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后,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命运如何?
阿南惟畿幼年时见过日本的所谓“军神”乃木希典,并且当成毕生的精神导师,而这厮就是在旅顺要塞203高地用日本士兵尸体铺路的那位,妥妥的蛮干型选手,1912年为明治天皇殉葬自杀而死。如此看来,阿南惟畿粉的非常到位,狂热,死忠,尽管军事能力实属一般。阿南倒是有个优点,不似那个年代日本人普遍的上身长下身短,身材和军姿都训练的比较出色,1929年,42岁的阿南惟畿中佐被选为裕仁的侍从武官,成为了“御前侍卫”,这一段经历对他在军中的发展大有裨益。
据说,由于阿南惟畿一表人才,某皇室女眷对其大有意思,阿南闻知后坚决要求下基层锻练,至于是阿南惟畿特地避嫌还是该女眷过于难看,就无从考证了,总之晋升大佐的阿南1933年调任近卫师团步兵第2联队长。
阿南惟畿“御前侍卫”的身份使他既不是皇道派也不是统制派,避免了陷入两派争斗的旋涡,同样是这个身份,使其在日本陆军上层交际广泛,虽然没有平步青云,倒也一步一个台阶,先后出任陆军省兵务局长和人事局长,这都是陆军行政的重要机关。
作为陆士和陆大培养出来的专业军官,阿南惟畿并没有传说中那样菜鸟,1938年晋升中将后,曾任驻山西的特设师团第109师团长,用五个步兵大队击跨了阎锡山的四个师,1939年再次调回陆军中央,任陆相畑俊六的次官。
1940年3月,日寇驻武汉第11军首任司令官冈村宁次升官为华北方面军司令,他推荐了陆士同学园部和一郎接任,园部上任后指挥第11军攻陷宜昌,重庆震动,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战死,逼得蒋介石紧急成立了第六战区保卫鄂西,园部还是很出了一阵风头的。
夜道走多了总会遇见鬼,园部乐呵不到两年,撞到了克星罗卓英和第74军,在鄂西形成对峙后,园部又想在赣北争取主动,结果在“上高战役”中惨败,日军大本营以其遗弃大量战死士兵尸体为由,解除了他的职务,由于老首长畑俊六正任华中派遣军司令,所以阿南惟畿走马上任第11军第三任司令官。
为了给园部报仇并扫荡第九战区国军主力,阿南惟畿1941年9月发起第二次长沙战役,他用“调虎离山”计诱使薛岳抽走新墙河防线半数兵力,随即以三个主力师团中央突破,一路杀到捞刀河畔。
日军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先后重创第九战区的两支主力部队:第8军(李玉堂)和第74军(王耀武)部,一度造成薛岳十分困难,长官部已撤出长沙避往湘潭,第74军58师师长廖龄奇就是此战后被枪决的。关键时刻,薛岳的领导陈诚拉了他一把,集中第六战区主力反攻宜昌,迫使阿南不得不回师救援,第二次长沙会战其实薛岳打的不好,阿南也被证明并非草鸡。然而三个月后日军卷土重来的时候,薛岳知耻而后勇,利用阿南惟畿冒进的弱点,用“天炉战法”大败日军,1942年元月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重大胜利。
日本鬼子也是人,也有人情,日军大本营并没有深究阿南惟畿的失败,仅将其调任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了事,毕竟他跟皇室和军队高层的关系太深了,甚至不影响这厮1943年晋升大将。1945年4月出任二战日本的最后一任陆军大臣(陆相),在美国军队逼近日本本土的情况下,高喊“本土决战”,是强硬的主战派。
8月日本连挨两颗核弹,军部分裂为主和、主战两派,阿南继续反对投降,当裕仁最终决定接受《波兹坦公告》后,阿南惟畿又绝对服从,甚至禁止少壮派军官叛乱,自己则于8月15日剖腹自杀,日本电影《最长的一天》对这段历史有所描述。
怎么说呢,一批昭和军阀的代表人物,一个军国主义的殉道者。日本战败后,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命运如何?
