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肥才是真正的减肥?
我曾经减肥成功过2次,我的体会是,真正的减肥一是用对方法,二是减肥成功后不反弹。
我说一下自己的减肥经历吧,希望对想减肥的小伙伴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身高158厘米,是从135斤减到了105斤,并且没有反弹,这里面有两个阶段,用的是不同的方法。
第一阶段,狂减20斤因为刚开始基数大,个子不到全国女性的平均身高,体重却达到了135斤还好,整个人就比较胖,臃肿,走路都腿疼,上楼梯4楼就喘粗气。这一阶段就是靠的轻断食,就是少吃。
早上,一个水煮鸡蛋,一杯牛奶,一片全麦面包夹一片生菜。
中午,主食是半碗大米饭,水煮青菜一盘,各种青菜都可以煮,比如西兰花、芹菜、生菜、菠菜、莴笋,豆腐也可以煮着吃,就是一盘,自己调制料汁,用生抽、盐、香油。
晚上,一个苹果加一盒酸奶。
别的东西就不吃了,每天喝1500毫升白开水。
第二阶段,减了10斤这个阶段体重已经来到了115斤,我调整了饮食结构,吃得更多样化了,然后加入了运动。
我经常吃的食材如下:
优质蛋白质:鸡胸肉、牛肉、虾、鱼、鸡蛋、豆腐、豆浆、牛奶
膳食纤维:西兰花、芹菜、青椒、黄瓜、番茄、芦笋、各类青菜和菇类
维生素:苹果、猕猴桃、梨、橙子、柚子、柠檬、蓝莓
优质碳水主食:黑米、糙米、小米、玉米、燕麦、薏米
和第一阶段的区别在于,增加了肉类,但不是所有肉都能吃,吃一些热量低,但是富含蛋白质的
肉。然后主食样式增多了,但是主要是粗粮,不再吃白米饭、白馒头、面条等面食。
一般都是自己做饭,提前准备好菜谱,不吃外卖,偶尔去外面吃饭。
早餐:鸡蛋1个+牛奶1杯+山药半根+猕猴桃1个
午餐:西兰花烧牛柳一份+糙米饭半碗
晚餐:青菜豆腐一份,梨1个
早餐:玉米粥1小碗+蜜薯1个+清炒芦笋1份
午餐:炒番茄豆腐1份+鸡胸肉1份+杂粮馒头1个
晚餐:玉米1个,黄瓜生菜凉拌一份
每天都不一样,基本都是上面的食材进行自己搭配,保证每天都有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
素和优质碳水的吸收,保证营养充分但是要严格控制量。
运动方面,这一阶段加大了很多,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干瘦,而是为了又瘦又美。
每周运动5天,休息2天。
周一、周三、周五瑜伽,每次40分钟,自己在家做,会一套动作,也可以在网上自己学。
周二、周四跑步,每次50分钟,前10分钟慢跑,中间30分钟快跑,后10分钟拉伸,一定要拉伸,要不然小腿会变得粗壮。
结束语真正的减肥是把习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减下去了,赶快放松,结果又反弹回去了,把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不会反弹,才算真正的减肥成功。
我是小溪,一个喜欢美食瘦身减肥健身的普通人,每天分享我的各种小妙招,关注我,我们一起变瘦变美哦
如何减肥才是真正的减肥?
方法大家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简简单单,你做对了嘛?你坚持了嘛?看看他。瘦了100斤,马拉松311.他不是什么人生赢家。只是他一直走在前往胜利的路上。
想象一下,一个200多斤的胖子,对一个100斤的瘦子叫嚣说:敢不敢跟我比比跑步,5km,谁先停算谁输。
这个胖子就是田超,而他挑衅的对象,就是他的妻子晓雪。
当时田胖的画风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现在的他,标准的穿衣显瘦:
脱衣有肉:
说实话,小编第一次看到照片的时候,是震惊的!
这是同一个人吗??!
有的人说减肥的效果堪比整容,胖子都是潜力股。
田胖这前后的差距,根本不是整容的效果,是「回炉重造」吧!
而体重数字上的变化,则更加让人震惊!
