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希特勒上台后,第一个被他拿来开刀的国家不是波兰,而是希特勒的祖国奥地利。
1937年,德国向奥地利共和政府施压,要求奥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准许奥地利纳粹党参与奥地利政府事务。
希特勒的此举,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温水煮青蛙,先搅乱奥地利,再吞并之。
奥地利共和政府无力抵抗,只得求助英法等大国。但英、法都只是嘴上抗议,无任何实质行动。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说:“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方不能指望英国的援助”。
1938年初,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地位,宣布进行公投,让奥地利人民自行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并。
但希特勒根本不给奥地利公投的机会。
这一年的3月12日,奥地利纳粹党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奥政府。旋即欢迎德国军队进驻奥地利。
当天,德国国防军便进驻奥地利。
次日,希特勒也到了维也纳,宣布并签署了德奥合并的法律。就这样,奥地利被并入了德国版图,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东方省。
吞并了奥地利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三面包围。希特勒随即将目光转向布拉格,决定拿捷克斯洛伐克练兵。
1938年4月,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裔族群闹事,声称要把“苏台德地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去,并入德国。
此消息一出,希特勒立即响应,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借口,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威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
1938年5月,捷政府不想束手就擒,便一面宣布局部动员,也调集二十万大军陈兵于德捷边境。一面向英法等大国求援。
但这一次,英法又只是嘴上抗议,实际没有一点行动。
希特勒看穿了英法的底细,便故意释放出可以谈判解决问题的意思。
法国方面得知后,召开内阁会议,整出了一个让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调解,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以换取德国不再扩张的骚方案。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晤。
会面结束后,他连夜赶回伦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打电话。
随后,英法一起向捷政府施压,要求捷政府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地区问题。
捷总统贝奈斯不同意,张伯伦就威胁他,说你如果不同意,那我就不管了。你们捷克斯洛伐克单挑德国去吧。
贝奈斯无奈,只得服软。
1938年9月29日,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
根据这一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同时,德国将保证不再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其它国家。英法也有义务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英法保证将维护捷克被割让苏德台地区后的新疆界不受德国侵犯)
在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开会时,捷代表被拒之门外。直到协议签订后,才得知协定的具体内容。
为了尽快赶回国内炫耀成果,张伯伦和达拉第在会后威胁捷政府,必须在六小时内同意并履行协定内容,否则英法将不保证捷的安全。捷政府无奈,只得履行承诺,将苏德台地区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飞回伦敦后,在机场挥舞着协定,得意地说:“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结果,《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便驱兵,攻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
至1939年3月,捷克被并入德国版图。斯洛伐克独立,斯政府由亲纳粹党的约瑟夫·蒂索控制。斯洛伐克成为了二战期间,德国的第一个仆从国。
(图)希特勒与约瑟夫·蒂索的合影
在德军入驻捷克的整个过程中,英法不仅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且还恬不知耻的宣称自己没有义务保证捷克的安全。全然忘记了自己在《慕尼黑协定》中对捷克做出的承诺。
(图)1938年10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德台区
(图)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成为德国仆从国
奥地利、捷克被吞并后,这才轮到波兰。
那么,为啥希特勒这个时候要打波兰?而不是打匈牙利、丹麦、南斯拉夫、荷兰、比利时等军事实力较波兰弱小的国家呢?
主要原因是波兰自己作死导致的结果。
波兰被入侵之前,它其实是个香饽饽。法苏德当时都在拉拢它。
先是法国想拉拢它打德国,可被它拒绝了。
波政府不仅拒绝了法国,还与德国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令法国希望通过建立法比卢波捷罗南,七国同盟,共同制衡德国的计划破产。
后来苏联想拉拢它打德国,又被它拒绝了。
虽然此前,波兰政府与苏联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在这个条约中,波兰有“解除不侵犯义务的条款”。(波兰和德国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中,没有这个条款)
Art.2. ……Should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commit an act of aggression against a third State,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denounce to present Pact without notice.