日本战败后,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作为参与侵华战争的战犯也迎来了惨淡的下场。
阿南惟几出身日本世家,其父亲是日本内政部的一名高级官员,他从小在东京长大,就读于日本军人削尖脑袋都想进入的日本帝国陆军学院第18班。毕业名校的阿南惟几平步青云,在1906年12月被任命为步兵中尉。1925年8月至12月,阿南惟几被派往法国任武官。回到日本后,他被分配到第45步兵团,1928年8月任日军司令员。在侵华战争中,阿南惟几曾参与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被薛岳用天炉战法打败。
(阿南惟几)
在日本战败前夕,阿南惟几被铃木贯太郎招揽进入其内阁。阿南惟几曾是铃木贯太郎的部下,他在1929年8月至1930年8月,担任裕仁天皇的近身侍卫,而当时铃木贯太郎是侍卫长官。日本战败前夕,狂热的好战份子还想着要与盟军在日本本土进行决战,甚至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时,还发动了意图兵谏的宫城事件。
铃木贯太郎任用阿南惟几除了是他的部下比较放心外,铃木贯太郎和海军大臣米内光政都是主和的,古今中外无论是谁,战前主和派都会被口诛笔伐,铃木为了贯彻其既定目标,让日本免于生灵涂炭,想用阿南惟几麻痹日本狂热的军国份子的反弹。因为阿南惟几也是主张本土决战的支持者,但是他相对比较温和。而且当时日军的陆军和海军势如水火,铃木贯太郎出身海军,为了平衡派系斗争,需要阿南惟几作为日本陆军的代表为其发言。
(铃木内阁)
在日本电影《最漫长的一天》中,阿南惟几被美化成忠义两全的形象。但是正如华裔作家张纯如所言,日本人在投降前故意销毁、隐藏或伪造了他们大部分的战时秘密文件。作为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直言不讳地反对投降的想法,尽管他意识到日本在战场上的损失,以及美国轰炸摧毁日本城市和工业能力,日军资源匮乏已经无力回天。但是即使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之后,阿南惟几还是反对接受《波茨坦宣言》,他提议在日本本土进行困兽犹斗,并认为日军在造成盟军的重大伤亡后,日本可能会以某种方式逃避投降,甚至保留它在海外占领的土地。
(《最漫长的一天》里的阿南惟几)
为了吓唬日本天皇,阿南惟几还在内阁会议中认为盟国没有保证天皇制度的诚意,而日军的杉山,梅津两大元帅赞同阿南的说法。这直接打到了裕仁和日本皇室的七寸,裕仁开始犹豫是否选择投降。如果以裕仁的角度出发,以战逼和是实现日本皇室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毕竟日军还有与盟军鱼死网破的资本。不过这也意味着将日本军民置于焚化炉中,内相木户认为美英中苏的四国照会只要求日本政府统治权力将隶属于盟军最高司令部,并不包含天皇的君权。
阿南惟几的建议并不是毫无底气,当时日本本土还拥有500万本土军队,海外还有300万军队。而杀红了眼的日军,在硫磺岛战役时,造成了美军34%的伤亡率,盟军在制定日本本土作战的没落行动中预估盟军攻下日本本土要付出数百万的伤亡。
(没落行动中美军的两次登陆行动:奥林匹克行动登陆日本南部岛屿和九州岛。小王冠行动登陆本州岛。)
因此内阁会议结束时各方意见的投票结果陷入胶着,六大内阁大臣以3比3的票数打平。而阿南惟几则坚持三个条件即日本自己处理裁军问题和日本战犯,以及不占领日本。盟国拒绝接受日本提出的条件,在谈不拢的情况下美军使用了原子弹。
一名被俘的美国P-51野马战斗机飞行员在拷问下告诉日本人,美国拥有100枚原子弹,东京和京都将在未来几天内被摧毁。但阿南惟几判断,美国人只有一枚原子弹。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美军在原子弹的数量上确实是在唱空城计。实际上,美国要到8月19日左右才有第三枚原子弹弹,9月才有第四枚核弹。然而,日本领导层无法知道这一错误情报的不准确之处,并假定美国不仅有能力摧毁个别城市,但它甚至可能让日本民族遭受灭顶之灾。
在面对无法达成共识的内阁会议中,铃木大约在8月10日的凌晨2点,要求裕仁在是战是和两种立场之间作出决定。与会者后来回忆说,裕仁说:“那些主张继续抵抗的人告诉我,到6月,新的师将在东京以东的设防阵地上就位,为入侵者寻求登陆做好准备。现在是八月了,防御工事还没有完成。我忍住眼泪,同意在外相东乡茂德概述的基础上接受盟国宣言的提议。”
