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到底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这问题问的,你是要问“诸葛亮到底在哪里躬耕的”吧?
诸葛亮是山东人,而躬耕地是在湖北襄阳无疑。
前面说是南阳的,这是误会,刘备去请诸葛亮时,诸葛亮绝不会在河南。而根据历史记载的他隐居期间的活动和朋友亲人的活动分析,那时所谓的“南阳”实则是“襄阳”。这个已经是共识,具体位置就在襄阳的隆中。
以下是诸葛亮的活动路线:
从出生到15岁,诸葛亮一直都住在琅琊(山东临沂),因此诸葛亮的籍贯本身就是山东。这个大家都没有疑问。到15岁,叔父诸葛玄调迁到豫章(南昌)当太守,于是全家老小都跟着诸葛亮的叔叔去了豫章(南昌):
在南昌住了两年,朝廷不再让诸葛玄当豫章的官了,诸葛玄就带着全家人去荆州投靠刘表。荆州很明显不是河南的,就在湖北:
那么具体是哪里呢?
要知道,那时候的“荆州”实际上是一大片地区,类似现在的一个省。荆州治所就是襄阳,所以这个位置要变动一下:
原豫章太守(南昌市委书记)诸葛玄和荆州牧(省委书记)刘表同志关系好,因此诸葛亮就是跟着叔叔去了襄阳。诸葛玄死后,一家老小没什么收入,不好在繁华地带呆着,去了偏一点的地方种地。
这个地方就是隆中(襄阳隆中):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诸葛亮躬耕的地方,都是在隆中的。根本不是现在的河南南阳。我们看诸葛亮隐居时的朋友: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统一的,全是襄阳人,而其活动,也均在襄阳,而不是河南。
而刘备三顾茅庐去的地方,也应是刘表的势力范围,而不能是曹操的地盘。那么诸葛亮为何说自己“躬耕南阳”呢?因为隆中这地方属于“古南阳”啊!因为在山之南,山南向阳,所以叫南阳,那一大片都是,和现在的“南阳”这座城不是一个概念:
当时刘备是没法去河南请诸葛亮的,他就是去的远房亲戚兼兄弟刘表地盘的隆中。而南阳在那时是曹操的地盘:
放大一点看:
刘备带着人依附于刘表,刘表欢迎他,让他在襄阳的小角落边住着。而刘备广纳贤士,后来才招致刘表的怀疑和防备。刘备就是被曹操撵到襄阳的(建安六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不可能再北上曹地去请人,还三顾茅庐,抓住了非往死里揍不可。总而言之,诸葛亮的躬耕地,确系湖北襄阳隆中无疑。
而后诸葛亮出山,立即拿下来很多地方,34岁留守成都,所以成都也有诸葛亮的传说,这都是后话了。
总结来讲:
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
隐居于襄阳隆中。
主政在成都。
好了,还是那句话:
诸葛亮到底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关于诸葛亮的家乡,众说纷纭,最著名的莫过于《出师表》里的那句:臣躬耕于南阳。于是很多人就认为诸葛亮是南阳人。由于现代南阳在河南,于是很多人以为诸葛亮是河南人,其实南阳只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历史不是“你以为”,根据史书《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是“琅琊人”,琅琊在哪里?其实就是古代的徐州。于是有人以为诸葛亮是江苏人,其实地名是不断变化的。在三国时期,还没江苏这个称呼呢!所以琅琊是在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徐州。
这里要说一句,还记得刘备曾经当过徐州牧吗?更有趣的是,诸葛亮族就是琅琊的名门。所以对于刘备“三顾茅庐”的行为不能单纯的理解就是求贤若渴,因为他想在徐州立足,就必须得到当地士绅阶级的支持,而诸葛家族就是典型的士绅家族,因此,刘备为了结交诸葛亮才会三顾茅庐。
言归正传,诸葛亮的家乡琅琊到底在哪里呢?大概就在现代山东临沂附近,而且琅琊地区人杰地灵,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琅琊王氏,就像诗里写的: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也是琅琊人,其著名人物就是我们熟知的书圣王羲之。
希望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到底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诸葛亮是哪里人?一般人马上会想到隆中—湖北襄樊;其实不然,下面给大家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诸葛亮。
