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本田不多出C级车呢?
本田过去造过c级、日系品牌甚至造过d级车,只不过在BBA都疯狂降价的今日、两田一产制造的c级、或d级车还有生存的空间么?这个级别车子的市场份额太低、这个级别又注定了车子不会便宜,那么花同样的一大笔钱,是买BBA好、还是买两田一产的车子?经济型车、两田一产有价格优势,上到c、d级别,都配v6、v8的大排量机器,那么日系普通品牌的价格优势就没了!
丰田、日产、本田曾经都造过大型轿车,如上图分别为日产公爵王Y31、丰田皇冠s120,当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在那个时期日产、丰田让她们对标的是奔驰s级、宝马7系;可能有朋友会说如今的皇冠与天籁只是B+、B级别,只能说日系车企逐渐务实了、看清了与BBA等传统豪牌的差距,所以不再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投入,所以如今的皇冠、天籁级别都被降低了!
本田同样如此、曾经也造过里程,这台车曾被人戏称为雅阁王;与丰田、日产相比,本田还是理性一些没有碰d级、里程也定位为c级!如上图所示、这就是那款传奇的雅阁王,在欧盟的售价已经达到五万欧元,在那个时候、欧元的汇率是很高的,合得上咱们50万元;而这类大排量车在那个时候是很贵的,所以咱们国内这里程落地都快60万了、所以这款车有存在的必要么?60万即便在两千年初、可以选择的豪牌也很多了,为什么要买本田呢?
日系车企最不务实的时代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导致日本的各行各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假象、繁荣到各个企业有花不完的钱;正是在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日系车企打造出了一系列传奇战车,如丰田牛魔、马自达RX7、战神GTR、三菱EVO、斯巴鲁STI、本田NSX等等一系列用金钱堆砌出来的艺术品;因为那个时代的日系车企太有钱了,所以出现了彻头彻尾的膨胀!
世界的豪车市场一直被BBA所占据(那个时期的凯迪拉克、林肯玩不转了),而金融泡沫下狂热的日系车企则想与BBA拼一下豪华汽车市场的份额;日系车企本来是保守、务实的,只是那个时期钱多到花不完,所以那个时期的丰田、日产才把皇冠、公爵定位到D级车的一种高度,理想很清晰、因为钱多,所以明天陪钱造、也要强行抢占BBA的市场,配置比BBA高很多、价格还比BBA便宜许多(简单点说就是因为钱多、所以陪钱赚吆喝),这就是两田一产那个时代生产c、d级豪车的原因!
在赛场上日系车企同样强悍无比,三菱、斯巴鲁至少统治了小10年的Wrc赛场、马自达勒芒夺冠、GTR夺得战神封号、甚至最保守的丰田都开始玩F1赛车了!所以那个时期的日系车企是无往不利的,所以那个时期两田一产一改往日只造经济型车的理念、开始造大型豪车!至于后来为什么不造了?因为泡沫破裂了呗、两田一产没那么多钱陪着BBA烧了,所以也就逐渐把皇冠、公爵王给降级了、本田也把这高价没市场的里程逐渐的淘汰掉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您有60万的预算,是买辆本田里程、还是买辆3.0T的宝马5系?或者是顶配的a6?入门A8是不是也够了?
经过曾经无尽辉煌的日系车企,如今已经彻变得理性、务实,大型车市场永远是BBA的囊中之物,即便是日系三豪如今也只剩下雷克萨斯在苦苦支撑;英菲尼迪如今在降级、讴歌这几年也不温不火,所以本田还有必要造c、造d级车么?c、d级别的市场就那么大,已经被BBA分的差不多了,本田造出c、d级车简单,关键谁买啊?过去日系车企敢陪钱卖,现在可没办法这么做,所以两田一产如今都很务实,大型车谁也不造了!
为什么现在的本田不多出C级车呢?
首先,纠正题主一个谬误:丰田的亚洲龙不是C级车,只是一个拉了皮的B级车。当然,如果高兴,你管它叫B+级也行。丰田的C级车是皇冠,但卖的不好,正在退出中国市场。而本田为什么不出C级车?想必它不是造不出,而是因为C级车市场就那么大,是豪华品牌的主战场,本田属于普通品牌,若生产C级车,其投入与产出比很不划算,所以,不产C级车是企业对市场作出的选择。当然也有不吝的主儿,如德国大众,当年甚至生产了一款D级车辉腾,着实体现了大众的造车实力,普通品牌无出其右者。但D级车(大型)绝对是豪华品牌的领地,你没有豪华的标,车再好也是白搭,因此,大众最终停产了叫好不叫座的辉腾。不过,大众还是在辉腾停产后又生产了一款C级车辉昂,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真正的C级车。说亚洲龙是C级车的,好好去对比一下大众辉昂,亚洲龙在辉昂面前必然现出它的伪C级真容。不过,还是因为没有豪华标的缘故,性价比很高的辉昂卖得依然不好。因此,实力比大众弱不少的本田,不出C级车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为什么现在的本田不多出C级车呢?