当天(8月10日)一早,日本外交部通过中立国瑞士向盟国发出电报,宣布日本将接受《波茨坦宣言》,但不会接受任何会“损害天皇特权”的和平条件。而麦克阿瑟后来也力主同意日本的条件,这实际上意味着日本天皇制度仍然会继续保留下去。
日本军国主义者为做最后的努力,1945年8月12日深夜,年轻军官的代表畑中健二与中校井田正孝,竹下正彥(阿南惟几的妹夫)等,与阿南惟几磋商,要求他尽一切可能阻止接受《波茨坦宣言》。但阿南惟几拒绝表态他是否会帮助年轻军官发动军事政变。这些年轻军官在8月13日和8月14日上午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寻求日军高层的支持,也就是说阿南惟几事先知道他们的预谋。
(畑中健二)
在8月13日至14日的会议结束后不久,包括阿南惟几在内的一批高级军官聚集在附近的一个房间里。气氛异常诡谲,所有在场的人都担心有可能发动政变来阻止投降,有些在场的人甚至考虑发动政变。在沉默之后,河边虎四郎提议所有在场的高级军官签署一份协议,以执行天皇的投降命令,所有在场的高级军官都签署了这一协议。
8月14日21:30左右,畑中健二的叛军启动了他们的计划。第一帝国卫队的第二个团已经进入宫殿,但驻扎在那里的营的兵力增加了一倍,大概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叛乱提供额外的保护。但是,行动继续进行。最初,畑中健二希望,只要占领皇宫并显示政变的开始,就能激励其他军队起来反对投降的举动。这一想法使他在没有得到任何上级军官的支持下,盲目乐观地继续实施这项计划。
在天皇作出投降决定后,阿南惟几的支持者建议他要么投票反对投降,要么辞职。但是,他命令追随他的军官们让步,后来他对他的姐夫说:“作为一名日本士兵,我必须服从我的天皇。”就在这些年轻军官行动的同时,阿南惟几在8月14日与内阁其他成员签署了投降文件后,留下了一条信息:“我以我的死,谦卑地为这一重大罪行向天皇谢罪。”
目前尚不清楚他所指的这一罪行是指输掉战争还是参与政变,但是日本的学者普遍认为他最后的自杀可能是预先知道事情败露后,对他的知情不报感到羞愧。而在他进行破腹自杀时,并没有按照以往的仪式为了减少疼痛而进行介错,活生生被断肠的疼痛折磨致死。
而阿南惟几的遗孀阿南绫子在其死后出家为尼,他的儿子阿南惟茂和阿南惟正都从政,而阿南惟茂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几符合日本观念里“忠君爱国”的形象,他死后更是被日本的军国主义者捧上神坛,特别是在他的家乡竹田市还为他立雕像。在东京靖国神社旁边博物馆里,他的宝剑、溅满鲜血的制服和遗书都在展出,用来为军国主义招魂。
日本战败后,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命运如何?
一个有点楞的老实人
基本上对于二战时期的鬼子军官,吐槽机大体上都是持鄙薄态度的,唯独对这个阿南惟几多少有几分敬意。这老兄在日军序列中算个难得的老实人,读书不太灵光,考了四次才进陆军大学。
不过因为个子高(其实也才1米七多点)腿长,走路形象好看,毕业后当上了添黄的侍从武官,半生为黄国的面子工程添砖加瓦。一路混到51岁高龄,才因为惹火当时的陆相板垣征四郎而被扔到山西达成初阵。
大约是长期远离战场的缘故,这货跟一般鬼子差别很大,对战俘颇为优待。也是这个有点古典的鬼子,在长沙城下成就了薛岳的一世英名,作为军事指挥官阿南兄弟确实有点乏善可陈,只能形容为一个有点楞的老实人。
一个无奈的陆军大臣到了1945年4月,这倒霉孩子被抓去当了陆军大臣,很多人都说他是日本最后一任陆军大臣,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印象,真正的末代陆军大臣叫下村定才对。彼时鬼子的败局已定,但阿南兄弟还能努力一下,来个本土决战什么的。
然而折腾一圈后,某个官职是添黄的家伙在8月14日决定投降,阿南只能无语问苍天,憋屈的在投降书上签字。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以畑中健二为首的那帮陆军疯狗还准备来一次最后的疯狂,他们特别渴望陆军大臣的支持。
当政变军人派出的联系人找到阿南惟几时,这老兄正在写遗书,听说政变的消息后只说了一句话,“把米内斩了”!所谓米内就是米内光政,时任海军大臣,阿南兄弟不愧是陆军马鹿老大,临时也得拉着海军马鹿陪葬......
