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智联招聘上的薪资明明是4000元-6000元,一到企业面试就变成了底薪2000元呢?
怪我太天真,一个中专生做导购还想一个月拿8000?我和招聘方理论:“你这挂着羊头卖狗肉,网上写的一个月8000元保底,到手1500?”人家振振有词:“30来岁的人了,咋闹不清自己吃几碗干饭,就算大学生求职也没这个价呀!”
我学历不行、能力欠缺,估摸这辈子没啥起色了,在南方工厂干了10来年流水线实在干不动了,那玩意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一站十几个小时,中间上厕所还得掐着时间否则就扣钱,待遇一个月5000撑死,抛去吃饭租房就所剩无几。
我回到北方后,寻摸着重新找个干的,跑了几趟人才市场都没有合适的,工作单位倒是不少,但学历卡的死死的,至少本科起,甚至有些待遇不咋地的单位张嘴就要研究生,甚至还是双一流毕业,我这岂不是没活路么?总不能跑到大街上干泥瓦匠哇,咱也没这技术!
天无绝人之路,我从手机上下了个APP求职,花了十分钟填写了简历,谁曾想,不到半小时就有了回复,一家和我求职意向接近的户外用品商铺发来信息,说可以考虑。我一看,霍,人家这待遇够好,那起步都是8000元,早知道有这样的单位,我何苦屁颠屁颠跑到南方站流水线。二话不说,照着上面的电话打过去,简单沟通后,约好第二天过去面试。
约定时间见了面,是在商业街里的一家户外用品专卖店,规模不小,里面的导购十几名,都在全神贯注照顾各自手边的顾客。有一位小哥招呼我,一问是求职的,把我带到后面的办公室,彼此一聊,人家二话不说让我填了张表,上面是个人基本信息。之后,告诉我可以试用一个月,试用期900,转正后就能拿到和别人一样的薪资。
别看我是个男的,但嘴皮子溜,所以干导购比很多女孩子强,尤其是面对女顾客时更是能说的天花乱坠。店铺给我安排了个干了好几年的导购当师傅,让我跟着干,边干边学,其实也没啥学的,主要是熟悉一下货品,有啥款式,大概价格分类是啥,我基本上一周就完全熟悉了。
头一个月,我卖出了5套冲锋衣还有3件运动装备,这业绩据说在新人里面算是相当不错了。毫无疑问,我第二个月顺利转正。转正按个月,我的业绩也不错,卖出了20000元的商品。然而,等到工资到账,我当时傻了眼,咋才3000?我当时找到店长,说给我算错了!可人家说没错,就是这么多!!
我二话不说,给老总打电话。对了,顺便说一句,这边有五个店,都是这个老总的买卖,确实做得很大。电话里,我直截了当说,当时招聘说的明明是一个月8000元保底,咋转正后一个月才3000?结果那个老总直接笑了,说怎么可能8000?就算大学生找工作也不敢要这个价呀!我当时急了,说要么补钱,要么我去劳动监察大队告你们。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传来大骂:“小兔崽子,你TM以为是谁,给你这已经不错了,你也不想想,怎么可能给你开那么高的工资?再说了,只要你业绩够高,8000保底肯定没问题,我咋欺诈了?你这是诬告!”
说完,老总说,你小子别走,等我过去!我一听,直接挂掉电话,和店长拿了3000走人。我心想,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
在那之后,我又在很多网上求职平台找工作,但有了这次经验,我学聪明了,每次电话沟通时会多问一句,保准得到的薪酬承诺和他们在网上宣城的大不一样。有一次,我应聘了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对方在网上宣称月薪8000到一万,别说,这一看就是夸张!我当时打电话时头一句就问:“我只想知道,实际保底基本工资是多少?”结果对方一听就乐了,反问我:“哥们,你是不是同行?!”
这样说吧,线下招聘虽然老套,但毕竟可控可信,人才市场招聘的单位基本上要审核相关资质,而且有的城市对于那些招聘广告的语言也有要求,不能出现夸张不切实际的描述,比如我之前遇到的,招一名导购员竟然打出了8000元保底的招牌,这明显是欺骗么。
但是,线上招聘虽然方便,但基本没有约束,所有的解释权都在招聘方,而且对方随便咋说都行,求职的没地方说理,只能吃哑巴亏。但有一点可以留意,现在很多企业都不会给你固定的一个标准薪资,就怕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会采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收入办法。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他们最初给出来的,如果待遇比较好,很有可能是二者加起来的总收入,但这个收入标准一般人是难以达到的。反之,基本工资部分会非常少。
为什么智联招聘上的薪资明明是4000元-6000元,一到企业面试就变成了底薪2000元呢?