C级车及中大型车,轴距3米~3.1米,而雅阁作为本田旗舰型轿车,也只是B级车的标准,那么为何本田不生产制造出更高一级的C级车呢?
- C级车市场被BBA豪华品牌占据,本田很难突出重围!
除了更高级别的D级车,C级车基本上处于车型金字塔的顶端了,市场需求本来就不大,又被奔驰E级、宝马5系、奥迪A6L等传统豪华车型牢牢占据,对于普通合资品牌本田来说,无论品牌力还是产品力都无法与其抗衡!C级车市场可以说是一块并不容易吃到嘴里的蛋糕,从销量上来看,与A级车、B级车市场相差甚远!比如销量第一的奥迪A6L,每月也只卖1.5万辆左右,与A级第一的日产轩逸(5.6万辆)、B级第一的本田雅阁(2.3万辆)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从价格上看,虽然定价高,但打折促销成为常态!C级车市场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各个车型大佬打的“头破血流”,通过降价优惠来获取市场份额!比如奥迪A6L优惠个6万多是常态,沃尔沃S90现金优惠更是达到了8万左右。所以,无论从销量上还是价格上分析,连那些凯迪拉克CT6、大众辉昂、沃尔沃S90等经典C级车都要靠边站,此时若本田进军C级车市场可以说是“自取其辱”!
- C级车一般都是行政座驾,与本田运动风格不符!
C级车车身、轴距都比普通B级车要长很多,一般都是行政座驾,具有商务、沉稳、大气的风格。很显然,这与走运动路线的本田格格不入!从本田产品布局及设计理念来看,从飞度、思域、雅阁到XRV、CRV、URV,无论轿车还是SUV,运动基因充斥着整个产品线,外观性能都十分不错,但若C级车也这般设计,效果肯定不理想!单从操控性、运动性方面,庞大的C级车肯定不如A级、B级车灵活轻盈。所以,C级车这种行政座驾并不适合以运动为主的本田!
- B级车空间已有保证,没必要去探索更高的C级车
本田可以说是“偷空间”的高手!每款车型的空间表现可以说是同级最佳,比如飞度、凌派、雅阁、CRV等等,看着普普通通,但坐进车内真的非常宽敞舒适,很多消费者购买本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空间!目前本田旗舰轿车雅阁和inspire在空间方面已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需求,所以再造一款C级车没什么必要!
- 本田曾经有过C级车,不过市场反响并不强烈!
其实本田曾经是有C级车的,那就是本田里程!1968年本田推出了第一代里程(legend),不过在国内知名度并不高,想打入豪华车市场更是难上加难!网上可以搜到2018款里程的一些信息,搭载的是由3.5L V6自吸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其中最大功率382PS,前脸看上去就是讴歌,只不过挂的本田标,据说这车售价高达百万!突然觉得还是BBA厚道,诚不欺我!
总结
本田不做C级车并不是技术原因,而真的是没必要,投入生产线增加研发生产成本不说,关键即便量产了,估计还是被BBA吊打,真的是大费周章寻求刺激!
以上便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呗!)
为什么现在的本田不多出C级车呢?
卖不过别人,停产了
为什么现在的本田不多出C级车呢?