一次艰难的自杀8月15日拂晓时分,写完遗书的老实人走出了卧室,身上穿着天皇给的白衬衫,一手拿军刀一手拿匕首,他准备来一次古典的切腹仪式。说实话切肚皮这种死法挺嘚儿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掌握,毕竟没法常常训练。
阿南惟几的训练显然不过关,首先这老兄选错了工具,军刀太长,割肚皮相当不灵活。其次他选错了切法,自命硬汉的阿南大约不想用“一文字切”(在肚皮上横割一刀,然后由介错人砍掉脑袋)这么LOW的方式,所以压根就没找介错人。
除了一文字外,切腹还有“十文字切”(肚皮画十字花)和“三文字切”(肚皮横画三刀),吐槽机推测这货是想用十文字切,因为阿南惟几的老师乃木希典就是这么切的,据说死得相当舒坦。
然而在实践中阿南同学卡了大脸,他从左肋下刀确实没错,但过长的军刀在横切的时候把胃给划破了,想继续右切推不动,想拔出来且那一竖还是拔不动,于是只能把刀向上方推,好好的十文字切变成了对号切......
完成这一系列痛苦的流程后,阿南发现一个很悲剧的事情,自己居然他喵还活着!他只好用另一只手上的匕首扎自己脖子,希望捅穿大动脉结果自己,期间他还硬气的拒绝了小舅子过来帮忙。
然而悲剧显然有一定的持续性,匕首捅进脖子几分钟后他发现自己依然没有死,压根就没捅进动脉。可怜的阿南跪在那摇晃了一小时,慢慢因失血过多晕倒在地,但他依然没有死,出去办事回来的小舅子实在受不了这么残暴的景象,把匕首在他脖子里搅和了几下,这倒霉蛋才如愿以偿的挂掉。
大体上说题主其实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阿南惟几应该是在添黄《终战诏书》发布之前自杀的,鬼子战败后的任何事都和他没关系了,他的命运在之前就已经终结,扯淡完毕。
日本战败后,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命运如何?
日本投降的当天,自知大势已去的阿南惟几在家中畏罪自尽,不过自尽的过程很不顺利,两次动手都没死成,最后还是在小舅子的帮助下才“自杀”死去。
阿南惟几是日本最后一任陆军大臣,而且是在日本败局已定的1945年4月匆忙上任。阿南惟几曾参与入侵中国(时任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参与两次长沙会战)、荷属东印度(即今印尼)和新几内亚,于1943年晋升大将。与二战时期日本臭名昭著的陆军名将冈村宁次、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等人不同,阿南惟几在军事上表现平平,但却是一个不参与任何派系的清流。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与陆军各自为政互看不顺眼,而即便是在陆军与海军内部,也各自分化出不同的派系山头。而阿南惟几,对军界、政界的派系之争毫无兴趣,而是一门心思效忠天皇。在天皇还没有从神坛跌下来的那个时代,阿南惟几的愚忠思想,也为他后来固执的选择剖腹自尽埋下了伏笔。
(长沙会战时期的中日双方主将,阿南惟几时任日本第11军司令官)
日本败局已定,特别是美国分别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后,日本国内几乎是哀鸿遍野,人心惶惶,连裕仁天皇都失去了抵抗的决心,但冥顽不灵的阿南惟几仍然固执己见,希望天皇能带领国民死守本土,不过,他的本土决战想法已经无法改变日本投降的事实,裕仁天皇决定在8月15日这一天以广播的形式向国民宣读投降书。8月14日晚上,参加了投降前最后一场御前会议的阿南惟几沮丧的从皇宫走出来,此时的他已经下定决心为天皇而死,以剖腹自尽明志。
8月15日凌晨1点30分,正在位剖腹做最后准备的阿南惟几,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弟竹下正彦,阿南惟几搞了些酒菜与竹下正彦共饮,一边说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履历,一边又为日本的投降感到痛心惋惜,并对他吐露了自己要为天皇和国民剖腹谢罪的想法。竹下正彦没有劝阻他的做法,反而决定留下来见证他的“壮举”。
(阿南惟几剖腹自尽)
一番把盏交谈后,竹下正彦退出房间守在房外,阿南惟几则拿出武士刀朝自己的腹部剖去,第一次剖腹因为刀口太浅,阿南惟几只感到些疼痛,于是又实施了二度剖腹,这一次虽然流血不止,可是他始终都没有咽气,一直挨到早上7点多,阿南惟几仍然在房间里痛苦的挣扎。
竹下正彦见阿南惟几一心求死,但是剖腹相当不成功,又不忍心看他这么痛苦,便叫来军医打了一针,给了阿南惟几一个痛快。而阿南惟几留下的遗言后面所填的日期是1945年8月14日,对此他对竹下正彦解释道:“天皇的诏书将在中午12点播出,我听了会受不了。”
阿南惟几选择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前夜剖腹自尽,除了其顽固的为天皇愚忠而死,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希望通过自尽来逃避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他的审判,这个罪行累累,手上沾满了无数人鲜血的军国主义分子,以这种方式逃过了世界人民对他的终极审判。
日本战败后,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命运如何?
