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这辈子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呢?

直入正题,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所处于的平台,平台级别越高,走的越远。你是乡镇公务员、还是县直公务员或者是地市级公务员,抑或是省直公务员或者国家部委公务员。

1.如果你是县直公务员和乡镇公务员,那么副科级对于大多数县里面的公务员和乡镇公务员来说已经是天花板了,可望而不可及,乡镇的副科级也就是副乡长,县直单位的副科级也就是各局的副局长,很多县直公务员和乡镇公务员快退休了还是科员,可想而知,在县直单位和乡镇这个小平台上面,想往上走,你很努力工作很努力的表现,提拔晋升为很困难。

2.如果你是市直公务员,各局比如说财政局、教育局这些单位都是正处级单位,如果努力工作晋升正科级的机会很大,如果个人机遇较好,那么提拔晋升副县级也是有希望的。

3.如果你是省直机关的公务员。也就是各厅的公务员,比如说财政厅、人社厅和教育厅等单位。那么如果你好好表现,没犯什么大错,退休前最差也是副处级退休,也就是四级调研员。因为平台高,是正厅级单位,一把手是正厅级。

4如果是国家部委的公务员。那么在工资待遇和未来职务晋升方面,前途不可限量,机会很多,所处的平台是正部级单位,职位也多,可以往各省安排提拔。

综上所述,公务员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关键是看你所处的平台,是正科级单位、正县级单位,还是正厅级或者正部级的单位,级别越高走的越远。

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这辈子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呢?

在乡镇,止步副科;在地级市,止步副处;在省直机关,止步正处;国家部委,保底一调,一般可到副厅或正厅。

先看部委层面,国家层面调研员数量控制在编制数量的65%,除去司局级干部、县处级实职干部和一二级巡视员,剩下的干部到点晋升到一级调研员基本没问题,所以保底肯定一调,个人能力比较突出,再加上个人够努力的话,副厅级里领导职务一般可以实现,再不济也会解决二级巡视员,享受副厅级工资待遇。

再看省直机关层面,因为省直机关主任科员没有职数限制,所以省直机关都是一级主任科员起步,个人努力一下副处级干部一般能够实现,个人够优秀,够努力,做个省直机关内设部门的正职(正处级)还是可以期待的,再不济也会解决一个二级调研员,享受正处级工资待遇。

再看地级市。因为市直单位内设部门中层都是正科级,所以个人要很努力地先提拔到正科级,这个大部分人可以实现,但是绝大多数人也都会卡在正科级到副处级这个坎上。毕竟到了副处级,在市直部门就是局领导层面的干部,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目前职务职级并行,在地级市部门,四级调研员单位说了算,一般科级干部如果不能解决副处级实职,单位党组党委会考虑给你解决四级调研员,享受副处级经济待遇后退休。

最惨的是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本身单位层次太低,才是正科级架构,班子成员才是副科级干部,一把手才是正科级,所以想要晋升为科级干部都很难。而且越是基层,人员数量越多,竞争压力越大,在县直部门和乡镇这个层面,先要晋升副股级,然后正股级,越过这两个没有级别的级别,能够晋升到副科级,是好基层干部多人一生努力的方向,也是最终的终点。

最后需要说一点,体制内的提拔和重用,个人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机遇也是不可或缺的,还要有贵人相助。

你说呢?

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这辈子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呢?

体制内,并不是努力了就可以得到提拔。提拔是一个系统因素,既需要努力,还需要机遇,更需要外力支持。我在乡镇、县直、市直单位都工作过,对公务员干部提拔深有感慨。下面说说普通农家子弟公务员通过努力,退休前可以达到什么级别。

一、乡镇一级,普通公务员,顶多就是三级主任科员。职级并行前,很多乡镇公务员一辈子得不到提拔,50多岁的科员多的是。2020年,江西省某乡镇50多岁的党政办副主任,80年代的大学本科生,病倒在基层防疫一线,其职务停留在科员,职级也仅仅是职级并行后的四级主任科员。当然职级并行后,绝大多数乡镇公务员退休前可以解决四级主任科员,运气好一点可以解决三级主任科员。但无论如何,普通乡镇公务员退休前,都不可能解决二级主任科员,更别提一级主任科员了。

