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个回合战平,为何说林冲的武功要比呼延灼高?
林冲是五虎将中武功最低的,凭什么比呼延灼武功高?即便两人五十回合打平,也是林冲要弱于呼延灼。
那么,原著中又有哪些依据,可以佐证在五十回合战平的情况下,林冲的武功要弱于呼延灼呢?
林冲一贯以多欺少,以众凌寡阮小二曾经对吴用说,林冲入伙之后,带着强人把住了泊子,绝了石碣村渔民的衣饭。林教头仗着一身武艺,以及梁山七八百人马,欺压弱势,因而,阮小二骂他是“贼男女”。
“贼男女”乃不阴不阳之人,故而,施耐庵笔下的五虎将只有四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林冲则不配这个称号。就凭这一点,呼延灼的武功就要强于林冲。
林冲一直对王伦不满,但因为他不勇,不敢造次。晁盖等人上山后,林冲主动投靠,借助七个外来人的势力发泄早就积攒的怨愤,杀了自己的老板。
林冲就是这样的个性和水平,这就“注定”了在后文故事中,战场上的林冲也是如此。既然以呼延灼做比较,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场战斗中,林冲为什么能够与呼延灼五十回合战平。
呼延灼带着两员副将征讨梁山,梁山却以秦明、林冲、花荣、孙立、扈三娘五将领衔,分作五队人马轮番冲阵,这场战斗,就是一场车轮战。双方交手,韩韬二十回合被秦明杀败,呼延灼立即上前去替换。秦明刚刚要与呼延灼厮杀,林冲这队人马杀到。
书中写道:这里呼延灼自战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
五十回合是《水浒传》中高手对决的上限,打平即是武功相当。施耐庵明确写了林冲、呼延灼正是对手,凭什么说呼延灼的武功要强于林冲呢?
这是因为,呼延灼应对的是梁山车轮战,林冲借了秦明、花荣以及梁山人多势众的气势。假如没有超过对手战阵的团队优势,林冲是绝不敢出战的。
我这样讲,是有文本依据的。关胜征讨梁山,秦明当先出马,林冲便紧随其后,双战关胜。这一幕照应的就是大战呼延灼这场车轮战,林冲总是跟在秦明之后出马。
打关胜这场战斗,书中写得很精彩,说是“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两员五虎将打关胜,杀到走马灯般扬起了战尘,恐怕不止五十回合了,而关胜只是“看看输与他”。林冲有这等本事吗?
关胜被擒,去掉这个劲敌,林冲便来劲了,临阵喝骂郝思文。郝思文大怒,直取林冲,斗无数合,花荣前来助阵,郝思文这才势力不加,败下阵去。没错,书中写的就是郝思文“势力”不加,这才输了。
当然,林冲的武艺是要高于郝思文的,但书中就是要写成“势力”,郝思文气势上先输了,而林冲则是借助了梁山的“势力”。
双枪将董平在东平府与徐宁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吴用便设计诱敌,要活捉董平。宋江知道董平的厉害,派出林冲、花荣两人出战,引诱董平中计。宋江深知林冲一人不能轻易摆脱董平,这才让花荣去帮忙。
这就是林冲,一贯地以多欺少,以众凌寡,没有大腿,他是不敢出战的。所以,东昌府之战,几乎所有的战将都出阵,唯独林冲不敢。即便是宋江割袍发誓,都不能激发林冲的“血性”。
没有万夫不当之勇,胆小怕事,林冲凭什么要比呼延灼的武功高呢?