从巅峰的235斤到现在的130斤,他足足减掉了差不多一个晓雪的重量。
为什么要减肥
“随着体重的增长,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痛风……“
其实上大学的时候,田超并不胖,顶多算壮。
但工作后,身体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体重也飙升到了235斤。
那时候的他,酷爱薯条和肥宅快乐水,平时也很少运动。
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两条他全都占了。
15年的时候,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身体居然出现了「痛风」的症状。这让田超动起了减肥的念头:
减肥跟旁人无关,就是自己,毕竟命是自己的。
节食减肥,反弹伤身
决定开始减肥后,田超开始尝试各种减肥方法,就差打针吃药抽脂肪了。
最开始是节食,甚至有一阵子是接近「辟谷」的状态,效果非常好,很快就减掉了30多斤!
但是,去得快,来得也快。很快,他的体重开始反弹。
也就是这时,他开始尝试原地慢跑,经常一跑就是一两个小时,脚下放的减震垫子,一个月换了好几个,每次滴下来汗水,擦地都嫌多。
为了减得更有效率,田胖偶尔还去参加一些足球比赛,但可惜的是都收效甚微......没过多久,他的减肥进入了瓶颈期。
科学的跑步,让他真的瘦了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邀请他去跑步,距离不长,5公里。
这个现在小菜一碟的距离,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简直是个灾难,2公里的时候就岔气了,断断续续的,又跑了半个多小时才到终点。
之前作为标准肥宅的田超,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么远的距离,回家就开始跟晓雪炫耀,并出现了文章开头挑衅的那一幕。
虽然已经开始断断续续的跑步,但其实对于跑步,并没有什么热情。
一起跑步的朋友,拉着田超他们俩报了一个鸟巢的半程马拉松。
纯小白的两个人,其实对于马拉松都没什么概念,晓雪的目标很简单:不走完赛,慢点无所谓,只要是跑就行。
跟一群朋友一起跑步,一起参加比赛的感觉,让两人彻底爱上跑步。
参加半马的经历,让两个人逐渐认识到了马拉松的魅力,他们开始不断的参加各种比赛,半马,全马……
田超第一次马拉松是在柏林,当时就跑出了329的好成绩。
随后,为了更快提高成绩,他们开始尝试各种高强度的训练方法,但结果就是身体支撑不住,被各种伤病困扰……光跟腱炎的恢复,就耽误了好几个月。
冬天时,田超结合丹尼尔斯训练和国峰老师的的书,自己做了训练计划,拉上晓雪和自己的朋友,开始冬训。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无锡马拉松,他把自己的PB提升到了311,一起练的朋友,从335到310,415到325。
晓雪的成绩也很不错,首马成功破4。
上马PB20分钟,最终成绩342。
大连马拉松,更是再次PB。
在不断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好强的田超发现,细节才是最重要的。
自己的执行力,自控力,意志力,都完全没有问题。但在细节上,比如如何有效监控生理情况、或者是对技术动作上的理解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恰好这时,田超发现了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
跟罗曼诺夫博士和徐国峰老师面对面的交谈和学习,让田超和晓雪都更深刻地理解了跑步;想跑的好,以下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体能
技术
力量
意志
科学的跑步训练,是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在训练营的日子里,两个人以短促长,愈发深刻地理解了跑步的奥义,同时体验到了真正的欧美高水平科学训练。
体重?PB?都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有信心,通过训练,PB只是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参加训练营,我可以和晓雪一直长久的跑下去。”
——田超
科学的饮食
迈开腿同时,田超对于「嘴」的关注,也不能忽视。
之前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完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如下的健康习惯:
彻底改掉吃垃圾食品的习惯
减少精细碳水化合物,主食以紫薯,纯黑麦,燕麦等代替
所有的食物都必须是原材料,不能是任何加工过的
基本避免所有糖类以及包装食品
多摄入橄榄油,亚麻油做的食物,以及非油炸,非加工的坚果,比如碧根果,夏威夷果等
管住嘴,迈开腿,双管齐下的科学减肥方式,让田超的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下降。
走了太多的弯路后,田超的体重从230斤到了130斤;而凭借科学训练,之前体重一直稳定在110斤的的晓雪,体重也成功破百。
两个人一直跑下去
跑步前的田超,痴迷于垃圾食品,沉迷于游戏。
担忧他身体的晓雪经常会因为这些跟田超争执,爱之深,责之切。
开始跑步后,就是这种画风了,
一起参加比赛:
一起出去游玩:
共同的朋友:
共同的爱好:
跑步带给了他们很多很多。以前上班忙,见面少,下班后爱好不同,其实两人的交流并不算多,开始跑步之后,每天下班后的跑步时间,简直成了固定的约会时段。
今年9月的北马,两个人决定一起参加:晓雪准备冲击320,而田超的目标则是破3。
还有什么比一起跑步,一起进步,更浪漫的事?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跟他们一起参加北马训练营的朋友,也有话要讲……有兴趣的朋友,请戳我们今天的二条查看。
# 来,今天来评论区聊聊 #
「你的体重是怎么减下来的?」
如何减肥才是真正的减肥?