二、县直一级,普通公务员,顶多就是三级主任科员。县区这一级,和乡镇一级相差不多。但是县区一级有一点优势:只要愿意到乡镇,一般都能解决副科实职。解决了副科实职,退休前可以解决一级主任科员。如果不愿意到乡镇,县直单位普通公务员顶多就是三级主任科员,绝无可能晋升到二级主任科员以上。

三、市直一级,普通公务员,顶多就是一级主任科员。市直这一级,职级数量比县乡两级多一些,但一至四级主任科员也有比例限制。普通农家子弟公务员,如果当不上副科长、科长,走纯职级路线,退休前,顶多解决一级主任科员,运气不好的,只能解决二级主任科员。当然如果能够当上副科长或科长,退休前极有可能解决四级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工资待遇。

四、省直机关,一级主任科员以下没有比例限制,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普通公务员解决三级调研员,绝对没有问题。如果运气好一点,能够当上个处长,想要再往上晋升,那就看个人努力程度和外力支持了。

五、部委机关,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普通公务员解决一级调研员,绝对没有问题。运气好一点的,还能够当上个处长、副司长、司长。

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这辈子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呢?

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提拔到什么程度主要是看平台,在哪个平台太重要了,也可以说具有相对的决定性作用。

一、国家部委、省委省直属部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部门

在这里我认为可以把这样的部门笼统归为一类,因为他们在公务员晋升过程中有很大的共性。如果有幸来到这样的部门,那就非常不一样了。比如我一个同学,22岁大学毕业考入省委部门,半年时间直接副科,两年后正科,两年后副处,30岁时候已经是实职处长了。当然他在这样的部门里其实也算很快的,他是他们那里最年轻的处长。在这样的顶级部门工作,年轻人们基本全是正科,稍大一点的都是副处,在这里真的处级满地走,可能你看到的楼里送文件的都是处级。在这里大家的目标都是晋升厅级。

二、地级市

对比第一条那些顶级部门,市级部门就难很多了,市级部门公务员大部门人都会止步于正科,因为市级部门处级岗位非常之少,比如市某某局,局长是正处,副局长是副处,再加上非领导职务的处级,全局也不超过20个,但是全局可能有200人,这还不说有的大局还有2级单位,都算上全局可能有500人,在这样的部门晋升个副处级简直难上加难啊。再说一些核心部门,市政府办公室各个秘书科科长有很多干10年或更多年的都有,升处级就是个坎,也可以说是市级部门大部分公务员的天花板了。

三、县区级

县区级就更不用说了,县委书记、县长才是正处级,全县4大班子再加上非领导职务处级干部也就50人左右,但是全县事业编公务员加起来可能有5、6千人,在其他一些人口大县,事业编公务员加起来都有1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干到处级基本是不可能。县区级,所有普通人的目标是副科级,例如副镇长、县某副局长,就是这样的岗位也是少之又少啊,能上个副科,在县城里已经算是领导了。

综上所述,从政生涯,起点非常的重要,起点越高,飞的越高。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分在意,在哪里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而且近两年我们国家公务员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例如车补,公务员职级晋升,4级主任科员一直到1级主任科员,4级调研员一直到1级调研员,相应的工资待遇都有所提升,同时也为基层干部提供了非常多的晋升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努力工作即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这辈子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呢?

中央部位的公务员“躺平”都可以混到二级巡视员,毕竟部委的级别高、职数多,正处级是标配,普通干部到一级调研员没有职数限制,到期就可以晋升。二级巡视员有点受限,但人人都有机会,退休前领导还是会给个职数,以副厅待遇让其退休。

省直单位,普通干部从科员到一级主任科员没有职数限制,都可以按期晋升到正科级级别。不任职的话,退休时职级到三级调研员是有可能的,再往上到二级调研员要看机遇和跟领导的关系。

市县两级普普通通的干部要随缘,县里面三级主任科员就差不多了,市直单位一级主任科员就该知足常乐。

上述都是不任职的普通干部能晋升的高度。进入体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要任实职领导。普通干部提拔晋升没有优势,靠的就是熬时间、论资排辈去解决职级待遇。这样花费时间太长,也不能晋升到更高级别的等级。任实职的话,只要一直往上提拔,提拔晋升就有优先权。

