做到凡人中的相守也就足够了,既不违背诺言也未出格。
后来呢,观音院就有了韦陀像,在庙宇中,人们也常常将韦陀神像排列在观音的隔壁或者对面,其实就是根据这段民间传说来的。
昙花见韦陀与观音一同归来,以为韦陀找到了挚爱,终于大彻大悟,放下了儿女私情,默默祝福后,带着花香腾空而去,花瓣落在地上如同一滴滴的眼泪。
从此昙花只在傍晚盛开,匆匆而谢,美丽只有片刻,人称昙花一现。
昙花也称韦陀花。
吕洞宾早就跑了,谁敢惹气头上的观音啊!
找到七仙后吕洞宾变老实了,安安静静地修炼了一段时间,其实是怕遇到观音,不过观音念在吕洞宾是为了帮助韦陀架桥出的烂主意,也不计较了,转身就已忘记,世间还有太多的事等她去做,度众生而行菩萨行,以悲愿寻声救苦,忙啊。
根据这段民间传说,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当然是韦陀菩萨啦!
(图片均来自网络)
谁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所以,所有凡人都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他们都尊拜观音菩萨,信仰观音菩萨,虔求观音菩萨赐福人间。
(图片源于网络)
谁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
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是观音菩萨最亲密的人,还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很多世都在一起。
谁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
哈哈,这个问题是把观音菩萨的形象和电视剧混为一谈了,这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有没有七大姑八大姨。怎么说,从历史上推理肯定不行,从神学上推吧。要是观音菩萨有亲密的人,那从他家庭出身说起吧!
过去有个佛叫宝藏如来,有个转轮圣王叫无争念,这个人就向宝藏如来求法,他不是一个人战斗,他带着自己1000个儿子向宝藏如来求法,宝藏如来放大光明,现十方无量世界,有清净佛陀,有不净佛陀,随他们修行。这个求法大父亲就发了24个大愿,取了清净佛陀,于是宝藏如来为其举行仪式吧,要修多少时间呢,放到现在的时间要几十亿年,如来以"恒河沙"作为一个时间长度,我们就说多少年了,在这次大修行中,不光父亲成了佛,宝藏如来也为他所有儿子受戒,第一个儿子就是观世音菩萨,要是观音音有天成佛就叫,变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第三个儿子,就是文殊菩萨,成佛叫普现如来。第八个儿子,普贤菩萨,成佛后叫至刚吼向往如来。其他儿子的名字忘记了,我想要是观音菩萨一定要寻亲,应该和他一起成佛,一起为普度众生努力的兄弟们吧!
谁是与观音菩萨关系最亲密的人?
(原创)谢谢提问。观音菩萨在大众的心里,历来数以慈悲为怀的形象出现,又号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在佛经里又称为千百亿化身观世音菩萨,所以在大众中即使我们面对了观音菩萨也不认识,但在佛法里曾经有说过识别观音菩萨的方法,也就是谁心地善良,心生慈悲,不自私自利,处处为他(她)人作想,常常救助别人于苦难中者,谁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谁就是与观音菩萨的关系最近最亲密的人。以上见仁见智,供考之,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