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兰德m1和m1卡宾枪,哪种枪更实用?
美国二战名将巴顿盛赞M1伽兰德步枪是“一种伟大的武器和世界上最致命的步枪”,而麦克阿瑟又夸耀M1卡宾枪为“我们赢得太平洋战争的最大胜利因素”,对两种步兵武器同样如此之高的评价,意味着两者都具有很强的战场实用性,那么到底那款“M1”的性能和实用性更胜一筹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
-
滇西缅北战役日本参战的都是哪些师团,共多少人?
如果不是英国人口是心非一味撤退,1942年中英联军在缅兵力是完全可以打赢战争的,入侵缅甸的日本“南方军”所属第15军只有分拨登陆的四个师团,加上配属部队不超过10万人。而第一期中国远征军拥有当时最精锐的嫡系第5军、第6军、第66军共10万人马,加上两师英国军队(还包括一个装甲旅)
-
李云龙独立团是不是有1营、2营、3营、4营、5营、6营、7营、8营、骑兵连、炮兵连、直属连、警卫连、侦察连?
你就听李大脑袋团长吹吧,他的原话是:“你知道老子现在有多少人马吗?说出来吓你们一跳,整整八个营,这还不算团直属连、警卫连、骑兵连和侦察连”,这就是说独立团已有八营四连的建制,虽然没有提问中的炮兵连编制,但听起来已煞是威风,而在真实的军史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
-
纳粹德国在二战战败后,为什么士兵们不脱下军装逃命,而是选择成建制的投降?
希姆莱是怎么被捕的呢?1945年5月21日,他带领手下11名党卫军军官身着国防军陆军制服,试图混过盟军在不来梅地区的哨卡,穿过美英防区潜回到他的故乡巴伐利亚去。已经被解除党卫队全国领袖职务的希姆莱为此特别化了妆,剃去了小胡子左眼还戴个眼罩外面穿着陆军士兵的军服,但仍然被英军怀疑并
-
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养起庞大的军队的?
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河南大败,37天失城38座,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双双被撤职查办,蒋介石第一心腹陈诚临时出任司令长官,并在西安举行中原战事检讨会议。陈诚经过调查惊讶的发现,战区各仓库平时把作战用的军粮以高利贷的形式发放给民众坐吃利息,盗卖军粮更是司空见
-
为什么纳粹德国到了二战末期节节败退,内部却没有出现一战德国那样的人民起义?
1944年7月20日下午四点,留守柏林最精锐的“大德意志警卫营”营长雷麦少校,奉命去逮捕当时在柏林最重要的纳粹分子戈培尔,他接到的是密谋集团成员、柏林卫戍司令哈斯将军的命令:“元首已经死亡,党卫队企图发动政变,警卫营立即封锁政府各部所在的威廉街和党卫队中央保安总局,逮捕宣传部长戈
-
战场上,曾有哪些诡异的事件发生?
《亮剑》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这是第二(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刘司令员的一句战斗口号,最早发生在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时期的强渡汝河战斗。这是一条虽然宽不过60米,却因河道复杂水深丈余无法徒涉的河流,横亘在前往大别山的道路上,当野战军先头部队
-
关东军华北司令官的级别?
这是两支侵华日军部队的番号,也是日本盘据中国最早的两股海外驻军,军史读者不要把概念弄混了。“关东军”的番号虽然一直没有变化,但是它的级别却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而变化了三次,并且势力和驻扎区域被划在了长城以北地区,而“华北方面军”的前身则是“清国驻屯军”,始终驻军在华北和平津一带地区
-
德国党卫军大肆屠杀犹太人和战俘,德国民众是否知情?德国当局是如何诓骗民众的?
《兄弟连》电影特别呈现了美军101空降师506团解放集中营的镜头,历史上那是位于慕尼黑附近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党卫军看守部队在逃离前进行了并不彻底的屠杀,而美国大兵们被看到的惨象彻底震惊了。他们愤怒的命令城市里的德国民众前来“参观”第三帝国的暴行,而师长泰勒将军干脆下令所有
-
二战德军的军靴都是长筒靴吗?
研究二战德军单兵装备要专业一些,实际上德军的长筒靴正式名称为“行军靴”,它与M35钢盔一起,成为二战德军士兵的标志性穿戴。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德国军队的不断扩编造成资源紧张,以及特殊作战用途的需要,德军的军靴在战争中不仅质量有所下降,也同时制作和装备了其他款式的产品,所以,二战德
-
李云龙俘虏炮团参谋,释放后却被楚云飞枪毙,楚云飞为何不起义?