1.常缩小腹:你的小腹是否微突啊?这可能就是你平常总是弯腰驼背,任小腹日渐突出,若想拥有美好的体态,在平常要保持缩小腹的习惯,不仅能强健腹肌,腰腹也比较不易松弛。
2.端正站坐姿:平常站立和坐着时,若没有保持正确的姿势,常常会造成骨架歪斜、驼背、小腹和臀部松弛的现象,影响了整个体态的美感,站立和坐着的姿势可以使你的臀部及大腿保持紧张感,而且臀线也不易变形,更可防止O型腿的产生。
3.穿着合身:合身的穿着可以让你时时注意自己的身材变化,一旦有发福的现象,过紧的衣裤会马上为你发出警觉信号。
4.保持运动习惯:每周应该至少运动三次,而且每次运动都要在30分钟以上,才真正能燃烧到脂肪。且可以每周变换不同的运动,不管是游泳还是慢跑,保持新鲜感,可以让你运动得更持久。
5.定时排便: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能够让体内的毒素顺利排出。有时候毒素的累积,也正是体重迟迟不降的原因。
6.心态平衡:千万不要害怕承认自己肥胖的事实,勇于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才能够拥有正确的瘦身心理,做其他各种的减肥尝试也才会成功。
饮食建议:
早餐:一根香蕉,一碗红枣蛋茶。(或者:一个鸡蛋,一杯脱脂牛奶)
午餐:除了高脂肪、肚类,和甜品外,都可以吃,最好以上面饮食蔬菜为主,米饭不超过一碗,肉以白肉为主,八成饱就行了。
晚餐:以各类蔬菜为主,一个星期晚饭不可多于两碗米饭,如果实在饿,睡前三小时可以吃水果,苹果最好。
运动:不管什么运动,以喘气和流汗为标准,一般30分钟以上才有效果,且一个星期的运动时间不少于5天。保持身材以游泳和瑜珈为首。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的还是要坚持,,坚持,,,,坚持。。如果没有毅力,即使你懂再多也是减不了肥。
如何减肥才是真正的减肥?
在健身房减肥已达三个月,买的健身和拉伸的私教课已接近万元,学会了一些科学健身的理念和方法,本人也有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减肥不是减重,而是改变体脂率。刚开始去健身房的时候,听说动感单车是甩脂之王,每次锻炼都能消耗上千卡的热量,于是迷上了动感单车。
在教练的带领下,每天都疯狂骑行40分钟,出好几身透汗,汗水都打湿了地面,骑了一周减了八斤,非常高兴。
但后来因为同学聚会出门了四天,回来一称又反弹了五斤,因为觉得有问题,所以花钱请了私人教练。
教练明确告诉我,动感单车属于有氧训练,初期减重快,更多损失的是水,甚至还会消耗肌肉,减肥不是减重,而是应该降低体脂率。
正确的做法是先踩椭圆机或跑步机进行十分钟的有氧训练热身,然后进行一个小时的力量训练,当肌肉含量增加后,基础代谢率就会提高,可以从根本上起到减肥的作用。
而力量训练不能一开始就练胸大肌和二头肌,而最先练习应该是腿,因为腿部有全身最大的肌肉群,对提高基础基础代谢率帮助甚大。而且人老腿先衰,练腿很重要。
其次要练背部肌肉,因为我长期伏案工作,养成了驼背圆肩前探头的不良姿态,通过对背部肌肉群的锻炼,可以起到通过肌肉拉伸调整姿态的作用。
在教练指导下,我进行了两个月的科学训练。体重降低的不明显,但核心力量有了明显提高,大肚子平了,身体姿态也有了改善,这才是正确的减肥之路。
如何减肥才是真正的减肥?