也就是说,如果苏联和德国开打。波兰不会给苏军让行,而德国进攻苏联,波兰则会给予德军军事通行权。
这明显就是故意针对苏联。为德国打苏联提供便利。
(图)波兰元帅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与德国上校冯·施图德尼茨握手
在连番得罪法国、苏联后。希特勒入局,也想拉波兰入伙,一起打苏联。
但波兰政府又表示,它只借道,决不会帮德国打苏联。这等于,波兰把德国也拒绝了。
希特勒入侵捷克时,捷克希望波兰能拉自己一把。结果,波兰政府插了捷克一刀,趁着乱局从捷克手里夺走了切欣地区。
此举,让波兰的国家形象是名誉扫地。
本来是个香饽饽,想玩利益最大化。结果玩砸了,大家都视它为“bullshit”。
比如法国驻波大使就曾不客气的说:“波兰的外交政策非常自私自利。”
希特勒看到了波兰的野心,知道波兰不会像斯洛伐克、匈牙利(当时已倒向德国,沦为德国仆从国)那样老老实实与自己合作。
看穿了英法愤恨波兰,不会救它。(但低地三国挨打就不一定了,英法可能会救援)
也看穿了波兰针对苏联,后者很恼火,斯大林肯定会与自己一起瓜分波兰。
于是到了1939年9月,希特勒也就不宣而战,联手苏联,干掉了波兰。
在波兰挨打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对它施以援手。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吞并切欣时,以及后来被苏德夹击时。当时的国民政府曾两度撰文嘲讽波兰政府。
先是在1938年,批评波兰没出息。忘记了自己的痛苦与羞辱,反而䩄颜帮助侵略者。
世界上最没有出息的事,就是自己方才做过奴隶,释放出来,掉过头来,自己忘记了自己的痛苦与羞辱,反而䩄颜帮助侵略者,甚至于帮从前亡自己国家的仇敌,来压迫争自由解放的国家民族。这也是最可耻的事。这是波兰最近的行为!去年波兰在国际大会里就和中国捣乱,为日本张目。最近在国际援助中国一案,又大大的和中国捣乱,简直像是日本的代表,仿佛自己改变了国籍。波兰三次被瓜分,是中国人最同情的;波兰的复国,是中国人所庆幸的。不料其没出息至此!
1939年,波兰亡国时,国府中央社又嘲讽波兰的遭遇是咎由自取。活该。
(波兰代表)即席发言攻击苏联,称之为“侵略者”,更声明波兰对盟约之忠实。惟此间各国新闻界对波代表之言论,多所指摘。因波兰曾屡次反对国联通过维护和平正义之决议,以致盟约第十一条未能充分援用。例如国联讨论中日争端时,波兰即系持此态度。乃时至今日,波兰又以维护和平正义者自居,毋乃可笑。
想想看,连跟波兰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国民政府也看它不顺眼。当时的波兰到底是到了何种人见人嫌的程度?这样的国家,希特勒不打,都侮辱智商。
纵然说,波兰实力不弱。可在苏德的联手夹击下。它那点家当,根本不够看。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我们知道,1939年9月1日,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可以说德国进攻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令人疑惑的是,当时的波兰拥兵百万,军事实力不容小觑,希特勒为什么还要拿它开刀呢?
小编认为,希特勒先打波兰是以历史原因和种族原因为借口的,其目的是测试英法两国的态度,也是鼓舞德国人支持其扩张的手段。具体原因是:
一是虽然波兰当时拥兵百万,但与德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励精图治、全力发展,不但大大提升了经济形势和国力,而且在军事科技方面有了大大突破,制造出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说当时波兰仅有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和2个机械化旅,这对于德军的钢铁洪流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德军派出6个装甲师、10个机械化步兵师和40个传统步兵师,很快便横扫波兰阵线了。所以,波兰的百万军队相比于德国的军队,无论是数量、武器装备还是单兵素质,都是大大不如的。因此,希特勒攻打波兰,根本就没有打不过的担忧。
二是因为波兰国内的地形非常适合希特勒的“闪电战”。我们知道,希特勒当时发动战争,叫嚣以闪电战攻打各国的。因为波兰地势平坦,国土大部分处于低矮的波德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非常适合闪电战,尤其是适合德军坦克等机械化部队作战。并且希特勒非常需要一场快速的胜利,来提振国内民众支持战争的士气,所以,就先选择波兰开刀了。
三是因为波兰有大量的犹太人。我们知道,犹太人一直都是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在欧洲大路上不受欢迎。希特勒为了抢夺犹太人的财富,一直推崇种族净化说,他认为犹太人不是纯正的血统,所以从他上台就一直推行犹太是二等公民,从精神和后来的“肉体”上消灭犹太人,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政策。而波兰不但是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国,而且还大肆的收留从德国逃离的犹太人,因此,希特勒要先攻打波兰了。