敲黑板说重点,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在解放战争中是没有起义这种情况发生的,当然也不能强求《亮剑》里的楚云飞,那就忒离谱了。这些部队受到长期的反动思想教育,各级军事主官也都是经过严格遴选和考察的,楚云飞在解放战争中的人设,乃是嫡系五大主力之一“第五军”所属的第89师,代指第五军的起
-
以中立的眼光,如何去评价二战里指挥硫磺岛战役的栗林中将(美日大战唯一一场美国损失大于日本的战役)?
这个眼光没有办法中立,过多美化栗林忠道的军事能力是一种忘本和误读历史的行为,从1940年起栗林忠道就是侵华日军“驻蒙军”的重要将领,历任骑兵集团(师团级)第1和第2旅团长,是坚持绥远抗战的傅作义将军之大敌,在内蒙古地区曾经指挥日军骑兵部队疯狂围剿屠杀抗日武装,这样一个日酋,有什么
-
希特勒当初为什么要血洗自己的冲锋队?
要理清一个问题,希特勒并非要“消灭”冲锋队,而是通过“清洗”来给这支已经不太忠于他个人的队伍大换血,因为冲锋队的总队长恰恰是希特勒本人,而罗姆仅仅是冲锋队参谋长。只不过希特勒上台后忙于军政要事,罗姆成为冲锋队实际上的头目,并且掌控了冲锋队的一切事务,在整个二战期间,冲锋队也始终存
-
二战德国党卫军的装甲部队和国防军的装甲部队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强悍一些?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打响时,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武装党卫军上将豪塞尔指挥的党卫第二装甲军位于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线,他的三个党卫队装甲师总共拥有300辆坦克和120辆突击炮,在曼施坦因元帅的指挥下向北钳击。而北线莫德尔大将第9集团军所属的国防军第41装甲军中,仅仅来自维也纳的第2
-
支队,大队,中队,哪个大,哪个小啊?
这个题目太大了,关于“支队、大队、中队”的组织或者武装序列,一口气可以列出现今我国的警察、武装警察、海军、海警以及当年的民国军队以及日本军队等多种编制,总体而言建制和级别大小顺序的排列确实如题所述,但是仍然有一定特例,比如侵华日军的“支队”就不太靠谱。通常情况下,警察和武装警察的
-
楚云飞的贴身护卫孙铭,作为上尉,为何仅仅是警卫员?
这样提问就有点埋汰孙鸣上尉了,他可是楚云飞的副官而不是什么贴身护卫或者“警卫员”,民国军队高级将校的副官虽然承担一定的首长警卫职责,但仍属军官编制,而普通的贴身警卫都是由士官和士兵充当的,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不可以混为一谈。注意“警卫员”这个称谓在我国军事史上是人民军队专属的,
-
二战中的德军,为何一定要严格分成国防军、党卫军?
二战时期的德国有个奇怪的现象,党卫队情报和行政机构监控着国防军的思想和行为,国防军同时又在战场上指挥着武装党卫队的野战部队。只有对纳粹党和国防军的关系比较清楚,才能理解这个状态的深刻内因,因为国防军和党卫队所属的武装党卫队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部队。(党卫军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中尉)
-
日军的师团长相当于我军的什么职位?
这个问题简单做答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二战时期日军的师团编制和人员数量是在不停变化的,师团的类型也不一而同,只能分时期和分种类与我国抗日军队来比较。注意绝不可以用所谓“甲乙丙丁”四类师团来衡量,因为那并非日军师团编制的初始状态,而是1941年以后的事情了。第一时期。一般指1937年全
-
德国骷髅师是如何被处决的?
提问略显不够专业,一支满编20000多人的建制部队番号怎么“处决”呢?应该是部队被“消灭”或者是该师官兵被“集体处决”。二战时期的德国党卫队制服上,右领章不是“SS”而是一个骷髅的,一定只属于两个单位,一是“普通党卫队”的集中营看守部队,又称骷髅总队;一是“武装党卫队”的骷髅作战
-
一个小小的日本在二战期间为何有如此大的军事实力,他的武器从何而来?
首先看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中日两国的几项重要经济指标,工业总产值日本是60亿美元,中国是13亿6千万美元;钢铁产量日本是580万吨,中国只有4万吨;铜产量日本是8万7千吨,中国是700吨;石油产量日本是169万吨,中国是13000吨,一目了然,是否能够理解双方综合国力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