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肥的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和江西吗?有何依据?

清朝时设有两江总督,初期管辖区域为江南省、江西省两个省,故称两江总督;后管辖区域为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含今日之上海市)三个省。

一、总督,正式名称为“总督xx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事务”,督抚同城时有的“兼理巡抚”,江河事务繁重地域有的“兼理操江、河道事务”,直隶、两江总督分别“署理北、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还兼管北洋水师。

总督,为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军政官员,但以军事为主,官阶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则为从一品,习称“封疆大吏”,权势显赫。

总督管辖军队,只限管辖汉军绿营军队,管辖的汉军绿营军队称“督标”,八旗军队归驻防各地的满族将军管辖。

计设有直隶、两江、两广、湖广、闽浙、云贵、陝甘、四川八总督,后增加东三省总督,四川总督管辖一省,则不设巡抚;其他总督管辖多省军政事务,但以军事为主。

总督,类似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个大区政府主席,管辖数省,但比大区政府主席权力更大,比大区政府主席还多执掌军权,外经贸权。

二、两江总督,正式官职名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大臣,初期管辖江南省、江西省,故名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初名“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短暂易名“江西总督”、“江南总督”,后正式定名“两江总督”,并兼管两淮盐政、兼署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江南省辖区沿袭明朝南直隶辖区,相当于今日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面积太大,不便管理,于是予以拆分,以江宁府、苏州府组建江苏省(含今日之上海市);以安庆府、徽州府组建安徽省。

于是,两江总督管辖区域为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三个省,但仍然称两江总督。

仅供参考。

清朝最肥的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和江西吗?有何依据?

估计很多同学都认为两江地区就应该是江苏和浙江,一位同学在我的文章中看到我写两江地区不是江苏和浙江,气愤的让我要多读读历史,有的时候我真的挺佩服一些人,明明自己啥都不懂,就敢质疑一个历史创作者,真的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纵横虽然不是历史科班出身,但是在历史民科这一块还是有点实力的,就历史常识来说,超过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在家喝了点酒,吹点小牛,不要见怪)。

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下,江苏和浙江都是富庶的地区,又紧紧相邻,因此,很多人就认为两江地区应该就是江苏和浙江。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偏差,实际上就是以当代情况去推测古代,是对古代认识的一种偏差,两江这种行政规划,在清朝时期是总督巡抚辖区的一种划分方法,通常会以两个省的前缀,形成一个总督辖区。

比如陕西和甘肃地区合称陕甘总督,云南和贵州合称云贵总督,广东和广西合称两广总督,如果江苏和浙江是一个总督辖区的话,在称呼上也应该是江浙总督,而不是两江。

实际上,浙江和福建是一个总督辖区,合称闽浙总督,但凡对历史了解一点的,都能知道浙江不属于两江。

看到纵横分析到这里,类似那个神之勇气质疑我的同学,应该会说,那两江总督,应该就是包括江苏和江西了?

其实,这也不对,两江总督里面,一个“江”是江西没错,但是另一个“江”,却不是江苏。听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又质疑了,两江怎么可能没有江苏?

清朝时期两江总督的由来,是江南省和江西省,合称两江。也就是说,两江总督虽然包含了现在江苏的辖区,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江苏省。

这就要从明朝时期说起了,明朝时期采取两京制,一个是北京,一个是南京,以京城为首的地区自然是直隶地区,因此,明朝分为北直隶和南直隶。

南直隶包含了现在辖区的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清朝取代明朝后,自然是要结束明朝的两京制,取消南京的陪都地位,南直隶也被改名称为江南省,与江西省同为两江总督辖区。

到这里,大家就能看到问题所在了吧!

江苏其实是江南省再分的结果,因为清朝刚刚入关之后,江南省对全国的影响力十分巨大,顺治迫于当时的压力,采取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策略,将江南省份为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一直到康熙六年的时候,才将江南省正式划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这也为什么能够解释,为什么江苏和江西,都不挨着,怎么能够称两江的问题。

到了这里,估计一些对历史好奇的小朋友,肯定要问到,两江地区都是很富裕的地区,当时税赋占天下三分之一,怎么可能是江苏、安徽、江西这三个省呢?江苏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安徽和江西,不应该是富裕的地区啊!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安徽和江西,也是富庶地区,以安徽来说,虽然当时江苏在拆分后是远胜于安徽,尤其是在文化和商业方面都强于安徽,但是我们要知道,古代政府是重农抑商时期,相对于商业税,他们更看重农业税和人头税。

安徽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境内平原占比很大,淮河平原和沿江平原占全省面积的55.39%,其他地区为丘陵地区,依然有很大的地方适合种地,人口稠密,自然灾害少,自然也是纳税大户。

还是要强调一点,古代跟现在有很大差别,不能以现代的视角来看古代的东西,也许在现在沿海省份都是发达省份,但是在海禁时的古代时期,沿海省份未必比内陆发达。

尽管江南省被一分为二,在整体上依然还是两江总督辖区,在清朝总督排序中,直隶总督第一,两江总督则排第二,在98位两江总督中,有影响力的总督多达80多位,其中晚清四大名臣,都有两江总督的任职履历。

清朝最肥的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和江西吗?有何依据?