关于减肥,首先需要界定是减脂还是减重。体重稍微高了比一定不健康,体重不高未必就一定好。这是因为:
1️⃣同等重量的脂肪和肌肉,体积相差悬殊。
同等重量的肌肉和脂肪的体积,我相信你一目了然。所以除非胖的太明显了,你是不能用体重来断定某人瘦或某人胖的。我给15岁的女儿定下来的体重标准之外,还有严格控制腰臀围比例,定期用体脂称检查内脏脂肪。
所以,施瓦辛格和泰森都超重,你说他们需要减吗?
2️⃣刺小肉多的不一定是鱼,还有看着比较瘦的人
这类人往往看着不胖,但是用体脂称一称,内脏脂肪远远超标。
如果真的是严重超重的人、而且体脂肪明显超标,那的确是需要减肥了。
减肥的方式从吃药泻肚、吃药或针灸抑制食欲到现在很多人每天节食、缩胃、吸脂、剧烈运动,可谓轮战多年、长盛不衰。其实,排除基因有问题,需要用比较特殊的方式来调理之外,最靠谱的减肥方式还是增加热量代谢、控制热量摄入。比如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而肌肉每天消耗的热量远高于脂肪。
这个方法可谓老生常谈,主要是因为减肥是一项工程,而且需要坚持不懈。如果您是刚开始减肥,不要上来就七日减肥餐。除了增加有效运动量,加快脂肪消耗之外,减肥饮食可以选用的方式很多,比如:
1️⃣调换以往膳食中的高热量食物,以低温烹调食物调换高温烹调食物。
低温烹调的范畴是在以水或蒸汽为传热媒介的烹调方法,大家各自脑补吧。高热量的食物包括高温油炸食物,还有脂肪含量较高的肥牛 肥羊 肥肘子,以及五花肉 排骨等。高脂肪的肉类替换可以选用热量相对较低的鸡肉、鱼肉、虾肉、猪牛羊的瘦肉。另外,精米 白面 粉丝等空糖食物换成热量更低的薯类或粗杂粮。
2️⃣减少以往膳食结构中过多的肉类,增加蔬菜菌藻类食物。
3️⃣晚餐尽量早、吃的食物要减少、膳食结构尽量以基本素食为主。
4️⃣阶段性素食,比如一周4~5天素食,两天正常饮食。
5️⃣轻断食,每周有1~2天热量至少减少一半,甚至再稍微多一些,但要看个人健康状况。
6️⃣生酮饮食,这是目前国内比较热的减肥方法,国外已经尝试多年。医学专家在治疗一些癌症时发现的减肥方法。生酮饮食对于治疗脑胶质瘤有效果,主要是严格控制糖类摄入量。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可以利用脂肪生酮来提供热量,而一些特定种类的癌症中癌细胞则无法利用酮体供能,也基本没有葡萄糖可用,最终“饿死”。
生酮饮食会让身体脂肪大量消耗,奇怪的是这种膳食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2克左右,但却会要求大量摄入脂肪,其脂肪的摄入量高达70%以上!而我们正常的膳食中脂肪摄入量才25%~30%。。尝试生酮饮食必须慎重,而且参加的多是比较肥胖的人,并被要求肝 肾功能不能有问题,特别是肾脏功能不好的人。身体产生的大量酮体会对肾脏有一定的影响,生酮饮食期间必须做到的是每天用尿酮试纸监测酮体,并全程由熟悉生酮减肥的专业医生定期检查监控,这个过程还是比较严谨而繁琐的,在国外有30年左右的大人群尝试,效果显著。但是我们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自己多锻炼,调整科学的膳食结构来减肥吧,否则不吃主食比不吃肉还痛苦。
综上所述,减肥的手段比较多样,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科学甄选,不要轻易相信什么快速减肥,否则受伤的还是你自己。
如何减肥才是真正的减肥?
坚持迈开脚步,管住嘴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