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含锌比较多?
在临床上,疑似发现有全身性微量元素缺乏的,我们都要强调其关注是否有锌的缺乏,是一定要测定锌的!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占了其他微量元素的24%,参与我们体内300种酶和功能蛋白的组成,对人体很多的代谢活动都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同时锌既作为稳定剂又作为抑制剂控制生物膜的完整性,尤其是孕妇和新幼儿群体一定要注意关注锌的含量!
锌虽然很重要,但在现实来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以以下几种食物含锌比较丰富!
- 肉类中的猪肝、猪肾以及瘦肉等;
- 海产品可以说是含锌量相对比较多的食物,包括有鱼、蛤蜊、牡蛎等,其中以牡蛎含锌量最高,100g含锌量可达到100mg左右;
- 豆类以黄豆、绿豆等含锌量比较多;
- 像生活中我们常吃的腊肠、蛋类、乳酪、花生、核桃以及苹果等,都是含锌量比较好的食物!
正常情况下,我们成人锌的储存量在1.4g—2.2g之间,每天要保证15mg左右的摄入量,其中哺乳期的女性要增加到25mg/天,婴幼儿保证在5mg/天。
那么,什么人比普通人更要注重查锌补锌?第一种人,喜欢吃素的人。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含锌丰富的食物多以肉类海产品为主,蔬菜中的含锌量是比较低的,所以,吃素的人比较容易缺锌;
第二种人,营养不良的儿童。因为缺锌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小儿体弱多病,一定要做一个含锌量检测,排查缺锌可能性,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锌类药物;
第三种人,患有厌食症的人。在临床上发现,厌食症缺锌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第四种人,视力差的人。因为锌参与维生素A和视黄色醇结合蛋白的合成。
第五种人,味觉差的老人。当然人老了味觉会差一点是正常的,但一旦发现味觉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吃啥东西都没感觉香时候,也要注意测定含锌量,有可能是缺锌。
第六种人,患有伤口延迟愈合或经久不愈的皮肤病的人,必须查锌,这是测定锌的特殊适应症!
什么食物含锌比较多?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补锌,就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补锌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我们生殖方面,主要维持男性正常的生精功能。
锌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动物内脏中。也就是讲这些食物中的锌的含量比较高,通过适量吃这些东西可以达到人体正常量的锌含量,避免锌缺乏,导致各类人体机能发生改变。
含锌食物主要包括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相对而言,动物性食物较植物性食物的含锌量高,而且更优。被公认为含锌量最高的食物无疑是牡蛎,研究提示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
其实就是那些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含锌量也是可疑的,动物性食品含锌量普遍较多,每一百克动物性食品中大约含锌3—5毫克,并且动物性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还能促进锌的吸收。植物性食品中锌较少。每一百克植物性食品中大约含锌1毫克。各种植物性食物中含锌量比较高的有豆类、花生、小米、萝卜、大白菜等。
总结,食物中含锌量最高的无疑是牡蛎,其次就是一些瘦肉,猪肝,鱼类等一些动物性蛋白锌,也可以通过吃植物性食物来补充锌,但是相对而言,动物性的锌优于植物性的锌。
专业产科医生为你的孕期保驾护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专业推算孕周,评估胎儿体重,规化产检。带给你们一个愉快的孕期体验什么食物含锌比较多?
对锌摄入的要求是:
男性:每天11毫克,
女性:每天9毫克,
孕妇:每天11毫克;
哺乳期妇女:每天12毫克。
有一些强化食物是添加了锌的。
天然高锌食物有:
生蚝:85克含锌74毫克,
牛肉:85克含锌5.3毫克,
阿拉斯加帝王蟹:85克含锌6.5毫克,
强化麦片:20克含锌3.8毫克,
龙虾:85克含锌3.4毫克,
猪排:85克含锌2.9毫克,
豆子:100克含锌2.9毫克,
鸡腿:85克含锌2.4毫克.
还有一些每份含锌1-2毫克的食物:低脂酸奶、南瓜子、牛奶、鹰嘴豆、即时燕麦、巴旦木、车达奶酪。
上面这些富含锌的食物以肉为主,那么素食者怎么办?
素食者容易缺锌,必须有计划地吃高锌食物,包括豆子、坚果、燕麦、小麦胚芽。
但是,这种植物来源的锌在吸收上的生物活性不如动物来源的锌,身体对它们吸收不好,因此素食男性每天要摄入16.5毫克锌。素食女性每天要摄入12毫克锌。
如果素食者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锌的话,就要吃锌补充剂,但不可和钙、铜、叶酸、镁补充剂一起吃,因为这些营养物影响身体对锌的吸收。
什么食物含锌比较多?
锌元素对于人体非常重要,它是人体所需仅次于铁元素的元素,关于一个正常人的每天锌日需量是2-3克,人体大部分的锌元素都是分散于肝脏、肌肉、骨骼之间,并且话语大脑、质量的发育有直接相关性。
事实上,日常我们经常吃的主食类粮食,它们的锌含量是比较低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食物的是锌含量较高的,锌的重要性又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答案!