扈三娘是林冲、呼延灼武功的试金石吗祝家庄之战,林冲错过了一场能够证明自己武功的厮杀,这就是二打祝家庄,梁山好汉被扈三娘搞得十分狼狈的战斗。
却说扈三娘挥舞日月双刀,活捉了矮脚虎王英,令欧鹏、马麟、邓飞等人无可奈何。梁山以团队优势,打一个扈三娘,不能得胜。而庄内的祝龙一见扈三娘以寡敌众,便出庄助阵。此时,秦明赶到,截住祝龙厮杀。书中写道:这边秦明和祝龙斗到十合之上,祝龙如何敌得秦明过?……那祝龙当敌秦明不住,拍马便走。
林冲错过这一战,却在三打祝家庄时,阵前与祝龙厮杀,三十回合以上,却与祝家老大战平。以此而言,林冲的武功就要弱于秦明了。而秦明在青州与呼延灼公平单挑,五十回合战平,以秦明为参照,呼延灼的武功是不是要高于林冲呢?
这样讲,恐怕林粉们不答应,其理由就是林冲十回合内活捉了扈三娘,而呼延灼则在十回合以上杀不了一丈青,只是一鞭将她震走。
这两场战斗,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战场态势。当秦明二十几个回合杀败栾廷玉,追赶之时中埋伏而被擒。此时,战场大乱,宋江急令撤退。扈三娘看见宋江落单,便单人匹马紧追不舍。眼看扈三娘追上宋江便要下手,李逵率领七八十个喽啰大踏步赶来,吓跑了一丈青。此时,林冲又非常赶巧地出现了。
林教头率领十数骑人马拦住扈三娘一人,斗到十几个回合,擒获了这员女将。
林冲以众欺寡,活捉打了很长时间,又是毫无帮手的扈三娘,这样的战绩恐怕不值得夸耀。反倒是证明林冲最善于抓住战机,林冲每次抓战机,都料定了稳赢不输。所以,林冲“从来没有输过”。
那么,呼延灼为何十几回合杀不了一丈青呢?首先,扈三娘是不可能被杀死的,她原本就是七十二地煞之一,若是被呼延灼杀死,梁山就没有地彗星而只剩一百零七人了。第二,扈三娘也是在车轮战的情况下,与呼延灼交手的。与祝家庄之战相比,恰恰是一种反转,林冲、扈三娘分别在不同的战场,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所以,以扈三娘来测试林冲、呼延灼的武功,肯定不能说明问题,反倒是证明林冲武德不行,总是以众欺寡,以多打少。活捉扈三娘,不过是林冲缺乏勇气、勇力,不是万夫不当之勇战将的一大战例。
从所有的战例来衡量,林冲的武功是要弱于呼延灼的。
林冲的武艺要高于呼延灼,但却打不赢双鞭将呼延灼与杨志、关胜一样,都是名将之后,他的祖上便是河东名将呼延赞。因而,其武功是有家学渊源的。而且,呼延灼的官职是汝宁州都统制。都统制又是个什么官呢?
呼延灼的这个官职原本是不常设的,是战时根据部队编制,为便于统一指挥,从带兵的统制中选拔一人,作为总指挥官,这个指挥官就是都统制。施耐庵把呼延灼写成都统制,证明此人曾经统领过秦明这样的统制官,是经过大战的战将。
如此,呼延灼必定有战斗经验,这一点,林冲能比吗?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不是一个官,说白了,他就是高俅所聘用的“临时工”。书中说,林冲在高俅手下,享受“大请大受”的待遇。北宋时期,九品十八阶的官员实行薪俸制,而“请受”便是体制外人员的待遇,与薪俸是两回事。
当然,职位高不一定武功强,但林冲是没有战斗经历的,仅凭作战经验,林教头便不如呼延都统制。但是,林冲的武艺却是要高于呼延灼的。
《水浒传》十八般武艺中,包括了林冲的矛,呼延灼的鞭,同时,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枪、棒也是在十八般武艺之中。因而,仅从“武艺”的综合能力来看,林冲还是要高于呼延灼的。而且,林冲还有步战经历,以朴刀对战杨志,这一点,也是林冲占强。
但是,武艺高并不等于武功强,林冲没有万夫不当之勇,勇力与勇气都十分欠缺。因而,战场上硬打,林冲要弱于呼延灼。
五十个回合战平,为何说林冲的武功要比呼延灼高?
