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议放开三孩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生吗?
放不放和生不生没关系,我要一年挣到一百万你不放三胎我也敢生四胎,我一年挣一万,一胎我也养不好
人大代表提议放开三孩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生吗?
劳动力人口真的不足?放开三胎就能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会生吗?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二胎的生育情况及目前的劳动力人口状况。
全面放开二孩已有4年,每年的出生人口有何变化呢?
2016年(实施当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86万人,2017年为1723万人,比上年出生人口减少63万,60岁以上老人数量上升。
在放开二孩之处,专家曾推断人口效果将在2017年之后逐步显现。而2018年的出生人口为1523万人,比2017年减少200万。
这也创下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再看2019年,这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比上一年减少58万,再创2018年后新低。
自2014年单独二孩放开以后,每年的出生人口都呈下降趋势,已从2014年的1687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1465万人。
那么二孩全面放开后,为何出生人口会不断下降?
据专家介绍,造成出生人口减少的首要原因是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18年,我国20岁到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减少500万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初婚初育年龄的上升,使育龄妇女人数收缩。在发达地区,初婚年龄已升至30岁以上,甚至到35岁。
初婚年龄已经很大的育龄妇女,大多会放弃二胎的生育。另外,生养成本的上升及生育观念的转变,也是二胎减少的原因。
如果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看,仍维持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水平。
同时,专家认为我国积累了一批有生育二孩需求的育龄妇女,这一部分人可能会在五年时间内完成生育,也就是到2021年。
但从目前的生育及出生人口情况来看,似乎还未看到这部分人有生育的迹象。
也有专家表示,二孩效应可能已经完全释放,于是就有了三孩的呼吁。
80后的生育高峰已近结束,而90后随着生养成本的激增和生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都没有生育的意愿,二胎则更少。
年轻人的收入增长比较缓慢,生养孩子的压力非常大。据相关调查显示,年轻人谈恋爱的意愿也在降低,离婚率也在攀升。
在出生人口减少的同时,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下降也在显现。
有关部门曾预测,到2050年劳动年龄(15岁到64岁)人口将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平均每年的降速为760万人。
早在2016年卫计委主任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全面二孩放开后,预计未来几年人口将会增长,2050年劳动人口会增加3000万。
有机构曾做过分析,2020年青年人口为3.68亿,五年后这一数据会下降到3.15亿。但从数据来看,劳动力下降趋势很明显。
从总量来看,30年后的劳动力人口会有7亿左右,尽管其中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占比在不断缩小,但还没有达到不足的程度。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二胎放开没有阻止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二是在30年之内劳动力仍然算是丰富。
假如三胎放开,我估计有生育意愿的人不会比二胎多,除非能有生育补贴或其它配套措施,否则很多人没能力养活第三胎。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生不起养不起,是很多年轻家庭的共识,与其低质量的生养三个孩子,倒不如高质量的生养一个。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意愿确实不错,但从实际情况出发,恐怕不是放开三胎那么简单。我支持放开三胎,但我不会生养三胎。
人大代表提议放开三孩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生吗?
中国缺劳动力吗?不缺。相反,我们缺的应该是足够的工作岗位。中国缺孩子吗?缺年轻人吗?都不缺,中国孩子及年轻人有好几个亿,比整个欧洲的人口总和还多呢!
人是依靠消耗资源支撑的。全出界人口总量在70亿左右,而中国占了14亿,这还不够多吗?那些鼓吹中国缺乏劳动力的人,他们之所以认为中国会出现劳动力青黄不接是基于“养儿防老”的老一套。的确,中国也会步入老龄化社会,两个孩子,承担四个老人的养老可能有点吃力,但问题来了,养老送终的孩子多了就不吃力了吗?非也,养老靠的不是人多人少,而是钱(收入水平)。
一些人动不动就给短暂招工难问题贴上了“缺乏劳动力”的标签,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待遇的问题而不是没有劳动力。人多了就会抢着干吗?不一定,因为劳动力自身也有成本,比如养家糊口。收入不能达到预算成本,谁会干呢??