阿南惟几几乎在投降当天就切腹自尽了。
但不认可他是一个没能阻止日本投降而自杀的顽固分子。
首先,阿南惟几担任陆相的时候,日本天皇已经准备体面结束战争而让铃木贯太郎组阁。这时选中阿南惟几入阁,这就直接表明在日本内部不认为他是个希望继续战争的狂热分子。其次,阿南惟几不属于日本军内主张建立军人政府对外侵略的统治派(他曾公开表示反对军人干政),并且其与统治派的几个头面人物关系都不好。最后,在他任内他也一直在压制军人内部拒绝投降要本土决战的思想。他本人也是在处理完日本军内反对投降的军官发动的814兵变后才自杀的。作为一个军人投降是一个巨大的耻辱,尤其是日本全面失败结果是任何都不能背负着活着的。所以阿南惟几选择在战败当天以死来洗清自己个人身上的耻辱。
日本战败后,时任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命运如何?
关于日本人在二战战败后的心态,大家可以买一本叫作《菊与刀》的书来读一读,通过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当时日本人的心态及思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军国主义者阿南惟几日本国土狭隘,想要对外扩张只能付诸武力,这是大部分日本人的想法,因此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大行其道。
阿南惟几就是典型的军国主义分子,幼年时就热衷于剑道,后来经父亲朋友第十一师团长乃木希典的指导,希望成为一名军人。
1905年就从日本陆军士官18期毕业,但是阿南惟几实在是有点笨,在考取陆大的过程中一连考了四次才让过,虽然天资有点差,却很努力,在毕业的时候60人当中排名第18位。
作为一名军人,一直到51岁才上战场,对于阿南惟几来说也算是一种讽刺,但是在侵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指挥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二次胜,第三次输了,显然没什么值得说的,1942年转任关东军第二方面军司令,1943年晋升大将。
正是凭借着对日本天皇的忠诚,以及并没有派系的优点,即使战绩不太出众,阿南惟几还是成为日本最后一任陆军大臣。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部逐渐发展为日军的核心势力,日本陆军对战争具有很大的决策权和影响力,所以阿南惟几最终的命运对我们了解日本战败时的情形很有帮助。
在日本决定投降后,阿南惟几选择了自杀在后来的远东军事法庭当中,一共25名甲级战犯,其中有5名是单人过陆军大臣,当然还有包括阿南惟几的两名陆军大臣自杀了。
阿南惟几即主张在日本“本土决战”,又是死心塌地对天皇效忠的人,所以在8月10日的陆军省会议中,当天皇要辞职的时候,阿南惟几是维护天皇的,当时很多青年军官要求阿南惟几辞职,从而逼迫内阁总辞职,以此达到阻止日本投降,当时阿南惟几以“有不服者,请先斩阿南”作为回应。
这是阿南惟几对天皇的忠,也是普遍日本人对天皇的寄托,日本天皇如果让他们拿着烧火棍去同美国人打仗,他们也会义无反顾。
但是,在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阿南惟几还想做最后一次争取,当时阿南惟几以及总参谋长恳请天皇重新听取反对无条件接受《波兹坦公告》的意见,并且表示,如果不能保证维护国体,即使一亿人民玉碎,也要战斗到底。
裕仁天皇最终决定投降。
8月15日拂晓,力主继续作战到底的阿南惟几带着遗憾切腹自杀了。
阿南惟几应该算作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典型代表实际上,当时日本并非只有阿南惟几自杀,日本宣布投降后,光是海军少将以上军官自杀者就达30多人(日本的少将比中国的少将要稀少一点,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击毙的日本将官,没有日本投降后自杀的多)。可见日本人真的是自杀成风了。
当然,自杀者的行列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就是阿南惟几大将,可见日本人的武士道并不是嘴上说说的,日本人口中的分分钟刨腹自尽是真实存在的。
日本的武士道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一种荣耀,日本人是一个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的,而英勇的死去则被视为是一种具有荣耀的事情,在日本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怯懦的人。
阿南惟几的行为无异于表明自己是一个坚定的武士道信仰者,即对天皇忠心,在战败后又履行自己的向死的义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