祖籍山东沂南阳都
诸葛亮的远祖本姓葛,原为诸县(今山东诸城县)人,后迁往阳都(县),而阳都当时已有葛姓者,为区别原阳都的葛姓与来自诸县的葛姓,在来自诸县葛姓的姓氏之前取其县名加一“诸”字,而被称之为诸葛,诸葛复姓即由此而来。阳都故城,亦名诸葛城。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字孔明琅呀阳都人也。”琅呀,为秦置郡名,西汉因之,东汉为“侯国”,辖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治所在今临沂县北。阳都,汉代县名,隶徐州琅呀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瞳村一带。因此这里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诞生地和生活、居住过的故里。由于阳都县在历史上曾为沂水、沂南和临沂所共有,所以,一些史料称诸葛亮为沂水县人或沂南县人。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四月,诸葛亮就诞生在这里。据说其出生时,窗外即将放亮发明,其父便
为之命名“亮”,字孔明。在三足鼎立时期,琅呀阳都一带均属于曹魏辖地,所以,诸葛亮家乡的旧居早
已荒废无考,仅存阳都故城旧址。
据史料记载,诸葛氏在其家乡是世家望门大族,虽然诸葛亮与其兄弟姐妹五人出走一直未归故里,但其家族中仍有不少人留在故土。就其祖籍诸城县西南30里的积沟乡而言,至今仍有“葛坡”、“孔明里”的称谓,周围数十里内,“诸”姓人家居多,他们都自称是诸葛亮的“同族后裔”。
由于沧桑多变,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间(l522一1566),这里“到处是一片瓦砾”,成为废墟。现在,除仅存城墙基与残垣断壁之外,随地可俯拾汉代的残砖碎瓦及陶器残片。阳都故城遗址,地势平坦,土肥水美,沂水傍城址而下,一望无垠。遗址东靠沂水,北临东汉河。东西的沂水河岸上,露出了原石砌成的古城墙基,北面河岸上,残存有约1500米长的古城墙遗迹。
1982年,沂南县人民政府将阳都故城遗址明令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葛亮故里的阳都故城遗址自此得到了真正的保护。鼓台、中正堂、襄王陵等景点。现在,隆中景点多为明、清时代建筑,房屋皆为四合院式,殿堂只带前廊,为木列架和硬山墙组合,不饰斗拱飞糖。搏风有彩绘,墙头尖除
中央翘起外,两角常飞出双龙或双凤。顶脊花锦繁衍,顶面只疏点人兽,龙吻轻巧,建筑风格朴实、素雅而多彩。
客居地襄阳隆中
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以西13公里的古隆中,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10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这里清静幽雅,天苍山青水碧。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隐若决环,路回山隐。唐代崔道融、宋代苏轼、明代王越等都曾凭吊隆中。郭沫若先生亦挥毫抒情,董必武更有吟怀:“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
公元207年冬天,诸葛亮离开了隆中,这里就只剩下他的故宅—竹篱草庐,即所谓“龙离庐空”了。但集中反映诸葛亮政见的《隆中对》和形成这个对策的地方—隆中,却为后人追念不忘。在这里,他躬耕陇亩,咏啸东峦,聚名人志士于山林之中,高咏梁父于溪畔岩端,秀丽的隆中山林中布满了他的遗迹。人们为纪念这些可贵的历史遗产和古迹,或“原所有而著其迹”,或“因所有而昭其节”。其中,三顾门是隆中最早有记载的古迹之一。
经千余年的建设和维修,在明朝中期,隆中就形成了以三顾堂为中心的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老龙洞、梁父岩、半月溪、古柏亭、野云庵、抱膝石等十景,成为文物风景区。明朝弘治二年(l4扫9)隆中诸葛亮故居因襄简王朱见淑为争风水宝地而遭破坏。此后,又经数百年的恢复和重建,增加了草庐亭、抱膝亭、观星台、武侯祠、石牌坊、荷花池、铜鼓台、中正堂、襄王陵等景点。
现在,隆中景点多为明、清时代建筑,房屋皆为四合院式,殿堂只带前廊,为木列架和硬山墙组合,不饰斗拱飞糖。搏风有彩绘,墙头尖除中央翘起外,两角常飞出双龙或双凤。顶脊花锦繁衍,顶面只疏点人兽,龙吻轻巧,建筑风格朴实、素雅而多彩。
