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僧西天取经为何取道阿富汗?

    玄奘前往天竺的路线在如今看来的确是“舍近求远”,打开地图可以看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印度,硬是绕了一大圈。如果从川渝滇藏进入天竺,大约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路程。那玄奘为何绕路,从今阿富汗、中亚等地取道呢?首先,当时没有如今这样的地图,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还相当有限,唐朝的人又如何知道怎么

    2024年12月16日
    390 1 0
  • 商代为什么要实施活人祭祀?

    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制社会时代,为了祭祀祖先、自然万物与神灵,会进行生命祭祀,主要就是活人祭祀。商周时代活人祭祀,称作“人牲”,一般用于祭祀的人牲来自于战俘、被征服部落贡纳的青年男女。商朝人大规模屠戮奴隶用于祭祀,一来是因为当时对神灵的崇拜,二来也是因为生产力的低下。人牲起源于公元

    2024年12月09日
    121 0 0
  • 定陵为什么是两个皇后?

    古代并没有说皇帝只能有一位皇后,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不能同时拥有多位皇后而已,如果皇后被废了,或者提前崩逝了,继立的皇后,那同样也是皇后。明定陵乃是万历帝朱翊钧的陵墓,也是明代皇陵中,目前唯一打开了的。去北京玩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足,当然要前往昌平看看这座规模宏大的明代皇陵,虽然定陵

    2024年11月26日
    171 0 0
  •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吗?

    不用管他有没有72座,判断曹操的墓是不是真的,非常简单那就是看一看有没有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跪地求饶的雕刻。三国志于禁传这样记载。欲遣使吴,先令北诣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状。这几句话里面就说明曹操的墓里有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在这里面。以前专家什么挖掘出了小时候

    2024年11月17日
    922 0 0
  • 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揭晓,如何评价这些考古成果?

    我对考古不关心,评出来的十大考古发现我没有一个了解过,所以没有任何发言权。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能不能少挖一点,能不能少发现一点,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一些,不要把地全挖空了,让他们无古可考,因为以现在的科学技术,很多东西发掘出来就等于是在破坏。以上仅是个人的观点。

    2024年11月10日
    965 0 0
  • 秦始皇陵在什么条件成熟下国家才能启动发掘工作?

    秦始皇陵的挖掘,将会对当地产生辐射极强的经济效益,堪比数次拆迁后的所得收益。但是在未触发挖掘机制之前是绝不可能随意挖掘的!秦始皇陵的诱惑太多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嬴政,他本身就有着很多的谜题,而秦始皇陵是中国第1批世界文化遗产,第1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毫不夸张的说,在过去的数

    2024年10月07日
    650 1 0
  • 兵马俑和三星堆相比,哪一个价值更大?

    兵马俑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可以用价值连城来称呼。但是你知道吗?三星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这就意味着三星堆完全是在跨纬度打压兵马俑。我可以相对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两个文物因为某种原因被关联起来了,而且两种人物之间只能做2选1的话,我们也必然且毫无疑问的选择保护三星堆,但是这种情况

    2024年10月07日
    633 0 0
  • 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首先要确定一点,考古是保护墓葬,所以对未发现的墓葬不会漫无目的的去寻找,即便是已经探明的,只要没有被破坏,没有和国家建设产生冲突,任然会原地保护,绝不主动挖掘,考古挖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建设用地需要挖掘清理,另一种是已经被盗掘或破坏,如果不进行抢救性挖掘机会造成损失,否则

    2024年09月20日
    718 0 0
  • 盾构在地下工作过程中钻到了古迹或者古墓怎么办,能及时发现吗?

    据我所知,任何工程在开工前都要申报文物勘察,只有文物部门经过勘察没有问题才能施工,这是工程审批程序中的第一步,拿不到文物部门的认可,其他的批文全部无效,真正的大型项目施工前,基本上文物部门都经过了文物勘察,碰到文物和古迹的机会不多,盾构的工作深度一般文物很少,加上开工前的勘测,基

    2024年09月20日
    251 0 0
  • 考古里的灰坑到底是什么?