我是一位资深HR,在智联上发布招聘岗位多年,看到这个问题,我自己都笑了。因为我很多岗位都是放着4000-6000的工资,听我当事人是如何理解的哈。
智联上招聘岗位的薪资发布有三方面的考虑点:
第一:迎合应聘者的期望值。这也许也是智联系统上的一种间段选择,很多简历的薪资期望值是4000-6000,企业发布岗位放4000-6000也是首先满足应聘者的需求啊,要不然期望值都达不到,简历没有收到,作为HR招聘也很辛苦呀。
第二:4000-6000是工资总和而选择发布出去的工资。首先智联系统不允许发布面议工资,一般固定选择间段是2000-4000,4000-6000,6000-8000。2千到4千看着就低,企业不会这么笨自打嘴巴啦,4000-6000刚刚好,不管是4000还是5000,都说的过去,6000-8000太离谱,企业也聪明的,这样差距太大,有损公司形象。所以4000-6000最合适,即时最后总工资差一点没到4000,企业也有说辞:智联系统只能这样选,我也有些无奈。哈哈,所以出于企业的考虑,发布的工资是要算工资总和才对哟。
第三:4000-6000也是企业对这一岗位的薪资变动说辞。很多企业满足不了应聘者提出的期望值时喜欢说一句,如何你的能力足够,我们愿意重新衡量你的薪资水平。也就是可以在原来基础上提升。当然,说辞归说辞,这里的能力就要比较强啦,一般这句话会变成万事具备,只欠你的能力。
所以,你说的智联发布是4000-6000,而面试时说是两千,那就看是2000底薪还是只有2000啦,如果说是2000底薪,后面加上加班费呀,补贴呀等等也有4000的话,人家企业也没说大话呀。
当然,如果工资只有2000没有其他收入啦,却写着4000-6000的工资,我劝你还是别谈了,这公司太会坑人了,不值得去。
其实面试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啦,另外诚信的公司也很重要,今天我自砸招牌告诉你们内秘,给个赞吧。
为什么智联招聘上的薪资明明是4000元-6000元,一到企业面试就变成了底薪2000元呢?
作为基层打工仔,这个套路我已全然掌握。尤其是一些小的私企,都是自己吃亏和身边人上当得来的经验和教训。
1.招聘挂的工资4000-6000,那基本是4000了,实习期三个月是转正工资的80%,很多人在这三个月就被扫地出门了,一些替代性强的岗位一直在招人,永远在招人,某些岗位一直是实习生。
2.上班时间8-12个小时,那几乎都是大于8小时小于12个小时了。
3.招聘信息上说好的五险一金,其实是满3个月转正了买5险,工作满一年买1金。
4.招聘时年假有的,入职后发现是在本单位工作满三年的员工才能享受。
5.招聘时加班工资有的,入职后发现,晚上8点以后才算加班的,而且是每小时5块钱。且必须要走加班申请才有,那你说那这样就不加班不就行了,但是不好意思,公司是有这个加班文化的,领导不走,下面人就不能走,如果还想在这公司呆下去的话。
6.明明招聘时候说的是市场专员,你以为跑跑市场啥的,结果入职发现文员做的,后勤做的,从跑外勤到内勤,从做报表数据到端茶倒水到打扫卫生样样都要来,才发现该岗位只是需要一个打杂的,招聘的名称并不代表岗位工作内容。
7.招聘时说好的每年的公司旅游团建什么的,入职后发现只是在本市的某个免费公园或者某个某个郊区空旷地带的烧烤,以及员工自带食材的包饺子,自制火锅等活动。
8.招聘时说的每年对新员工培训以及外出学习,只是说说而已,从进去的那天起只能自己努力寻找存在感
9.晋升机会,几乎没有。
10.年底了嘛,必须说说人人关心的话题,年终奖。这个是有的,只是公司很有办法的,从每个月工资里面扣除20%的工资年底做为年终绩效考核奖(年终奖)发放,如果期间工作中出现啥问题,那就拿不全那每个月的20%年终奖了,如果你没干到年底,那么不好意思年终奖没了。
更精彩的是员工辞职或者是公司内部想开除某个员工那真是精彩绝伦,拍案叫绝。
为什么智联招聘上的薪资明明是4000元-6000元,一到企业面试就变成了底薪2000元呢?