梁山群雄攻破高唐州,救得柴进得胜归来。没想到,双鞭呼延灼领兵而来,誓要剿灭水泊贼寇。林冲对战呼延灼,双方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败,这也就是以上所说的“五十个回合战平”的典故。
大家认可林冲的武功高于呼延灼,是因为有一个参照对象,那就是“一丈青”扈三娘。
想当年水泊梁山众人攻打祝家庄的时候,一丈青擒获急色的矮脚虎王英,又先后战欧鹏、马麟,未见失利。混战之中,一丈青想要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活捉宋公明的时候,林冲飞马来救,战不下十合,活捉了一丈青。原文如下
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 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 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而呼延灼在围攻梁山的时候,也曾与一丈青大战。那时,他与林冲大战不分高下之后,回归本阵,看一丈青活捉彭玘,打马来救。双方斗了十合以上,呼延灼看久不能胜,也卖了个破绽,引一丈青来攻。一丈青眼明手快,看呼延灼双鞭齐攻而下,拿刀一撩,把他的双鞭格开,全身而退。
却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起刀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却好那一 鞭打将下来,正在刀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迸散,一丈青回马望本阵便走。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丈青大战林冲,没有斗过10合,却与呼延灼大战10合以上;林冲卖个破绽,把一丈青生擒活捉,呼延灼卖了破绽却无功而返。如果把一丈青的武功以及表现看作定数的话,那么林冲和呼延灼的武功高下就很容易判断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说林冲武功比呼延灼要高。
就个人而言,我们对林冲和呼延灼的强弱之分,可能有些先入为主。
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林冲与一丈青对战,是以生力军对敌疲惫之师;呼延灼对战一丈青的时候,则刚好反了过来。所以,要仔细辨析的话,这种评判也并不非常客观。
但我们有这样的评判,可能跟他们的排位有关。一个是“天雄星”,梁山排行第六;另一个是“天威星”,梁山排行第八。一个是“五虎将”第二,一个是“五虎将”第四。
另外,林冲刚出场的时候,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他被大奸臣高俅与朋友陆谦陷害,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这些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所以想来很多人,对林冲都有着好感。
而呼延灼的出场,就不是那么正派了。他是梁山的死对头,要不是请出“金枪将”徐宁以及“轰天雷”凌振变节,梁山众人将败在呼延灼之手。
两相对比,对于两个人的武功高低,大家也做出了自己基于喜好上的判断。
探寻文学基于生活的乐趣,体悟文字的魅力。
关注“如风书屋”,我们一起谈天说地。
五十个回合战平,为何说林冲的武功要比呼延灼高?
林冲正要使出转身龙卷枪,却听背后花荣大叫一声:林将军稍歇,待我擒捉这厮。
一、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乃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家传双鞭法,左手鞭12斤,右手鞭13斤,勇猛善战,万夫不当。
梁山军大破高唐州,杀死高俅堂弟知府高廉,惊动朝野。高俅举荐呼延灼为统军指挥,以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为正先锋,颍州团练使彭玘为副先锋,统领马步兵八千,浩浩荡荡杀奔梁山。
二晁盖、宋江、吴用闻报,一起商议对敌之策。宋江说道:呼延灼乃当世名将,须先以力敌,使其不敢小觑我梁山,然后,再以智取。当下,调兵遣将,秦明打头阵,林冲第二路,花荣、扈三娘、孙立为三、四、五路,然后,水军接应。