不是,两江总督辖安徽、江苏和江西三省。

《清史稿.职官志》载:“雍正元年,(两江总督)以综治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有史可知,两江总督辖有三省,即江苏、江西、安徽三省。

PS:清初,安徽、江苏曾为一省,即江南省。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廷在原明朝南直隶地区(即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所在的地区)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废去南京国都身份。不久,清廷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也就变成了江南省。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至于顺治为何突然下诏将江西省一分为二,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江南省实在是过于庞大,实力也实在是太强,明时这片地区的人口就占了全国的18%,面积也占了全国的7%,赋税更是占了全国三分之一,所以顺治为了让清朝能够牢牢的掌控住这块地区,为了防范一些有异心的势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于是顺治就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

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自此安徽省、江苏省始得名。

两江总督的前身是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清史稿.职官志》载:“(顺治)四年,置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驻江宁”),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河南等四省。当然在顺治五年,河南省脱离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的控制,改由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管辖(《清史稿.职官志》载:“顺治五年,置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

此后江南江西二省在设总督一事上曾有多过数次变化,“(顺治)九年,徙南昌,时号江西总督;已,复驻江宁。十八年,江南、江西分置总督....(康熙)四年,复并为一。十三年,复分置。二十一年仍合。寻定名两江总督”(《清史稿.职官志》),顺治年间,因为清朝辖区的变化,清廷在对待地方总督一事上是“喜怒无常”的,时而分置,时而合并,没有个固定,因此对于江南江西总督一事上亦是如此,顺治十八年曾分为江南、江西总督,康熙四年又合二为一,康熙十三年又分置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一年又合并,并定名为“两江总督”(当然这只是简化的官名,正式官名应该是“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当然,题主说的管辖的地区虽有误,但有点倒是说对了,那就是两江总督却是清朝最肥的官职之一。

我们先不说两江总督兼领的其他事务,就单单看他管辖的地区。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其中尤以江苏、安徽两省最为富庶,但是这个地区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当时它是清朝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是清朝名副其实的赋税重地,经济之繁荣,文化之昌盛,无省可出左右。

再者两江总督不但管辖着清朝最富庶的地区,他还兼着清朝油水最多的一个职务,那就是两淮盐政(《清史稿.职官志》载:“道光十一年,兼两淮盐政”),盐政向来是历朝历代最赚钱的官营行业,历代王朝都靠着它从百姓的手中赚取了巨额的钱财,而这对于清朝亦是不例外,毫不夸张的说,两淮的盐业可是占了清朝全年赋税的三分之一。

同时我们从清朝大案“两淮盐引案”亦可窥知清朝盐业的是有多么的赚钱。在此案调查完毕,军机大臣傅恒等结案后上奏时,在奏折中有这样几段话:“两淮商人迭荷恩赏卿衔,乃于历年提引一案,将官帑视为己资,除自行侵用银六百二十余万两外,或代购器物,结纳馈送,或借名差务,浪费浮开,又侵冒银至数百万两”、“历年各商共应完纳银九百二十七万五百四十八两。各商代吉庆、高恒、普福购办器物作价银五十七万六千七百九十二两,又各商交付高恒仆人张文学、顾蓼怀经手各项银二十万七千八百八十七两,各商代高恒办檀、梨器物银八万六千五百四十两”、“应向商人追缴银一千零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两六钱”。

从以上的各项数据我们就可以窥知清朝两淮盐政的肥,油水的多。想想看,数年的时间,官商勾结,就侵吞税银千万两之多,这是何等的财富,要知道清朝鼎盛时期的年赋税也不过5000万两有余,此时仅凭两淮的盐业,那些贪官就能贪了千万两,占全国赋税的五分之一,可想而知,两淮盐政的肥。

此外,在同治五年,两江总督还被赋予五口通商事务的职责,并加授南洋通商大臣(《清史稿.职官志》载:“同治五年,加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与北洋遥峙焉”)。五口通商的五口就是指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当时因清朝被列强接连击败,于是迫不得已只得开放沿海部分地区的口岸来与各国进行自由交易,最初开放的就是以上所说的五个城市。而南洋通商大臣就是管理这五个地区,及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

想想看,一个管理着国内与国外贸易的地方的官员,你认为他会得不到好处吗?虽说这些口岸总得是由列强做主的,但是俗话说得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两江总督作为清朝派来管理这些口岸的最高长官,他的权力肯定还是有的,因此当时外国人亦或者是国内的商人想在这里贸易的,多少还得跟两江总督搞好关系的,而作为商人,还是能做的起海外贸易的商人,他们最不缺的自然就是钱。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知道两江总督是清朝最肥的缺这句话是不假的,凭借着对外贸易管理权、两淮盐政管理权、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的治理权等这三个权力,两江总督可谓是真正的天下第一肥缺。

清朝最肥的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和江西吗?有何依据?