开头先说结论吧,我认为本田在国内市场不出C级车的原因,是市场大环境决定的,本田也好,其他非豪华品牌也好,它们的品牌力都不足以支撑C级车的售价。
但讲真,本田严格来说是有C级车的,名叫Legend,中文名为里程,第一代车型于1985年推出,它其实就是讴歌在北美市场销售的RLX(以前叫RL)。只不过在日本,它就是贴着本田标和Legend的车型名称来卖。由于销量不给力,北美现售的第五代RLX将会是这款车的末代产品,出完2020款就会停产退市了,而日版Legend还会继续换代上新。
言归正传。从目前国内的市场反应来看,要想畅销,B级车基本就是非豪华品牌的天花板了。现在豪华品牌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沉,在优惠给力的时期和地区,不到30万就可以开上豪华品牌B级车。所以对于非豪华品牌轿车来说,25万就已经达到“警戒线”了,30万基本就是一道鸿沟。目前本田的B级车的价格区间是20万上下,如果出C级车,那么至少要到25万,和大幅优惠后的豪华品牌B级车价格重叠。毕竟大部分消费者买车还是更看重品牌,同样价格的豪华品牌B级车和非豪华品牌C级车,大多数人都会选前者。
我们不妨来看看目前在售的几款非豪华品牌C级车201907-202006这12个月的销量。别克君越总计37987台,其中今年6月6018台,月均3165台;大众辉昂总计10491台,今年6月703台,月均874台(大众的品牌力以及与老A6同平台的光环都救不了辉昂);福特金牛座总计12828台,今年6月1588台,月均1069台;亚洲龙总计80953台,今年6月13245台,月均6746台;皇冠总计4727台,今年5月155台(因为6月销量为0),月均394台,曾经的传奇车型 ,如今连厂家都弃疗了。这5款车的销量加起来都比不上BBA的5系、A6L和E级的任意一款,这还是在56E比它们贵一二十万的前提下。
有意思的是,在汽车之家、车主之家等垂直网站的分类系统中,上述5款车真正属于C级车的只有金牛座、辉昂和皇冠,而销量好的君越和亚洲龙没有被划到这个级别来统计。
那么亚洲龙和君越为啥卖得好呢?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因为便宜。亚洲龙为了降低成本和售价,把美版的3.5L汽油动力车型换成了2.0L和2.5L,裸车不到20万起,成为这个级别极少数比美国价格还低的车型之一。而混动版的价格虽然高,但依然不比美国贵(美版亚洲龙混动版比3.5L汽油版还贵),也低配甚至比凯美瑞混动还便宜(我知道凯美瑞混动配置更高,但在尺寸和级别面前,配置就不算什么了),所以这个售价也不算太出格,不少追求丰田可靠性光环的消费者还能接受。君越虽然起步指导价稍高,但是全系优惠力度很大,低配裸车也不到20万,尺寸比亚洲龙更大,再加上别克的定位本身就有点儿向豪华品牌靠拢,外形和内饰的设计和用料也颇有美系豪华的气质,固有印象中就是偏高档的。
30万+的非豪华品牌SUV能卖得出去,是因为它们在空间方面有着同价位豪华品牌无可替代的竞争力。放眼所有40万内的豪华品牌SUV,有几个能在载人载物方面干得过汉兰达、途昂、锐界、探险者的。
想象一下,消费者买C级轿车图什么?要说空间,B级轿车足够了,迈腾、帕萨特、天籁、雅阁、凯美瑞,不管后排还是后备箱,空间都很给力。要说配置,中高配B级车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也是绰绰有余。因此我认为,买C级轿车的人,往往对豪华感有更高追求,包括品牌力、设计感、行驶品质等。既然如此,相近的价格,我为啥不直接选豪华品牌B级车呢?
总之,在豪华品牌的价格挤压之下,非豪华品牌轿车一旦超过25万就很难卖得动了。本田连2.0T+10AT的雅阁都没引入国内(广本的理由是上代雅阁2.4L的销量只有2.0L的1/9,既然连上游动力的B级车都卖不动,又何苦出C级车?
为什么现在的本田不多出C级车呢?
丰田的亚洲龙并不是C级车,我们一般说的C级车就是中大型车,但是亚洲龙的定位是中型车,因为比凯美瑞尺寸大一点,所以更像是介于中型车和中大型车之间的产品,定位类似别克君越和福特金牛座之类的。而本田也不是没有中大型车,本田以前有过一款中大型车,叫做“里程”,这款车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还进入过国内市场,但是后来本田在一些时常把它划到了讴歌旗下,你可以看到2018款的本田里程就是讴歌的家族设计语言。这样的做法我们也不是没见过,当年日产的风雅和英菲尼迪M级也可以看作是一款车。
而本田现在不在国内引入这款车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好卖,当年讴歌RL和RLX在国内的销量都很惨,本田也不是傻子,一款车的引进也不是运过来就行的,也牵扯到很多的成本,没必要做这种赔钱的买卖,你可以看到本田跟丰田还不一样,本田现在在国内三十万以上的市场都不见踪影了,更何况丰田皇冠也已经停产了。
国内的中大型车市场,先来看来还是被豪华品牌牢牢把控的,即便是豪华品牌里面,也只有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L,雷克萨斯ES虽然定位是中大型车,但是价格区间也是在奔驰C级和E级之间的跨级别定位,而且ES本质上是TNGA架构下的GA-K平台,跟亚洲龙一样。
即便是豪华品牌,现在那几个二线豪华品牌的中大型车也不好过,凯迪拉克CT6和沃尔沃S90大幅度的优惠销量也很一般,林肯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再研发轿车产品了,可见中大型车以上的市场不是那么好混的,即便是在国内吃得开的大众,辉昂的销量也很一般,所以本田就更没有理由推出这个级别的产品了。
以上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看法,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