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如果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就是它们都属于关节炎,疾病发作时可出现关节肿痛等共同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是容易区分这三种疾病的,但有些患者仅凭几种症状就断定自己患了哪种病,则可能将这三种病混淆,如果盲目服药治疗,不但治疗无效反而可能延误病情。

在民间,很多人不知道风湿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病,常常混为一谈;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早期没有及时到风湿科就诊,容易被误诊为急性滑膜炎、骨关节炎。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何区别,如果从患者角度来做区分。

通过发病机制和易患人群来区分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既然是三种不同的关节炎,首先在发病机制上就有所区别,三者的患病人群也有所不同。

01 /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遭到磨损、破坏,软骨下骨端失去保护直接摩擦,导致骨质增生,磨损脱落的软骨碎屑,会引发关节炎症,最终导致关节强直、畸形,直到关节功能丧失。

骨关节炎的发病与年龄、性别、体重、从事工作等多种因素有关,关节内创伤、关节发育不良、关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疾病也可导致骨关节炎。

关节炎好发于40岁后中老年人,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在我国,40~60岁年龄段人群骨关节炎发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50%;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70%。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群最为常见的关节病。

02 /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和肌肉的游走性酸楚、疼痛,全身关节都可能发生红、肿、热、痛,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

风湿热的发病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除了关节症状外,还有急性发热的表现。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和畸形,但经常反复发作。

风湿性关节炎可见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为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03 /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对称性炎症,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易感性、感染、内分泌以及外部环境刺激等多方面原因有关系。

类风湿关节炎重男轻女,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2~3倍。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见于任何年龄,25~50岁为好发年龄,尤其高发于绝经期后女性。

从发病部位和发病症状来区分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虽然都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但其发病部位和具体症状却有所差别。

01 /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在全身关节都可能发生,包括脊柱、手指等,但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腰骶部脊柱关节,以及手部的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中又以膝关节发病最为常见,所以也有“人老先老腿”的说法。

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 关节僵硬——骨关节炎患者病变关节长时间不活动会出现关节僵硬,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活动后逐渐缓解,早晨起床时表现最为明显,所以称为晨僵。与类风湿关节炎晨僵不同,骨关节炎晨僵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 关节疼痛——软骨碎屑引发的关节炎症,以及增生的骨刺都可能导致关节疼痛。骨关节炎患者早期疼痛表现为间断性隐痛,逐渐发展为活动痛,尤其在上下楼梯、蹲起时表现明显,通过适当休息疼痛症状会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则可能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疼痛厉害时患者往往夜不能寐。
  • 关节肿胀——关节腔内的软骨碎屑可能引发关节炎症,关节周围的滑囊炎、腱鞘炎也很常见,都可能导致关节肿胀。如膝关节发生滑膜炎时,则可引发关节积液、肿胀,这种肿胀症状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关节渗出液量一般不会很大。
  • 关节摩擦音——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磨损脱落后,软骨下骨端失去软骨的保护,在关节活动过程中,粗糙的骨面之间直接摩擦就会发出低沉的“咔嚓咔嚓”声,这就是关节摩擦音。
  • 关节受限与畸形——骨关节炎晚期,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严重,骨质硬化、关节变粗,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等也会出现挛缩、萎缩,会进一步导致关节强直、畸形,直到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患者可能出现X型腿、O型腿畸形,甚至失去活动能力,以轮椅代步。

02 /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手足的小关节比较少见。

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游走性疼痛——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一段时间是这个关节发作,一段时间又那个关节不适,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几天后就可消退。

炎症反应——病变关节局部呈现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关节不留畸形,但经常反复发作。有些不典型的患者,只有关节疼痛没有炎症症状。

发热——患者在出现关节肿痛症状的同时,可伴随轻度或中度发热。

心脏表现——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还可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心瓣膜疾病等。