四是为了测试英法两国对德国发动战争的态度。我们知道,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瓜分,而近代的波兰,是美英法硬立起来的国家,并与它结成盟友,帮助他强大。目的就是在德国东侧打下个楔子,用它来监视和牵制德国。如果德国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陷入英法和波兰的两面夹击。而且,当时苏联已经建立,英法也很怕布尔什维克发展到欧洲,这样也需要有一块桥头堡,来阻挡苏联的入侵。这个使命也落到了波兰的身上。当时波兰和英国签订了《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就是说波兰受英国人的保护了,如果进攻波兰英法都没有出手的话,那就可以进一步攻打其他邻国了。并且当时的英法两国,都想崛起的德国去攻打苏联,而波兰又紧邻苏联,所以攻打波兰估计他们不会干涉,想要祸水东引,让德国进一步向东攻打苏联。
五是波兰与德国有世仇,所以德国崛起后要先攻打它。波兰在地理位置上和德国接壤,一战后还割据了德国的东普鲁士,将德国被割据后的国土一分为二了,波兰在占据了东普鲁士之后,对原德意志居民的进行折磨和迫害,并且德国是个民族情节十分重的国家,在这样的前提下,相较于一战战败后被其他国家割据的任何一块土地资源来说,德国对要求占据东普鲁士的波兰来说无疑是最为怨恨的,这就注定了只要有机会,德国就一定会把它给灭了。
六是因为德国与苏联联合进攻波兰,减少了压力,更有利于胜利。在德国进攻波兰前,德国已经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面有一条秘密条约就是联合瓜分了波兰。这给德国吃了一个定心丸,攻打波兰不会得到苏联的阻挠,相反苏联会和德国联合进攻东西夹击波兰。这给德国进攻波兰缓解了不少的压力,这次吞并成功同时,可以鼓舞德国人们对扩张的支持。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野心强大的希特勒必定会先攻打波兰,这既是他投石问路之举,也有合理原因发动战争,更能提升国内的支持。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二战爆发前,波兰的军事实力看起来是非常强大的。
1919-1921年的苏波战争中,波兰军队就挫败了苏联红军,震惊世界。
此后,波兰继续加强其军队建设。到30年代中期时,波兰一半的政府支出用于发展军事。
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波兰陆军有30个常备师和10个预备师,同时拥有不少于12个大型骑兵旅(包括一个摩托化骑兵旅)。此外,波兰还有近250万“有训练的人员”可动员。
因此,二战爆发前,波兰人信心满满。
驻华盛顿大使信誓旦旦地告诉美国领导人:如果开战,波兰不但能够保护自己,而且波兰骑兵有机会将战争推进到德国领土之上。
相比之下,当时德军的情况看起来没有那么乐观。
与一直在积极发展自己军事力量的波兰不同,德国在一战后长期受到严格限制,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才开始扩军备战,时间不长,新建的军队比例过大,国内“有训练的兵员”也严重不足。
当时,德国已经发展到98个师,但其中有36个师完全完全没有完成训练和组织!
更严重的是:波兰已经与英法结盟,一旦德军进攻波兰,德国将两面受敌,其西面将受到更强大的威胁!
然而,希特勒还是下定了进攻波兰的决心。
希特勒疯了吗?
如鲠在喉希特勒自称自己的政权为“第三帝国”,要带领德意志帝国时期的荣光。
要恢复德意志帝国的荣光,最起码的是:要把一战后丢掉的土地拿回来。
其中,波兰所占据的德国失地面积是最大的。
其中包括了西里西亚这种当年德意志帝国时期工业重地。
当然,最为严重的是:当时德国的国土被波兰一分为二,波兰走廊将德国东普鲁士和其他地区的陆地通道隔绝了。
这显然是为德国所无法接受的。
希特勒曾考虑过一些其他办法,比如通过合作,一让波兰从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获取一些土地,而波兰将但泽港归还给德国,并允许德国获得穿越“波兰走廊”到达东普鲁士的自由公路。
不过,波兰的态度非常强硬,这个问题无法通过谈判解决。
因此,诉诸武力,德波开战,看起来也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
有空可钻对希特勒来说,他当然希望在充分扩张之前,避免与英法开战,或至少推迟与英法开战的时间。
因此,希特勒最期待的,是一场与波兰的局部战争。
当时的波兰,虽然与英法结盟,但以希特勒的经验来看,进攻波兰,未必会引发与英法的战争。
半年前,英法不就放弃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保护吗?
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拥有比波兰更完整的工业体系,尤其是拥有在欧洲领先的军工体系,其战略意义比波兰更大一些。
在希特勒看来,英法连捷克斯洛伐克都能放弃保护,又怎么会为了波兰不惜一战呢?