一、富含锌的食物1、贝类:其实,贝类食物含有丰富的锌,含量非常之高,比如牡蛎、生蚝、花蛤等,它们的含锌量在贝类中都是比较高的,对于含量来说,牡蛎便是最高的。通常一个正常成年男性,吃一个牡蛎就能补充锌的需求。
2、动物类:据研究数据发现,很多动物性食物关于锌的含量都比较高,当100克的动物性食物就会有3到5毫克的含锌量,比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食物。
3、植物类:虽然这一类的食物含锌量不高,大概是每一百克的食物只有1mg的含锌量。那么在植物类食物中,哪些食物含锌量比较高一点?主要有豆类、花生、小米、萝卜、大白菜等食物,坚果类食物的含锌量会比较高,而在水果中,柿子的含锌量是比较高的。
二、锌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孩子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补充锌元素,也担心他们会缺锌,事实上很少人会具体知道锌对于身体的重要性,下面就来看一下吧!
1、关于锌,它在人体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它可以防止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以及维护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倘若孩子缺锌之时,普遍会出现免疫力低下,极易导致他们生病,比如感冒发烧。
2、孩子的正常视力需要锌元素的支持,是视力所必需的元素,主要是由于它会参加维生素A在视觉细胞中的转运和转变成视黄醛的经过。视黄醛对于人体眼球的发育中具有多种不同的重要作用。
3、锌对于人体味蕾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味蕾之中的味觉蛋白成分具有锌的存在,如果缺锌,孩子普遍会出现食欲下降、偏食等症状,严重还会出现异食癖的可能。
4、孩子长期缺锌还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认知功能发展滞后。人体DNA的合成一定要有锌的参与,所以细胞分裂与增生都会有锌的协助,倘若孩子体内缺少锌,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导致升高体重都会比同龄人矮小和轻很多。
湿气重、肾虚、减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肤病等等,怎么调理最有效?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 文章最上方的 红色「关注」按钮 关注我们!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健康知识,帮您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什么食物含锌比较多?
知麻糖来啦。还记得以前有一个广告,是哈药六厂生产的“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具体广告怎么说已经忘了,但是这个广告让我从小就知道了锌元素的重要性,人体不能缺锌。那么锌元素对我们人体来说有什么作用呢?首先,锌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如果缺锌会导致发育不良;缺锌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容易出现厌食、偏食。锌元素还是人体胸腺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胸腺又是人体的免疫器官,所以锌还和我们的免疫力相关;最后,锌对于正常育龄的朋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为锌参与了精子的生成、成熟和获能的整个过程,精子的质量、活力等也受锌元素的影响,如果缺锌,那么就有可能不孕不育。总结一下就是,锌元素在我们的生长发育、免疫力、生育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既然锌元素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是不是得每天服用“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呢?有专家就指出,其实,只要我们每天正常进食一些含有锌的食物人体就不会缺锌,并不需要去额外的服用含锌的药物或者是保健品。
既然专家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来看看哪些食物含锌比较多吧。 根据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知道贝壳类食物的含锌量是最高的,比如牡蛎、蛤、蚝、蚌等含锌量都非常高,其中又属牡蛎最高。而根据另一项研究的检测结果发现,动物性食物的含锌量普遍高于植物性食物,一般100g的动物食物含锌量约为3-5mg,而植物性食物中约为1mg。动物性的食物如鱼、肉、肝脏、肾脏等含锌量都比较丰富,而植物中的豆类、花生、小米、萝卜、大白菜等相对较多。水果中呢?很遗憾,几乎所有的水果含锌量都普遍偏少,柿子是少数含有锌的水果之一,但100g中也大概只有0.2mg,其他的水果就更少了。所以,如果我们需要补锌,那就应该多吃贝壳类和动物性食物,而在小朋友生长发育和大朋友备孕的时候更需要特别注意补充。
好啦,以上就是本次科普啦,希望的回答能让大家满意哦,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咨询哦。当然,如果喜欢我们的回答还请点赞和转发哦,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健康科普团队《知麻糖》。谢谢!
BY:裤裤
什么食物含锌比较多?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食物补充锌是最有效的途径
1.食物中含锌量多的食物有牡蛎、麦芽,其次是瘦肉、鱼类、牛奶、核桃、芝麻、紫菜、动物肝脏等
2.孕妇还应多吃南瓜、茄子、白菜、豆类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另外核桃、瓜子、花生都是含锌较多的零食,每天最好都吃些,这样也能起到较好的补锌作用
3.还有一种水果是补锌非常好的来源,那就是苹果,苹果素有“益智果”与“记忆果”的美称。它不仅富含锌等微量元素,还富含脂质、糖类、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细纤维的含量较高,有利于胎儿大脑皮层边缘部海马区的发育,有助于胎儿后天记忆力的发展,孕妇每天吃1~2个苹果即可满足锌的需要量
4.准妈妈尽量少吃或不吃过于精致的米、面,因为加工过程会损失很多营养,比如小麦在被磨去麦芽和麦麸,成为精面粉时,锌含量就只剩下1/5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