03 /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一般起病缓慢,在出现关节症状前可有数周的低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症状,然后再出现典型的关节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典型病例多为双手小关节(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足趾关节、腕、肘、膝及踝关节的对称性改变,首发症状可出现在任何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 关节疼痛和肿胀——关节疼痛一般是类风湿关节炎最早的症状,最早常出现在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开始为关节酸痛,但随着关节肿胀逐渐明显,疼痛也逐渐加重。因为滑膜炎症的存在,关节局部可有积液,并伴随局部皮温升高。反复发作后,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呈梭形肿胀,疼痛症状也会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加重。关节痛也与气候、气温变化有关系。
  • 晨僵现象——9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晨僵现象。患者在早晨起床时,患病关节会感到僵硬或全身发紧感,因为多发生在早晨所以称为“晨僵”。与骨关节炎晨僵不同,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持续时间更长,一般超过30分钟,甚至多达数个小时,晨僵持续时间与关节炎症的程度呈正比。
  • 多个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时受累关节多为1~3个,之后受累关节常发展到3个以上,如果症状一直停留在一个关节,一般就要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在首次关节发病的1~3个月后即可出现另一些关节的肿痛症状,之后表现为多个关节反复、交替发作和缓解,严重者四肢大多数关节均受累。
  • 症状长期持续——类风湿关节炎另一个特征是症状会长期持续,关节肿痛的症状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
  • 关节活动受限或畸形——在类风湿关节炎较晚期,因为软骨和软骨下骨被破坏,关节周围韧带、肌腱等都会受到侵蚀,病变关节会出现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常见的畸形包括:手指及掌指关节常呈现出梭形肿胀、纽扣畸形、鹅颈畸形;腕关节常强直于向内偏斜(尺偏位),并出现腕关节融合;肘关节多呈现半屈曲固定及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甚至消失;髋关节则多强直在屈曲内收位;膝关节呈内、外翻畸形。
  • 关节外表现——约10%~30%患者存在类风湿结节,发生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如前臂伸面、肘关节附近、枕、跟腱等处。此外,类风湿关节炎还可累及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肺部、心脏、眼部等多个部位,也常并发干燥综合征。

从患者角度讲,了解到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在病因、高发人群、发病特点、主要症状的不同,其实就足够了,当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时,首先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去诊断,专科医生要通过了解发病过程、查体,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究竟是哪种疾病,不同的关节炎检查方法有差别,治疗方法更是大相径庭,即使是专科医生也无法仅凭几个症状就断定是哪种疾病,作为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生活护理,而不是取代医生,盲目用药除了延误病情,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结果,这一点要谨记!

怎样区分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确实给你的诊断报告中显示:骨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或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你或许真不知道有啥区别,甚至认为是一样的!

其实三者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不可忽视!

首先,病因联系!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关节炎,是因引起关节炎的病因不同而有如此分类!

  1. 骨关节炎主病因是年龄的增长,软骨细胞代谢呈现负平衡。其分为原发性骨关节炎和继发性骨关节炎两种,一些运动和某些职业也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2. 临床上常说的风湿性关节炎,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联系,咽部链球菌感染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寒冷、潮湿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3. 类风湿性关节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关节外病变为主要症状,属于免疫性疾病!
其次,发病人群、症状明显区别!

从发病人群看:风湿性关节炎多为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较为少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骨关节炎: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年龄增长、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60岁以上高发!

累积的关节不同:风湿性关节以大关节为主;类风湿性关节则以手部的,小关节病变较为常见;骨关节炎,又称为骨性关节病,关节疼痛常出现在早晨,关节得到活动后疼痛会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会加重,并且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容易出现缓解僵硬,骨关节炎最常累及的是膝关节炎、髋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

最后,诊断、治疗愈后不同!
  1. 愈后不同:骨关节炎不可治愈,可控制症状防止进一步关节退化;风湿性关节炎不破坏关节,不会引起关节的;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伴有骨与关节的破坏,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往往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2. 实验室诊断不同: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类风湿性关节都阳性,而关节炎不检测类风湿因子,常根据慢性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来诊断,必要时可做关节滑液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在治疗方面也有很大区别: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主要采用大量抗生素,而类风湿性关节主要采用免疫调节剂和激素进行治疗。骨关节炎服用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有一定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的作用,可延迟疾病的结构性进展。注意:三者均可使用消炎镇痛药来减轻控制症状,不宜长期服用!

怎样区分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痛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症状,一说到关节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关节炎,而关节炎是一个泛指,所有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于感染、退化、创伤等原因引起的炎性疾病都统称为关节炎。

可是我们听到的还有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 病因上:
  • 骨关节炎是退行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软骨和骨的磨损所致。

  •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通常有2~3周的咽部感染前驱症状。

  •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在起病方式上:
  • 骨关节炎发病缓慢,病情反复。

  • 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迅速,12~24小时即可达到高峰。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缓慢,病情反复,缠绵日久(有的是终身)。

3、在症状上
  • 骨关节炎:多是单侧关节的疼痛,少有晨僵出现,严重者可出现畸形功能障碍等。

  • 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大关节红肿热痛,如膝关节、肘关节等,呈对称分布,游走性疼痛,不伴有晨僵,受累的关节不遗留畸形及功能障碍。

  •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小关节的红肿热痛,大关节也可受累,如指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有晨僵,受累关节可出现畸形及功能障碍等。

4、在检验上
  • 骨关节炎:没有免疫学上特异性指标,大多正常。

  • 风湿性关节炎:抗“O”阳性。

  •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

5、发病年龄上: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的越大,发病率越高。

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少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中年。