这个让我想起我的前一个公司了,说的4000~6000 其实最多也就3500 ,工资太高就会想方设法卡你让你拿不到这么多工资,五险一金更是半年转正才有其实说白就是不想交,而且这个公司压榨员工很厉害,有的天天干的死一个月才拿了1100元工资,我当时刚毕业没钱租房子正好这个提供住宿才去的,所以我干了2个多月就走了,我走的时候想劝几个老员工走,结果他们根本不听认为这个现状就很好了,完全被这个体质给限住了,现在我换了新公司,月薪涨到了5500一个月而那几个老员工工资还是不到3000。
为什么智联招聘上的薪资明明是4000元-6000元,一到企业面试就变成了底薪2000元呢?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想起表妹之前的求职经历。她大专毕业,在三线小城市,一开始也是不停地在招聘网站上投递简历。邀她面试的很多,她去了几家就不想去了。
为什么?期望过高,到了之后发现不过这么回事儿。要么临时给你换个岗位,要么试用期遥遥无期。后来,她还是通过熟人介绍,才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其实,招聘网站的薪资与实际面试时有差距,这不难理解。
一、适度包装,提升面试几率做简历时,我们往往懂得包装自己,以呈现自己最好的样子。企业招聘也是如此。
同样的两个企业,一个写薪资4000-6000,另一个写底薪2000,绩效另算。你愿意去哪一个?
大部分人,肯定都愿意去第一个。甚至很多人求职时,筛选时就直接选定薪资3000以上,那些写底薪2000的公司连露面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招人了。
适度包装,以吸引更多求职者来面试,是一种手段。
二、底薪不等于最后薪资薪资4000-6000,面试时却告知底薪2000,这并不冲突。
底薪,并不等于最后的收入,很多岗位都有业绩考核标准,只有达到企业要求,薪资才有可能水涨船高。对于正规企业,真正有能力者,甚至有可能获得突破招聘网站上标注的上限。
新人初入职场,更需要看重的,是不断上升的空间。底薪2000并不可怕,满足于将来拿到6000就好,才真正妨碍进步。
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份底薪不高,但进步快、上升空间大的工作,比基本稳定不变的工作,实际上好得多。
三、面试是互相了解其实,面试并不单单只有用人单位筛选人才,也是求职者判断工作是否合适的好时机。
一般来说,面试前,求职者都会对面试单位做一大致了解。但有时候,网上的信息并不及时,也不准确。面试就是个很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时候。
刚毕业时,前去面试,就有一面试官很认真地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见我摇头,他说“有什么问题现在问,以后我可能并没有这个时间回答你。另外,了解清楚,你才好做决定。”
的确如此。像招聘信息和实际有所出入的,更应该问清楚,再做打算。
如谈到薪资时,一定要明确具体绩效怎么算?试用期多久?考核标准是什么?有无五险一金,什么时候开始缴纳等等。
将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逐一问清楚。
最后说一句鸡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家企业不合适,可以换一家。重要的是磨炼自己的手艺,方能转被动为主动。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为什么智联招聘上的薪资明明是4000元-6000元,一到企业面试就变成了底薪2000元呢?
其实这些都是招聘行业一个人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谁会去面试?!如果直接告诉你底薪2000元,你还会去面试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而这些虚高的工资常常出现在销售、健身教练、快递员、投资顾问、信贷等等职业招聘上面。网上一搜更是一大把。
这些招聘一看就是忽悠人!经验不限,学历不限会有月薪6000-8000元?会有,但是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到!这些招聘只会先把面试者吸引过来,然后再发挥忽悠人的本事,说什么综合薪资高于行业水平,福利多,弹性工作等等诱人的条件加起来,让人忽略其实际到手的工资。
实际情况会是怎么样?大多数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都默认是税前工资。这样的话,你拿到手的工资就要扣掉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有些公司面试时候所说的社保、餐补、房补、话费补贴、交通补贴、加班补助等等福利,统统都算到你的工资里面。有时候工作没达标,还会扣掉这些福利!
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你累死累活也赚不到上面所说的最低工资!更气人的是,很可能你到手的工资还要被倒扣!上班迟到,扣钱!没完成绩效,扣钱!公司PK,团队输了,扣钱!
如果你看到的是,“急聘!急聘!学历不限,无需经验,自带培训,月薪过万,免费住宿”等。而且也半字不提要做什么工作,对应聘者没什么硬性要求。这时候,请注意了,绝对是忽悠人!!!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要注意筛选甄别。
吾道(http://www.woodo.cn),中国领先的PPT在线制作工具,你的职场好伙伴。
点赞关注我,了解更多职场套路。↓ ↓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