别忘了,中国人口基数世界第一,每年适婚人数好几亿(年轻人),现在已经执行二孩政策,城市农村大量的二孩已经有好几岁,特别是农村,基本都是二三孩了。所以中国未来根本不会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反,会远远供大于求,每年创造二三千万个就业岗位,试问有哪个国家能做到或永远做到?说实在的,美国做不到,日本做不到,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做不到,任何国家都做不到。
理论上有人认为城市职工养二个孩也很困难,因为城市的消费很高,多养一个孩子,压力就会多了很多倍。人工成本、上学、医疗、吃穿,样样都需要很多钱。但实际上,二孩政策执行以来,城市生二孩的人多的是,至少大部分家庭是有二孩的。当然,城市或农村都有很多人有能力养三个或更多的孩子,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属于金字塔人群。
不能鼓吹中国“缺乏劳动力论”,这与历史上的浮夸风没有什么两样,这种忽略现实的人口论会害人害我们国家。铁的事实是,中国永远有几个亿的年轻劳动力。
现在早已不是重男轻女的社会,但在一些落后农村这种思想依然很浓厚。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还不到四十岁的母亲搞直播,她一共生了九个孩子,前面八个都是女孩,直到第九个孩子是个男孩才罢休。不幸的是,由于掏空身心及劳累过度,她丈夫在男孩降生不久后就病亡了,目前这九个未成年孩子连着他们的母亲只能靠政府及纳税人抚养(特困户)。像在网上直播等打赏的这种多生家庭,在网上随便翻都能找到,他们一般四五个孩子以上,家庭也比较穷。这就是常说的“越穷越敢生”的现象。更特别的多生户现在还嘲笑昔日的二女结扎户及一孩家庭,因为他们孩子多而被评为贫困户并享有免费上学、免费看病、免费建房和免费分城里搬迁房的政府帮扶政策。这对一些诚实农村人的打击很大,之前他们觉得遵守计生政策有点亏,于是他们又鼓励自己的儿女多生。在落后农村,家里有三个孩子以上的比比皆是。
现在的孩子赶上了好时代,他们有充足的食物,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在农村或城市,很多孩被当成了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万千宠爱集于一生,所以有些人总是觉得两三个孩子很少。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学习不好,没有上进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后能找到工作吗?当然会有一些父母振振有词:考不上大学,有的是工打嘛,现在外面不是有大把的工作找不到人干吗,干嘛要累着自己孩子?真的是这样吗?今年的新冠疫情给“多孩论”“宠孩论”,“学习无用”论狠狠的当头一棒——世界经济一旦出点小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很多这类人就会先丢掉工作。
发达国家那么发达,条件那么好都不敢多生,而且对孩子的教育依然“狼性十足”。那些鼓吹老龄化、鼓励多生化的发达国家,实际没有一个是真的缺乏劳动力的,相反这些国家往往有很多年轻人常年处于常态化失业状态(工作岗位少)。发达国家指的“劳动力”不是指“数量论”,而是指具有技能的真才实学的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人,能胜任高技术工作的人。
是的,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劳动力相对不足短暂不足的情况是存在,但只是暂时性的或艰苦、危险没人愿意干的工作岗位,比如挖矿、建筑、下水道、家政服务等。如果欧美发达国家真的缺人,为什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为何如此敌视移民?不就是怕移民抢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吗?从心里学及社会学角色分析,什么种族歧视,地域歧视,什么肤色歧视,说到底都是歧视者怕自己的利益被移民分享而群起而攻之的一种心里行为。
的确,现在挣钱比十多年前更容易一些,农民工待遇也较高,只要干上几个月就够一年的吃用,甚至还有存款。于是,一些农村人就拼命生娃,谁的孩子多谁就是“农村成功人士”,这些人还讽刺别人,你再有钱有本事,你孩子很少甚至都是千金,家业产业再多再大又有何用?迟早你的钱你的家产都是别人的。这种肤浅认识,在农村还是比较流行的。传宗接代、家族力量、人多势大、人丁兴旺、无后为大等思想仍然是农村顽固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实际的情况是农村孩子越来越多,现在三个娃有些人都嫌少了。现在的小县城或乡村,没有几个家庭没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可以说,部分七零后两个孩子的也多了去,八零九零的两孩家庭达到99%以上。
所以,中国根本不缺人,也根本不缺劳动力,相反,实际的情况是以后就业难的情况将成为常态,很多无一技之长无文凭的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年轻人将会成为无所事事的“啃老”、“啃社会”一族。如果产业进一步升级,成为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这类不思奋斗,天天玩手机玩游戏一族将被社会无情的淘汰掉,而他们将演化成“贫民窟”中的一员。
当今世界,并不是注定我国就永远是“世界工厂”(有大量的工作岗位),而且我国也一直在努力升级产业,如果劳动者素质不高、无一技之长、无真才实学将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仅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有八百多万人(还不包括中职中技),这么多的年轻人,理论上社会须提供千万个的就业岗位。一年一千万的毕业生(不包括不上高校中职中技的社会青年,而这些没有读书的同龄人至少是这一干万的3倍以上),这么多人人,他们不是劳动力又是什么?他们需要如此多的工作岗位,难道还真的缺乏劳动力么?