诸葛亮到底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时徐州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后因其父母双亡,随叔父一起随袁术。转投刘表,其叔父死后,诸葛亮隐居隆中,时隆中归属南阳郡,而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因此,诸葛亮隐居地当时归宛城(今南阳)管辖,现在归襄阳管辖。
所以,综上所述。诸葛亮生于今山东临沂沂南县,按当时行政区域,躬耕地属于当时南阳郡辖区,按现在区域躬耕地归属襄阳。因此也就出现了躬耕于南阳,如今属襄阳。
其实河南三国名人太多了,诸葛亮是罗贯中捧红的网红而已,虽然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真心比不上前几位,没必要去争抢。说三个三国时期顶级智囊,能力比诸葛亮更胜一筹的人。
郭嘉,字奉孝,河南禹州人。
荀彧,字文若,河南临颖人。
司马懿,字仲达,河南温县人。
诸葛亮到底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诸葛亮既不是河南人也不是湖北人,是山东人。
名人效应能拉动旅游业,有助于地方经济,所以各种故居比比皆是。连黄药师,孙悟空都有老家了,诸葛亮就更得挣挣到底是哪里人。
河南也好湖北也罢,还不是因为一句躬耕南阳,襄樊还靠点谱,河南南阳市跟着裹乱就只能是为了招商了……
其实人家诸葛亮是正经山东人,老家是琅琊,这地方跟勾践都能扯上关系,自秦建琅琊台以来多少年都没改过名。诸葛家是琅琊望族,世代为官,都有记载。诸葛亮就出生在这里,无论从祖籍和出生地来讲,都得说是山东人。
诸葛亮挺可怜,爹妈死的早,带着弟弟跟随丢了官的叔叔投奔荆州刘表,这才来到南阳种的地。虽说没正式参加工作之前,于此度过了美好的“卧龙”青年时光,可最多只能算移民人口,并非当地土著,老家山东还是没跑的。
诸葛亮到底是河南人还是湖北人?
诸葛亮是山东人。
诸葛亮是山东人。
诸葛亮是山东人。
重要的话说三遍。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写得很清楚,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人。阳都在今天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今天沂南还有阳都故城遗址和诸葛亮故里。因为父亲诸葛圭去世早,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都依靠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被袁术封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兄弟就跟叔父去了豫章,也就是今天江西南昌。后来朝廷让朱皓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就到荆州投靠刘表。诸葛亮兄弟也都跟了过去,诸葛亮也就在荆州躬耕了。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诸葛亮在哪里躬耕吧?诸葛亮在《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荆州非今荆州市,古南阳郡也非今南阳市。当时荆州可以理解为一个省,而南阳是其中一个市,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就在荆州南阳郡的邓县。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南阳郡郡治宛县在今天河南南阳市区,邓县县治在今天河南南阳邓州,但诸葛亮的隆中却在今天湖北襄阳。习凿齿《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刘表荆州的大本营就在襄阳县,诸葛亮住得应该也不会太远。南阳宛县一带原是张绣的势力范围,张绣投降曹操后即为曹操所有,诸葛亮不可能会在宛县躬耕。邓县离宛县也仅五十公里,当然也属于比较危险地带。而诸葛亮联姻的庞德公、蔡瑁这些人也都住在襄阳。所以说诸葛亮躬耕地在今天湖北襄阳是没问题的,不过因为当时属于南阳郡,所以晋人在南阳郡宛县弄了个诸葛亮祠,才弄出后世争议。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