三此时,刚刚入冬,天气和暖,梁山脚下,战鼓震天动地。先锋韩滔武举出身,善使一柄枣木大槊。他勒马阵前叫阵。秦明持狼牙棒纵马来到阵前。二人棒槊并举,战在一起。韩滔也是力量型战将,枣木槊与狼牙棒硬碰硬,转眼间就是二十合。韩滔只感两臂酸麻,堪堪要败。背后呼延灼一见,纵御赐踢雪乌骓马,舞起双鞭,来战秦明。此时,第二路林冲已到,叫道:秦统制,看林冲与他且战三百合。
四、林冲在东京当禁军枪棒教头时,曾听过呼延灼武艺高强的名头,一直有心切磋切磋,却无机缘。此时,挺起丈八蛇矛,更不答话,与呼延灼战在一起。
林冲的武艺也是父亲亲传林家枪法。多年的禁军教头生涯,让武痴林冲有机会与各方高手切磋武艺,武功不断精进,掌握了应对各种武艺和兵器之技。此刻,他见呼延灼使用双鞭这种短兵器,早已对策在胸。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二将一交手,林冲不求速胜,蛇矛攻防兼备,稳扎稳打。呼延灼双鞭也是一攻一守,防守严密。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五两军将士都瞪大眼睛看着,从没见过这样的高手过招。转瞬之间,就是四十多个回合,二人仍是势均力敌。林冲摸清了呼延灼的招数,蛇矛开始加速加力,迅如疾风,矛尖如同毒蛇吐信,不离呼延灼心窝。
呼延灼也早就知道禁军教头林冲的名号。此刻,见林冲武艺高强,稍有疏失,便有生命之虞,也抖擞精神,使出浑身解数,不敢放一点儿空。林冲蛇矛越来越急,呼延灼渐感应对吃力。此时,二人已大战五十多个回合。林冲见呼延灼鞭法渐慢,时机已到,便欲使出林家枪法绝招~转身龙卷枪,将呼延灼刺于马下。
花荣临行前,宋江曾单独交待花荣:我欲收降呼延灼为梁山所用,贤弟阵前要仔细观察,如果呼延灼遇险,你可阻止林冲下杀手。此时,花荣见呼延灼险象环生,命在顷刻,于是,大叫一声,纵马上前,替回了林冲。
五十个回合战平,为何说林冲的武功要比呼延灼高?
林冲与呼延灼单挑,明明是五十回合战平,为何要说林冲的武功,要强于呼延灼?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林冲整体作战效果强于呼延灼!!先看看林冲、呼延灼一战;
这里呼延灼自战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第三波,小李广花荣军到,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稍歇,看我擒捉这厮。”林冲拔转马便走。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本阵。从这段打斗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冲拔马而走,并不是打不过呼延灼,而是花荣军到,呼唤林冲归阵;而且在这之前,宋江下过死命令,下一队人马来时,前队必须迅速转作后队;所以现在,不管林冲能不能打赢呼延灼,都必须马上撤离战斗;而呼延灼见林冲退走,并不敢追,施爷爷在这里写到“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本阵。”,显然林冲要高出一头,至少气势上高出一头,呼延灼先自泄了气;不敢追林冲,拔马回阵,这是没底气的表现!!
再看呼延灼战扈三娘,扈三娘与彭玘斗到二十余合后,拔马诈败,把彭玘捉了去;呼延灼急来救时,十合之上,却赢不了扈三娘;呼延灼心中暗想“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最后还要卖个破绽,拼尽全力,才打出一点优势;仅仅是一点优势,因为他的钢鞭,依旧被扈三娘挡下来了,可能扈三娘力气不佳,所以拔马走了;扈三娘走的时候并不狼狈,没有“敌不过、仓惶、败逃、败阵”之类的话!走得很轻松;这时呼延灼紧追扈三娘,为什么?因为有底气打赢扈三娘!!这与前面不敢追林冲,形成鲜明对比;
而且后面,孙立单挑呼延灼,虽然书中说的是不分胜败,但还是能看出呼延灼处于劣势,为什么呢?这边主将还在单挑,韩滔直接引大军杀了过去,韩滔为什么不等呼延灼将领,直接引军杀了过去,应该是看出呼延灼气力不佳了吧!毕竟呼延灼连斗了四位头领,但这里也不能说孙立比呼延灼牛,毕竟呼延灼体力消耗过大;
相比之下,林冲斗扈三娘,就显得轻松多了;不到十合,就把扈三娘给活捉了;活捉一位将领,比打败一位将领,难度要高很多;呼延灼在这方面,差林冲很远;比如说,呼延灼活捉区区孔明,都用了二十回合,同样是在无体力消耗的情况下;孔明的武艺,肯定在扈三娘之下吧,毕竟宋江亲自点拨了孔明的枪棒;
所以!这么一比,就很清晰了,林冲实力略高于呼延灼!!