最后,以上的方法虽然是可以用于区分三种关节炎,但是不能用于诊断,它们各自都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怎样区分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问题。

在我们身边,说起关节炎,时常会听到“风湿性”和“类风湿性”两种。其实,关于关节炎,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分为“风湿”和“类风湿”。

常见的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性关节炎。我们逐一来看:

类风湿关节炎

主要是对称性的多关节炎,常见于手腕和手指小关节肿痛,它出现于各个年龄。刚开始的时候,晨起的关节会僵硬,梭形肿大,后来会逐渐出现关节的变形和残废。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又被称为退行性关节病或骨质增生。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负重关节,如膝关节。一般活动的时候会有痛感,稍作休息后能得以缓解。

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主要以侵犯脊柱和下肢大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青少年男性比较常见,女性患病的话,病情也会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腰部和下肢大关节疼痛,晨起的时候有僵硬感,活动开后,症状会减轻。但如果是病情严重者,其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

痛风性关节炎

这种情况是犹豫血尿酸身高以致于尿酸钠盐沉寂于组织引起的。常见于中年男性,女性较少,如若发生,多在老年。发作时,第一脚趾(大拇指)的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这种疼痛剧烈难忍。急性发作的时候,疼痛会达到顶峰。但发作往往短期内或数日内消失,恢复后又如常人。

风湿性关节炎

而我们常常听到的“风湿性关节炎”并不是一个规范的病名,它既不是中医的病名,国际上的疾病分类也没有“风湿性关节炎”一词。在我国,有人把风湿热的关节症状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人用“风湿性关节炎”泛指风湿性疾病的关节炎。

然而风湿热是一种被链球菌感染后出现的免疫性疾病,主要侵害心脏和关节。这种情况发作的症状一般较短暂且轻微,不会引起关节的破坏,也不会导致残废。

觉得回答对您有帮助,麻烦点个赞。如果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21

怎样区分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上常见的关节炎主要有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和炎风湿性关节炎,还有不常见的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血友病性关节炎等等。

这么多的关节炎名词,不要说老百姓会一头雾水,就连很多非专科的医生也会混淆,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骨关节炎

这种疾病为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主要侵犯膝关节、脊柱等负重的关节,活动时关节疼痛加重,可有关节肿胀积液等表现,如果是膝关节的话,可以出现双侧膝关节交替性疼痛。

诊断骨关节炎主要靠拍片子, 拿膝关节为例,主要有四个特点: 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关节间隙变窄以及临关节囊性变。

治疗方面一般现在主张按阶梯治疗,能保守就保守,比如改变不良习惯,锻炼股四头肌,口服非类消炎药。保守治疗效果无效,或病情进行性加重,考虑关节镜清理甚至关节置换手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此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的综合征,病因不明。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25-50岁,为本病的高发年龄阶段。多见于身体上的小关节(手)发病,常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大于1小时以上,出现典型的手关节畸形。

相应的检查需要做类风湿因子、血沉和自身免疫相关的检查,结合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一般不难诊断。

治疗方面主要是靠内科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发病后2-3年致残率非常高,消极合理治疗三3年内关节破坏率达70%,积极正确的治疗是80%以上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只有少数最终致残。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和类风湿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他确实两种病,也可以理解成是两码事。

风湿性关节炎是有明确的病因的,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以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伴有多关节疼痛,游走性关节炎疼痛,关节炎的发生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另外一个关节。

治疗就比较明确了,需要抗感染治疗,通常不会留有关节畸形后遗症,预后最好。

关注骨科医生老牛,身体健康不发愁。

怎样区分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都属于关节炎。指的是发上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大多表现为红,肿,热,痛,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畸形,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这几种关节炎,与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都有关系,下面就来聊一聊,这三种关节炎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骨关节炎是指因老年性骨质增生,创伤性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凸向关节腔,起缓冲作用的关节软骨层减少或破坏,关节表面不光滑,运动时会引起疼痛。骨关节炎的名称有很多,比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型关节炎等。骨关节炎大多发生在手指,膝,肘,脊柱等关节,比较远端的腕关节,踝关节则很少发生。

而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关节非菌性炎症,引起关节软骨的破坏,炎症反应还会引起关节腔内有渗出以及关节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反复发作的话,可能会累及心脏,大多都是急性的发作。而且骨关节炎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得,一般是中年以后,而风湿性关节炎起病发病都比较迅速,以年轻的女性居多。

而类风湿关节炎则病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激素等因素有关,表现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是诱发疾病的机理不同。

这三种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也不同。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控制细菌感染,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使用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而骨关节炎治疗则是以缓解为主。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