每年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寻求就业的年轻人将近有4千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总人口的一倍),而且还有3个亿的农民工(需要到城市找到工作才能养家糊口)。这么多的就业岗位从何而来?这么多的年轻劳动力还不够用吗?已经供大于求了。
实际上,工作岗位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紧密相联,世界经济出现风吹草动,谁都不能保证工作岗位就永远无忧,所以一旦巨量劳动力丢工作,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认为中国缺乏劳动力和人口红利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国情或不愿意面对真实的劳动力数据。
人多地少,人多工作少仍是现实国情。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就向全世界坦诚说明,“中国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的人还有6亿左右”。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些人实际上是没有工作或没有稳定就业,因为只要上班,只要有工作,收入绝对跨过最低收入线,现在工作上班的,谁每个月没有二三千元的。
所以,有些人大代表提出的放开三孩的议案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不符国情。相反,值得警示的是,中国必须坚持适当控制人口数量的国策(二孩已经足够了),计划生育绝政策对不能放弃,而且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论城市农村,计生政策应同步,对那些超生户,该惩罚的一定要惩罚,因为我们14人口实际上已经远超我国资源的承受能力。
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年轻人口基数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庞大,所以中国永远也不缺劳动力,综合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老龄化基本也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不缺劳动力,这是常态,至少还会延续一千年。所以不必担心中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每年能否产生几千万个就业岗位。一句话,地球缺的不是人而是资源。
人大代表提议放开三孩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生吗?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很多风声传要放开三胎,比如说民法典直接没有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如果真的放开了三胎,我是不敢生了。
我第1胎生了个儿子,第2胎还是个儿子,我害怕第3胎再来两个儿子。无独有偶,我的一个侄女还有一个发小都遇到了第1胎儿子,第2胎两个儿子的情况。真的,想想自己都头皮发麻,压力太大了。
其实,不管专家提议或者建议什么,还是希望把过去计划生育的思想弱化一下,给年轻人以生育的自由。
人口形式确实很严峻。过去的时候,人们都说人多力量大。我国的人口数量在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16~59岁的劳动力人口数量达到了9.25亿,从这时起,劳动力人口在不断下降。2019年我国16~59岁的人口数量只有89640万人,减少了接近3000万。
一个事情大家都忽略了,2011年全国人口数量是13.397亿人,2019年末是14亿零5万人。也就是说,8年时间人口数量增加了6000万,但是老年人数量增加了将近9000万。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而且2019年我国的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超过了15岁以下的孩子们数量。
按照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9年1月公布的《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显示,中国人口数量如果保持总和生育率1.6不变,中国人口将在2027年达到顶峰。实际上中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5,有关专家表示人口顶峰将会提前到来。
未来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劳动力人口的减少,还有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山东省还属于全国最敢生孩子的地区,我们单位属于可以完全执行病假、事假、年休假、产假、哺乳假的规范单位,即使是这样我们单位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生二胎。不过,由于过去生育意愿的控制,国家放开二胎以后,很多家庭还是陆续生了二孩。2019年新出生人口1465万人,其中二孩及以上胎次占比59.5%。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生了呢?