而且,波兰的外交政策,时而靠向英法,时而又与纳粹合作,大有纵横捭阖,玩弄诸大国于股掌之间的意思。
尤其是:他们曾支持德国,赞成分裂捷克斯洛伐克,并“火中取栗”分得了许多利益。
因此,英法对波兰其实并不信任,彼此之间的同盟关系并不紧密。
当然,更重要的是:波兰靠近苏联!
自希特勒崛起以来,英法的基本思路就是“祸水东引”,尽量让希特勒跟苏联掐起来!
因此,进攻波兰,有可能打成一场局部战争,不一定会引发世界大战。
最后的机会希特勒的想法是靠谱的:英法确实不愿与德国开战。英法确实想要”祸水东引“。
然而,过去几年的历史表明,希特勒正是利用英法的这一想法,屡屡玩弄英法,不断扩张。
“祸水东引”是否会实现不确定,但如果看着希特勒这样膨胀下去,必然是英法的心腹大患!
于是,英国想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提前把苏联拉进来。
如果德国就此收手,那就是借苏联之力阻止了德国,如果德国继续在东欧扩张,第一个与之交战的大国将是苏联!
因此,英国与苏联接触,希望英法苏在阻止德国扩张一事上达成合作。
1941年时,德国已经吞并了波兰等国,击败了法国,把英国压在岛上,那时的德国是敢同时与英国、苏联为敌的。
但1939年时,要同时对付英法苏,希特勒还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旦英法苏的合作达成,德国的扩张之路将就此告终。
不过,波兰人自己拒绝了。
在他们看来,苏联人的威胁比德国更大,让苏联人来援助自己是极为危险的。
因此,这个合作一直没有久久不能达成。
在波兰人搞清楚状况之前,阻止英法苏的合作,是希特勒最后的机会!
因此,希特勒先下手为强,决心与苏联达成合作。
希特勒很清楚:苏联与德国一样,也希望打击波兰。
波兰历史上,多次被瓜分,一战结束后,波兰再次独立,一部分领土为前德意志帝国的土地,一部分为前沙俄的土地。
德国想拿回土地,苏联也想拿回土地!
同时,对苏联来说,与德国暂时维持和平,可以粉碎英法“祸水东引”的计划!
因此,《苏德停战互不侵犯条约》签订,苏联与德国达成和平,并秘约:瓜分波兰!
到这个时候,进攻波兰,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而在德国人看来,波兰军队看起来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降维打击波兰军队的实力看起来不弱,但德军已经明显高出他一个“维度”。
当时的波兰将领,头脑已经完全落伍!
波兰是一个拥有浓厚骑兵传统的国家。
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波兰翼骑兵曾经在欧洲拥有显赫的地位。
波兰将领仍然深信大量骑兵的价值,信仰骑兵冲锋的力量。
而苏波战争中,波兰人的胜利,更是加重了他们这种“迷恋”。
因此,波兰军队骑兵数量庞大,没有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战防炮和高射炮也非常少。
此外,由于缺少制空权的概念,他们的空军规模很小,空中部队掩护、支援地面部队的概念就更是几乎没有了。
他们斗志高昂、信心满满。然而,他们所期待的,是一场老式战争。
而德国人,准备带给他们一种前所未见的作战方式——闪电战。
用武之地进攻波兰的作战,是联合使用装甲和空中兵力的机动战理论第一次实践。
波兰战场,是进行“闪电战”实践最理想的场地。
漫长的国境线,使波兰几乎不可能在边境地区堵塞德军的进军之路。
当时,波兰与德国的边界线长达1750英里,这就意味着,波兰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德军可以轻松攻入波兰境内。
而一旦攻入境内,波兰平原,正是装甲部队长驱直入的坦途,德军可以纵横驰骋,几乎不受地形限制。
同时,前文说到,波兰西部的领土将当时的德国领土一分为二了。
而波兰的工业基地等核心资源,都在其西部!这就意味着波兰军一定会集结于西部,而不会在深远的后方集结。
因此,德军可以从不同方向攻入波兰,并能在纵深迂回后将波兰军队包围,一举歼灭。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
波兰军人表现出了如前辈骑士一般的英勇,然而···在新型“闪电战”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10月6日,波兰战役结束。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1939年9月1日,德国陆军对波兰发动闪电入侵,正式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从结果来看,德国军队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波兰。但在战争开打之前,肯定不会有人相信波兰会在短时间灭国。
要知道,当时的波兰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达到了恐怖的100万。并且在20年代,波兰还和苏俄在战场上硬碰,丝毫不落下风。当时的波兰陆军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曾说:“一旦波兰与德国发生战争,德国将无法回避,波兰人将在三天内占领德国。”
(二战中的波兰军)
那么,既然波兰是这样一块硬骨头,为什么德国还要率先挑波兰下手呢?