在清代,两江总督是八个总督之一,管理的是江苏、安徽和江西三个省。

在清初时,江苏和安徽两省都属于江南省,后来因为江南省太大,而且经济富裕,所以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顺治十八年分成了将江南省江南右与江南左两块,后来用江宁府、苏州府的首字,改江南右为江苏省,用安庆府、徽州府首字,改江南左为安徽省。

两江总督前身是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两江总督正式定名,并且划定管理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已经是康熙二十一年,刺史虽然江南省已经不复存在,不过还是取了两江总督这个名字。

而另一个比较搞笑的事情是江苏和安徽两省虽然早就分家,江宁府划在了江苏省,也是两江总督衙门的驻地,但是安徽的巡抚衙门一直留在江宁府,而江苏的巡抚衙门在苏州。知道乾隆时期,安徽的巡抚衙门才搬迁到安庆,结束了在外省办公的诡异状态。

清朝最肥的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和江西吗?有何依据?

总督是清朝封疆大吏中地位最高的职位,统管一大省或数省军政要务。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享受从一品待遇。清朝常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

从总督排名可以看出,地位最高的当数号称“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而屈居老二的则要数管辖“天下财赋半江南”的两江总督。两江总督,管辖的可不仅仅是现在的江苏和江西,还包括安徽及上海等地区。“两江”中的一江指的是江西省,另外一江则指的清初时期的江南省。江南省原是明朝的南直隶地区,清朝入关后,将南京都城的定义废除,把南直隶改为江南省,管辖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及浙江的一部分地区。江南号称“鱼米之乡”,明清两朝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清初江南省财赋占全国三分之一,而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江南省人才占录取人数的一半左右,时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的说法。

江南省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地域辽阔,清朝统治者为了便于控制,防患于未然,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划分为江南左和江南右。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左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命名为安徽省。江南右取江宁府和苏州府首字命名为江苏省。两省分设巡抚治理,但仍归两江总督统辖。两江总督统筹三省事务,又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因而地位尤为重要,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担任过两江总督之职。两江总督署位于南京市中心,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洪秀全把它扩建为天王府,曾国藩收复南京后,按礼制重建两江总督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两江总督署改建为总统府,现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的一部分。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清朝最肥的两江总督,管辖的是江苏和江西吗?有何依据?

两江总督是清朝的九大总督之一,也是清朝九大总督中最大的“肥差”。因为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地区是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和上海市,而江苏省的税收是当时清朝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浙江省与江苏省的税收占了清朝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谁掌握了江苏和浙江,谁就直接掌握了清政府的“钱袋子”。在清朝用兵西北,征服准噶尔汗国的过程中,江、浙的税收就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无独有偶,清朝末年爆发于沿海的太平天国起义就削弱了清朝对江浙地区的控制,间接影响了清政府的国力。这就是为什么清朝宁愿割让外东北给俄国人,也要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了,因为江、浙两省的税收对于支撑清王朝的运转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中,江苏省在两江总督的管辖之下,而浙江省在闽浙总督的管辖之下。不过,由于那个时候福建、台湾山地多、农业不发达,所以闽浙总督总体上不如两江总督吃香。

清朝统一全国后,将全国划分为了总督辖区+将军辖区+驻藏大臣的形式,其中汉地十八省由九大总督来管理,而东北地区、外蒙古地区、新疆地区由将军来管理,青海与西藏地区则由驻藏大臣管理。

分管汉地十八省的九大总督,各有其重要性。其中,直隶总督政治地位最高,因为直隶就是天子脚下;陕甘总督的军事地位较高,因为清朝连年用兵西北,多数军队都在陕甘总督的辖区内;两江总督最为富裕,因为有江苏省在其辖区内,多少人争着去当,而皇帝一般都会派心腹大臣去担任这个职务。

相传,雍正年间的两江总督唐文尧富得流油,有三十多个小妾,家里的装潢比雍正皇帝住的乾清宫还要繁华,可是他特别喜欢吃便宜的白菜。

雍正派人一查才知道,原来这唐文尧每次只吃鲜嫩的“白菜心”,后院都堆积如山的都是腐烂的白菜叶子。当时许多老百姓饿得食不果腹,而唐文尧却每顿都吃得这么奢华。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也反映了清朝的两江总督家财万贯的事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