第一,年轻人普遍学历高,更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生育率与学历水平成反比关系,越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越少。一方面长期的受教育经历,缩短了女性生育时间。另一方面,女性的职业发展与生意时间相冲突。一个985的女性博士生30多岁开始找工作,居然很多的单位都因为她没结过婚、没生孩子拒绝给她机会。
第二,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不希望被孩子缠住一辈子。现在生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大了,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家长式教育,大量的家长时间要用来陪孩子做作业、监督孩子做作业、参与老师布置的学校任务,跟过去八九十年代老师家长一年开一次家长会的情况完全不同,现在一年至少要开四次。年轻人还要养车、养房,为父母养老,又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而且压力真的太大了。
第三,生养孩子负担重,生得起养不起也是重要的原因。现在生养一个孩子,从怀孕各项检查到生产,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一般1万多元就够了。可是从孩子出生以后,奶粉、尿布、月嫂、保姆个个都需要花好多钱。孩子逐渐长大幼儿园入托难,私立幼儿园至少得一个家长的工资收入,双职工家庭一样很难。还有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辅导班、午晚托管班,每年不给孩子花上几万,真的不好意思说你在养孩子。有老人帮忙看护,还能省不少的钱;像北上广深等房价较贵的地区,很多人就要好好考虑养孩子问题了。像深圳学位及其紧张,千万元一套的房子不一定入得了好学校。至于一个孩子还把家庭折腾的这样紧张,两个孩子呢?再生三孩呢?很多年轻人就感觉,生了孩子这一辈子就不在是为自己活着了。
所以,国家放开二胎以后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即使放开三胎相信也会生之寥寥。生孩子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并不简简单单是养不起或者不想生的问题,要想让年轻人多生孩子,要比盖房子难的多了,要全面统筹的改善现在的生养环境,非一日之工,还是要继续努力的。
人大代表提议放开三孩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生吗?
只有富人才生得起,但不一定是劳动力。
穷人养活一个孩子不容易,高昂的房价,高医疗高上学,低微的收入,是无法供养三个孩子的。
人大代表提议放开三孩政策,缓解劳动力不足,你还生吗?
我的观点是肯定不会生三胎,二胎都不想要。这不光是为了自己好,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好!
人大代表黄细花表示:“面对出生人口‘跌跌不休’,我建议取消对超生的处罚,让更多育龄夫妇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以达到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局面。”
不可否认代表的建议还是比较诚恳的,但是我认为这是典型的拿来主义思想。西方国家那么好的福利,都没有几个愿意多生孩子的,何况我们呢?
日本给生育的母亲和小孩待遇超好,结果还不是年年人口负增长!(每年二万日元补贴,生一个孩子补贴42万日元,产假基本一年多还是带薪的,还有各种福利)
我来分析下,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了以及生孩子和劳动力关系的问题:
生孩子、养孩子成本太高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现在养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以前家里养七八个孩子,能把饭吃饱就行了。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比以前养一群都高。
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如果不怎么生病的话,吃奶粉加尿不湿、玩具,保守估计得花个10万块。上学虽然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各种补习班、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那就是个无底洞了。孩子大了还要结婚、买房等,想想都恐惧!
现在养一个孩子不光花钱,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小时候要带、上学要接送、补习班要陪着,真是人困马乏呀!我个人感觉,真的有点累,是钱也累、人也累。
生活压力大,养老有变化、没必要生那么多以前是农业社会生的越多,干活的越多,农村里面人多也好办事。但时代变了,工业社会,只要一个孩子有出席,顶得上过去一群孩子了。
现在人生活压力也不小,上班烦、回家还要带娃,不过好多都是老人在带娃,生多了估计你同意,老人都不同意了。大家想想让六七十岁的老人,帮自己带三个孩子靠谱吗?
还有就是现在人要还房贷、开支也大,孩子生多了,日子怎么过。
关于养老的问题,现在人大部分都不想着养儿防老那一套了,实际上有几个真正养儿防了老,不坑老就不错了。
劳动力真的不足吗?还是有其他原因?现在专家都说劳动力不足,还要延迟退休,其实我不这样认为。
我们每年几百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现在就业形式依然严峻,这不是劳动力不足,甚至是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就业困难了!
当然专家说劳动力不足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产业结构问题,我们大部分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需要人多,但产出的利益却很少。我觉得这是要发展科学,升级产业结构的问题,要不然人再多也没用。(例如:德国工人,一年休息一百多天,可是工资依然很高,企业利润也大)
2、就是实际从事生产的人也许过少,只拿钱不干活的人过多了,劳动力被当成了jiu菜了。
最后我想说,控制生育很简单,但是要提高生育率其实很难。如果不拿出点真金白银的干货出来,让老百姓有生育的欲望,把理由说出花来,也没有什么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