五十个回合战平,为何说林冲的武功要比呼延灼高?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大举进攻梁山泊,阵前和豹子头林冲有过一次激烈交锋,两个人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以平局收场。
首先应该明确,梁山泊摆出如此阵势,尽遣精兵强将轮番出战,采取的是消耗战,就是要消耗呼延灼的实力,让他见识梁山泊兵精将勇的实力,打击双鞭将来势汹汹的气焰,借以摧垮呼延灼的意志。
两军阵前,林冲和呼延灼你来我往战了五十合,正是对手,让两军都见识了一场好厮杀。
之所以说林冲要比呼延灼武艺高强,是通过书中的交代和描写看出来的,是一种客观斗将的反馈认知,并非是出于主观臆断。
作者介绍呼延灼时,说这双鞭将乃大宋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嫡系子孙,有万夫不当之勇,极具乃祖风范。
而就是这样一位万人敌的猛将,却和林冲斗了五十合不分胜负。关键是呼延灼竟然发觉林冲武艺高强,主动拨马回归本队,那股子踏破梁山的嚣张气焰到此被重重一击。
也可以说,是林冲高超的武力表现,让呼延灼感到了梁山泊不可小觑的绝对实力,如此和林冲打下去,他决然没有胜算,故而撤归本阵。
林冲到底用了几层功力我们不得而知,但能让目空一切的呼延灼感到对方的武艺高强,起码是林冲的表现惊艳了他,让他感到了无比巨大的现实压力。
仅凭此战,并不能就说林冲必然比呼延灼高出多少。
但接下来的出战人选,就直接成了两人武力高低的直观判断指标,也是两个人武力值孰优孰劣的分水岭。
这个人就是一丈青扈三娘。
当初林冲活捉一丈青,战不十合,便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夹过了扈三娘,成了林教头的战利品,胜得很轻松。
而呼延灼和扈三娘斗法,分明是憋了一肚子气来的,恨不得一口吞了这美貌小佳人儿,就是因为他的副将被人家活捉了。却被扈三娘弄得火冒三丈,斗了十多个回合,也急切赢不得人。心里嘀咕说“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一下子就暴露了呼延灼和林冲的差距——
林冲分明是轻轻松松就活擒了扈三娘,呼延灼使出吃奶的劲儿却斗不赢扈三娘,这就是两个人的差距了。
还有,呼延灼一样卖个破绽放三娘入怀,用双鞭压盖住她,就中取胜。却被三娘只一隔,就轻松脱开了,再来一鞭,打得火光迸散,却被扈三娘一马跑了。
算来算去,呼延灼和扈三娘大约斗了十几回合,应该不到二十合,处心积虑的要打死或拿住扈三娘,却被扈三娘轻易挣脱了,这就看出呼延灼和林教头两个人之间的武力差异了。
很多人以为呼延灼刚斗了林冲,体力消耗巨大,实则不然。林冲拨马走了,呼延灼也回归本队,养精蓄锐去了。
扈三娘是在和天目将彭玘斗了二十多合才接续上呼延灼的。就体力消耗来说,扈三娘消耗更大,且刚刚结束了战斗,气儿还没喘匀呢,就被呼延灼逼上来缠住了。
或也可以这么说,呼延灼是以逸待劳,扈三娘是连番力战,却没有拿下扈三娘,呼延灼以优逸之身酣斗体力消耗巨大的扈三娘,这一点起码就照比林冲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也是人们普遍认定双鞭呼延灼不如豹子头林冲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