一、德国和波兰积怨已久。在欧洲人眼中,波兰一直有“欧洲裹脚布”之称,历来是被周遭国家欺负的对象。一战之后,波兰好不容易独立成功,立即就对战败国德国进行了疯狂的压榨。由于德国和波兰接壤,波兰在一战后顺利占领了西普鲁士、波森省以及部分东普鲁士地区。而但泽地区表面上由国际联盟管理,实际上也是受到了波兰控制。
在占领这些区域后,波兰对当地的德意志人进行了残忍的压迫。德意志人虽然愤怒,但迫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定,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等到希特勒上台,开始无视《凡尔赛条约》之后,德国人复仇的火焰又开始燃了起来。在成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后,德国便将所有的目光放在了对波兰的复仇上。
(德军装甲部队)
二、德国与波兰军队有巨大差距。尽管从纸面实力来说,波兰是一支拥有百万大军的劲旅。但自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就对军备进行了大力发展,在短时间内构建出了一支先进的装甲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还是士兵的作战素质,德国军队都远在一般欧洲军队之上。
而波兰引以为傲的同苏俄的强强对话,其实是建立在苏俄刚刚成立,内部麻烦不断的情况之下。并且就算苏俄一团乱麻,他们仍然是一路攻进了华沙。只不过最后波兰人幡然醒悟,打了几场胜仗,苏俄才选择了撤退。
因此与波兰人虚无缥缈的优越感相比,德国数百万大军的钢铁洪流,才是他们肆无忌惮攻打波兰的底气。
再加上波兰国内地势平坦,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平原,非常适合德军“闪电战”的推进。所以当希特勒准备以“闪电战”震慑世界时,波兰军队就遭到了无情的蹂躏。虽说战争过程中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长矛战坦克”那般不堪,但实际结果却并没有什么不同。
三、波兰国内有大量犹太人。我们知道,希特勒在上台后一直推行着种族主义,将犹太人视为了劣等人种。二战爆发后,希特勒更是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当时的波兰是欧洲犹太人最多的国家。并且由于波兰和德国接壤,当德国宣布种族主义后,大量的犹太人就从德国逃向了波兰境内。
希特勒为了侵吞犹太人的资产,落实他的种族主义的政策,便率先向波兰发起了入侵。
(苏德战争)
四、打波兰是为了政治需要。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军队开始不断发起侵略。而欧洲老牌的英法两强国,却始终保持着绥靖政策,对德国的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1938年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后,英法还以调停的身份,同德国签订了互相之间永不投入战争的和平条约。
英法这样做,显然是希望将祸水东引,让德国向苏联开战。毕竟苏联与西方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差距,两者之间的战争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英法亲自动手,还不如借德国这把刀除掉苏联。
不过,在英法两国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德国也有一些自身的考虑。对于德国来说,要发动侵略战争,就一定要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中,防止一战的悲剧再次上演。
而入侵波兰,就是避免陷入两线作战最好的方案。
一来,德国入侵波兰,就是对英法的最后一次试探,看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要装傻到底。如果他们仍然稳坐钓鱼台,那么德国就可以大张旗鼓地进行下一步行动,对欧洲其他地区进行侵略。
二来,在闪击波兰之前的一个星期,德国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当中比较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苏德对波兰进行瓜分。有了这一层利益的保障,苏德之间暂时不会翻脸,那么德国就能放心大胆地对西欧发起征服。
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闪击波兰”都是德国当时的最佳选择。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世人都知道德国侵略波兰,很多人缺不知道波兰是被两个国家一起灭的,另一个就是无耻的苏联,制造卡廷大屠杀,还把脏水往德国身上泼,诬陷是希特勒干的。历史上波兰多次被瓜分,俄国人都是主力。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德国在经过一战的洗礼后,虽然德军受到凡尔赛约的制裁,但是留下了精华,等希特勒上台后,他对德军进行大刀阔爷的改革,不断扩军,结合先机的战略和武器裝备,德军将领更是名将辈出,像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等等,而反观波兰军队,他们虽然有百万之众,但一真停留在一战时期的阵地战,白刃战和冲锋战,武器装备也非常落后,飞机,坦克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希特勒就根本没有把波兰当回事,因此,杀德勒拿波兰开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