    灰坑是考古学里重要的以及证据,是人类早期活动生活的主要证据之一,其出土的东西虽然在经济价值上不会很高,但对于考古学来说,灰坑出土物所包含的学术研究价值极高,超过一般建筑遗迹和水井遗迹,因为灰坑长期使用,常常会有意无意的遗留生产活动中的某些器物或工具碎片,对研究早期人类活动以及生活

    2024年09月20日
    1039 0 0
  • 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我是历史迷,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考古,而考古和盗墓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考古往往是揭示盗墓技术最好的方法,很多古墓都是因为被盗墓贼破坏才被保护性挖掘,盗墓的都有两下子,但绝对不是传说中那样神秘,更不是大家印象中那样,盗墓的完胜考古的,实际上考古的要是没有任何

    2024年09月20日
    966 0 0
  • 为什么清东陵,清西陵几乎都开放,而明十三陵却只开放定陵和长陵?

    这个应该和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有关,清东陵和清西陵在解放前几乎被盗掘一空,这个陵区建筑也是损毁严重,根据国家政策,这些被盗掘的坟墓需要挖掘整理,损坏部分要进行修复,经过挖掘整理过的陵墓,地宫都被打开了,整个陵墓的构造情况清晰,反映的历史面貌完整,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这些陵墓对外开放,有

    2024年09月20日
    1105 0 0
  • 考古中主动挖掘的多还是保护性挖掘的多?

    一般这个话题是针对墓葬而言的,考古界对于古墓葬几乎不存在纯粹的主动发掘,自从十三陵万历皇帝的陵墓考挖掘古事件以后,国家汲取教训,对主动挖掘关紧了大门。考古的原则应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在墓葬没有被破坏或面临破坏的情况下,原则上是原地保护,不能主动发掘。对于武则天的乾陵和秦始皇陵让

    2024年09月19日
    845 0 0
  • 如果发掘墓葬时发现盗墓人尸体怎么办?

    这要分两种情况,是古代盗墓者的尸体还是现代盗墓贼的尸体,如果是古代盗墓贼的尸体,按照正常的考古程序进行发掘,盗墓者的尸体和残留物也是文物的一部分,有时也会提供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如果是现代盗墓贼的尸体,则需要统治公安部门出现场协助。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一般出现在塌方和盗墓

    2024年09月19日
    156 0 0
  • 商鞅方升一直流落在民间,他的出土信息至今不明。那考古学者为什么认为它就是真的?

    这个不但是考古方面的问题了,这里涉及到一个传世文物鉴定的问题,文物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种,科学考古出土证据是最准确的信息,是铁证,文物鉴定有了考古资料的支持,对文物的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并不等于传世文物就不能鉴定了,文物鉴定专家仍可以通过器物的铸造工艺、氧化腐蚀程度、皮壳、铭文、

    2024年09月18日
    976 0 0
  • 为何考古专家都不敢碰古墓里的鸡蛋?

    可能是为了凑字数争取被推荐至首页的原因,很多人叙述的很啰嗦,其时没那么复杂。考古专家不敢碰古墓里的鸡蛋是伪命题,虽然古墓里发现的鸡蛋不多,但是还是尽最大努力都挖掘出来了,并没有出现过不敢碰的事情出现。如果命题改成考古专家不愿意碰鸡蛋还是有根据的,不只是鸡蛋,很多易碎的东西专家都头

    2024年09月17日
    678 0 0
  • 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说正确吗?

    对于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说正确吗之话题,我个人认为,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目前科学界研究人类起源的主流方向是错误的,非洲起源说也不例外。原因都是把人类起源演化过程的某个阶段生存形态的时间节点作为研究人类起源的起点,这样的研究充其量是一种人类进化过程阶段性的起源研究,一

    2024年09月11日
    236 0 0
  •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

    对于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呢之话题,我个人认为,区分猿与人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生存模式的建立,把建立直立行走生存模式作为人类生活的起点,就能较为准确地说明了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猿猴进化成为人类是有个慢长的演化过程,在还未建立直立行走生存模式之前,

    2024年09月10日
    473 0 0
  • 如果人类通过考古科研发现了数百万年前同样的文明社会,会对当下社会产生影响吗?

    对于如果人类通过考古科研发现了数百万年前同样的文明社会,会对当下社会产生影响吗之话题,我个人认为,是不会对当下社会产生太大影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人类通过考古科研发现了数百万年前有同样的文明社会存在过,只是加深了人类对地球历来生命生存的认识,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地

    2024年09月09日
    970 0 0
  • 黄种人和白种人是同一个祖先吗?

    对于黄种人和白种人是同一个祖先吗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黄种人和白种人都是来自于同一个祖先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是黄种人或是白种人都是由进化形成直立行走生存模式的类人猿动物物种演化而来的情况,类人猿生态阶段是一种种群游离的生存方式,会依据获取食物来源的需要,进行游

    2024年09月04日
    887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