进入体制的年轻人,如果名校毕业,拥有博士研究生进学历,那么进步机会就大。30岁左右的博士县长、县委书记现在非常普遍了,普通人尽管再努力一辈子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这也证明了进入体制,大多数努力是没有用的,学历是块金子招牌、年龄是提拔晋升硬核、背景是必要条件。如果只靠老黄牛搬的努力,在县里任个副局长、副乡长没有问题,提拔正科实职领导有点难。市直单位任个科长还可以,提拔为副处实职领导恐怕不行。

体制内有这么一种情况,农村孩子考入体制发展前景往往没有公务员家庭出生的人提拔晋升快,农村孩子工作非常努力,但没有靠前关系,没有人为你说话,提拔晋升时往往被忽视。

现实告诉你,自己努力有机会,但不能强求。但凡细心观察,提拔晋升跟年龄、学历等有关。能成为部级以上干部的领导,看看他们的简历就知道,他们的毕业院校都非常亮眼,40岁上下都提拔到正厅以上了,这样的进步步伐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公务员只是一份职业,安心工作,不要期望太多。如果在县直单位,退休是二级主任科员已经领先80%的人了,在市直单位如果以四级调研员退休,已经功成圆满,绝大多数人通过老老实实做事根本是提拔不动的,这个道理需要明白。

公务员通过自己的努力,这辈子能提拔到哪个级别呢?

对于公务员而言,只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职级)。一个公务员能到什么级别,我认为取决于2个因素:一是你有没有过硬的关系和资源?如果有,那你是有很多可能的。如果没有,能够到多高层次,取决于你在哪个层级。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没有什么仕途可言,公务员对于我们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没有政治资源的话(这是个变数),趁早不要有在仕途上发展的打算,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问心无愧就行了。

举例说明可能更好理解,所以一个大家熟悉的人会出现,那就是万能的小明。

先说下普遍结论:你考上哪里,没有够硬的背景调动去上级机关的情况下,大概率就是一辈子在这个单位不动了。也就是说,你上班的单位层级,很大程度决定了你这辈子能达到的级别。

小明出场。22岁,家境普通,背景全无的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通过国考进入部委机关。上班第一年试用期,期满定一级科员。两年后他提为四级主任科员。然后每两年可以晋升一级,部委没有科级领导这一级,一级主任科员之前,除非犯重大错误是到点就给,也就是说9年后,小明成为了一级主任科员,也是正科级。

两年后,小明成为四级调研员(副处级),再过7年,他可以达到一级调研员(正处级)。部委晋升的实质性门槛在正处到副厅这一步,是退休前给个巡视员待遇还是正当年给个实职,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如果没有实职,小明的职级就开始固定了,理论上,4年后可以升级为二级巡视员,也就是副厅级,但是,这个就不是按年头走的了。

简单地说,在部委,工作到退休大部分一级调研员,部分二级巡视员(副厅级),极少部分一级巡视员(正厅级)。

如果小明进的是省直机关,到一级主任科员与部委是一样的,但是四级调研员就不是自然晋升了。各单位会根据本单位的职数分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现行职级并行原则,正常的话,都可以升到四级调研员。工作到退休大部分二级调研员(正处级)或者三级调研员(副处级),部分一级调研员(正处级),极少部分二级巡视员。

公务员的绝大多数都在市以下机关,如果小明入职地级市市直机关,也就是处级单位,转正后定级一级科员,两年后能不能顺利升任四级主任科员就不好说了。在一些单位,因为超编,职级并行时套转的职数早就超过了应该分配的数额,就会导致不少人上班五、六年依然是一级科员。没有职数,虚职都无法解决。不过,在市直机关,工作到退休大概率一级主任科员(正科级),少部分三级或四级调研员,极少部分一级或二级调研员。

如果小明考上了县直机关,科级单位,工作到退休大部分三级主任科员(副科级),部分二级主任科员(正科级)或者一级主任科员,极少部分四级调研员;如果在乡镇的话,那一辈子基本上就是四级主任科员到头了。

所以,你能到哪个级别,跟你的能力无关,更多取决于你所在的层次。

再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有着较强职业追求的人,考公务员不仅仅是为了一份稳定工作,建议在选岗阶段就把层级问题考虑清楚,避免日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